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为语法规范。 工作方针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继续推 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当前及今后的任务 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各项有 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 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 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中心任务:现代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国家现已出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制度) 、现代汉语规范化 1、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准确地说,应该是北京音系,应该是北京中等文化水平的人的书面读音。排除北京人的一些 特殊土士语,还要去掉一些轻声、儿化。如:“我告诉你吧,这儿没有地方了!”→“我告 儿你吧,这儿没地儿啦!”“多少钱?”→“多儿钱?”不少北京人儿化太多,初到北京的 人以为北京人是有意蜷着舌头说话。再如,“太难了”→“忒难了”,“一点点”→“一丢 丢儿”,“论斤卖”→“凭斤卖”。“把”北京人在日常谈话中常说成“bai”,“棉花” 有时说成 mianhua,这些都不能作为标准。还有些音,北京就有两读,这都要进行规范。如: 波:b0、po,室shi、sh,较jio、jiao,跃:yue、yo,发:fa、fa等 北方官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范围大、人口多,内部语音也较复杂,没有一个语音 标准不行。俄语的基础方言是库尔斯克·奥勒尔方言,标准音是莫斯科语音:法语的基础方 言是法兰西岛省方言,标准音是巴黎语音:英语的基础方言是伦敦方言,标准音是伦敦语音。 2、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蜀米口玉茭□粟米口六谷吴粟□珍珠米口苞米口包谷北方方言词汇有很大的普通性,它是 十三、十四世纪随着白话文学作品的流传得到推广和承认的,已经自然地形成了北方汉语的 通用词汇。但也有不少差异,方言土语与通用语混用的不少,大都是同实异名的。如:玉米 棒子地蛋,℃山药蛋□洋芧□芧头□地豆饽饽,5个。马铃薯:土豆□馒馒匚蒸馍匚转莲,共 8个。馒头:馍□葵花□望日莲匚转日莲□朝日蒲□朝阳花口玉蜀秫,共16个。向日葵:朝阳葵 红姣姣口老玉米茭口包黍口包芦卷心菜(九江),5个。抱菜(宿州)匚嘎鞑白(东北)口个 甘蓝:莲花白(兰州)
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为语法规范。 工作方针: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继续推 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当前及今后的任务: 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各项有 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 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 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中心任务:现代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国家现已出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制度)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1、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准确地说,应该是北京音系,应该是北京中等文化水平的人的书面读音。排除北京人的一些 特殊土语,还要去掉一些轻声、儿化。如:“我告诉你吧,这儿没有地方了!” →“我告 儿你吧,这儿没地儿啦!”“多少钱?”→“多儿钱?”不少北京人儿化太多,初到北京的 人以为北京人是有意蜷着舌头说话。再如,“太难了”→“忒难了”,“一点点”→“一丢 丢儿”,“论斤卖”→“凭斤卖”。“把”北京人在日常谈话中常说成“bai”,“棉花” 有时说成 miànhua,这些都不能作为标准。还有些音,北京就有两读,这都要进行规范。如: 波:bō、pō,室 shǐ、shì,较 jiào、jiǎo,跃:yuè、yào,发:fà、fā 等。 北方官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范围大、人口多,内部语音也较复杂,没有一个语音 标准不行。俄语的基础方言是库尔斯克·奥勒尔方言,标准音是莫斯科语音;法语的基础方 言是法兰西岛省方言,标准音是巴黎语音;英语的基础方言是伦敦方言,标准音是伦敦语音。 2、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蜀米玉茭粟米六谷 吴粟珍珠米苞米包谷北方方言词汇有很大的普通性,它是 十三、十四世纪随着白话文学作品的流传得到推广和承认的,已经自然地形成了北方汉语的 通用词汇。但也有不少差异,方言土语与通用语混用的不少,大都是同实异名的。如:玉米: 棒子 地蛋,7山药蛋洋芋芋头地豆饽饽,5 个。马铃薯:土豆馒馒蒸馍转莲,共 8 个。馒头:馍葵花望日莲转日莲朝日蒲朝阳花玉蜀秫,共 16 个。向日葵:朝阳葵 红姣姣老玉米茭包黍包芦卷心菜(九江),5 个。抱菜(宿州)嘎鞑白(东北)个。 甘蓝:莲花白(兰州)
为了丰富普通话词江,普通话也从方言土语里、古汉语、外语中吸收一些有用的词,如:搞、 垃圾、咖啡、名堂、逝世、诞辰、沙发、尴尬等 3、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为语法规范”。 典范的著作”,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著作。如:鲁迅、郭沫若、毛泽东、巴金、老舍、 曹禺等现代语言大师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人民日报》社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 台的用语,国家政策法规中的用语等。 要注意普遍性,“一般”的而不是特殊的用例。鲁迅的作品,他自己说:“我的初期作品多 少杂着一些古怪的字眼,但这不是金子,而是砂砾!我的白话好像小脚放大脚,所以这些白 话是不纯洁的,不健康的。”(俞荻《回忆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 国家历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曾多次修订语言文字的规范与标准。2000年10月31日九届 人大第十八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此法已于2001年1 月1日生效实施。 、推广普通话 1.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间交往的大事,也是普及 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本工程 首先,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不同方言区人们的交际交流,有利于增进团结,提高工作效率 语言作为人们进行交际、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工具,是大家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劳动 中时时刻刻都离不了的。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分歧较大,目前我国有七大方言, 这些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语音方面的差异最为明显。这些差 异影响了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交际与交流,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社会越发展,交际 越频繁,这种不便就显得越突出。香港著名企业家陈和景在香港掀起的推广普通话热潮,就 缘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由于粤语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司机误把“皇后大道中”听为“皇 后大道东”,结果差一点误了陈先生的工作。即使同一方言区的人,由于不同地域语音的 也常常会给交际带来障碍。如我们泰安属于北方方言中的华北方言区,内部也有不同程度的 差别,有的地方平翘舌音不分,“十”说成“四”,“四”说成“十”,在交流中令人分辨 不清的事也并不罕见。如果大家在一起都能用普通话交际交流,那么这些语言障碍就会迎刃 而解,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其次,推广普通话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求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语言也要实现现代化 语言现代化包括现代化的信息处理、通讯设备、计算机语言输入、人机对话、机器翻译等, 这些都离不开标准语和标准音。例如人机对话是语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使计算机能 “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人们就要用规范的普通话与它“交谈”,若用方言或带有较浓方 言色彩的普通话,计算机就无法“听懂”,人机对话就无法实现。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以
为了丰富普通话词江,普通话也从方言土语里、古汉语、外语中吸收一些有用的词,如:搞、 垃圾、咖啡、名堂、逝世、诞辰、沙发、尴尬等。 3、语法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为语法规范”。 “典范的著作”, 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著作。如:鲁迅、郭沫若、毛泽东、巴金、老舍、 曹禺等现代语言大师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人民日报》社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 台的用语,国家政策法规中的用语等。 要注意普遍性,“一般”的而不是特殊的用例。鲁迅的作品,他自己说:“我的初期作品多 少杂着一些古怪的字眼,但这不是金子,而是砂砾!我的白话好像小脚放大脚,所以这些白 话是不纯洁的,不健康的。”(俞荻《回忆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 国家历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曾多次修订语言文字的规范与标准。2000 年 10 月 31 日九届 人大第十八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此法已于 2001 年 1 月 1 日生效实施。 三、推广普通话 1.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间交往的大事,也是普及 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本工程。 首先,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不同方言区人们的交际交流,有利于增进团结,提高工作效率。 语言作为人们进行交际、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工具,是大家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劳动 中时时刻刻都离不了的。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分歧较大,目前我国有七大方言, 这些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语音方面的差异最为明显。这些差 异影响了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交际与交流,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社会越发展,交际 越频繁,这种不便就显得越突出。香港著名企业家陈和景在香港掀起的推广普通话热潮,就 缘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由于粤语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司机误把“皇后大道中”听为“皇 后大道东”,结果差一点误了陈先生的工作。即使同一方言区的人,由于不同地域语音的, 也常常会给交际带来障碍。如我们泰安属于北方方言中的华北方言区,内部也有不同程度的 差别,有的地方平翘舌音不分,“十”说成“四”,“四”说成“十”,在交流中令人分辨 不清的事也并不罕见。如果大家在一起都能用普通话交际交流,那么这些语言障碍就会迎刃 而解,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其次,推广普通话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求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语言也要实现现代化。 语言现代化包括现代化的信息处理、通讯设备、计算机语言输入、人机对话、机器翻译等, 这些都离不开标准语和标准音。例如人机对话是语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使计算机能 “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人们就要用规范的普通话与它“交谈”,若用方言或带有较浓方 言色彩的普通话,计算机就无法“听懂”,人机对话就无法实现。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 以
及家庭中的逐步普及,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已成为现代化社会对人们的一项基本要求。 推广普通话也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能 源、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贸、旅游、服务等窗口行业空前活跃,各地区、各 民族之间的交往空前广泛、频繁,对推广普通话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许多经济较发达 的市县普通话普及率高,不仅为在当地接待四海宾朋克服了语言障碍,而且到全国各地洽谈 业务也是畅行无阻,充分显示了普通话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随着对外开放 的扩大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也更加频繁,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语言 的代表,不论是在政治交往、旅游观光还是商贸洽谈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推广普通话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全民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最重要的工具。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能确保知识传 递的准确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 此,会说普通话应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不仅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正音、正字 朗读、口语训练、拼读、拼写、讲解课文等方面必须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它学 科的教师也都要能用普通话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这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保障,是关 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 2.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新形势 五十年代后期,全国就开始了推广普通话的工作。1956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 话的指示》,对普通话的规范标准作了明确界定,并确定了“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 及”的推广普通话方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的时期对推广普通 话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982年我国在修改宪法时在第19条增加了一款:“国家推广全 国通用的普通话”,确立了普通话的法律地位,这是新时期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最有力的保 证。1986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语言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 会议,制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把推广普通话列为首要任务。会议的主题 报告对五十年代的推广普通话方针作了调整性解释,强调“重点应放在推行和普及方面,在 普及方面应当更加积极一些。”90年代初,国家语委正式确定新时期推普工作的方针是“大 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明确提出要加快在全国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步伐 党和国家对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十分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年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提出:“普 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要把会讲普通话列为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把使用普通话进行教育 教学作为对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普通话应成为校 园语言 配合着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施行,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 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1995年起,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 普通话测试工作,并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诞生和推行 标志着我国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开始向纵深发展,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
及家庭中的逐步普及,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已成为现代化社会对人们的一项基本要求。 推广普通话也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能 源、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贸、旅游、服务等窗口行业空前活跃,各地区、各 民族之间的交往空前广泛、频繁,对推广普通话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许多经济较发达 的市县普通话普及率高,不仅为在当地接待四海宾朋克服了语言障碍,而且到全国各地洽谈 业务也是畅行无阻,充分显示了普通话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随着对外开放 的扩大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也更加频繁,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语言 的代表,不论是在政治交往、旅游观光还是商贸洽谈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推广普通话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全民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最重要的工具。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能确保知识传 递的准确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 此,会说普通话应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不仅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正音、正字、 朗读、口语训练、拼读、拼写、讲解课文等方面必须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它学 科的教师也都要能用普通话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这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保障,是关 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 2.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新形势 五十年代后期,全国就开始了推广普通话的工作。1956 年 2 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 话的指示》,对普通话的规范标准作了明确界定,并确定了“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 及”的推广普通话方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的时期对推广普通 话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982 年我国在修改宪法时在第 19 条增加了一款:“国家推广全 国通用的普通话”,确立了普通话的法律地位,这是新时期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最有力的保 证。1986 年 1 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语言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 会议,制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把推广普通话列为首要任务。会议的主题 报告对五十年代的推广普通话方针作了调整性解释,强调“重点应放在推行和普及方面,在 普及方面应当更加积极一些。”90 年代初,国家语委正式确定新时期推普工作的方针是“大 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明确提出要加快在全国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步伐。 党和国家对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十分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 年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提出:“普 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要把会讲普通话列为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把使用普通话进行教育、 教学作为对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普通话应成为校 园语言。 配合着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施行,1994 年 10 月 30 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 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1995 年起,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 普通话测试工作,并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诞生和推行, 标志着我国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开始向纵深发展,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
阶段。 3.怎样学好普通话 目前,由于国家的大力提倡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我国各地推广普通话的热潮正一浪高过一浪。 学校作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首当其冲,许多高中等学校都设立了普通话课或语言基础课 等,普通话正逐步走入校园,成为校园语言。社会上各部门、行业或个人学习普通话的热情 也十分高涨,许多行业已把会讲普通话看作个人职业素质的一部分,并由此推动了文明、礼 貌用语活动的开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尽管如此,由于有些人受传统思想的束 缚,存在着学不学无所谓的想法或怕别人议论讥笑等心理障碍,或因缺乏普通话基本知识, 学习起来颇觉费力,也有的人学习热情高,但学习方法不当,事倍功半。为此,以下分几方 面简单介绍一下学习物基本要求和方法。 第一,要学好普通话,首先应学习和了解国家有关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和措施,并从根本上认 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习有强大的动力,才能使学习普通话变成 种自觉的积极的行为 第二,要学好普通话,应认真掌握普通话的有关基础知识,以理论来指导实践,才能收到良 好的效果 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语法,学习普通话也需要同时注意这三方面的内容。语音准了 但使用了方言词语或方言句式,听起来别扭,也不合乎规范。但是,鉴于方言与普通话的差 异主要还是体现在语音上,因此,应把学习普通话的重点放在普通话语音的学习上,掌握基 本知识也应着重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 要熟悉普通话语音特点、语音体系,要掌握和学会运用《汉语拼音方案》,要掌握国家关于 正音方面的有关条文的内容。如1985年12月,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 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就是异读词正音的一个标准。可以借助新版《现代汉语词 典》、《新华字典》等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作为正音标准 掌握普通话的语音基本知识,还应包括了解方音辨正的有关知识,学会自觉地、有效地对照 普通话语音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某些规律,并按照规律事半功倍地纠正方音。当然,对于 些规律之外的方音特点,就需要下大力气专门记忆。 第三,要学好普通话,只单纯掌握有关知识和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它们与实践结合起 来。语音是口耳之学,学习普通话必须多练。如果做不到反复地、持久地练习,那么提高普 通话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应做到: 多听,即勤动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随身携带收音机,经常收听广播、影视作品等,在听的 过程中既有重点地记忆一些字词,又总体感受普通话的语音特点,久而久之,耳熟能详,对 自己的发音会大有裨益。此外,在看电视时也应注意播音员、主持人的标准读音,还可跟着 他们的口型练习发音,也可专门买些有关普通话学习方面的磁带、光盘或自己录制部分有关 材料经常播放、学习。多听也应包括日常生活中注意听周围普通话标准的同学、朋友、亲戚 等说话,多观察他们的发音,多与他们交流。 多读,即勤动口。“读”是有文字材料依据的动口活动,这是学说普通话的基础和初级阶段
阶段。 3.怎样学好普通话 目前,由于国家的大力提倡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我国各地推广普通话的热潮正一浪高过一浪。 学校作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首当其冲,许多高中等学校都设立了普通话课或语言基础课 等,普通话正逐步走入校园,成为校园语言。社会上各部门、行业或个人学习普通话的热情 也十分高涨,许多行业已把会讲普通话看作个人职业素质的一部分,并由此推动了文明、礼 貌用语活动的开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尽管如此,由于有些人受传统思想的束 缚,存在着学不学无所谓的想法或怕别人议论讥笑等心理障碍,或因缺乏普通话基本知识, 学习起来颇觉费力,也有的人学习热情高,但学习方法不当,事倍功半。为此,以下分几方 面简单介绍一下学习物基本要求和方法。 第一,要学好普通话,首先应学习和了解国家有关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和措施,并从根本上认 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习有强大的动力,才能使学习普通话变成一 种自觉的积极的行为。 第二,要学好普通话,应认真掌握普通话的有关基础知识,以理论来指导实践,才能收到良 好的效果。 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语法,学习普通话也需要同时注意这三方面的内容。语音准了, 但使用了方言词语或方言句式,听起来别扭,也不合乎规范。但是,鉴于方言与普通话的差 异主要还是体现在语音上,因此,应把学习普通话的重点放在普通话语音的学习上,掌握基 本知识也应着重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 要熟悉普通话语音特点、语音体系,要掌握和学会运用《汉语拼音方案》,要掌握国家关于 正音方面的有关条文的内容。如 1985 年 12 月,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 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就是异读词正音的一个标准。可以借助新版《现代汉语词 典》、《新华字典》等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作为正音标准。 掌握普通话的语音基本知识,还应包括了解方音辨正的有关知识,学会自觉地、有效地对照 普通话语音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某些规律,并按照规律事半功倍地纠正方音。当然,对于 一些规律之外的方音特点,就需要下大力气专门记忆。 第三,要学好普通话,只单纯掌握有关知识和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它们与实践结合起 来。语音是口耳之学,学习普通话必须多练。如果做不到反复地、持久地练习,那么提高普 通话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应做到: 多听,即勤动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随身携带收音机,经常收听广播、影视作品等,在听的 过程中既有重点地记忆一些字词,又总体感受普通话的语音特点,久而久之,耳熟能详,对 自己的发音会大有裨益。此外,在看电视时也应注意播音员、主持人的标准读音,还可跟着 他们的口型练习发音,也可专门买些有关普通话学习方面的磁带、光盘或自己录制部分有关 材料经常播放、学习。多听也应包括日常生活中注意听周围普通话标准的同学、朋友、亲戚 等说话,多观察他们的发音,多与他们交流。 多读,即勤动口。“读”是有文字材料依据的动口活动,这是学说普通话的基础和初级阶段
“读”,既可以读单个的字、多音节的词语,也可以读整段整篇的文章。在读的过程中通过 自身的发音,感受普通话的语音特点,从而逐步减少方音,提高普通话水平。在挑选文章时 应选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这样的美文,不仅有助于普通话语音的学习,也有助于掌 握规范的词汇和语法,还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除此之外,也应多参加朗诵、演讲等一些 与普通话有关的活动,注意掌握普通话语调和句中语音的变化规律,在反复训练、强化中逐 步缩小与普通话的距离。 多记,即勤动脑。除了在听、读训练的同时注意记一些重点字、词外,还应专门记忆一些规 律之外的难点字音。如普通话与各地方言中声调对应规律之外的“声调例外字”,就需要花 费力气逐个记忆。有人在学普通话时总有一种“畏难”心理,认为需要纠正的字音太多,什 么时候才能记清,从而在学习时要么裹足不前,要么急于求成,欲速不达。语言的学习是最 见功夫的,必须扎扎实实地去做,积少成多,滴水穿石是最好的办法,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况且此类字数量并不多,只要肯下功夫,逐个攻破是完全可能的。平时做有心人,学习起来 恐怕并不像想像得那么艰难。 多说,即多说话。“说”是没有文字材料依据的动口活动,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学习普通 话的最终目的,因此学习普通话最重要的一点是多说。平时常见到这种现象:有的人碍于面 子,学习普通话时只肯拿着文字材料默读,不好意思开口对别人说,这是学习普通话的很大 的障碍。读和说不同,读是一种依据文字材料进行的被动的语言活动,而说则是内心思想和 情感的外在流露,是一种主动的语言活动。会读决不意味着会说。要想使普通话真正成为自 己传情达意的得力工具,必须多进行“说”的练习。一开始说不好没关系,任何一个以方言 为母语的人学习普通话都有一个由说不好到说得好的过程,关键看个人是否认识到了这 点,是否有勇气度过这一阶段。只要有信心,有勇气,方法得当,勤学苦练,一定能说一口 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使语言更好地发挥它的交际作用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 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性质。语 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 声波的频率。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 声音就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发音体 长的、大的、松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语音的高低 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
“读”,既可以读单个的字、多音节的词语,也可以读整段整篇的文章。在读的过程中通过 自身的发音,感受普通话的语音特点,从而逐步减少方音,提高普通话水平。在挑选文章时, 应选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这样的美文,不仅有助于普通话语音的学习,也有助于掌 握规范的词汇和语法,还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除此之外,也应多参加朗诵、演讲等一些 与普通话有关的活动,注意掌握普通话语调和句中语音的变化规律,在反复训练、强化中逐 步缩小与普通话的距离。 多记,即勤动脑。除了在听、读训练的同时注意记一些重点字、词外,还应专门记忆一些规 律之外的难点字音。如普通话与各地方言中声调对应规律之外的“声调例外字”,就需要花 费力气逐个记忆。有人在学普通话时总有一种“畏难”心理,认为需要纠正的字音太多,什 么时候才能记清,从而在学习时要么裹足不前,要么急于求成,欲速不达。语言的学习是最 见功夫的,必须扎扎实实地去做,积少成多,滴水穿石是最好的办法,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况且此类字数量并不多,只要肯下功夫,逐个攻破是完全可能的。平时做有心人,学习起来 恐怕并不像想像得那么艰难。 多说,即多说话。“说”是没有文字材料依据的动口活动,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学习普通 话的最终目的,因此学习普通话最重要的一点是多说。平时常见到这种现象:有的人碍于面 子,学习普通话时只肯拿着文字材料默读,不好意思开口对别人说,这是学习普通话的很大 的障碍。读和说不同,读是一种依据文字材料进行的被动的语言活动,而说则是内心思想和 情感的外在流露,是一种主动的语言活动。会读决不意味着会说。要想使普通话真正成为自 己传情达意的得力工具,必须多进行“说”的练习。一开始说不好没关系,任何一个以方言 为母语的人学习普通话都有一个由说不好到说得好的过程,关键看个人是否认识到了这一 点,是否有勇气度过这一阶段。只要有信心,有勇气,方法得当,勤学苦练,一定能说一口 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使语言更好地发挥它的交际作用。 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 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性质。语 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 音高 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 声波的频率。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 声音就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发音体 长的、大的、松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语音的高低, 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