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微生物生态
第十二章 微生物生态
生态系统: (参见P288) 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学: 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物生态学: 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分布; 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关系; 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 生态学: 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物生态学: 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分布; 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关系; 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参见P288)
第一节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特点: (参见P293) 个体微小、 代谢营养类型多样, 适应能力强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微生物的分布>生境的特征 在某些生境中,高度专一性的微生物存在并仅限于这种 生境中,并成为特定生境的标志
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微小、 代谢营养类型多样, 适应能力强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微生物的分布 生境的特征 微生物的分布是生境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对微生物的限制、选择的结果。 在某些生境中,高度专一性的微生物存在并仅限于这种 生境中,并成为特定生境的标志。 (参见P293)
空气中的微生物 1)无原生的微生物区系; 2)来源于土壤、水体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 3)种类主要为真菌和细菌,一般与其所在环境的微生物种类有关; 4)数量取决于尘埃数量; 5)停留时间和尘埃大小、空气流速、湿度、光照等因素有关; 6)与人类的关系: 传播疾病、造成食品等的污染、制备微生物气溶胶实现群体免疫 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无菌操作技术
一、空气中的微生物 1)无原生的微生物区系; 2)来源于土壤、水体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 3)种类主要为真菌和细菌,一般与其所在环境的微生物种类有关; 4)数量取决于尘埃数量; 5)停留时间和尘埃大小、空气流速、湿度、光照等因素有关; 6)与人类的关系: 传播疾病、造成食品等的污染 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 无菌操作技术 、制备微生物气溶胶实现群体免疫
水体中的微生物 (一)江河水 1)数量和种类与接触的土壤有密切关系; 2)分布上更多的是吸附在悬浮在水中的有机物上及水底; 3)多能运动,有些具有很异常的形态(例如柄细菌); 4)靠近城市或城市下游水中的微生物多,并且有很多对健康 不利的细菌,因此不宜作为饮用水源; 5)水体自身存在自我净化作用: a)致病菌一般对营养要求苛刻,因此在一般的水中只能 存活2-3天; b)水表微生物会受辐射等作用而被杀灭 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 c)原生动物等的吞噬作用; 总菌数:<100个/m d)由固形物吸附再沉积到水底; 大肠杆菌:<3个 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会对水质产生重要影响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一)江河水 1)数量和种类与接触的土壤有密切关系; 2)分布上更多的是吸附在悬浮在水中的有机物上及水底; 3)多能运动,有些具有很异常的形态(例如柄细菌); 4)靠近城市或城市下游水中的微生物多,并且有很多对健康 不利的细菌,因此不宜作为饮用水源; 5)水体自身存在自我净化作用: a)致病菌一般对营养要求苛刻,因此在一般的水中只能 存活 2-3天; b)水表微生物会受辐射等作用而被杀灭; c)原生动物等的吞噬作用; d)由固形物吸附再沉积到水底; 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会对水质产生重要影响 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 总菌数: < 100个/ml 大肠杆菌:< 3 个/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