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数据链路层(2) 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⑦ LLC PDU与 MAC PDU之间的关系 图3-12给出了 LLC PDU和 MAC PDU的关系。 网络高层数据 LLC PDU LLC首部LLc数据 MAC PDIMAC首 MAC数据MAC尾部 图3-12 LLC PDU与 MAC PDU的关系 16
16 ⑦ LLC PDU与MAC PDU之间的关系 图3-12给出了LLC PDU和MAC PDU的关系。 网络层及以上 LLC PDU LLC子层 MAC PDU MAC子层 图3-12 LLC PDU与MAC PDU的关系 高层数据 LLC首部 LLC数据 MAC首部 MAC数据 MAC尾部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2)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2) 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⑧IEEE802标准体系 IEEE802委员会下设若干个分委员会,分别承担LAN的相关标准 制定,图3-13描述了各标准之间的关系。 IEEE 802.1 数据链路层 IEEE 802.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IEEE 802.3 IEEE 802, 4 IEEE 802.5 物理层 CSMA/CD令牌总线令牌环网 图3-13IEEE8O2各标准之间的关系 17
17 ⑧ IEEE802标准体系 IEEE802委员会下设若干个分委员会,分别承担LAN的相关标准 制定,图3-13描述了各标准之间的关系。 图3-13 IEEE802各标准之间的关系 物理层 数 据 链 路 层 IEEE 802.1 IEEE 802.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IEEE 802.3 CSMA/CD IEEE 802.4 令牌总线 IEEE 802.5 令牌环网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2)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2) 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2.以太网概述 1)何为以太网? ◆以太网最初是美国施乐( Xerox)公司1975年研制成功的, 时的数据率仅为2.94Mbps。由于它以无源的电缆作为总线 来传送数据帧,故借用了曾经在历史上表示传播电磁波的 以太( Ether)来命名。 ◆以太网推出后,以其安装简单、易于扩充等优点,获得了 人们的高度评价。 18
18 2.以太网概述 (1)何为以太网? ◆ 以太网最初是美国施乐(Xerox)公司1975年研制成功的,当 时的数据率仅为2.94Mbps。由于它以无源的电缆作为总线 来传送数据帧,故借用了曾经在历史上表示传播电磁波的 以太(Ether)来命名。 ◆ 以太网推出后,以其安装简单、易于扩充等优点,获得了 人们的高度评价。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2)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2) 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1981年,施乐公司与DEC以及 Intel公司合作,联合提出了以太 网的规范。 1982年,修改为第二版规范,即 DIX Ethernet v2,成为世 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的规约(DIX是这三个公司名称第一个字母 的缩写)。该标准后来即成为IEE802.3标准的基础。 19
19 1981年,施乐公司与DEC以及Intel公司合作,联合提出了以太 网的规范。 1982年,修改为第二版规范,即DIX Ethernet V2,成为世 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的规约(DIX是这三个公司名称第一个字母 的缩写)。该标准后来即成为IEEE802.3标准的基础。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2)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2) 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2)以太网网卡 通常,计算机与电缆的连接是通过主机箱内的网络接口板实 现。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 adapter)或网络接口卡 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简称“网卡 ”。图3-14给出了网卡在计算机内部的位置。 P地址」 硬件地址 计算机 二PU和 适配器 至局域网 存储器饼行(网卡) 串行通信 通信 生成发送的数据把帧发送到局域网 处理收到的数据从局域网接收帧 图3-14网卡在计算机内部的位置 20
20 (2)以太网网卡 通常,计算机与电缆的连接是通过主机箱内的网络接口板实 现。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adapter)或网络接口卡 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简称“网卡 ” 。图3-14给出了网卡在计算机内部的位置。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2) 图3-14 网卡在计算机内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