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启用前 2012年安顺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高中、中职、五年制专科)招生考试 语文科试题 别提 1、本卷为语文科试题单,共30个题(不含作文题),滿分150分,共8页。考试时 间150分钟 2、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用笔在特制答题卡上答题,不能在本题单上作答 3、答题时请伃细阅读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项,并根搢本题单各题蚋编号在答题卡上找 到答题的对应位置,用规定的笔进行书写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考查(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分泌(mi) 翘首(qiao)解剖(pou)耸恿(s6ng) B.伫立(hu) 炫耀(xuan)肥硕(shuo)剽捍(han) C.膝盖(q 憎恶(zeng)緲茫(mao)志忑(te) D.胆怯(qie) 颈椎(jing) 惊骇(hi) 教诲(hu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交司机吴斌同志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获救的市民们耿耿于怀,一生难忘 B.虹山湖的山光水色,在濛濛细雨中,隐隐约约,美如仙境,引人入胜 C.易中天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D.网球迭手李娜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亚洲网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变色龙》—法国—契诃夫 B.《背影》—现代—朱自清 C.《饮酒》—东晋—陶渊明 D.《陋室铭》——唐代——刘禹锡 2012年安顺市中考语文科试题第1页共8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安顺是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安顺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C.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 D.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5、默写:(4分 ①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讠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④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6、根据提示填空:(4分)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登飞来峰》) 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7、名著阅读:(3分) 下面是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洪晃评四大名著的精彩语句,请根据你对四大名著之 《三国演义》的感悟,以刘备的创业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对洪晃的观点给予支持。 西游:出身不好,想成佛是有难度的 红楼:出身不好,想嫁人是有难度的: 水浒:出身不好,想当官是有难度的:三国:出身不好,想创业是有难度的。 刘备: 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4分) 网络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也特别流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 这样一些语言——“给力”、“神马都是浮云”“杯具”、“洗具”、“‘蒜’你狠”“‘豆’你 玩”、“‘姜’你军”“我爸是李刚”…… 请分析上面这些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并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语言现象的 9、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个关于语文的比喻句。(3分)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 彩世界:有人说, 12年安顺市中考语文科试题第2页共8页
二、阅读能力考查:(6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10-12题。(6分) 蒹葭 裘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裘葭蒌裘,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l、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分) 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7题。(19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邮,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迭自《曹刿论战》)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 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桌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 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 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又何间焉 ②牺牲玉帛 ③池非不深也 ④亲戚辟之 2012年安顺市中考语文科试题第3页共8页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肉食者部,未能远谋。 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 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 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3分) 16、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龆”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 他不“鄙”表现在哪里?根据甲文概括总结。(4分) 17、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 识。(4分 (三)阅读《轻放》一文,完成18-22题。(19分) 轻放(安宁) (1)走底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 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验 海暗的胞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 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 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2)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 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 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普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 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 了:” (3)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 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 动手呢?” (4)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蜜,也 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5)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 边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 2012年安顺市中考语文科试题第4页共8页
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 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选的意思 6)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股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 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 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 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7)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且,说三个月后肯定 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 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 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 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8)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 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 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 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9)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 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 还的迹象。” 0父亲依然不系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 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 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 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D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 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 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8、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19、语段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20、文章第(5)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4分) 2012年安顺市中考语文科试题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