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有关其积极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B.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 C.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D.有利于缓解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解析:D。本题就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命题考査学生的理解能力。垄断组织的发展加剧资本 家与工人之间贫富悬殊,不利于缓和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 2.右下图漫画名为《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 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A.此图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 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 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 解析:A。本题考査学生的识图及分析能力。漫画的中心是被垄断组织操控的参议院,说明 垄断组织渗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生活。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 果,故A项不正确。 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 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C.重化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的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就需 要有备用的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资产汇集而 成的资本,满足了社会金融的需求。”这表明()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 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 ③金融资本对当时的经济生活具有决定作用 ④垄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第 8 课 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有关其积极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B.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 C.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D.有利于缓解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解析:D。本题就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命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垄断组织的发展加剧资本 家与工人之间贫富悬殊,不利于缓和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 2.右下图漫画名为《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 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 A.此图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 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 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及分析能力。漫画的中心是被垄断组织操控的参议院,说明 垄断组织渗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生活。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 果,故 A 项不正确。 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 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C.重化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全球通史》中指出:“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多数的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就需 要有备用的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资产汇集而 成的资本,满足了社会金融的需求。”这表明( )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 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 ③金融资本对当时的经济生活具有决定作用 ④垄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无论从 史实还是从常识都不可能,此时企业的膨胀促使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结合,使资金与产业 紧密联合,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效率。 5.(②2018·河北承德期末)据记载,1910年德国5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 多万人增加到近3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 国() A.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D.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解析:D。1910年德国5000人以上城镇人口增幅远远大于总人口的增幅说明人口从乡村大 量迁向城市,1910年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以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故D项正确,A、B、C 三项在材料中均无 体现。 6.1904年,德国六个大的化学公司成立了两个大卡特尔。它们集中管理,维持价格,以较少的 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德国统一的完成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行 解析:。B“卡特尔”是垄断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改良蒸汽机的 广泛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项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 生后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德国统一的完成是在1871年,德国统一有利 于德国经济的发展,但不是垄断组织产生的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是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故D项错误 7.(2018·山东临沂期中)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但是在法案通过后 的10年里,工业垄断组织从姓4家增加到157家,资金总额增加了近7倍。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国会力图维护美国的中小企业制度 C.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无论从 史实还是从常识都不可能,此时企业的膨胀促使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结合,使资金与产业 紧密联合,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效率。 5.(2018·河北承德期末)据记载,1910 年德国 5 000 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 1871 年的 970 多万人增加到近 3 170 万人,增幅达 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 58%。这说明德 国( ) A.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D.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解析:D。1910 年德国 5 000 人以上城镇人口增幅远远大于总人口的增幅说明人口从乡村大 量迁向城市,1910 年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以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在材料中均无 体现。 6.1904 年,德国六个大的化学公司成立了两个大卡特尔。它们集中管理,维持价格,以较少的 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 A.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德国统一的完成 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行 解析:。B“卡特尔”是垄断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改良蒸汽机的 广泛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 A 项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 生后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德国统一的完成是在1871年,德国统一有利 于德国经济的发展,但不是垄断组织产生的直接原因,故 C 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是 在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故 D 项错误。 7.(2018·山东临沂期中)1890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但是在法案通过后 的 10 年里,工业垄断组织从 24 家增加到 157 家,资金总额增加了近 7 倍。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 ) A.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国会力图维护美国的中小企业制度 C.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D.垄断组织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 解析:D。美国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是在20世纪30年代,故A 项错误;材料的重心是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后,工业垄断组织、资金总额的增 加,而不是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的目的,故B项错误;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 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故C项错误;垄断组织虽受到法律的制约,但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局部调整,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垄断组织不减反増,故D项正确 8.1911年,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 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 D.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解析:A。结合所学可知:约翰能够完成题干中所述行为的原因主要是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促使 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9.下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发展速度最 快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4321 8口德国口美国国中国 23.6 850年 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份额 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B.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掠夺 C.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 D.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 跃。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10.(2017·成都高一检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是() A.雇佣关系出现B.手工工场出现
D.垄断组织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 解析:D。美国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故 A 项错误;材料的重心是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后,工业垄断组织、资金总额的增 加,而不是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的目的,故 B 项错误;1890 年,美国国会通过 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故 C 项错误;垄断组织虽受到法律的制约,但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局部调整,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垄断组织不减反增,故 D 项正确。 8.1911 年,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 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 D.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解析:A。结合所学可知:约翰能够完成题干中所述行为的原因主要是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促使 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9.下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发展速度最 快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 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B.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掠夺 C.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 D.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 跃。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10.(2017·成都高一检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是( ) A.雇佣关系出现 B.手工工场出现
C.自由资本主义产生D.垄断组织形成 解析: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 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形成。故D项符合题意。 11.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 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 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 解析: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 趋势日趋加强,于是出现材料中的现象。 12.(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 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代,“已开发世界” 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三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C.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D.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解析:D。1880年代后欧美国家相继进行并完成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生产发展实现工业 化,因而是造成材料欧美国家与第三世界收入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 13.读下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120 1850186018701880189019001913年 A.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B.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D.运输和通讯手段革新 解析:C。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世界工业生产在迅速地增长。工业生产的发展,最主要的推 动力是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科学和技术的密切结合
C.自由资本主义产生 D.垄断组织形成 解析: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 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形成。故 D 项符合题意。 11.19 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 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 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 )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 解析: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 趋势日趋加强,于是出现材料中的现象。 12.(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据学者估计,在 1750~1800 年间,“已开发世界”(欧 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 1880 年代,“已开发世界” 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 年,更达到三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C.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D.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解析:D。1880 年代后欧美国家相继进行并完成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生产发展实现工业 化,因而是造成材料欧美国家与第三世界收入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故 D 项正确。 13.读下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 1913 年为 100) A.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 B.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D.运输和通讯手段革新 解析:C。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世界工业生产在迅速地增长。工业生产的发展,最主要的推 动力是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科学和技术的密切结合
14.“即使在最幸运的情形下,征服外国领土的行动都是充满危险、代价高昂的。”19世纪西 方对世界的征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根本上看其成功得益 A.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 B.工业化带来的实力增长和技术进步 C.其他国家的落后与腐朽 D.交通的发展和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 解析:B。工业革命的开展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增强了西方国家的实力,也为列强的进一步 对外扩张提供了条件。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5.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25 口美国 口德国 美、德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份额 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解析:B。美、德在1860年和1900年占世界制造业的比例都有很大的提高,促进了两国经 济的发展,这是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故B项正确。 16.(2018·安阳高一检测)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工厂制度的形成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垄断组织的形成D.殖民体系的形成 解析:C。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主要是指采用机器大生产,不符合题意,故 A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在此时的表现主要为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故B错误:根据图片反 映的信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和“兼并和组合”可知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一一垄 断组织的出现,故C正确:殖民体系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与
14.“即使在最幸运的情形下,征服外国领土的行动都是充满危险、代价高昂的。”19 世纪西 方对世界的征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根本上看其成功得益于( ) A.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 B.工业化带来的实力增长和技术进步 C.其他国家的落后与腐朽 D.交通的发展和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 解析:B。工业革命的开展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增强了西方国家的实力,也为列强的进一步 对外扩张提供了条件。因此,B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5.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解析:B。美、德在 1860 年和 1900 年占世界制造业的比例都有很大的提高,促进了两国经 济的发展,这是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故 B 项正确。 16.(2018·安阳高一检测)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工厂制度的形成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形成 解析:C。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主要是指采用机器大生产,不符合题意,故 A 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在此时的表现主要为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故 B 错误;根据图片反 映的信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和“兼并和组合”可知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 断组织的出现,故 C 正确;殖民体系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