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坊 大曲名,后用为词调。全词共有八小 段音乐组成,所以叫八声,属慢词。 令和慢都是音乐上的名称。(因为令 曲短慢曲长把字句多篇章长的词叫做 慢词。慢词字句长,韵少,节奏较为 舒缓)
题解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坊 大曲名,后用为词调。全词共有八小 段音乐组成,所以叫八声,属慢词。 令和慢都是音乐上的名称。(因为令 曲短慢曲长把字句多篇章长的词叫做 慢词。慢词字句长,韵少,节奏较为 舒缓)
译文: 面对着薄暮时急骤的暴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 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冷清朗。凄凉的 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 余光照耀在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 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 东流淌。 不忍登高临远,因故乡邈渺不可见,而望乡 又总使人归心难收。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 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更遥想佳人,此刻亦 独立妆楼举首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 作心上人回家的船。(佳人)又怎知道我,倚着 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译文: 面对着薄暮时急骤的暴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 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冷清朗。凄凉的 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 余光照耀在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 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 东流淌。 不忍登高临远,因故乡邈渺不可见,而望乡 又总使人归心难收。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 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更遥想佳人,此刻亦 独立妆楼举首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 作心上人回家的船。(佳人)又怎知道我,倚着 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思考全词主要写什么内容? 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受” 怀人—“想佳人” 从哪里看出来?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由此,可以看出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愁
“愁” 1、自由诵读,思考全词主要写什么内容? 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受” 怀人——“想佳人” 由此,可以看出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从哪里看出来?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研读探 2、上片描绘了哪些景物?各有何 特点? 兩一潇潇 秋一清 霜风一凄惨关河一冷落 (日)照一残红翠一衰减 物华一休 长江水一无语
2、上片描绘了哪些景物?各有何 特点? 雨—潇潇 秋—清 霜风—凄惨 关河—冷落 (日)照—残 红翠—衰减 物华—休 长江水—无语
旬由朗读上片,说说这些意淾组合成怎样的 意境?指绘了一幡怎样的画面? (从肘间、天气、作者所见所感入手) A唐人高处”:把山水自然和 时间自己的感情结合在一起且表现青 秋残照得开阔博大。 天气B苍茫寥廓、高远雄浑。如 所感“江天”“霜风”“关 所见河”“残照”等意象。 翠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可,却 大加袭赏,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 处。”为什么?
自由朗读上片,说说这些意象组合成怎样的 意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时间、天气、作者所见所感入手) 时间——暮秋、傍晚(“暮雨” 、 “清 秋残照”) 天气——雨、风(潇潇、霜风凄惨) 所感——霜风凄惨 所见——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红衰翠 减、 物华已休、江水东流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这三句,却 大加赞赏,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 处。”为什么? A“唐人高处”:把山水自然和 自己的感情结合在一起且表现 得开阔博大。 B苍茫寥廓、高远雄浑。如 “江天”“霜风”“关 河”“残照”等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