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森林昆虫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森林昆虫学(Forest Entomology) 课程代码 050306 学分 3 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 36 实验学时 12 课程性质 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必修课( 选修课( ) 任课教师 张君霞 职称讲师授课时间 2007 授课对象 林学 本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森林昆虫方 教学 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在思想上明确森林昆虫学在 目的与 林业中重要性:初步掌握森林昆虫学知识,在害虫发生控制方面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 要求 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防治害虫和利用益虫打好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的教学环节包括课棠讲授(包括多媒 教学 体课件教学)、实验,学生自学,质疑,答疑,课程论文、期木考试。通过上述基本 基本 教学步骤,要求学尘掌握和了解森林昆虫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正确应用在今 要求 后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及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中。本课程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总评成 绩为70%*闭卷考试成绩+20%*试验成绩+10%*平时成绩。 教材 李孟楼,森林昆虫学通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1]李孟楼,森林昆虫学通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2]北京农业大学主编.昆虫学通论(上、下册).农业出版社,1980 主要参 [3]张执中,森林昆虫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 考资料 [4]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增订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 [5]方=三阳,森林昆虫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 [6]《森林昆虫实验指导》,自编 系(教研 室)或导师 审阅意见 主任(导师)签字: 年 月山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 讲课 实验 小计 备 注 教学内容 绪论 1 0 1 课堂讲授 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 3.5 2.5 6 多媒体讲授 第二章昆虫的体内器官和功能 0.5 0.5 1 多媒体讲授 第三章昆虫生物学 4 6 多媒体讲授 第四章昆虫分类学 5 n 8 多媒体讲授 第五章昆虫生态学 3 0 3 课堂讲授 第六章森林害虫种群的种群数量控制 4 2 6 课堂讲授 第七章根部(地下或苗圃)害虫 2 1 3 课堂(多媒体)讲授 第八章枝梢害虫 3 1 4 课堂(多媒体)讲授 第九章食叶害虫 5 2 7 课堂(多媒体)讲授 第|章种实害虫 2 0 2 课堂(多媒体)讲授 第【一章钻蛀害虫 2 0 2 课堂(多媒体)讲授
甘肃农业大学《森林昆虫学》课程教案 教学进程 节次 授课内容(章节) 学时 1 绪论: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1.1昆虫的头部 2 1.2昆虫的胸部、1.3昆虫的腹部: 2 3 第二章昆虫的体内器官:第二章昆虫的生物学:3.1昆虫的生殖方式与方法 2 4 32昆虫的胚胎发育、3.3昆虫的胚后发育及变态 2 3.4昆虫的行为与多型现象、3.5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第四章昆虫的分类、4.1昆 2 虫分类概述、4.2昆虫纲的分目 6 4.3与林业有关的目科简介 2 7 4.3与林业有关的日科简介、4.4螨类: 2 8 第五章昆虫的生念学:5.1生念学基础、5,2森林昆虫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2 9 5.3森林昆虫种群特征及其种群动念变化规律、5.4森林昆虫预测预报 2 第六章森林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6.1森林昆虫的生念对策、6.2害虫治理策略发展 10 2 的四个阶段 6.4森林害虫的控制原理和方法、6.5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及实施过程[增补教材没 11 有的内容:无公害防治虫害技术] 第七章地下害虫及其防治:7.1地老虎类、7.2蛴螬类、7.3蝼站类、7.4金针虫类 12 2 7.5蟋蟀类、7.6其他地下害虫: 13 第八章枝捎害虫及其防治:8.1蚧类、8.2蚜虫类、8.3木虱类 2 14 8.4蝉类、8.5树蝽类:第九章食叶害虫及其防治:9.1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 2 15 9.2鳞翅目类食叶害虫、9.3鞘翅目类食叶害虫 2 16 9.4叶蜂类食叶害虫、9.5螨类 2 17 第「章种实害虫及其防治 2 18 第丨一章蛀干害虫及其防治 2 19 实验一、昆虫的外部形态观察 3 20 实验二、昆虫幼虫、蛹类型及变态类型观察 2 21 实验三、昆虫纲的分目及检索表的制作 3 22 实验四、常见农药的识别 2 23 实验五、苗圃和根部害虫观察 2 合 计 48
甘肃农业大学《森林昆虫学》课程教案 章节 绪论(1学时) 教学 目的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有:昆虫的地位与特点:森林昆虫学发展历史 要求一般掌握的内容有:昆虫是古老、年轻又不断发展的生物类群:森林昆虫的生念学及 与要 经济意义:中国对森林昆虫学的贡献。 求 教学 第一节昆虫是古老、年轻又不断发展的生物类群:第二节昆虫的地位与特点:第二节森 林昆虫的生态学及经济意义:第四节森林昆虫学课程的任务:第五节森林昆虫学发展历 内容 史:第六节中国对森林昆虫学的贡献。 重点、 重点:森林昆虫学发展史 难点 难点:昆虫进化 自学:第二节昆虫的生态学及经济意义:第六节中国对森林昆虫学的贡献。 分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一、 简单介绍昆虫危害森林的相关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森林昆虫的重要性。 二、1 重点介绍昆虫在动物界中的地位、昆虫种群繁盛的原因。 三、课后思考题: 1.综述森林昆虫学发展史。 2.简述昆虫的生念学及经济意义。 板书加多媒体 3现代中国森林重大害虫的状况与工程治理。 教学。 4如何学好森林昆虫学? 5中国古代昆虫利用和害虫防治综述。 四、预习:昆虫纲与节肢动物的区别。建议学生课后阅读: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 1992年版。 课后补遗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复习题,预习第一章课程
甘肃农业大学《森林昆虫学》课程教案 章节 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4学时) 教学 目的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有:昆虫纲的定义:各昆虫体段形念特征。 与要 要求一般掌握的内容有:眼的构造、翅的脉序、昆虫内部器官 求 第一节昆虫的头部(1学时)头壳的构造、头部的附器(触角、口器): 第二节昆虫的胸部(2学时)胸部的构造、胸部的附肢及附器(胸足、翅、翅的类型、翅的 教学 连锁): 第三节昆虫的腹部(0.5学时)腹部的构造、腹部的附器(雌性外生殖器、雄性外生殖器、 内容 腹足): 第四节昆虫体壁构造(0.5学时)体壁的结构与特性、体壁外长物。 实验一、昆虫外部形态观察(3学时) 重点、 重点:昆虫纲的定义:触角类型和口器类型。 难点 难点:翅的构造和类型。 自学:头壳构造、眼 分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课前提问上节重点内容。 二、 昆虫纲外部形态(多媒体讲授):用多媒体图片比较观察昆虫与其他动物的区 别,重点掌握昆虫纲特征、昆虫体躯分段及各各附肢器的着生位置。 板书加多媒体 三、课后思考题: 教学:实验课 1、昆虫纲的共同特性有哪些? 程为验证性实 2、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与之相比刺吸式口器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们与被害状 验,可以通过 和防治有何关系? 多媒体图片及 3、触角的基本构造与功能?举例说明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 标本进行观 4、 翅的构造何?举例说明昆虫的翅有哪些类型? 察。加深学生 5、胸足的构造如何?举例说明昆虫的胸足有哪些类型? 对昆虫外部形 6、 昆虫主要有哪些内部器官系统?其功能是什么?了解其结构和功能对害虫的防 态的认识。 治有何指导意义? 四、自学:第二节昆虫的消化系统与排泄系统:第二节昆虫的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 第四节昆虫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课后补遗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复习题,预习第二章课程
甘肃农业大学《森林昆虫学》课程教案 章节 第二章昆虫生物学(4学时) 教学 目的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有:昆虫的生殖方式:昆虫的胚后发育:昆虫的行为及多 型现象。 与要 要求一般掌握的内容有:昆虫的胚胎发育:昆虫的生活史和世代。 求 第一节昆虫的生殖方式(0,5学时)两性生殖与孤雌尘殖、多胚生殖、卵生与卵胎生、昆虫 的产卵方式: 教学 第二节昆虫的胚胎发育(05学时)卵的构造、胚胎发育: 第二节昆虫的胚后发育(1学时)昆虫的胚后发育、昆虫的变念及类型: 内容 第四节昆虫的行为与多型现象(1.5学时)昆虫的行为和习性、多型现象、拟念与保护色: 第五节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0.5学时)世代重叠与局部世代、休眠与滞育。 实验二、昆虫生物学(2学时) 重点、 重点:变念类型和习性(世代、生活史)。幼虫类型主要是蝎式幼虫。要求牢固掌握习性 难点 中的生活史习性及滞育和休眠。 难点:幼虫类型 分析 自学:胚胎发育、胚后发育,虫态类型。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板书加多媒体 教学:实验课 课前提问上节重点内容。 程为验证性实 作业题: 验,可以通过 1、名词解释:补充营养、世代交替、不完全变态、趋性、性多型、滞育。 多媒体图片及 2、如何理解昆虫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标本进行观 3、根据变态类型,说明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察。加深学生 4、 说明昆虫的行为习性与适应、进化的关系。 对昆虫生物学 5、 如何利用昆虫的生物学习性进行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 的了解和认 识。 课后补遗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复习题,预习第三章课程。 章节 第三章昆虫分类学(5学时) 教学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有:昆虫纲的分目:与森林有关的重要目的特征。 目的 要求一般掌握的内容有:分类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