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 (讨论稿) 1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依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依据《2011年临 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 二、命题按照国家对初中学生学业能力和高中对新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査 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 的考查。 三、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四、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 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1考试能力要求及内容 能力要求 中考语文要求考査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 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 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 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 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探究指探讨重点、疑点和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内容
2012 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 (讨论稿) Ⅰ 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依据《2011 年临 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 二、命题按照国家对初中学生学业能力和高中对新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查 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 的考查。 三、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四、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 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能力要求及内容 一、能力要求 中考语文要求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 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 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 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 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 指探讨重点、疑点和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
根据高中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 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一)积累运用 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字 (3)识记重要的作家作品 (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⑦)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二)阅读理解一一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 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根据高中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 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 号)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一)积累运用 1.识记 A ⑴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⑵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字 ⑶识记重要的作家作品 ⑷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表达应用 E 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⑵正确使用词语 ⑶辨析并修改病句 ⑷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⑸选用、仿用句式 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⑺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二)阅读理解——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 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 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文中的信息 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阅读理解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四)阅读理解一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主要包括中外散文、小说、传记等记叙类文章。 1.理解B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五)写作表达 能写文学类、论述类和实用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B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鉴赏评价 E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阅读理解——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四)阅读理解——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主要包括中外散文、小说、传记等记叙类文章。 1. 理解 B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⑵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五)写作表达 能写文学类、论述类和实用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B ⑴符合题意 ⑵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 2.发展等级E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ll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卷面书写(约占4%)、积累运用(约占19%)、阅读理解 (约占37%)、写作表达(约占40%)四部分,满分120分。 题型有选择题、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和作文等,其中选择题不超 过10%。容易、中等、较难题比例为6:3:1,试卷难度系数约为0.65。 附试题结构及分值 、卷面书写(4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 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 积累运用(22分) 1字音(选择题2分 2字形(选择题2分) 3成语运用(选择题2分)
⑶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⑸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⑹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扣满 3 分为止) 2.发展等级 E ⑴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⑶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⑷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Ⅲ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 120 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卷面书写(约占 4%)、积累运用(约占 19%)、阅读理解 (约占 37%)、写作表达(约占 40%)四部分,满分 120 分。 题型有选择题、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和作文等,其中选择题不超 过 10%。容易、中等、较难题比例为 6:3:1,试卷难度系数约为 0.65。 附试题结构及分值 一、卷面书写(4 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 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 二、积累运用(22 分) 1.字音(选择题 2 分) 2.字形(选择题 2 分) 3.成语运用(选择题 2 分)
4病句辨析修改(选择题2分) 5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言名句(填空题8分) 6.(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答题 3分) 7.(综合性学习)扩张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句式(简答题3分) 阅读理解(44分) (一)诗歌阅读(4分) 8理解并初步鉴赏(4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9实词(2分) 10虚词(2分) 11翻译(4分) 12文意理解(2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科普文章)文本阅读(13分) 13理解(2分) 14分析综合(3分) 15分析综合(4分) 16分析综合(4分) (四)文学类(小说、散文、传记等)文本阅读(17分) 17理解(3分) 18分析综合(4分) 19分析综合(4分)
4.病句辨析修改(选择题 2 分) 5.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言名句(填空题 8 分) 6.(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答题 3 分) 7.(综合性学习)扩张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句式(简答题 3 分) 三、阅读理解(44 分) (一)诗歌阅读(4 分) 8.理解并初步鉴赏(4 分)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9.实词(2 分) 10.虚词(2 分) 11.翻译(4 分) 12.文意理解(2 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科普文章)文本阅读(13 分) 13.理解(2 分) 14.分析综合(3 分) 15.分析综合(4 分) 16.分析综合(4 分) (四)文学类(小说、散文、传记等)文本阅读(17 分) 17.理解(3 分) 18.分析综合(4 分) 19.分析综合(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