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作者介绍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江 (今属浙江)人。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 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 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 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 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 修道著书。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 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 武初主修《元史》,为总裁官,官至学士承旨、 知制诰。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 著作有《宋学士文集》、《孝经新说》、《送东 阳马生序》等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 (今属浙江)人。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 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 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 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 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 修道著书。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 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 武初主修《元史》,为总裁官,官至学士承旨、 知制诰。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 著作有《宋学士文集》、《孝经新说》、《送东 阳马生序》等。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 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到应天(今 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章时,正在太学读 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 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 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作 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 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 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者对马生的殷切 期望,寓于其中
写作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 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到应天(今 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 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 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 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作 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 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 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者对马生的殷切 期望,寓于其中
句详解
词句详解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我)(就)别爱好 没有办法) 来 到,致书 这里指买书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目以还 常常借 向 用笔义抄写 而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盒。 弗怠之, 结成坚硬的冰 不放松抄书(之指抄书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跑 逾:超过,越 超过约定的期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 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就 得到,致书 这里指买书 我 特别爱好 没有办法 来 常常 借 向 用笔 弗怠之, 结成坚硬的冰 不放松抄书 抄写 而 之:指抄书 跑 逾:超过,越过 超过约定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