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均来自有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 生长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是一些有机化合物 如淀粉、糖类、纤维素、有机酸等 有机物通常既是碳源也是能源; 大多数细菌、真菌、原生动物都是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 所有致病微生物均为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 (参见P81)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均来自有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 生长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是一些有机化合物, 如淀粉、糖类、纤维素、有机酸等。 有机物通常既是碳源也是能源; 大多数细菌、真菌、原生动物都是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 所有致病微生物均为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 (参见P81)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参见P82) 根据它们所用的有机物的特性,将其又分为如下两类 腐生型( metatrophy): 可利用无生命的有机物(如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作为碳源 寄生型( paratrophy): 寄生在活的寄主机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离开寄主就不能生存 在腐生型和寄生型之间还存在中间类型: 兼性腐生型( facultive metatrophy); 兼性寄生型( facultive paratrophy);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腐生型(metatrophy): 可利用无生命的有机物(如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作为碳源; 寄生型(paratrophy): 寄生在活的寄主机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离开寄主就不能生存; 在腐生型和寄生型之间还存在中间类型: 兼性腐生型(facultive metatrophy); 兼性寄生型(facultive paratrophy); (参见P82) 根据它们所用的有机物的特性,将其又分为如下两类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不同营养类型之间的界限并非绝对(P82) 异养型微生物并非绝对不能利用CO2; 自养型微生物也并非不能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 有些微生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生长时,其营养类型也会发生改变; 例如紫色非硫细菌( purple nonsulphur bacteria) 没有有机物时,同化CO2,为自养型微生物; 有机物存在时,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为异养型微生物; 光照和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生长,为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黑暗与好氧条件下,依靠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生长 为化能营养型微生物; 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可变性无疑有利于提高其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不同营养类型之间的界限并非绝对(P82): 异养型微生物并非绝对不能利用CO2; 自养型微生物也并非不能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 有些微生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生长时,其营养类型也会发生改变; 例如紫色非硫细菌(purple nonsulphur bacteria): 没有有机物时,同化CO2,为自养型微生物; 有机物存在时,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为异养型微生物; 光照和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生长,为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黑暗与好氧条件下,依靠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生长, 为化能营养型微生物; 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可变性无疑有利于提高其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
第二节培养基(参见P82) 培养基( medium)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 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培养基几乎是一切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利用工作的基础 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六大营养要素 碳源、氮源、无机盐、能源、生长因子、水 任何培养基一旦配成,必须立即进行灭菌处理(参见P8); 常规高压蒸汽灭菌: 105kgcm2121.3℃15-30分钟:056kgcm2126015:30分钟 某些成分进行分别灭菌; 过滤除菌;
第二节 培养基 培养基几乎是一切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利用工作的基础 培养基(medium)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 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六大营养要素: 碳源、氮源、无机盐、能源、生长因子、水 (参见P82) 任何培养基一旦配成,必须立即进行灭菌处理(参见P85); 常规高压蒸汽灭菌: 1.05kg/cm2 ,121.3℃15-30分钟;0.56kg/cm2 ,112.6℃15-30分钟 某些成分进行分别灭菌; 过滤除菌;
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参见P82) 在微生物些班空和长守啡中配里△活的拉差且一面悬木的要求。 实验室一般培养:普通常用培养基; 1、选遗传研究:成分清楚的合成培养基 生理、代谢研究:选用相应的培养基配方; 实验室的常用培养基: 太喜血肱拉 击並懂内拉兰甘 例如枯草芽孢杆菌 放一般培养:肉汤培养基或LB培养基 酵自然转化:基础培养基 产蛋白酶:以玉米粉、黄豆饼粉为主的产酶培养基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在微生物学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配置合适的培养基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培养不同的微生物必须采用不同的培养条件; 实验室的常用培养基: 培养目的不同,原料的选择和配比不同; 细菌: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或简称普通肉汤培养基); 放线菌: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培养; 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 霉菌: 查氏合成培养基; 实验室一般培养:普通常用培养基; 遗传研究:成分清楚的合成培养基; 生理、代谢研究:选用相应的培养基配方; 例如枯草芽孢杆菌: 一般培养:肉汤培养基或LB培养基; 自然转化:基础培养基; 观察芽孢:生孢子培养基; 产蛋白酶:以玉米粉、黄豆饼粉为主的产酶培养基; (参见P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