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肝静脉血中的水平升高 B.门静脉血中的水平升高 C.肝细胞的分泌增加 D.胆囊的储存增加 E.肝细胞的合成增加 47.下列关于胆盐肠肝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胆盐在十二指肠被吸收 B.每次重吸收约80% C.一次进餐后可循环6~8次 D.可促进胆囊收缩 E.可刺激胆汁分泌 48.小肠特有的主要以环行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B.蠕动C.逆蠕动D.集团运动E.分节运动 49.下列关于胆汁分泌与排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肝细胞分泌胆汁是间断的 B.胆汁是持续进入十二指肠的 C.在食物消化期的头期和胃期胆囊收缩由CCK引起 D.在食物消化的肠期胆囊收缩主要由迷走神经兴奋引起 E.进食开始后数分钟胆囊便开始收缩排放胆汁 50.幼儿排便反射常发生在进餐后,这种情况下引起结肠收缩的原因是 A.胃-回肠反射 B.胃结肠反射 C.迷走迷走反射 D.局部神经丛反射击E.循环CCK水平升高 51.食糜对肠粘膜的局部机械和化学性刺激引起小肠液分泌,其机制是通过 A.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 B.神经内分泌反射 C.迷走迷走反射 D.内脏大神经的兴奋性调节E.刺激胃肠激素分泌 52.增加肠粘膜cAMP含量的药物或毒物引起的腹泻,是因为它们 A.增加肠粘膜分泌C B.增加肠粘膜分泌K C.抑制肠粘膜吸收K D.增加肠粘膜吸收Na E.增加肠粘膜同向转运Na、K+、Cr 53.下列关于大肠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贮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B.大肠液有保护肠粘膜、润滑粪便的作用 C.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维生素B和K D.大肠液的消化酶可分解纤维素
140 A. 肝静脉血中的水平升高 B. 门静脉血中的水平升高 C. 肝细胞的分泌增加 D. 胆囊的储存增加 E. 肝细胞的合成增加 47. 下列关于胆盐肠肝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胆盐在十二指肠被吸收 B. 每次重吸收约 80% C. 一次进餐后可循环 6~8次 D. 可促进胆囊收缩 E .可刺激胆汁分泌 48. 小肠特有的主要以环行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形式是 A. 紧张性收缩 B. 蠕动 C. 逆蠕动 D. 集团运动 E. 分节运动 49. 下列关于胆汁分泌与排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肝细胞分泌胆汁是间断的 B. 胆汁是持续进入十二指肠的 C. 在食物消化期的头期和胃期胆囊收缩由 CCK 引起 D. 在食物消化的肠期胆囊收缩主要由迷走神经兴奋引起 E. 进食开始后数分钟胆囊便开始收缩排放胆汁 50. 幼儿排便反射常发生在进餐后,这种情况下引起结肠收缩的原因是 A. 胃-回肠反射 B. 胃-结肠反射 C. 迷走-迷走反射 D. 局部神经丛反射击 E. 循环 CCK 水平升高 51. 食糜对肠粘膜的局部机械和化学性刺激引起小肠液分泌,其机制是通过 A. 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 B. 神经-内分泌反射 C. 迷走-迷走反射 D. 内脏大神经的兴奋性调节 E. 刺激胃肠激素分泌 52. 增加肠粘膜 cAMP 含量的药物或毒物引起的腹泻,是因为它们 A. 增加肠粘膜分泌 Cl− B. 增加肠粘膜分泌 K+ C. 抑制肠粘膜吸收 K+ D. 增加肠粘膜吸收 Na+ E. 增加肠粘膜同向转运 Na+ 、K+ 、Cl− 53. 下列关于大肠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贮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B. 大肠液有保护肠粘膜、润滑粪便的作用 C. 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维生素 B 和 K D. 大肠液的消化酶可分解纤维素
E.大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收水分 54.排便感由下列哪种原因引起? A.横结肠积聚粪便 B.降结肠积聚粪便 C.乙状结肠积聚粪便 D.粪便进入直肠 E.粪便刺激肛门 55.下列关于人大肠内细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糖和脂肪发酵 B.使蛋白质腐败 D.分解纤维素 D.合成维生素B和KE.使氨基酸转化为氨 56.一次进食后的食物残渣全部从大肠排出约需 A.6-8hB.8~12hC.12~18hD.18-24hE.24h以上 57.水在各肠段被吸收和随粪便排出的量,由多至少的排列顺序为 A.结肠、空肠、回肠、粪便 B.空肠、回肠、结肠、粪便 C.结肠、回肠、空肠、粪便 D.粪便、结肠、回肠、空肠 E.粪便、空肠、回肠、结肠 58.下列关于糖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是小肠吸收的唯一形式 B.单糖的吸收都与Na同向转运 C.果糖的吸收速度比葡萄糖快 D.果糖的吸收速度比半乳糖慢 E.哇巴因可抑制果糖的吸收 59下列关于蛋白质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 B.氨基酸的吸收都与Na同向转运 C.各种氨基酸的转运体相同 D.婴儿小肠可吸收小量完整蛋白质 E.被吸收的完整蛋白质具有营养价值 60.在肠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的甘油三酯与脱辅基蛋白结合形成 A.微胶粒B.混合微胶粒C.乳糜微粒D.卵磷脂E.胆固醇酯 61.可被胃粘膜吸收的物质是 A.糖的消化产物B.维生素C.水和酒精D.肽类物质E.无机盐 62.下列哪种物质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A.脂肪酸 B.脂肪 卵磷脂 D.植物固醇E.胆盐 63.下列关于铁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都以Fe的形式被吸收 B.植酸、草酸、鞣酸可促进铁的吸收 C.胃酸及维生素C可抑制铁的吸收D.血红蛋白中的铁不易被吸收
141 E. 大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收水分 54. 排便感由下列哪种原因引起? A. 横结肠积聚粪便 B. 降结肠积聚粪便 C. 乙状结肠积聚粪便 D. 粪便进入直肠 E. 粪便刺激肛门 55. 下列关于人大肠内细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糖和脂肪发酵 B. 使蛋白质腐败 D. 分解纤维素 D. 合成维生素 B 和 K E. 使氨基酸转化为氨 56. 一次进食后的食物残渣全部从大肠排出约需 A. 6~8 h B. 8~12 h C. 12~18 h D. 18~24 h E. 24 h 以上 57. 水在各肠段被吸收和随粪便排出的量,由多至少的排列顺序为 A. 结肠、空肠、回肠、粪便 B. 空肠、回肠、结肠、粪便 C. 结肠、回肠、空肠、粪便 D. 粪便、结肠、回肠、空肠 E. 粪便、空肠、回肠、结肠 58. 下列关于糖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糖是小肠吸收的唯一形式 B. 单糖的吸收都与 Na+ 同向转运 C. 果糖的吸收速度比葡萄糖快 D. 果糖的吸收速度比半乳糖慢 E. 哇巴因可抑制果糖的吸收 59. 下列关于蛋白质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 B. 氨基酸的吸收都与 Na+ 同向转运 C. 各种氨基酸的转运体相同 D. 婴儿小肠可吸收小量完整蛋白质 E. 被吸收的完整蛋白质具有营养价值 60. 在肠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的甘油三酯与脱辅基蛋白结合形成 A. 微胶粒 B. 混合微胶粒 C. 乳糜微粒 D. 卵磷脂 E. 胆固醇酯 61. 可被胃粘膜吸收的物质是 A. 糖的消化产物 B. 维生素 C. 水和酒精 D. 肽类物质 E. 无机盐 62. 下列哪种物质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A. 脂肪酸 B. 脂肪 C. 卵磷脂 D. 植物固醇 E. 胆盐 63. 下列关于铁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铁都以 Fe3+的形式被吸收 B. 植酸、草酸、鞣酸可促进铁的吸收 C. 胃酸及维生素 C 可抑制铁的吸收 D. 血红蛋白中的铁不易被吸收
E.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 64.下列关于Ca2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缺Ca2或对Ca2+的需要增加时吸收增加 B.维生素D可促进Ca2+的吸收 C.只有离子状态的Ca2才能被吸收 D.草酸盐、磷酸盐、植酸抑制Ca2-的吸收 E.胃酸及维生素C抑制Ca2的吸收 65.食物或食物残渣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最长的部位是 A.胃B.十二指肠C.空肠和回肠D.结肠E.直肠 66.中、短链脂肪酸吸收后可直接进入 A.肠绒毛毛细林巴管 B.肠绒毛毛细血管 C.乳摩池 D.胸导管 E.门静脉 67.主要在回肠吸收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甘油C.氨基酸 D.脂肪酸 E.维生素B12 *68.胃酸缺乏者可产生 A.促胃液素分泌减少B.胰液分泌增加 C.胆汁分泌增加 D.贫血 E.蛋白质消化障碍 (二)B型题 A.D细胞B.G细胞C.主细胞D.壁细胞E.S细胞 69.分泌促胃液素的细胞是 70.分泌内因子的细胞是 71.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 72.分泌生长抑素的细胞是 A.促胃液素B.缩胆囊素C.生长抑素D.抑胃肽EVIP 73.胃窦酸化时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的胃肠激素是 74.能刺激胃粘膜生长的胃肠激素是 75.十二指肠内由脂肪消化产物引起胆囊收缩的胃肠激素是 76.十二指肠内由脂肪消化产物抑制胃酸分泌的胃肠激素是 A.促胃液素B.缩胆囊素C.促胰液素D.抑胃肽E.促胃动素 77.可促进胆囊收缩和胰酶分泌的胃肠激素是
142 E. 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 64. 下列关于 Ca2+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机体缺 Ca2+或对 Ca2+的需要增加时吸收增加 B. 维生素 D 可促进 Ca2+的吸收 C. 只有离子状态的 Ca2+才能被吸收 D. 草酸盐、磷酸盐、植酸抑制 Ca2+的吸收 E. 胃酸及维生素 C 抑制 Ca2+的吸收 65. 食物或食物残渣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最长的部位是 A. 胃 B. 十二指肠 C. 空肠和回肠 D. 结肠 E. 直肠 66. 中、短链脂肪酸吸收后可直接进入 A. 肠绒毛毛细林巴管 B. 肠绒毛毛细血管 C. 乳摩池 D. 胸导管 E. 门静脉 67. 主要在回肠吸收的物质是 A. 葡萄糖 B. 甘油 C. 氨基酸 D. 脂肪酸 E. 维生素 B12 *68. 胃酸缺乏者可产生 A. 促胃液素分泌减少 B. 胰液分泌增加 C. 胆汁分泌增加 D. 贫血 E.蛋白质消化障碍 (二) B 型题 A. D 细胞 B. G 细胞 C. 主细胞 D. 壁细胞 E. S 细胞 69. 分泌促胃液素的细胞是 70. 分泌内因子的细胞是 71. 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 72. 分泌生长抑素的细胞是 A. 促胃液素 B. 缩胆囊素 C. 生长抑素 D. 抑胃肽 E. VIP 73. 胃窦酸化时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的胃肠激素是 74. 能刺激胃粘膜生长的胃肠激素是 75. 十二指肠内由脂肪消化产物引起胆囊收缩的胃肠激素是 76. 十二指肠内由脂肪消化产物抑制胃酸分泌的胃肠激素是 A. 促胃液素 B. 缩胆囊素 C. 促胰液素 D. 抑胃肽 E. 促胃动素 77. 可促进胆囊收缩和胰酶分泌的胃肠激素是
78.可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运动的胃肠激素是 79.可促进胰腺和肝脏分泌 NaHCO3的主要胃肠激素是 80.在消化间期能刺激胃和小肠运动的胃肠激素是 A.胰蛋白酶B.糖液C.HClD.内因子E.组胺 81.能激活胃蛋白酶源的物质是 82.能抑制淀粉酶活性的物质是 83.缺乏时可产生恶性贫血的物质是 84.能自身激活的物质是 85.正常时不分泌但能刺激酸分泌的物质是 胃B.十二指肠C.终末回肠D.结肠E.直肠 86.维生素B12吸收的部位是 *87.基本电节律最高的部位是 促胃液素主要的作用部位是 A.蛋的质消化产物B.盐酸C.脂肪D.糖类E.胆盐 89.引起促胰液素释放作用最强的是 90.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 91.引起缩胆囊素释放作用最强的是 92.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的是 93.引起抑胃肽释放的主要因素是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E.小肠液 94.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95pH最高的消化液是 96.含肠激酶的消化液是 97.对脂肪消化最强的消化液是 A.蠕动B.分节运动C.容受性舒张D.集团运动E.蠕动冲 98.消化道的共有运动形式是 99.小肠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舒缩运动形式是 100.大肠中速度快、传播远的运动形式是 A.脊髓腰骶部B.延髓C.脑桥D.中脑E.下丘脑及大脑皮层 101.唾液分泌的高级中枢位于
143 78. 可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运动的胃肠激素是 79. 可促进胰腺和肝脏分泌 NaHCO3 的主要胃肠激素是 80. 在消化间期能刺激胃和小肠运动的胃肠激素是 A. 胰蛋白酶 B. 糖液 C. HCl D. 内因子 E. 组胺 81. 能激活胃蛋白酶源的物质是 82. 能抑制淀粉酶活性的物质是 83. 缺乏时可产生恶性贫血的物质是 84. 能自身激活的物质是 85. 正常时不分泌但能刺激酸分泌的物质是 A. 胃 B. 十二指肠 C. 终末回肠 D. 结肠 E. 直肠 86. 维生素 B12 吸收的部位是 *87. 基本电节律最高的部位是 88. 促胃液素主要的作用部位是 A. 蛋的质消化产物 B. 盐酸 C. 脂肪 D. 糖类 E. 胆盐 89. 引起促胰液素释放作用最强的是 90. 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 91. 引起缩胆囊素释放作用最强的是 92. 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的是 93. 引起抑胃肽释放的主要因素是 A. 唾液 B. 胃液 C. 胆汁 D. 胰液 E. 小肠液 94.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95. pH 最高的消化液是 96. 含肠激酶的消化液是 97. 对脂肪消化最强的消化液是 A. 蠕动 B. 分节运动 C. 容受性舒张 D. 集团运动 E. 蠕动冲 98. 消化道的共有运动形式是 99. 小肠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舒缩运动形式是 100. 大肠中速度快、传播远的运动形式是 A. 脊髓腰骶部 B. 延髓 C. 脑桥 D. 中脑 E. 下丘脑及大脑皮层 101. 唾液分泌的高级中枢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