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专心致志B.益慕圣贤之道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母色义正辞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8.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 9.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3分) 6.2分A(A致:取得/集中B益:更加C患:忧虑D辞:言语) 7.3分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原旬中词语翻译错一个扣0.5分,句子不通 顺扣O.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8.2分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 9.3分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各1分) 附加题(10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后面问题。(6分) 刘沈处世 刘凝之为③人认所著履②,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 又沈麟土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土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邻人得所失履,送还,麟士日 非卿履耶?”笑而受之 此虽小事,然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 (节选自苏轼《志林》) 【注释】①为:被 ②所著履:穿的鞋 (1)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又沈麟土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 (2)作者认为“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 2.就要毕业了,请你在送给好友的照片后面以《自题小像》为题创作一首小诗,或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专心致志 B.益慕圣贤之道 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母色 义正辞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8.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 9.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 (2) ;(3) (3分) 6.2分 A (A致:取得/集中 B益:更加 C患:忧虑 D辞:言语) 7.3分 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原旬中词语翻译错一个扣0.5分,句子不通 顺扣O.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8.2分 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 9.3分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虚心请教(各1分) 附加题(10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后面问题。(6分) 刘沈处世 刘凝之为①人认所著履②,即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 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邻人得所失履,送还,麟士曰: “非卿履耶?”笑而受之。 此虽小事,然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 (节选自苏轼《志林》) 【注释】①为:被。 ②所著履:穿的鞋。 (1)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 (2)作者认为“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 2.就要毕业了,请你在送给好友的照片后面以《自题小像》为题创作一首小诗,或
表达友情,或自我素描,或抒写志向。(4分) 自题小像 附加题(10分 1.6分 (1)2分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日是卿履耶即与之。(错、漏、多处扣1分。扣 完该小题分为止) (2)4分刘凝之冷漠傲慢,不肯取回原鞋,不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对方很尴尬。沈麟士 寇厚待人,坦然取回原鞋,使偶然失误而认错鞋的邻人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 2.4分评分要点:(1)要有诗昧(2分>:(2)主旨符合题目要求(1分);(3)语言形象精练(1分) 匚东省江门市 二阅读(本大题含13个小题,共48分)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417题。(14分)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 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日:“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 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 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 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14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 乙]文 中董遇告诉从学者 (3分) 15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 (4分) (1)a被于来世者何如哉被: b将军身被坚执锐被 (2)a或问“三余”之意意: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1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
表达友情,或自我素描,或抒写志向。(4分) 自题小像 附加题(10分) 1. 6分 (1)2分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日|是卿履耶|即与之。(错、漏、多l 处扣1分。扣 完该小题分为止) (2)4分刘凝之冷漠傲慢,不肯取回原鞋,不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对方很尴尬。沈麟士 宽厚待人,坦然取回原鞋,使偶然失误而认错鞋的邻人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 2.4分 评分要点:(1)要有诗昧(2分>:(2)主旨符合题目要求(1分);(3)语言形象精练(1分) 广东省江门市 二 阅读(本大题含 13 个小题,共 48 分)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 14~17 题。(14 分)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 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 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 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 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14 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 ;[乙]文 中董遇告诉从学者 。 (3 分) 15 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 (4 分) (1)a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被: b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2)a 或问“三余”之意 意: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16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 (4 分)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7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3分) 14勉学劝善;利用“三余”勤读; 评分说明:概括大意,每空1分,共2分;语言简洁、通顺1分。 15(1)影响;穿着(或通“披”);(2)意思;情趣。 16(1)答:教授王盛君担心墨池不够明显,于是写了“晋王右军墨池”悬挂在门前的楹 柱之间来标明它 (2)答: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的时候是农时的空闲 时间 评分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且译出加点词1分;语言通顺、完整、简洁丨分。 17答: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如①读书百遍,其义自 见②董遇诲人不倦.……) 评分说明:有启示1分;能结合启丨示,言之成理地作一点分析1分;语言通顺、完整1 分。 百色市 (一)阅读杜甫的《望岳》,回答20-21题。(5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耻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领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7 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3 分) 14 勉学劝善;利用“三余”勤读; 评分说明:概括大意,每空 1 分,共 2 分;语言简洁、通顺 1 分。 15 (1)影响;穿着(或通“披”); (2)意思;情趣。 16 (1)答:教授王盛君担心墨池不够明显,于是写了“晋王右军墨池”悬挂在门前的楹 柱之间来标明它。 (2)答: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的时候是农时的空闲 时间。 评分说明:每小题 2 分。大意正确且译出加点词 1 分;语言通顺、完整、简洁 l 分。 17 答: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如①读书百遍,其义自 见 ②董遇诲人不倦……) 评分说明:有启示 1 分;能结合启 l 示,言之成理地作一点分析 1 分;语言通顺、完整 1 分。 百色市 (一)阅读杜甫的《望岳》,回答 20 一 21 题。(5 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领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
你有什么感受?(3分) 二)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选段),回答22-26题。(13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2.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 23.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负者歌于途负: ②杂然前陈者陈 ③觥筹交错觥 ④山肴野蔌蔌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6.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1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22B 23背摆放酒杯蔬菜 24①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②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快
你有什么感受?(3 分) 答: 。 (二)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选段),回答 22 一 26 题。(13 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2.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 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 在乎.山水之间也 23.解释加点的词语。(2 分) ①负.者歌于途 负: ②杂然前陈.者 陈: ③觥.筹交错 觥: ④山肴野蔌. 蔌: 24.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 26.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 分) 20.D 21.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22.B 23.背 摆放 酒杯 蔬菜 24.①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②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快
乐,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其”可指“太守”,也可以指“滁人"。) 25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26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一)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9—12题。(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叶。”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 请从。”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狱 1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l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 1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2分) 9福:赐福,保佑狱:案件 (各1分,共2分) 10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2分) 11政治上取信于民 (2分) 12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吉林省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 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 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慕,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鸣机夜课读记(节选)蒋士铨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 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
乐,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其”可指“太守”,也可以指“滁人”。) 25.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26.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哈尔滨 (一) 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 9——12 题。(8 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叶。”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 请从。” 9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福: 狱: 10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11 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 分) 12 选 文 写 乡 人 对 战 争 的 冷 漠 态 度 何 鲁 庄 公 的 见 识 浅 陋 是 为 了 反 衬 曹 刿 的 和 。(2 分) 9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 (各 1 分,共 2 分) 10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2 分) 11 政治上取信于民 (2 分) 12 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吉林省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 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 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慕,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鸣机夜课读记(节选) 蒋士铨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 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