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要求背诵默写篇目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 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 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 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 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 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 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 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呢? 子路轻率匆忙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 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 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 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 子来推行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 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 小小的赞礼人 曾皙,你怎么样?″
2013 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要求背诵默写篇目 1.子路 曾皙 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 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 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 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 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 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 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 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呢?" 子路轻率匆忙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 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 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 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 子来推行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 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 小小的赞礼人。"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 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 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孩童,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和曾皙的想法一样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 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所以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国家?何以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 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盟会和朝见天子,不 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说他只能做小相,谁又能做大事 2.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 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豉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 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托者,用心躁也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 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 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孩童,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和曾皙的想法一样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 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所以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国家?何以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 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盟会和朝见天子,不 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说他只能做小相,谁又能做大事?” 2.劝 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 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 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托者,用心躁也
3.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 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 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 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 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 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 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 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 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 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 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出师 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 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 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 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 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 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 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 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 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 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 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 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出师 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 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 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 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 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 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 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 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 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 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 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 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 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 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 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 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7.陈情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 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 命优湦,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 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8.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 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 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 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 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 书 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6.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 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 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 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 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 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 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7.陈情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 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 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 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8.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 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 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 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 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 书 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