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筑消防概诒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吴选忠主讲 20059-2006.1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吴选忠主讲 2005.9 – 2006.1 第一章 建筑消防概论
第一节建筑消防系统 11概述 建筑火灾的危害性 1.火的出现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力→文明→灾害 2.火灾的危害 用火范围不断扩大→火灾发生频率随之增高→灾害程度不断加重 火灾的预防与消灭 1.消防的基本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消防管理 消防效果在于人,在于对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和人们对消防科学技术 的掌握程度。 3、消防机理 骨牌原理:从每一个环节入手
第一节 建筑消防系统 1.1 概述 ➢ 建筑火灾的危害性 1.火的出现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力→文明→灾害 2.火灾的危害 用火范围不断扩大→火灾发生频率随之增高→灾害程度不断加重 ➢ 火灾的预防与消灭 1.消防的基本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消防管理 消防效果在于人,在于对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和人们对消防科学技术 的掌握程度。 3、消防机理 骨牌原理:从每一个环节入手
12消防法规 1、消防行政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 (3)其他消防行政规定 2.消防技术法规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5)《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1.2 消防法规 1、消防行政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 (3) 其他消防行政规定 2.消防技术法规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5)《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13建筑消防系统的发展 ◆早期(雏形):人工发现火灾→组织人工 灭火 ☆中期(较为发达):仪器监视火情→由仪 器发出火警信号→用灭火器械灭火。 ◆现代(自动化):自动监测现场→自动确 认火灾并自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自动启 动灭火设备→自动排烟,自动封闭火灾区, 指挥灭火等
1.3 建筑消防系统的发展 ❖早期(雏形):人工发现火灾→组织人工 灭火 ❖中期(较为发达):仪器监视火情→由仪 器发出火警信号→用灭火器械灭火。 ❖现代(自动化):自动监测现场→自动确 认火灾并自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自动启 动灭火设备→自动排烟,自动封闭火灾区, 指挥灭火等
第二节火灾形成过程 21火灾的形成原因 )火灾发生的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氧化剂 3.可供燃烧的热源(引火源) (二)火灾的起因 人为的造成火灾 〈1〉吸烟引起的火灾 〈2〉用火不当(包括蓄意纵火) 电器事故造成火灾 1)电器线路及设备产生发热、发火等故障 〈2〉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3.可燃气体发生爆炸造成火灾 甲烷、乙烷、丙烷、乙烯、硫化氢、煤气、汽油、苯及甲苯等可燃气体发生预混燃烧 可燃固体燃烧火灾 〈1〉可燃固体在高温或明火作用下发生明火燃烧(表面燃烧) 〈2〉可燃固体低温自燃(蒸发燃烧) 〈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因存放保管不当,产生分解,氧化而导致自然或爆炸,行成火灾 (分解燃烧) 5.可燃液体燃烧造成火灾 闪燃→爆炸(突沸)
第二节 火灾形成过程 2.1 火灾的形成原因 (一)火灾发生的三个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或氧化剂 3. 可供燃烧的热源(引火源) (二)火灾的起因 1.人为的造成火灾 〈1〉吸烟引起的火灾 〈2〉用火不当(包括蓄意纵火) 2.电器事故造成火灾 〈1〉电器线路及设备产生发热、发火等故障 〈2〉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3.可燃气体发生爆炸造成火灾 甲烷、乙烷、丙烷、乙烯、硫化氢、煤气、汽油、苯及甲苯等可燃气体发生预混燃烧。 4.可燃固体燃烧火灾 〈1〉可燃固体在高温或明火作用下发生明火燃烧(表面燃烧) 〈2〉可燃固体低温自燃(蒸发燃烧) 〈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因存放保管不当,产生分解,氧化而导致自然或爆炸,行成火灾 (分解燃烧) 5.可燃液体燃烧造成火灾 闪燃→爆炸(突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