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酶 常用的工具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切割DNA DNA连接酶 生成3′-5磷酸二酯键 DNA聚合酶Ⅰ探针标记、补平3末端 反转录酶 CDNA合成 多聚核苷酸溦酶5磷酸化、探针标记 末端转移酶 3末端多聚尾 碱性磷酸酶 切除末端磷酸基
工具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切割DNA DNA连接酶 生成3′- 5′磷酸二酯键 DNA聚合酶Ⅰ 探针标记、补平3′末端 反转录酶 cDNA合成 多聚核苷酸激酶 5′磷酸化、探针标记 末端转移酶 3′末端多聚尾 碱性磷酸酶 切除末端磷酸基 常用的工具酶:
一把特殊的剪力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 阿尔伯( Arber)、史密斯( Smith)和內森斯 ( Nathans),获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一把特殊的剪刀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 阿尔伯(Arber)、史密斯(Smith)和内森斯 (Nathans),获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953年, Arber研究噬菌体与细菌(A、 B)的关系。 发现100-200个子代噬菌体中,只有1个 可感染B,即其他的噬菌体在B中受到限 制,唯有这一个受到修饰(甲基化)后 感染成功。 细菌B:在缺甲硫氨酸的培养基中,细菌 死亡。 原因:细菌无法对自己的DNA进行修饰。 假设:限制性内切酶与修饰酶。 □
• 1953年,Arber研究噬菌体与细菌(A、 B)的关系。 • 发现100-200个子代噬菌体中,只有1个 可感染B,即其他的噬菌体在B中受到限 制,唯有这一个受到修饰(甲基化)后 感染成功。 • 细菌B:在缺甲硫氨酸的培养基中,细菌 死亡。 • 原因:细菌无法对自己的DNA进行修饰。 • 假设:限制性内切酶与修饰酶
3 主 6] [9 9幽月 图3.1宿主细胞对噬菌体感染的限制修饰作用(原著,1989) [1]宿主A,吸附感染。[2]宿主A,复制。[3]子代释放。[4]宿主B,吸附感染。[5]宿主B,感染的 DNA。[6]宿主B,噬菌体DNA被降解,但可能有个别幸存。[7]宿主B,吸附感染。[8]宿主B,大量复制。 [9]子代释放
GAAT TC T TAAG mmⅢ MECORI 限制作用 修饰作用 Me 5'AAT TCTTTTT Gaat tc CT TaA5 3'G CT TAAGIIIIII Me EcoRI 图3-2核酸内切限制酶 EcoRI及其修饰的甲基化酶 MEcORI的限制与修饰作用 EcoRI识别序列经 MECoRI甲基化之后,就再不能被EoRI所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