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运动导论 第一节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和选修《田径》教材课程目标和任务的比较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和选修《田径》教材课程目标差异: 首先让学生回答“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田径》教材课程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 表1-1-1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和选修《田径》教材课程目标差异: 普通高等体育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选修《田径》 《田径》教材的课程教学目标: 和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运动》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必备的田径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具有普通高等学校 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中等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中从事业 具备从事中等学校田径运动教学工作的基本能余训练的教师必备的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 力 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能胜任普通高等学校 中等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的田径运 动训练与教学工作外,而且具有组织竞赛、管 理工作和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的竞技 体育教育专门人才。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和选修《田径》教材课程具体任务的不同 表1-1-2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和选修《田径》教材课程具体任务的不同: 普通高等体育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 普通高等体育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和运 《田径》教材课程教学的具体任务: 动训练专业《田径运动》课程教学的具体任务 1、使学生认识田径运动在中等学校体育 使学生具有普通高等学校、中等学校 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中从事业余训练的教师 想教育,使学生树立为当好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必备的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 而努力学好田径课程的思想和态度 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 2、使学生认识田径运动既是一种竞技项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目,又是一种健身的手段,掌握田径运动的基 2、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训练的知识、训练 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及体质的方方法、组织、管理等能力 部”3、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独立思考和分析趋势 3、了解和初步掌握田径运动新知识和发展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中学 4、使学生具有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 体育课中田径运动教学、指导田径运动锻炼、力 组织基层田径运动竞赛及田径运动场、器材管 5、学生达到二级运动员和二级裁判员标准 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和选修《田径》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差异 (一)、“九五”期间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田径》教材(孙庆杰主编2001.07.) 的内容: 1、教材结构:改变了以往以田径竞技项目为主线的结构,200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 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拓展教材
1 第一章 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运动导论 第一节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和选修《田径》教材课程目标和任务的比较 一、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和选修《田径》教材课程目标差异: 首先让学生回答“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田径》教材课程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 表 1-1-1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和选修《田径》教材课程目标差异: 普通高等体育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选修《田径》 《田径》教材的课程教学目标: 和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运动》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必备的田径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具有普通高等学校、 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中等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中从事业 具备从事中等学校田径运动教学工作的基本能 余训练的教师必备的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 力。 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能胜任普通高等学校、 中等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的田径运 动训练与教学工作外,而且具有组织竞赛、管 理工作和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的竞技 体育教育专门人才。 二、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和选修《田径》教材课程具体任务的不同: 表 1-1-2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和选修《田径》教材课程具体任务的不同: 普通高等体育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 普通高等体育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和运 《田径》教材课程教学的具体任务: 动训练专业《田径运动》课程教学的具体任务: 1、使学生认识田径运动在中等学校体育 1、使学生具有普通高等学校、中等学校、 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 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中从事业余训练的教师 想教育,使学生树立为当好一名中学体育教师 必备的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 而努力学好田径课程的思想和态度。 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 2、使学生认识田径运动既是一种竞技项 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目,又是一种健身的手段,掌握田径运动的基 2、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训练的知识、训练 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及体质的方 方法、组织、管理等能力。 法。 3、了解和初步掌握田径运动新知识和发展 3、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独立思考和分析 趋势。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中学 4、使学生具有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 体育课中田径运动教学、指导田径运动锻炼、 力。 组织基层田径运动竞赛及田径运动场、器材管 5、学生达到二级运动员和二级裁判员标准。 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的必修和选修《田径》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差异: (一)、“九五”期间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田径》教材(孙庆杰主编 2001.07.) 的内容: 1、教材结构:改变了以往以田径竞技项目为主线的结构,2001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 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拓展教材
2、在理论篇第一章田径运动的概述中着重阐述了田径运动的两个概念,健身与竞技的两个属 性和田径运动的功能。 3、将以往田径教材中的田径教学改变为“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突出了中学田径运动的教学任 务、教学内容和成绩考核,田径运动的教学阶段和教学方法,田径运动教学中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法 田径运动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田径运动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 4、将95年版《田径》教材中的田径锻炼删除。增加了“田径健身运动的理论与方法”,本章 突出阐述了如下内容:田径健身运动的分类与内容,田径健身运动的生理学基础及对人体的健身作 用,田径健身运动的锻炼方法,田径健身运动的指导与评价和田径健身运动的锻炼注意事项 5、删除了以往《田径》教材中的田径运动员选材,田径运动的研究方法 6、把以前教材中培养学生社会工作能力的田径运动竞赛组织工作与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合并, 整合为新教材的第五章的田径运动竞赛 7、将以往田径教材中的田径训练改变为“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本章突出阐述了如下内容:中 学课余田径训练概述,中学课余田径队的组成,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原则,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内 容,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方法和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计划。本章为拓展内容 8、在实践篇中,打破了竞技统治田径教材的局面,根据培养目标和田径课程的需要,实践课 内容分为必修和拓展内容两部分 9、在必修章节中,选择的是青少年学生喜欢的,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培养各种能力的短距 离跑、接力跑、中长距离跑、中学障碍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掷实心球和掷垒球内容。 10、把青少年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的必要的内容选为拓展教材 11、不管在必修,还是在和拓展实践课内容中,都强调了中等学校、课余和健身的功能。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选修《田径》课程和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运动》课 程教学内容的变革: 1、国内课程改革的情况 1994年原国家教委制定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为此 在原国家教委体卫艺司直接领导下,全国20多所体育院校经过几年的联合攻关研究,“面向21世 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综合研究”课题已于2000年结题。至2001 年7月与之相配套的主干课程、一般必修课程和主要选修课程的教材都已出版,并已投入使用。全 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体育的教科书也已改为《体育与健康》教材。这些教材有鲜明的 层次和时代感,紧扣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了体育的健身功能。随着教育形势的飞速发展 和“十五”计划的实施,“运动训练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院系中迅速增加,从原来的10几所 学院扩大到现在的35所,其中普通综合大学体育学院有21所。在校学生从1000多人飞速的增加 到10000多名。不仅如此,仍然保持增长势头。多年来,一直没有适应体育教育专业选修和运动训 练专业的核心课程《田径运动》教材,很多院校选用“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田径》教材;几所 原国家体委管辖的体育学院大体上选择培训高级教练员的教材。这些被选用的教材的培养目标与内 容不能适应21世纪需求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内容的要求。在该 专业学习的学生和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都急需该专业的《田径运动》教材。另外,我们正处在21 世纪和“十五”计划的开始,中国将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社会主义体育事业 的进程将大大加快,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结构方面,还是在质量、规格方面 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教育只有纳入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 积极进行改革,才会有生命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要以研究竞技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21世纪 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为出发点,才能建立起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 竞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因此,如何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21世纪社会的需 要建立起体育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有利于提高受教育 者的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编写出版符合培养21世纪社会要求的《田径运动》教材,这
2 2、在理论篇第一章田径运动的概述中着重阐述了田径运动的两个概念,健身与竞技的两个属 性和田径运动的功能。 3、将以往田径教材中的田径教学改变为“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突出了中学田径运动的教学任 务、教学内容和成绩考核,田径运动的教学阶段和教学方法,田径运动教学中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法, 田径运动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田径运动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 4、将 95 年版《田径》教材中的田径锻炼删除。增加了“田径健身运动的理论与方法”,本章 突出阐述了如下内容:田径健身运动的分类与内容,田径健身运动的生理学基础及对人体的健身作 用,田径健身运动的锻炼方法,田径健身运动的指导与评价和田径健身运动的锻炼注意事项。 5、删除了以往《田径》教材中的田径运动员选材,田径运动的研究方法。 6、把以前教材中培养学生社会工作能力的田径运动竞赛组织工作与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合并, 整合为新教材的第五章的田径运动竞赛。 7、将以往田径教材中的田径训练改变为“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本章突出阐述了如下内容:中 学课余田径训练概述,中学课余田径队的组成,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原则,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内 容,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方法和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计划。本章为拓展内容。 8、在实践篇中,打破了竞技统治田径教材的局面,根据培养目标和田径课程的需要,实践课 内容分为必修和拓展内容两部分。 9、在必修章节中,选择的是青少年学生喜欢的,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培养各种能力的短距 离跑、接力跑、中长距离跑、中学障碍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掷实心球和掷垒球内容。 10、把青少年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的必要的内容选为拓展教材。 11、不管在必修,还是在和拓展实践课内容中,都强调了中等学校、课余和健身的功能。 (二)、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选修《田径》课程和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运动》课 程教学内容的变革: 1、国内课程改革的情况: 1994 年原国家教委制定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为此, 在原国家教委体卫艺司直接领导下,全国 20 多所体育院校经过几年的联合攻关研究,“面向 21 世 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综合研究”课题已于 2000 年结题。至 2001 年 7 月与之相配套的主干课程、一般必修课程和主要选修课程的教材都已出版,并已投入使用。全 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体育的教科书也已改为《体育与健康》教材。这些教材有鲜明的 层次和时代感,紧扣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了体育的健身功能。随着教育形势的飞速发展 和“十五”计划的实施,“运动训练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院系中迅速增加,从原来的 10 几所 学院扩大到现在的 35 所,其中普通综合大学体育学院有 21 所。在校学生从 1000 多人飞速的增加 到 10000 多名。不仅如此,仍然保持增长势头。多年来,一直没有适应体育教育专业选修和运动训 练专业的核心课程《田径运动》教材,很多院校选用“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田径》教材;几所 原国家体委管辖的体育学院大体上选择培训高级教练员的教材。这些被选用的教材的培养目标与内 容不能适应 21 世纪需求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内容的要求。在该 专业学习的学生和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都急需该专业的《田径运动》教材。另外,我们正处在 21 世纪和“十五”计划的开始,中国将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社会主义体育事业 的进程将大大加快,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结构方面,还是在质量、规格方面 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教育只有纳入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 积极进行改革,才会有生命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要以研究竞技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 21 世纪 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为出发点,才能建立起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 竞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因此,如何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 21 世纪社会的需 要建立起体育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有利于提高受教育 者的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编写出版符合培养 21 世纪社会要求的《田径运动》教材,这
些是中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2、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程和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运动》课程(刘建国主编2002.1.) 的基本内容 (1)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在每章的开始都加了本章导学。 (2)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每章都增加了本章内容或该项 目的发展与现状。 (3)增加了“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业余田径运动训练”,“大型田径运动会竞赛”和“田径 运动的科学研究”等章的内容。 (4)在第三章业余田径运动训练中突出了业余田径运动训练体系与结构,田径运动训练原理 田径运动的基础训练和田径教练员与业余田径运动训练的管理内容。 (5)在第五章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中增加了第四节的裁判疑难问题的方法 (6)在第六章田径运动场地中增加了第四节的塑胶田径场地基本知识介绍。 (7)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技术项目章节中增加了每章的技术分析和业余 训练 3、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选修《田径》课程和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运动》课程的特点 (1)解决了多年来,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和运动训练专业一直没有适应该专业要求的核心课程 《田径运动》教材的问题 (2)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 (3)紧密结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等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中业余训练的体育教 学、田径运动训练的实际,把握培养方向,使学生成为系统掌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胜任运动训练 课程的教学、田径运动训练、竞赛与管理工作,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的竞技体育教育人才 (4)突出了田径运动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新知识与发展趋势,并对学生进行田径科学研究的 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5)不仅使学生学到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而且从每章导学使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学习方 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精神直至创新能力 (6)教材突出了业余和实用的特点 (7)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实际,适宜从事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科研 的教师与学生使用 第二节田径运动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田径运动的释义与功能 (一)、田径运动的释义: 学生已经学习两必修田径课,因此让学生回答田径运动的定义,然后教师总结。) 田径运动的释义 田径运动是人类从走、跑、跳跃和投掷自然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健身和竞技的身体 运动和竞技项目;也就是说田径运动包括田径健身运动和田径竞技运动。 田径运动是以发展人类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为目的,人类以自身的走、跑、 跳跃和投掷这些劳动生产的基本技能和身体活动发展起来的健身手段、方法或运动方式。 田径运动又是以“更快、更高、更远”为目标,以当代科学技术和专业基础理论为基础,不断 挑战人类运动能力的极限,是人类体育运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走、跑、跳跃和投掷等基 础运动能力的升华和典型表现。 2、田径运动释义容易被人混淆的原因: 田径在国际上和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最多和影响最深的它是一种竞技运动项目。世界竞技运动 的权威机构,国际田径竞技组织机构一一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将田径竞技的范围解释为:“田赛和 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由此可见,国际上的“田径”,实际上指的是“田径竞技
3 些是中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2、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程和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运动》课程(刘建国主编 2002.11.) 的基本内容: (1)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在每章的开始都加了本章导学。 (2)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每章都增加了本章内容或该项 目的发展与现状。 (3)增加了“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业余田径运动训练”,“大型田径运动会竞赛”和“田径 运动的科学研究”等章的内容。 (4)在第三章业余田径运动训练中突出了业余田径运动训练体系与结构,田径运动训练原理, 田径运动的基础训练和田径教练员与业余田径运动训练的管理内容。 (5)在第五章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中增加了第四节的裁判疑难问题的方法。 (6)在第六章田径运动场地中增加了第四节的塑胶田径场地基本知识介绍。 (7)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技术项目章节中增加了每章的技术分析和业余 训练。 3、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选修《田径》课程和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运动》课程的特点 (1)解决了多年来,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和运动训练专业一直没有适应该专业要求的核心课程 《田径运动》教材的问题, (2)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 (3)紧密结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等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中业余训练的体育教 学、田径运动训练的实际,把握培养方向,使学生成为系统掌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胜任运动训练 课程的教学、田径运动训练、竞赛与管理工作,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的竞技体育教育人才。 (4)突出了田径运动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新知识与发展趋势,并对学生进行田径科学研究的 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5)不仅使学生学到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而且从每章导学使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学习方 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精神直至创新能力。 (6)教材突出了业余和实用的特点, (7)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实际,适宜从事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科研 的教师与学生使用。 第二节 田径运动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一、田径运动的释义与功能: (一)、田径运动的释义: (学生已经学习两必修田径课,因此让学生回答田径运动的定义,然后教师总结。) 1、田径运动的释义 田径运动是人类从走、跑、跳跃和投掷自然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健身和竞技的身体 运动和竞技项目;也就是说田径运动包括田径健身运动和田径竞技运动。 田径运动是以发展人类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为目的,人类以自身的走、跑、 跳跃和投掷这些劳动生产的基本技能和身体活动发展起来的健身手段、方法或运动方式。 田径运动又是以“更快、更高、更远”为目标,以当代科学技术和专业基础理论为基础,不断 挑战人类运动能力的极限,是人类体育运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走、跑、跳跃和投掷等基 础运动能力的升华和典型表现。 2、田径运动释义容易被人混淆的原因: 田径在国际上和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最多和影响最深的它是一种竞技运动项目。世界竞技运动 的权威机构,国际田径竞技组织机构——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将田径竞技的范围解释为:“田赛和 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由此可见,国际上的“田径”,实际上指的是“田径竞技
很多国家的“田径”都是指从人们走、跑、跳、投等生活技能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竞技运动项目。 因此,我国有的田径教材将田径运动解释为:“田径运动的内容包括男女竞走、跑、跳跃、投掷等 40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投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 赛’,以高度和远度计量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叫‘田赛’。‘径赛’和‘田赛’总称为田径运动”。 我国田径运动这个词是从英文 Track and field Sport翻译和演变而来的。英国人把在运动场跑 道上进行的赛跑和在运动场中间进行的跳跃、投掷比赛称之为 Track and field sport. Track的中文 意思为“小路”(径), Field的中文意思为“田地”。19世纪末,欧美体育传入中国时,我们将 Track and field Sport翻译为“田径赛”,以后演变为“田径运动”。 虽然我国的“田径运动”是由外国的“田径竞技”翻译和演变而来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田 径运动”与外国的“田径竞技”在含义上已有所不同。按照中国人对田径运动约定俗成的概念,不 仅竞技的走、跑、跳跃和投掷是田径运动,而非竞技用于健身的走、跑、跳跃和投掷也是田径运动。 3、田径运动的两种属性 田径运动具有两种属性,即竞技属性和健身属性。两种属性的田径运动,有很多相同之处 例 如,都是人体走、跑、跳跃和投掷的运动形式;对人的身心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等。但是,它们却 有着本质的区别(表1-1-3)。只有认识和区别两种不同属性的田径运动,并按照各自的原理、原则 和有法去运行,才能促使田径运动健康发展,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田径运动的功能和作用 表1-1-3两种属性田径运动的区别 健身属性 竞技属性 ①面向广大群众,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 ①面向运动员,以提高运动成绩,参加比赛 增强体质为目的 获取优胜为目的 ②掌握基本技术,追求锻炼身体的最佳效果; ②追求最佳化的技术和优异的运动成绩 ③有专门的健身原理、原则和方法 ③有专门的训练原理、原则和方法; ④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确定不同内 ④有专门的比赛项目、形式和方法 容、形式和方法 ⑤要服从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教育的要求;⑤有严格的竞赛规则要求 ⑥对运动场地、器材的规格没有严格的要求 ⑥要保证安全和讲究卫生 (二)、田径运动的功能 1、健身功能 田径运动是一项易于在群众中开展且健身价值较高的运动项目。经常系统地参加田径运动锻 炼,能提高人体走、跑、跳跃和投掷等基本活动技能的水平: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各器官、 系统机能的发展:能全面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由于田径运动多在户外 进行,使人体更多地受到日光、空气等良然条件的锻炼,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由此可见,田径运动是一项健身功能很强的运动项目,是人们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推迟衰老、延 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因此,田径运动不仅是我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各 级各类学校体育课教材的主要内容。 2、竞技功能 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年在国内和国际举行的田径运动竞赛很多。在大 型综合性运动会上,田径项目奖牌数最多,影响最大,故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说。田径竞技运 动的功能在于推动田径运动的普及,加强国内和国际间交往,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对观 众来说,则起到消遣、娱乐和教育的作用等。另外,著名田径运动员所产生的明星效应,对提高田 径运动的商业价值,激活田径竞赛表演市场,促进田径竞技运动按产业化方式运作,起着积极的推 动作用
4 很多国家的“田径”都是指从人们走、跑、跳、投等生活技能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竞技运动项目。 因此,我国有的田径教材将田径运动解释为:“田径运动的内容包括男女竞走、跑、跳跃、投掷等 40 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投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 赛’,以高度和远度计量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叫‘田赛’。‘径赛’和‘田赛’总称为田径运动”。 我国田径运动这个词是从英文 Track and field Sport 翻译和演变而来的。英国人把在运动场跑 道上进行的赛跑和在运动场中间进行的跳跃、投掷比赛称之为 Track and field sport。 Track 的中文 意思为“小路”(径),Field 的中文意思为“田地”。 19 世纪末,欧美体育传入中国时,我们将 Track and field Sport 翻译为“田径赛”,以后演变为“田径运动”。 虽然我国的“田径运动”是由外国的“田径竞技”翻译和演变而来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田 径运动”与外国的“田径竞技”在含义上已有所不同。按照中国人对田径运动约定俗成的概念,不 仅竞技的走、跑、跳跃和投掷是田径运动,而非竞技用于健身的走、跑、跳跃和投掷也是田径运动。 3、田径运动的两种属性 田径运动具有两种属性,即竞技属性和健身属性。两种属性的田径运动,有很多相同之处。例 如,都是人体走、跑、跳跃和投掷的运动形式;对人的身心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等。但是,它们却 有着本质的区别(表 1-1-3)。只有认识和区别两种不同属性的田径运动,并按照各自的原理、原则 和有法去运行,才能促使田径运动健康发展,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田径运动的功能和作用。 表 1-1-3 两种属性田径运动的区别 健身属性 竞技属性 ①面向广大群众,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 ①面向运动员,以提高运动成绩,参加比赛 增强体质为目的; 获取优胜为目的; ②掌握基本技术,追求锻炼身体的最佳效果; ②追求最佳化的技术和优异的运动成绩; ③有专门的健身原理、原则和方法; ③有专门的训练原理、原则和方法; ④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确定不同内 ④有专门的比赛项目、形式和方法; 容、形式和方法; ⑤要服从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教育的要求; ⑤有严格的竞赛规则要求; ⑥对运动场地、器材的规格没有严格的要求, ⑥要保证安全和讲究卫生。 (二)、田径运动的功能: 1、健身功能 田径运动是一项易于在群众中开展且健身价值较高的运动项目。经常系统地参加田径运动锻 炼,能提高人体走、跑、跳跃和投掷等基本活动技能的水平;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各器官、 系统机能的发展;能全面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由于田径运动多在户外 进行,使人体更多地受到日光、空气等良然条件的锻炼,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由此可见,田径运动是一项健身功能很强的运动项目,是人们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推迟衰老、延 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因此,田径运动不仅是我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各 级各类学校体育课教材的主要内容。 2、竞技功能 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年在国内和国际举行的田径运动竞赛很多。在大 型综合性运动会上,田径项目奖牌数最多,影响最大,故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说。田径竞技运 动的功能在于推动田径运动的普及,加强国内和国际间交往,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对观 众来说,则起到消遣、娱乐和教育的作用等。另外,著名田径运动员所产生的明星效应,对提高田 径运动的商业价值,激活田径竞赛表演市场,促进田径竞技运动按产业化方式运作,起着积极的推 动作用
3、基础功能 田径运动的基础功能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当进入发达社会以后,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已 从原始社会时依靠走、跑、跳跃和投掷获取生活资料和延续生命中解脱出来,但是人类永远不会摆 脱依靠走、跑、跳跃和投掷等基本活动技能去提高人类的生活、生存和生命的质量:其次,很多运 动项目都离不开走、跑、跳跃和投掷等动作,田径运动成为很多运动项目的基础:第三,由于田径 运动能有效和全面地发展人的各种身体素质,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水平越高,对于各项运动的技 术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也越能起积极和决定性作用。因此,很多竞技项目都把田径运动作为体能 训练的重要手段,使田径运动成为提高各种竞技项目运动水平的基础 4、教育功能 由于参加田径运动练习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还要遵循一定的练习方法、要求和 规则,接力跑项目还需集体协同作战,因此,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质。另外,在从事田径运 动教学、锻炼、训练和竞赛过程中还能产生很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心理品质的因素。因此 田径运动就成为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一种有力手段。通过田径运动教学、锻炼、训练和竞赛,能对 学生和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教育,并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优 良品质 田径运动的特点 (一)田径运动包括人体基本运动的主要技能 走、跑、跳、投是人类生活和劳动的重要技能,是田径运动项目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通过田 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人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而这些自然动作和技能的培养对学习掌 握田径运动各项技术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是奥运会金牌最多的项目 田径运动项目广泛、众多,共有50多个单项,在奥运会比赛中被称为金牌大户。近些年女子 田径项目还在增加,有赶上男子田径运动项目数量的趋势 (三)是各项竞技运动的基础 首先,从历史上看,田径运动的历史最长,田径运动的发展为其它运动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很多运动项目都离开不开跑、跳、投等动作的基本训练,都需要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 灵敏等身体素质,而田径运动能有效和全面地发展人的各种身体素质,因此,很多竞技项目都把田 径运动作为身体训练的重要手段,使田径运动成为提高各项目运动水平的基础 四)田径运动属于室外运动 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中,有的属于室内运动项目,有的属于室外运动项目,尽管田径运动也有室 内田径比赛,但是田径运动多是户外活动,因此可以使人体更多的受到日光、空气等自然条件的锻 炼,从而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五)项目要求个体形态、素质差异较大 田径运动为了出现好成绩,所要求的形态,主要素质和技术,在各专项之间区别较大。例如 中长跑运动员要求体重轻、吸氧及缺氧耐受能力强:跨栏运动员要求个子高、腿部力量强、动作灵 敏协调等等。这在其它运动项目中是少见的,所以一定要精心做好选材工作。 (六)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发挥顽强的斗志 短跑和田赛各项目,在转瞬之间完成动作,所以在平时训练中,需要在心理上、精神上高度集 中的条件下练习技术;径赛项目的中长跑及马拉松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要培养坚韧不拔,顽强 拼搏的意志力,才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 三、田径运动项目分类 田径运动项目的分类书上有,学生自学 第三节田径运动的发展与现状 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与现状 (一)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 在古希腊的山岩上曾刻着:“你想强壮吗?跑步吧!你想健美吗?跑步吧!你想聪明吗?跑步 吧!”这样的格言。说明古希腊人对跑步运动的实践和认识。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亚村举
5 3、基础功能 田径运动的基础功能表现在 3 个方面。首先,当进入发达社会以后,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已 从原始社会时依靠走、跑、跳跃和投掷获取生活资料和延续生命中解脱出来,但是人类永远不会摆 脱依靠走、跑、跳跃和投掷等基本活动技能去提高人类的生活、生存和生命的质量;其次,很多运 动项目都离不开走、跑、跳跃和投掷等动作,田径运动成为很多运动项目的基础;第三,由于田径 运动能有效和全面地发展人的各种身体素质,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水平越高,对于各项运动的技 术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也越能起积极和决定性作用。因此,很多竞技项目都把田径运动作为体能 训练的重要手段,使田径运动成为提高各种竞技项目运动水平的基础。 4、教育功能 由于参加田径运动练习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还要遵循一定的练习方法、要求和 规则,接力跑项目还需集体协同作战,因此,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质。另外,在从事田径运 动教学、锻炼、训练和竞赛过程中还能产生很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心理品质的因素。因此, 田径运动就成为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一种有力手段。通过田径运动教学、锻炼、训练和竞赛,能对 学生和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教育,并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优 良品质。 二、田径运动的特点 (一)田径运动包括人体基本运动的主要技能 走、跑、跳、投是人类生活和劳动的重要技能,是田径运动项目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通过田 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人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而这些自然动作和技能的培养对学习掌 握田径运动各项技术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是奥运会金牌最多的项目 田径运动项目广泛、众多,共有 50 多个单项,在奥运会比赛中被称为金牌大户。近些年女子 田径项目还在增加,有赶上男子田径运动项目数量的趋势。 (三)是各项竞技运动的基础 首先,从历史上看,田径运动的历史最长,田径运动的发展为其它运动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很多运动项目都离开不开跑、跳、投等动作的基本训练,都需要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 灵敏等身体素质,而田径运动能有效和全面地发展人的各种身体素质,因此,很多竞技项目都把田 径运动作为身体训练的重要手段,使田径运动成为提高各项目运动水平的基础。 (四)田径运动属于室外运动 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中,有的属于室内运动项目,有的属于室外运动项目,尽管田径运动也有室 内田径比赛,但是田径运动多是户外活动,因此可以使人体更多的受到日光、空气等自然条件的锻 炼,从而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五)项目要求个体形态、素质差异较大 田径运动为了出现好成绩,所要求的形态,主要素质和技术,在各专项之间区别较大。例如: 中长跑运动员要求体重轻、吸氧及缺氧耐受能力强;跨栏运动员要求个子高、腿部力量强、动作灵 敏协调等等。这在其它运动项目中是少见的,所以一定要精心做好选材工作。 (六)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发挥顽强的斗志 短跑和田赛各项目,在转瞬之间完成动作,所以在平时训练中,需要在心理上、精神上高度集 中的条件下练习技术;径赛项目的中长跑及马拉松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要培养坚韧不拔,顽强 拼搏的意志力,才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 三、田径运动项目分类 田径运动项目的分类书上有,学生自学。 第三节 田径运动的发展与现状 一、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与现状 (一)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 在古希腊的山岩上曾刻着:“你想强壮吗?跑步吧!你想健美吗?跑步吧!你想聪明吗?跑步 吧!”这样的格言。说明古希腊人对跑步运动的实践和认识。公元前 776 年,在希腊奥林匹亚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