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网络纲要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条件{3科技:19世纪中后期,① 的重大突破,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4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5.资本:长期殖民掠夺,商品倾销,积累了资本。 1电力的广泛应用:A新的发明:1866年,德国人② 研制发电机成功: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美国) 年爱迪生发明电灯(美国)。 B新兴部门: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 成就2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A新的发明:汽车(185年)和飞机(1903年) B新兴部门: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业。 3化学工业:无烟炸药和人造纤维 4传统工业的进步:炼钢技术改进,在制造业和建筑业钢材取代木材和铁(埃菲尔铁塔)。 5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④ 的问世。 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结合更紧密) 、特点2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又进行(如:德、日、俄) 3大国同步,相互促进 1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A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大企业时代到来的需求 原因{C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 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生产关系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垄断组织的出现 A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⑤_ 代轻纺工业,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 四、影响 影响丿B.垄断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⑥ 的利益代表者 C加强了对经济的计划性,避免了自由竞争的混乱 D.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列强加 紧对外侵略扩张。 A殖民扩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 出,瓜分世界 原因: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B.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提供便利条件 3国际关系 C殖民扩张和掠夺 D国际贸易的发展 E.人口和资本的流动E国际分工的日益明显 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标志:O 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 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影响:以⑧ 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世 界日益连接为一体
第 8 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二、网络纲要 第8 课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一、条件 二、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A.新的发明:1866年,德国人② 研制发电机成功;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美国); ③ 年爱迪生发明电灯(美国)。 B.新兴部门: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 2.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A.新的发明:汽车(1885年)和飞机(1903年)。 B.新兴部门: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业。 3.化学工业:无烟炸药和人造纤维 4.传统工业的进步:炼钢技术改进,在制造业和建筑业钢材取代木材和铁(埃菲尔铁塔)。 5.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④ 的问世。 三、特点 1.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结合更紧密) 2.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德、日、俄) 3.大国同步,相互促进 四、影响 1.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垄断组织的出现 A.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大企业时代到来的需求。 C.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 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原因 影响 A.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⑤ 取 代轻纺工业,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 B.垄断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⑥ 的利益代表者。 C.加强了对经济的计划性,避免了自由竞争的混乱。 D.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列强加 紧对外侵略扩张。 3.国际关系 A.殖民扩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 出,瓜分世界 B.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 原因: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提供便利条件 C.殖民扩张和掠夺 D.国际贸易的发展 E.人口和资本的流动 F.国际分工的日益明显 标志:⑦ ,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 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影响:以⑧ 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世 界日益连接为一体。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科技:19世纪中后期,① 的重大突破,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4.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5.资本:长期殖民掠夺,商品倾销,积累了资本
三、重点拓展 ■资本主义世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发展阶段「时间 拓展的手段 基本趋势 世界市场1618世纪中期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暴力掠夺为主 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 的雏形出现 殖民扩张 市场向以欧美工业国 65年—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商品输出为主。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 最终形成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资本输出为主市场的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①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①政治保障: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 条件②劳动力:圈地运动 内最终确立:②经济基础: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 ③资本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发展;③资本条件:长期殖民掠夺、倾销商品:④ ④技术条件:手工工场发展积累经验 技术条件: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突破,科学与技术 ⑤市场: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海外紧密结合:⑤市场: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 市场需要 场的开拓 主要成就开始标志——珍妮纺纱机:纺织机械发明、动丨电力广泛运用、内燃机的创制、新的交通工具的研 力机械革新、交通工具革命 制、通讯事业发展、石化工业的建立、钢铁工业进 科技地位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 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新兴工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电器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 经济组织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影响①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①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 进入“蒸汽时代”;②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电气时代”②经济格局:欧美多个工业国崛起 界工厂,成为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③经济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③经济思想:国家垄断资本 思想: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④资本主义主义开始出现:④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日 制度: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传播趋完善成熟,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⑤社会结 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全球扩张):⑤社会结构:垄断资产阶级产生并逐渐控制国家政权:⑥世 构:产生两大对立阶级:⑥世界市场:初步形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四、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 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B.19世纪前期C.19世纪中后期D.20世纪前期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 A.英国、法国B.法国、德国C.法国、美国D.德国、美国 3.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三、重点拓展 ■资本主义世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发展阶段 时间 事件 拓展的手段 基本趋势 世界市场 的雏形出现 16——18 世纪中期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 殖民扩张 暴力掠夺为主 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 市场向以欧美工业国 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 市场的变化。 初步形成 1765 年——19 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以商品输出为主 最终形成 19 世纪中后期-20 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资本输出为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四、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 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18 世纪中后期 B.19 世纪前期 C.19 世纪中后期 D.20 世纪前期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 ) A.英国、法国 B.法国、德国 C.法国、美国 D.德国、美国 3.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 )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 19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初 条件 ① 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 ③资本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 ④技术条件:手工工场发展积累经验 ⑤市场: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海外 市场需要 ①政治保障: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 内最终确立;②经济基础: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 发展;③资本条件:长期殖民掠夺、倾销商品;④ 技术条件: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突破,科学与技术 紧密结合;⑤市场: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 场的开拓 主要成就 开始标志——珍妮纺纱机;纺织机械发明、动 力机械革新、交通工具革命 电力广泛运用、内燃机的创制、新的交通工具的研 制、通讯事业发展、石化工业的建立、钢铁工业进 步 科技地位 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 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新兴工业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电器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 经济组织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影响 ①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 进入“蒸汽时代”;②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 界工厂,成为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③经济 思想: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④资本主义 制度: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传播 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全球扩张);⑤社会结 构:产生两大对立阶级;⑥世界市场:初步形 成 ①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②经济格局:欧美多个工业国崛起, 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③经济思想: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开始出现;④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日 趋完善成熟,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⑤社会结 构:垄断资产阶级产生并逐渐控制国家政权;⑥世 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4.下左图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历中圆片它们所使用发动机分别是() A柴油机和汽油机B.蒸汽机和电动机C.蒸汽机和内燃机D.内燃机和电动机 5.下列发明创造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①珍妮机②灯泡③三轮汽车④蒸汽机车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6.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有赖于() A.发电机的发明B.内燃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发明D.飞机的发明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①钢铁工业②石油工业③汽车工业④电力工业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使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9.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 是A.生产方式不同B.通讯工具不同C.交通工具不同D.主要动力不同 0.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有()①同时发生在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②科 学成了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③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④重要发明主要来源于发明家的经验积累 ⑤重要发明来自于科学家的实验室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11.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科技与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B.发生的范围和领域扩大C.新技术、新设备先进D.统治者重视 12.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雨雪的洗礼之后,他理 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 表现为()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13.垄断组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由分散走向联合的结果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 C.世界一体化的结果 D.美国殖民掠夺的结果 14.垄断组织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 A.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B资本主义工业充分发展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1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6垄断组织形成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主要表现为 A.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财阀手中B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率 C.垄断组织通过兼并实行生产社会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17.下列关于右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5.下列发明创造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①珍妮机 ②灯泡 ③三轮汽车 ④蒸汽机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有赖于( ) A.发电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 D.飞机的发明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 )①钢铁工业 ②石油工业 ③汽车工业④ 电力工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展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使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9.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 是 A.生产方式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主要动力不同 10.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有( )①同时发生在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 ②科 学成了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 ③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④重要发明主要来源于发明家的经验积累 ⑤重要发明来自于科学家的实验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1.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科技与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 B.发生的范围和领域扩大 C.新技术、新设备先进 D.统治者重视 12.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雨雪的洗礼之后,他理 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 19 世纪晚期 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13.垄断组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由分散走向联合的结果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 C.世界一体化的结果 D.美国殖民掠夺的结果 14.垄断组织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 ) A.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 B.资本主义工业充分发展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1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 A.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6.垄断组织形成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主要表现为( ) A.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财阀手中 B.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率 C.垄断组织通过兼并实行生产社会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17.下列关于右图 b 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01:0018601∞04①该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②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③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④内燃机的发明促 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D.达尔文进化论提出后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造成这一现象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市场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 B东方各国政治经济落后被迫接受奴役 C.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建立起对全球控制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0.“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历史概念的准确含义是指() A.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掠夺、剥削和压迫的政治经济体系 B.全世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相互连接的经济体系 C.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和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形成的统一经济整体 D.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的结合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一一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 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 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 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工业方面 的种种发明,极少数是由科学家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到了1870年, 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 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 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人教版《历史必修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两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发明的人才素质、科技含量等方面各有何特点? (2)分别列举材料二中提到的“有才能的技工”和“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的名字及他的发明创造。(至少 各写出一位) (3)为什么说工业革命的主角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角是什么?
①该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 ②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③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 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D.达尔文进化论提出后 19.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造成这一现象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市场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 B.东方各国政治经济落后被迫接受奴役 C.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建立起对全球控制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0.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历史概念的准确含义是指( ) A.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掠夺、剥削和压迫的政治经济体系 B.全世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相互连接的经济体系 C.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和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形成的统一经济整体 D.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的结合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 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 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 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工业方面 的种种发明,极少数是由科学家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到了 1870 年, 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 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19 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 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人教版《历史必修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两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发明的人才素质、科技含量等方面各有何特点? (2)分别列举材料二中提到的“有才能的技工”和“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的名字及他的发明创造。(至少 各写出一位) (3)为什么说工业革命的主角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角是什么?
(4)材料一、二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结合材料 你有何认识? ●能力挑战 2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展是( A.轻工业部门得到快速发展 B.推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C.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 D.内燃机发明并运用于交通运输工具 23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24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 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工业革命 25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6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 产发展 10X1701x19x2x(年)①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的工业能源是煤 ②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 的运用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①②③ 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27表一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669 工人总数(个) 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28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4)材料一、二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结合材料一、二、三,你有何认识? ●能力挑战 2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展是( ) A.轻工业部门得到快速发展 B.推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C.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 D.内燃机发明并运用于交通运输工具 23.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24.有历史学家说:“在 1870 年以后大约 40 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 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25.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6.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a 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的工业能源是煤 ②a 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③b 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 的运用 ④b 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7.表一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表一所反映的 19 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28.下列关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