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启蒙运动 理性时代的到来 霍布斯的启蒙思想 〔材料一)第五章论国家的起因和产生 当他们每个人通过与其他人的协议迫使自己不能违抗他已经服从的那个人或会议的意志时,也 即不能阻止那个人或会议用财富和力量来对付除他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时(因为他被理解成保存了使 他自己免遭暴力侵袭的权利),这种使所有人的意志都服从某一个人或会议的意志的情况就会出现。 这就叫“联盟”。会议的这种意志被看成是构成这种会议的成员的多数意志 …这样形成的联盟被称作是“国家”或“公民社会”。它也被称作“法人”。 ……因此,就有两类国家:一类是自然的,就像父系统治和专制统治一样: 另一类是通过设计而来的国家,它被称作是政治的。在第一种情形下,主人是通过他自己的意 志而去要求公民的;在第二种情形下,公民是通过自己的决定而在他们头上加上一个主义的,无论 它是一个掌握着主权的人还是一个掌握着主权的会议。 〔材料二)第六章论掌握着国家主权的会议或个人的权利 我们上面己经表明,在国家建立之前,所有东西属于一切人,没有人能够将什么东西称之为自 己的,而别人也不能依据同样的权利声称这个东西是他的。从这可以推出,财产是与国家一并诞生 的,而个人的财产就是他通过整个国家的法律和权力能够据为己有的东西。这就意味着,公民个人 拥有的财产,别人对此就没有权利,因为他们都为同样的法律所约束 〔材料三)第七章论国家的三种类型: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 我们上面一直是在一般意义上谈按约产生的国家。现在我们要来谈谈国家的类型。国家之间的 差别来自主权被交付给什么人的差别。主权或者被交给一个人,或者被交给多人组成的一个会议或 议事会。而多人组成的会议又可分为:或者是所有公民组成的会议(其结果就是每一个人只要他愿 意都有权投票并参与讲座事务),或者只是公民中一部分。这即是国家和三种类型的起源。第一种 是主权在任何公民都有权投票的会议手中,这即民主制。第二种是主权在部分人有权投票的会议手 中,这即贵族制。第三种是主权在某个人手中,这即君主制。在第一种类型中,掌握主权的叫“人 民”:在第二种类型中,掌握主权的叫“贵族”;在第三种类型中,掌握主权的叫“君主” 霍布斯《论公民》
1 第 7 课 启蒙运动 理性时代的到来 1.霍布斯的启蒙思想 〔材料一〕第五章 论国家的起因和产生 当他们每个人通过与其他人的协议迫使自己不能违抗他已经服从的那个人或会议的意志时,也 即不能阻止那个人或会议用财富和力量来对付除他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时(因为他被理解成保存了使 他自己免遭暴力侵袭的权利),这种使所有人的意志都服从某一个人或会议的意志的情况就会出现。 这就叫“联盟”。会议的这种意志被看成是构成这种会议的成员的多数意志。 ……这样形成的联盟被称作是“国家”或“公民社会”。它也被称作“法人”。 ……因此,就有两类国家:一类是自然的,就像父系统治和专制统治一样; 另一类是通过设计而来的国家,它被称作是政治的。在第一种情形下,主人是通过他自己的意 志而去要求公民的;在第二种情形下,公民是通过自己的决定而在他们头上加上一个主义的,无论 它是一个掌握着主权的人还是一个掌握着主权的会议。 〔材料二〕第六章论掌握着国家主权的会议或个人的权利 我们上面已经表明,在国家建立之前,所有东西属于一切人,没有人能够将什么东西称之为自 己的,而别人也不能依据同样的权利声称这个东西是他的。从这可以推出,财产是与国家一并诞生 的,而个人的财产就是他通过整个国家的法律和权力能够据为己有的东西。这就意味着,公民个人 拥有的财产,别人对此就没有权利,因为他们都为同样的法律所约束。 〔材料三〕第七章论国家的三种类型: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 我们上面一直是在一般意义上谈按约产生的国家。现在我们要来谈谈国家的类型。国家之间的 差别来自主权被交付给什么人的差别。主权或者被交给一个人,或者被交给多人组成的一个会议或 议事会。而多人组成的会议又可分为:或者是所有公民组成的会议(其结果就是每一个人只要他愿 意都有权投票并参与讲座事务),或者只是公民中一部分。这即是国家和三种类型的起源。第一种 是主权在任何公民都有权投票的会议手中,这即民主制。第二种是主权在部分人有权投票的会议手 中,这即贵族制。第三种是主权在某个人手中,这即君主制。在第一种类型中,掌握主权的叫“人 民”;在第二种类型中,掌握主权的叫“贵族”;在第三种类型中,掌握主权的叫“君主”。 ──霍布斯《论公民》
【解读】霍布斯(1588-1679),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他主要的著作有《论物体》(1655 年)、《人》(1657年)、《论公民》(1642年),其中最著名的政治论文就是《利维坦》(1651 年),它被认为是以英语写成的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名著之 所谓“启蒙”,就是启发人的理性,反对宗教迷信思想,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在法文里, lumiere (启蒙)一词既有“光明”“阳光”的意思,也指“伟人”、“杰出的人物”,它的复数则表示“智 慧”“知识” 康德在其著名论文《什么是启蒙?》中写道: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 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 了 英国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快的是英国。 英国自从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后,垄断了海上霸权从而夺得了许多新的市场,扩大了 资本积累,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发展。经过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土地贵族和大资产阶 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革命的胜利,大大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是当时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最先进的国家,因而它成为启蒙运动的发祥地。 上面三个材料均出自霍布斯的《论公民》。作者在《致读者的前言》中写道:此书要阐明人的 各种义务——首先是作为人,其次是作为公民,最后是作为基督徒的义务。这些义务构成了自然法 和各国的法律的原理,构成了政治的源头和力量,构成了基督教的实质(在我的计划所允许的限度 之内)。 霍布斯认为:(1)当与其他人订协议成立“联盟”时,就形成国家。(2)国家有两种类型: 自然的国家和政治的国家。私有财产是随国家产生的,主张维护私有财产。(3)应把国家分为三种 类型: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 2.霍布斯政治哲学思想 材料〕群体纵使再大,如果大家的行动都根据各人的判断和各人的欲望来指导,那就不能期 待这种群体能对外抵御共同的敌人和对内制止人们之间的侵害。因为关于力量怎样运用最好的意见 发生分歧时,彼此就无法互相协助,反而会互相妨碍,并且会由于互相反对而使力量化为乌有。 霍布斯《利维坦》 【解读】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维坦》这本书中。“利维坦”本是一种怪兽, 霍布斯用它来比喻国家,以显示国家的庞大和威严 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认识到,霍布斯认为要解决人类社会的这些弊端,就必须结合成若干个服 从一个中央权力的社会,而这又是通过社会契约而实现的。他这样设想:有许多人汇聚起来,同意 选择一个全权者或主权团体,对他们行使权力,结束总体混战。霍布斯说,人类给自己加上约束, 目的在于从我们爱好个人自由和爱好支配旁人因而引起的总体混战里得到自我保全
2 【解读】霍布斯(1588—1679),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他主要的著作有《论物体》(1655 年)、《人》(1657 年)、《论公民》(1642 年),其中最著名的政治论文就是《利维坦》(1651 年),它被认为是以英语写成的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名著之一。 所谓“启蒙”,就是启发人的理性,反对宗教迷信思想,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在法文里,lumiere (启蒙)一词既有“光明”“阳光”的意思,也指“伟人”、“杰出的人物”,它的复数则表示“智 慧”“知识”。 康德在其著名论文《什么是启蒙?》中写道: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 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 了。 英国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这是因为在 17~18 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快的是英国。 英国自从 1588 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后,垄断了海上霸权从而夺得了许多新的市场,扩大了 资本积累,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发展。经过 1640~1688 年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土地贵族和大资产阶 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革命的胜利,大大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是当时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最先进的国家,因而它成为启蒙运动的发祥地。 上面三个材料均出自霍布斯的《论公民》。作者在《致读者的前言》中写道:此书要阐明人的 各种义务──首先是作为人,其次是作为公民,最后是作为基督徒的义务。这些义务构成了自然法 和各国的法律的原理,构成了政治的源头和力量,构成了基督教的实质(在我的计划所允许的限度 之内)。 霍布斯认为:(1)当与其他人订协议成立“联盟”时,就形成国家。(2)国家有两种类型: 自然的国家和政治的国家。私有财产是随国家产生的,主张维护私有财产。(3)应把国家分为三种 类型: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 2.霍布斯政治哲学思想 〔材料〕群体纵使再大,如果大家的行动都根据各人的判断和各人的欲望来指导,那就不能期 待这种群体能对外抵御共同的敌人和对内制止人们之间的侵害。因为关于力量怎样运用最好的意见 发生分歧时,彼此就无法互相协助,反而会互相妨碍,并且会由于互相反对而使力量化为乌有。 ──霍布斯《利维坦》 【解读】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维坦》这本书中。“利维坦”本是一种怪兽, 霍布斯用它来比喻国家,以显示国家的庞大和威严。 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认识到,霍布斯认为要解决人类社会的这些弊端,就必须结合成若干个服 从一个中央权力的社会,而这又是通过社会契约而实现的。他这样设想:有许多人汇聚起来,同意 选择一个全权者或主权团体,对他们行使权力,结束总体混战。霍布斯说,人类给自己加上约束, 目的在于从我们爱好个人自由和爱好支配旁人因而引起的总体混战里得到自我保全
3.国家的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材料〕立法权是……怎样运用国家的力量来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因为那些必须长 期得到执行和其效力总是持续不断的法律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定,所以立法机关因为不是经常有工作 可做,所以就没有经常存在的必要。 正如笔者所说,虽然每个社会的执行权和对外权本身确有区别,但是很难将它们分开并同时由 不同的人所掌握,因为既然两者的行使都需要社会的力量,那么将国家的力量交给不同的并互不隶 属的人们,几乎是不现实的;而倘若执行权和对外权分别掌握在可以各自行动的人的手里,这就会 使公共的力量处于不同的支配之下,早晚总会导致祸乱和灾难。 洛克《政府论》 【解读】洛克(1632—1704)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和启蒙大师。毕业 于牛津大学,研究过哲学、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光荣革命”后任贸易和殖民事务大臣;洛克主 要著作有《论宽容异教的通信》《政府论》《人类理智论》《教育漫话》等 《政府论》分上、下篇。上篇是洛克学说“破”的部分,着力于驳斥其君权神授、王位世袭本 具有绝对性的论点,阐述洛克关于父权、政治权力和专制权力的理论,从而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度的登台扫除异说。下篇在自然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社会契约的学说,说明了国家、政府的 真正起源、范围和目的。 上述材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洛克的分权学说。洛克认为,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执行 权)和对外权三种。这三种权力是不平行的,立法权高于其他两权。他反对君主专权。在洛克这里, 产生了资本主义“三权分立”思想的萌芽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梅叶著作及其思想 〔材料〕世上穷人们受各种迷信及偶像崇拜欺骗的时间已经够久了,富人和强者掠夺和压迫穷 人的时间也已经够长了。该是打开穷人的眼界,向他们说明全部真理的时候了………最有智慧最有教 养的人们,对这个任务应该深思熟虑,应该对这个重大事业全力以赴,到处把人民从迷误之下解放 出来,唤醒人们仇视和蔑视世上豪强的暴力,唤醒人民摆脱暴君所强加的不堪忍受的枷锁。他们(聪 明而有教养的人)也应该说服大家相信下面两个重要真理:为了使那些有益社会,而人们又愿意为 它献出主要力量的部门达到完善地步,人们只应当听从理智的声音。为了建立良好的信条,人们必 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即正身、诚实和自然的正义的法则,而不要空谈骗子的神话 不要空谈信徒们的偶像崇拜经验。因为这样的做法,比起他们迷信的宗教中的一切虚伪规则和荒唐 的仪式来,要给所有的人们肉体上和精神上带来多过千百倍的幸福、快乐和安宁 上·梅叶《遗书》 【解读】让·梅叶(1664-1729)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开路先锋和战斗的无神论者。代表作 《遗书》
3 3.国家的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材料〕立法权是……怎样运用国家的力量来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因为那些必须长 期得到执行和其效力总是持续不断的法律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定,所以立法机关因为不是经常有工作 可做,所以就没有经常存在的必要。 正如笔者所说,虽然每个社会的执行权和对外权本身确有区别,但是很难将它们分开并同时由 不同的人所掌握,因为既然两者的行使都需要社会的力量,那么将国家的力量交给不同的并互不隶 属的人们,几乎是不现实的;而倘若执行权和对外权分别掌握在可以各自行动的人的手里,这就会 使公共的力量处于不同的支配之下,早晚总会导致祸乱和灾难。 ──洛克《政府论》 【解读】洛克(1632—1704)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和启蒙大师。毕业 于牛津大学,研究过哲学、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光荣革命”后任贸易和殖民事务大臣;洛克主 要著作有《论宽容异教的通信》《政府论》《人类理智论》《教育漫话》等。 《政府论》分上、下篇。上篇是洛克学说“破”的部分,着力于驳斥其君权神授、王位世袭本 具有绝对性的论点,阐述洛克关于父权、政治权力和专制权力的理论,从而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度的登台扫除异说。下篇在自然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社会契约的学说,说明了国家、政府的 真正起源、范围和目的。 上述材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洛克的分权学说。洛克认为,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执行 权)和对外权三种。这三种权力是不平行的,立法权高于其他两权。他反对君主专权。在洛克这里, 产生了资本主义“三权分立”思想的萌芽。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梅叶著作及其思想 〔材料〕世上穷人们受各种迷信及偶像崇拜欺骗的时间已经够久了,富人和强者掠夺和压迫穷 人的时间也已经够长了。该是打开穷人的眼界,向他们说明全部真理的时候了……最有智慧最有教 养的人们,对这个任务应该深思熟虑,应该对这个重大事业全力以赴,到处把人民从迷误之下解放 出来,唤醒人们仇视和蔑视世上豪强的暴力,唤醒人民摆脱暴君所强加的不堪忍受的枷锁。他们(聪 明而有教养的人)也应该说服大家相信下面两个重要真理:为了使那些有益社会,而人们又愿意为 它献出主要力量的部门达到完善地步,人们只应当听从理智的声音。为了建立良好的信条,人们必 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即正身、诚实和自然的正义的法则,而不要空谈骗子的神话, 不要空谈信徒们的偶像崇拜经验。因为这样的做法,比起他们迷信的宗教中的一切虚伪规则和荒唐 的仪式来,要给所有的人们肉体上和精神上带来多过千百倍的幸福、快乐和安宁。 ──让·梅叶《遗书》 【解读】让·梅叶(1664—1729)是法国 18 世纪启蒙运动开路先锋和战斗的无神论者。代表作 《遗书》
梅叶的《遗书》适应时代的要求,精辟地论证了宗教的虚伪和谬论,无情地揭发了当时法国的 封建贵族和大小官吏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他并且热情地号召人民起来杀死暴君,推翻腐朽的旧 社会。 上述材料中,梅叶高举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大旗,无情揭穿宗教迷信和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欺骗, 愤怒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无穷苦难。号召启蒙思想家们唤醒人们的思想觉悟,并与 迷信与封建专制展开斗争。 2.伏尔泰的思想 〔材料〕她并不装出视死如归的神气,不想要那种可怜的名声,让邻居们说什么:她死得很勇 敢。二十岁上丢了爱人,丢了生命,丢了所谓名节,要毫无遗恨,毫不痛心,谁办得到呢?她完全感 觉到自己的遭遇之惨,临终的话,多么动人的垂死的眼神,都表现出这个情绪。她趁自己还有气力 哭的时候,也像别人一样哭了。 天真汉沉着脸,一声不出,眼睛阴森森的,嘴唇哆嗦,浑身发抖,看到他的人都有种可怜而又 可怕的感觉,觉得一筹莫展,话也无从说起,只能断断续续吐出几个字。屋子的女主人和天真汉的 家属都跑来了,看着他的悲痛不免心惊胆战,时时刻刻防着他,监视他所有的动作。圣·伊佛的尸 体已经不在爱人面前,抬到一间低矮的堂屋中去了,但爱人的眼睛似乎还在那里搜寻,虽然事实上 他昏昏沉沉,什么也看不见 伏尔泰《天真汉》 【解读】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主战场。持续近百年的法国启蒙运动,规模宏大,伟人辈出:内容 丰富,硕果累累,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产生深远影响。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泰斗和领袖。《天 真汉》是他的一部晢理小说。上述材料写了圣伊佛之死和死后天真汉的痛苦的情形,他以文学家的 犀利笔锋,对宗教迷信和教会统治进行无情批判。 3.伏尔泰对英国政府的描绘 〔材料〕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地步: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所有的君主政 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 由: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所组成的陪审员会面前才可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不管什么案件,只能按照 法律条文和明确规定来裁判的自由:放弃英国圣公会信徒对某些职位的特权,信仰的自由。……在 英国,一个外国人享受同样的财产自由与人身自由:倘使他被人控告了,他可以要求在审他的陪审 员中,一半是外国人,就是说不仅是英国人 商业已使英国的公民富裕起来了,而且还帮助他们获得了自由,而这种自由又转过来扩张了商 业:国家的威望就从这些方面形成壮大了。商业渐渐地造成了海军的力量,从而英国人也就成为海 上的霸王。 伏尔泰《哲学通信》
4 梅叶的《遗书》适应时代的要求,精辟地论证了宗教的虚伪和谬论,无情地揭发了当时法国的 封建贵族和大小官吏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他并且热情地号召人民起来杀死暴君,推翻腐朽的旧 社会。 上述材料中,梅叶高举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大旗,无情揭穿宗教迷信和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欺骗, 愤怒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无穷苦难。号召启蒙思想家们唤醒人们的思想觉悟,并与 迷信与封建专制展开斗争。 2.伏尔泰的思想 〔材料〕她并不装出视死如归的神气,不想要那种可怜的名声,让邻居们说什么:她死得很勇 敢。二十岁上丢了爱人,丢了生命,丢了所谓名节,要毫无遗恨,毫不痛心,谁办得到呢?她完全感 觉到自己的遭遇之惨,临终的话,多么动人的垂死的眼神,都表现出这个情绪。她趁自己还有气力 哭的时候,也像别人一样哭了。 天真汉沉着脸,一声不出,眼睛阴森森的,嘴唇哆嗦,浑身发抖,看到他的人都有种可怜而又 可怕的感觉,觉得一筹莫展,话也无从说起,只能断断续续吐出几个字。屋子的女主人和天真汉的 家属都跑来了,看着他的悲痛不免心惊胆战,时时刻刻防着他,监视他所有的动作。圣·伊佛的尸 体已经不在爱人面前,抬到一间低矮的堂屋中去了,但爱人的眼睛似乎还在那里搜寻,虽然事实上 他昏昏沉沉,什么也看不见。 ──伏尔泰《天真汉》 【解读】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主战场。持续近百年的法国启蒙运动,规模宏大,伟人辈出;内容 丰富,硕果累累,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产生深远影响。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泰斗和领袖。《天 真汉》是他的一部哲理小说。上述材料写了圣伊佛之死和死后天真汉的痛苦的情形,他以文学家的 犀利笔锋,对宗教迷信和教会统治进行无情批判。 3.伏尔泰对英国政府的描绘 〔材料〕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地步: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所有的君主政 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 由;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所组成的陪审员会面前才可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不管什么案件,只能按照 法律条文和明确规定来裁判的自由;放弃英国圣公会信徒对某些职位的特权,信仰的自由。……在 英国,一个外国人享受同样的财产自由与人身自由;倘使他被人控告了,他可以要求在审他的陪审 员中,一半是外国人,就是说不仅是英国人。 商业已使英国的公民富裕起来了,而且还帮助他们获得了自由,而这种自由又转过来扩张了商 业;国家的威望就从这些方面形成壮大了。商业渐渐地造成了海军的力量,从而英国人也就成为海 上的霸王。 ──伏尔泰《哲学通信》
【解读】上述材料有助于对伏尔泰思想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他赞扬英国政治制度,主张信仰 自由。在《哲学通信》一书中,他认为英国议会在世界上树立了政治自由与和平主义的典范。反对 法国教权主义,对法国风俗和制度进行了讽刺和批判,表示了对英国民主制度的向往,成为“投向 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书后被査禁。 4.孟德斯鸠的思想 〔材料〕有人说,我们所看见的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一种盲目的命运所产生的,这是极端荒 谬的说法。因为如果说一个盲目的命运竟能产生“智能的存在物”,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么? 由此可见,是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的。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政体有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用最无学识的人的观念就是以发现它们的性质 我们假定了三个定义,或毋宁说是三个事实: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 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 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这就是我所谓的各种政体和性质应该看什么,法律是直接从政体的性质产生出来的,这种法律 便是最初的基本法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解读】孟德斯鸠是18世纪上半叶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进步社会学说主要集中在三本 代表性著作里:《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是他著作中 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本著作。 在上述材料中,他阐述了法的概念。他把政体分为共和、君主、专制三种类型。孟德斯鸠在《论 法的精神》里认为,人类社会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演进的。他主张私有财产是人类的自然权利, 这种主张是针对教会和封建统治阶级对私人财产的侵夺而发的;他主张兴办工业和商业,反对横征 暴敛 5.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 〔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将对象的普遍性与意志的普遍性结合起来,所以一个人,不管他 是谁,擅自发号施令不能构成法律,即使是主权者对于某个个别对象所发出的指令也不能成为一条 法律,而只是一道命令;它不可能是主权的行为,只是行政的行为 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 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主权者在 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这种权利 —卢梭《社会契约论》
5 【解读】上述材料有助于对伏尔泰思想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他赞扬英国政治制度,主张信仰 自由。在《哲学通信》一书中,他认为英国议会在世界上树立了政治自由与和平主义的典范。反对 法国教权主义,对法国风俗和制度进行了讽刺和批判,表示了对英国民主制度的向往,成为“投向 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书后被查禁。 4.孟德斯鸠的思想 〔材料〕有人说,我们所看见的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一种盲目的命运所产生的,这是极端荒 谬的说法。因为如果说一个盲目的命运竟能产生“智能的存在物”,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么? 由此可见,是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的。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政体有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用最无学识的人的观念就是以发现它们的性质。 我们假定了三个定义,或毋宁说是三个事实: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 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 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这就是我所谓的各种政体和性质应该看什么,法律是直接从政体的性质产生出来的,这种法律 便是最初的基本法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解读】孟德斯鸠是 18 世纪上半叶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进步社会学说主要集中在三本 代表性著作里:《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是他著作中 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本著作。 在上述材料中,他阐述了法的概念。他把政体分为共和、君主、专制三种类型。孟德斯鸠在《论 法的精神》里认为,人类社会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演进的。他主张私有财产是人类的自然权利, 这种主张是针对教会和封建统治阶级对私人财产的侵夺而发的;他主张兴办工业和商业,反对横征 暴敛。 5.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 〔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将对象的普遍性与意志的普遍性结合起来,所以一个人,不管他 是谁,擅自发号施令不能构成法律,即使是主权者对于某个个别对象所发出的指令也不能成为一条 法律,而只是一道命令;它不可能是主权的行为,只是行政的行为。 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 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主权者在 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这种权利。 ──卢梭《社会契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