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网 ·32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大系。阅配就使用C0口 价值本身来说,它的用途、性质等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但是,作为交换价值物质 承担者的商品使用价值,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又不能脱离它,需要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 统一中去揭示商品及其运动规律。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 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比如,用一只羊交换两把斧子,两把斧子就 是一只羊的交换价值。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比例,因而就会有多种交换价 值。交换价值是相对的,不同的交换对象有不同的交换价值,并且会因时因地而发生变化。 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为什么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 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在量上才能够比较。把商品的不同使用价 值舍去,即撤开商品生产中投入劳动的不同具体形式,那么,不同形式的劳动都化为一般人类 劳动,也就是指在产品生产中所耗费的人的体力和脑力。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就是 价值。正由于一切商品中含有共同的东西一价值,它们才可以互相比较,按照一定的量的比 例进行交换。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当这种有用物品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 值。因此,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 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交换价值则是外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 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一方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在量上难 以比较;另一方面,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因此,各种不同 的商品能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 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 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那就 没有价值。还有一些物品既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如果不是为了交换,而是用于自己 消费或无偿提供给别人消费,则不能成为商品,耗费在其中的劳动就不需要还原为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并 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 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在交 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着相反的运动。任何人不可能同时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 占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而一旦交换失败,商品价值 不能实现,使用价值不能进入消费,商品的内在矛盾不能得到解决,就会使商品生产者陷入 困境。 www.IopSage.com
大网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33 1OpSage.com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就是说,商品的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 的两种规定,或者说同一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从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 工具、操作方法、劳动成果上都各不相同。比如,木匠劳动的目的是制作某种木器,劳动的对 象是木料,使用的工具是斧子、锯子、刨子等。经过木匠特有的制作方法,生产出人们所需要 的木制品。而瓦匠的劳动却是与木匠完全不同的劳动形式。不同的使用价值体现着不同的劳 动。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商品之所以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除了其构成的物质 要素各有其特殊的自然属性外,还因为生产它们的劳动又各有其特殊的具体形式。各种不同的 具体劳动生产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各种使用价值的总和,表现了各种具体劳动的总和,即表现 了社会分工。具体劳动的种类和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要的改 变相应地发生变化 具体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①具体劳动只有同自然 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来。具体劳动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 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不过,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具体劳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为劳动分 工基础的具体劳动,而是特殊意义上的作为商品交换的社会分工基础的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即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如果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 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这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无论是木匠还是裁缝,他们 在劳动过程中,总要消耗劳动力,消耗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这种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即撇开 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或者说,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 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因为“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 动的耗费”,②不过,如果将抽象劳动仅仅理解为纯生理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力的支出,是不全 面的。因为生产商品的异质的具体劳动转化成同质的抽象劳动是商品经济关系决定的,价值实 体就是抽象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非劳 动的自然物质的原子。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只能在量上起 作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上、 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 ①马支州格断年》第23差。人民出版杜1972年版,第5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页 www.TopSage.com
大网 ·34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支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分动以男为单人类C0四 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①具 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性范畴。而抽象劳动 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形成价值的抽象 劳动的历史性。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 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 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而没有必要将其还原为同一的抽象劳动来计算其劳 动量。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首先揭示并进行论证的。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 学的枢纽”。②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 价值”,③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剩余 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 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相关。 四、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之所以采取个别劳动形式,是因为:第一存在社会分工,各个商品生产者 独立经营: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是生产者有自身的独立利益。个别劳动首先是指属于不同所 有制的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个别劳动即私人劳动;在同一个所有制内部,不同的有独立利 益的企业的劳动也是个别劳动。 劳动产品采取商品的形式,劳动采取价值的形式,这是由个别劳动(私有制条件下为私 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 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这就是马克思说的“商品内在的使 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劳动同时只 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一 一这种内在矛盾在商品形 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的形式”。④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矛 盾的根源 劳动的社会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 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但是,由于 商品生产者都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或者是不同的所有者,生产商品的劳动完全是他们的个别行 为或私人行为,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具有个别劳动的性质。这种个别劳动(私人劳动)所具 www.IopSage.com
大家网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35. 有的社会劳动的性质,不能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得到表现和承认。生产者各白独立经营的条件不○门 的个别劳动阻碍了社会劳动这一要求的实现,这就形成了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个别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经过流通过程。就是说,商品经济的 内在矛盾产生于商品生产过程,而它的解决则是在商品流通过程(市场)。商品经过生产过程 之后便进人流通过程。个别劳动能否成为社会劳动,就要看个别劳动的产品能否为市场即流通 过程所接受。 商品流通过程具有二重性,这是由商品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决定的。商品流通过程,一方面 是生产中形成的使用价值的流通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中形成的价值在流通中实现的过程。商 品流通过程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流通的特点:其一,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在商 品经济中,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生产的商品换回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生 产者生产的商品。其二,商品流通的内容是同量(价值)异质(使用价值)的商品交换。商 品流通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价值量;商品流通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们具有不 同的使用价值。这种价值量的等价交换得到实现意味着,个别劳动就完全表现为社会劳动,个 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得到解决。其三,商品生产者在流通过程中通过卖、买,换回自己需 要的商品,至此商品流通便告结束,随后商品进人消费过程。 商品进人市场并被市场所接受,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使个别劳 动(私人劳动)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为社会劳动的一个部分。如果不被市场接受,那么商 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就不能或不能全部为社会所承认,他的具体劳动就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让渡出去,不能转化为社会使用价值,私人劳动就无法转化为社会劳 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就得不到补偿,再生产过程就无法继续进行 商品生产者会因此而破产。 第二节价值量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杜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商品的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既然价值 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 黄动量 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因为劳动时间是劳动量衡量的天然尺度,而劳动时间又是 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来衡量的。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 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社会上每一种商品都是由许多不同的生产者生产的。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 客观条件不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会不同。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 动时间。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 www.TopSage.com
·36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悬不可能由个别劳动时同决定。如果商品的竹值餐是由个别劳动时尚尖定教?都之及数C0口 励懒惰、落后,商品交换也不可能接受这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为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劳动作 为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本身具有一般性,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只能是一般的劳动 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否则,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下面几点内容:第 一,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 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第二,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 生产条件。第三,在社会标准生产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不同,他们生 产同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而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以上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 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 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 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马克思说:“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 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么,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 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进行分配在 不同的生产领域。”①这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 劳动时间。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给超过 需要过大时,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 向上移动:反之,如果需要超过供给过大时,劣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 价值上升,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下移动。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生产条件的变化实现 的,因此,决定价值的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价 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不过,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 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 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 的则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 值。从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分配来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经济调节的目标,由于 社会总劳动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 置到各个部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的成败至关重要。这涉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之间的偏差。在社会标准生产条件下,同样生产一匹布,商品生产者花费的劳动时间分别 ①《马克题驱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板,第176页。 www.TopSa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