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中 2011l届高三年级9月调研 语文试题 (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熟稔 制高点 牙牙学语 新浴者必振衣 B.笼络 增值税 掎角之势 时事造英雄 C.幌子 编者按 失口否认 树倒猢狲散 D.花哨 座标系 指手画脚 惶惶不可终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趴在8号位的黄大爷打枪的姿势显得特别专业,在打枪的几秒钟内,他目不交睫地 盯着目标,丝亳不理会别人的叫好声 B.对犯错误的学生,李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胜其烦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不 呵斥打骂,深受学生的爱戴。 C.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相互辉映,气象万千,充满活力,其奇异悠久的香料贸易历史与 这个国家的文化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 D.一向在市场运作及商业赞助方面触角灵敏的农夫山泉公司又一次捷足先登,在“神 舟5号”发射前夕,就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确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全球100多个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在世博会举行期间将围绕“一个地球,一个 联合国”为主题,就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举办“全球论坛” B.截至3月18日,江西省军工企业为上海“世博会”生产了最后一批470顶K-V型 警用防弹头盔,顺利交付上海市安保总公司,并将于5月亮相“世博会 C.张老师今年搬到了钓鱼台小区,上班路远了,我问他从家到单位得用两个小时吧, 他说两个小时到不了 D.投资高达1.5亿元,由著名演员周润发主演的的电影《孔子》即将在大陆和港台 同时上演。尽管有人称之为“‘战争版’《孔子》”,但单是周润发如何演绎孔子已足 够令人期待。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前小沈阳这种演艺风格的走红,更加说明我们国 家文化价值有所滑坡 ①无疑要承担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神圣和崇高也一道消解的风险 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唐山一中 2011 届高三年级 9 月调研 语 文 试 题 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熟稔 制高点 牙牙学语 新浴者必振衣 B.笼络 增值税 掎角之势 时事造英雄 C.幌子 编者按 失口否认 树倒猢狲散 D.花哨 座标系 指手画脚 惶惶不可终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趴在8号位的黄大爷打枪的姿势显得特别专业,在打枪的几秒钟内,他目不交睫 ....地 盯着目标,丝毫不理会别人的叫好声。 B.对犯错误的学生,李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胜其烦 ....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不 呵斥打骂,深受学生的爱戴。 C.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相互辉映,气象万千,充满活力,其奇异悠久的香料贸易历史与 这个国家的文化有着丝丝入扣 ....的联系。 D.一向在市场运作及商业赞助方面触角灵敏的农夫山泉公司又一次捷足先登 ....,在“神 舟 5 号”发射前夕,就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确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全球 100 多个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在世博会举行期间将围绕“一个地球,一个 联合国”为主题,就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举办“全球论坛”。 B.截至 3 月 18 日,江西省军工企业为上海“世博会”生产了最后一批 470 顶 K-IV 型 警用防弹头盔,顺利交付上海市安保总公司,并将于 5 月亮相“世博会”。 C.张老师今年搬到了钓鱼台小区,上班路远了,我问他从家到单位得用两个小时吧, 他说两个小时到不了。 D.投资高达 1.5 亿元,由著名演员周润发主演的的电影《孔子》即将在大陆和港台 同时上演。尽管有人称之为“‘战争版’《孔子》”,但单是周润发如何演绎孔子已足 够令人期待。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当前小沈阳这种演艺风格的走红,更加说明我们国 家文化价值有所滑坡。 ①无疑要承担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神圣和崇高也一道消解的风险
②使艺术再次回到人性和原生态的功能 ③的确有对虚假的神圣和崇高再度消解 ④纵容社会文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⑤但如果艺术家在这种现象面前不能保持足够的理智,随波逐流 ⑥以小沈阳为代表的俗文化能走红 A.④②③⑤⑥① B.④②⑥③①⑤ C.⑥③②⑤④① D.⑥③④②⑤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 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 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日:“嗟乎!土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 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 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日:“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 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 友,其友识之,日:汝非豫让邪?”日:“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 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 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 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 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日:“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 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 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土遇我, 我故国土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 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 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②使艺术再次回到人性和原生态的功能 ③的确有对虚假的神圣和崇高再度消解 ④纵容社会文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⑤但如果艺术家在这种现象面前不能保持足够的理智,随波逐流 ⑥以小沈阳为代表的俗文化能走红 A.④②③⑤⑥① B.④②⑥③①⑤ C.⑥③②⑤④① D.⑥③④②⑤①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 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 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 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 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 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 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 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 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 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 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 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 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 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 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
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1)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 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义之,乃 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日:“"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 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问涂厕之刑人 执:捉拿 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列举罪过,指责 C.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 众人:一般人 D.于是襄子大义之 大义:认为很合乎正义 6.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直接表明豫让为“义人”的一组是 ①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②豫让遁逃山中 ③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 ④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⑤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⑥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 A.②⑤⑥ B.③⑤⑥ C.①③⑥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豫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残身苦行,宁愿使自己变得面目全非,也不愿用卑劣的 方法获得成功,显示出豫让做人的基本准则。 B.豫让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智伯对于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想方设法 要为之复仇。对于这种“义”,赵襄子也是赏识的。 C.赵襄子没有被豫让杀死,是因为时刻提防,防范严密。豫让每次行刺都费尽心机, 但都被赵襄子及时识破,而且当场被捉拿 D.豫让为了报智伯之仇可谓执著,是一个轻己之生死,事主无二心的“大义”之人。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裴炎,字子隆,绛州间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 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 是为中宗。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 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2)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袆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 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1)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 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义..之,乃 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 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执.问涂厕之刑人 执:捉拿 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列举罪过,指责。 C.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 众人:一般人 D.于是襄子大义..之 大义:认为很合乎正义 6.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直接表明豫让为“义人”的一组是 ( ) ①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②豫让遁逃山中 ③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 ④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⑤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⑥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 A.②⑤⑥ B.③⑤⑥ C. ①③⑥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 ) A.豫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残身苦行,宁愿使自己变得面目全非,也不愿用卑劣的 方法获得成功,显示出豫让做人的基本准则。 B.豫让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智伯对于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想方设法 要为之复仇。对于这种“义”,赵襄子也是赏识的。 C.赵襄子没有被豫让杀死,是因为时刻提防,防范严密。豫让每次行刺都费尽心机, 但都被赵襄子及时识破,而且当场被捉拿。 D. 豫让为了报智伯之仇可谓执著,是一个轻己之生死,事主无二心的“大义”之人。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 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 是为中宗。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 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2)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
扶帝下殿,帝日:“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 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日:“太后天下母,以盛德 临朝,(3)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 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 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 怒。耒几,赐爵河东县侯。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 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 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鳘日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 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遺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 “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 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末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 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嬴。 (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幸东都 幸:帝王亲临 B.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 劝谏 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 辞:借口 D.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 顾:考虑 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裴炎刚直不屈的一组是 ①宽厚,寡言笑,有奇节 ②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 ③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④蔓草难图,渐不可长 ⑤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 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 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 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 临朝,(3)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 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 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 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 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 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 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 “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 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 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 (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宗幸.东都 幸:帝王亲临 B.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 讽:劝谏 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 辞:借口 D.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 顾:考虑 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裴炎刚直不屈的一组是 ( ) ①宽厚,寡言笑,有奇节 ②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 ③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④蔓草难图,渐不可长 ⑤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 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 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 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子五品官,裴 炎坚决不肯从命。 C.徐敬业起兵造反,裴炎曾企图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为内应;后因下了很多天的雨, 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 D.裴炎被弹劾逮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炎谋反,最终 在都亭驿杀了裴炎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前面两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4分) (2)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3分) (3)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水调歌头 梦得 秋色渐将晩,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 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 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 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 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 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子五品官,裴 炎坚决不肯从命。 C.徐敬业起兵造反,裴炎曾企图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为内应;后因下了很多天的雨, 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 D.裴炎被弹劾逮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炎谋反,最终 在都亭驿杀了裴炎。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前面两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4 分) (2)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3 分) (3)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3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 分)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 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 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 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