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髙等学校招生全真模拟考试(全国卷) 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活动与物质生产活动的关系 原始文艺的产生离不开原始人物质生产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在那个生产力水平极 其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不得不为抵御和战胜自然而把获得生存的劳动当作第 需要,由此派生出来的人类的思想、情感、意识、欲望,乃至早期的雕刻、绘画 歌舞等文艺活动,不但须臾离不开劳动生活,而且还与实际的劳动融为一体。原 始文艺对劳动的这种从属关系,反映了人类在还不能真正支配自然的历史条件 下,造成了原始文艺具有物质功利的普遍特质。包括神话在内的史前艺术,虽从 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初始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但这种想象和情感体验始终以对 实际生产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为目的,还不具备独立的审美观照与创造的性 质 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远古时代岩画和其他艺术遗迹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那些 艺术品都是以当时人类的劳动活动或生产对象为基本内容的,所反映的范围及表 现形式,也是受当时生产方式及工具制造的水平所制约的。 随着人类从野蛮人向文明人的漫长的历史演化,特别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范围的不 断扩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史前艺术在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终于过渡到真正的艺 术的时代。人化自然的劳动既改造了自然界,又改造和发展了人本身,使人获得 了物质机能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形成和丰富;从而使人的需要由生理的走向心理 的,由个人的走向社会的,由实用功利的走向精神的、审美的;同时,也使人的 本质力量从单纯的物质创造力发展成为包括审美创造力在内的具有复合结构的 实践主体。于是,人的精神世界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而终于从混沌的物质世 界中分离出来;建立在审美观照基础上的想象和美感也开始获得了审美的属性 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特殊形态的文艺活动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立地位。总之, 以审美为目的的文艺活动,就是在以功利为目的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产生起 来的。 在这里,人们还认识到了生产工具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技术的进步、 生产工具所达到的程度,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文艺起源及发展的强大推 动力。具体说来,工具及技术对文艺发生的作用具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 其直接的作用,表现在史前艺术如雕刻、绘画和制陶、器乐的制作等,都是以工 具的制造和使用为直接前提的 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对文艺发生的间接作用,则是它对人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想象能 力的影响。即使像近代以来巫术说所主张的那样,最早的绘画是狩猎巫术的一种 工具,而它在粗糙的岩壁上创造出了虚幻的空间,这个空间代表了人类的创造, 它有着真实的自然空间所没有的特殊地位。在这个意义上,每一幅岩画都是在以 非语言的语言去解释自然并控制自然。同时,岩画一经画成,它就是一种体现人 类艺术想象力的“虚构世界”。随着人类艺术感觉能力的不断丰富和展开,文艺 便从隶属于劳动的实用功利性质逐渐走向独立的审美创造的性质 (摘编自陈传才、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始文艺具有的物质功利特质”的一项是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真模拟考试(全国卷)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学活动与物质生产活动的关系 原始文艺的产生离不开原始人物质生产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在那个生产力水平极 其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不得不为抵御和战胜自然而把获得生存的劳动当作第一 需要,由此派生出来的人类的思想、情感、意识、欲望,乃至早期的雕刻、绘画、 歌舞等文艺活动,不但须臾离不开劳动生活,而且还与实际的劳动融为一体。原 始文艺对劳动的这种从属关系,反映了人类在还不能真正支配自然的历史条件 下,造成了原始文艺具有物质功利的普遍特质。包括神话在内的史前艺术,虽从 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初始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但这种想象和情感体验始终以对 实际生产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为目的,还不具备独立的审美观照与创造的性 质。 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远古时代岩画和其他艺术遗迹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那些 艺术品都是以当时人类的劳动活动或生产对象为基本内容的,所反映的范围及表 现形式,也是受当时生产方式及工具制造的水平所制约的。 随着人类从野蛮人向文明人的漫长的历史演化,特别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范围的不 断扩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史前艺术在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终于过渡到真正的艺 术的时代。人化自然的劳动既改造了自然界,又改造和发展了人本身,使人获得 了物质机能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形成和丰富;从而使人的需要由生理的走向心理 的,由个人的走向社会的,由实用功利的走向精神的、审美的;同时,也使人的 本质力量从单纯的物质创造力发展成为包括审美创造力在内的具有复合结构的 实践主体。于是,人的精神世界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而终于从混沌的物质世 界中分离出来;建立在审美观照基础上的想象和美感也开始获得了审美的属性; 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特殊形态的文艺活动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立地位。总之, 以审美为目的的文艺活动,就是在以功利为目的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产生起 来的。 在这里,人们还认识到了生产工具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技术的进步、 生产工具所达到的程度,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文艺起源及发展的强大推 动力。具体说来,工具及技术对文艺发生的作用具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 其直接的作用,表现在史前艺术如雕刻、绘画和制陶、器乐的制作等,都是以工 具的制造和使用为直接前提的。 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对文艺发生的间接作用,则是它对人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想象能 力的影响。即使像近代以来巫术说所主张的那样,最早的绘画是狩猎巫术的一种 工具,而它在粗糙的岩壁上创造出了虚幻的空间,这个空间代表了人类的创造, 它有着真实的自然空间所没有的特殊地位。在这个意义上,每一幅岩画都是在以 非语言的语言去解释自然并控制自然。同时,岩画一经画成,它就是一种体现人 类艺术想象力的“虚构世界”。随着人类艺术感觉能力的不断丰富和展开,文艺 便从隶属于劳动的实用功利性质逐渐走向独立的审美创造的性质 (摘编自陈传才、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始文艺具有的物质功利特质”的一项是
A.史前艺术中的神话,从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初始的想象和情感体验,始终 以对实际生产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为目的 B.远古时代的岩画,反映的范围及表现形式受当时生产方式及工具制造水平制 约,基本内容是当时人类的劳动活动或生产对象 C.史前艺术如雕刻、绘画和制陶、器乐的制作,都是以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为直 接前提的,艺术只是在此前提下产生的从属价值。 D.最早的绘画,在粗糙的岩壁上创造出了虚幻的空间,这个空间代表了人类的 创造,它有着真实的自然空间所没有的特殊地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远古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还不能真正地支配自然,致使原始文岂 从属于劳动,这样就使得原始文艺具有物质功利的普遍特质 B.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劳动,改造和发展了人本身,使人得到了发展和丰富:使 人的需要由具体走向抽象,使人的本质力量由单纯走向丰富 C.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使人的精神世界从物质世界中分离出来,使想象和美 感获得了审美的属性,使文艺活动形成了自身的独立地位 D.人类艺术感觉能力的不断丰富和展开,为以审美为目的的文艺活动在以功利 为目的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把获得生存的劳动当作第一需要, 所以早期的文艺活动成为人类抵御和战胜自然的必要手段。 B.史前艺术始终把反映实际生产活动作为目的,追求的是实用功利性,这种情 况下的史前艺术还不具备独立的审美观照和创造的性质。 C.人类不断地从野蛮人向文明人演化,劳动范围不断地扩展,生产技术不断地 进步,在这同时,史前艺术完成了向真正的艺术时代的过渡 D.生产工具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具的改进是 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标志,有力地推动了文艺的产生和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惟中,字彦诚,弘州人。金末,以孤童子事太宗,知读书,有胆略,太宗器之 年二十,奉命使西域三十余国,宣畅国威,敷布政条,俾皆籍户口属吏,乃归 帝于是有大用意。皇子阔出伐宋,命惟中于军前行中书省事。克宋枣阳、光化等 军,光、随、郢、复等州,及襄阳、德安府,凡得名士数十人,收伊、洛诸书送 燕都,立宋大儒周悖颐祠,建太极书院,延儒士赵复、王粹等讲授其间,遂通圣 贤学,慨然欲以道济天下。拜中书令,太宗崩,太后称制,惟中以一相负任天下, 定宗即位,平阳道断事官斜彻横恣不法,诏惟中宣慰,惟中按诛之。金亡,其将 武仙溃于邓州,余党散入太原、真定间,据大明川,用金开兴年号,众至数万, 剽掠数千里。诏会诸道兵讨之,不克。惟中仗节开谕,降其渠帅,余党悉平。宪 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 中等为使,俾屯田唐、邓、申、裕、嵩、汝、蔡、息、毫、颍诸州。初灭金时, 以监河桥万户刘福为河南道总管,福贪鄙残酷,虐害遗民二十余年。惟中至,召 福听约束,福称疾不至。惟中设大梃于坐,复召之,福不得已,以数千人拥卫见 惟中,惟中即握大梃击仆之。数日福死,河南大治。迁陕右四川宣抚使。时诸军 帅横侈病民,郭千户者尤甚,杀人之夫而夺其妻,惟中戮之以徇,关中肃然。语
A.史前艺术中的神话,从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初始的想象和情感体验,始终 以对实际生产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为目的。 B.远古时代的岩画,反映的范围及表现形式受当时生产方式及工具制造水平制 约,基本内容是当时人类的劳动活动或生产对象。 C.史前艺术如雕刻、绘画和制陶、器乐的制作,都是以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为直 接前提的,艺术只是在此前提下产生的从属价值。 D.最早的绘画,在粗糙的岩壁上创造出了虚幻的空间,这个空间代表了人类的 创造,它有着真实的自然空间所没有的特殊地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远古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还不能真正地支配自然,致使原始文岂 从属于劳动,这样就使得原始文艺具有物质功利的普遍特质。 B.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劳动,改造和发展了人本身,使人得到了发展和丰富:使 人的需要由具体走向抽象,使人的本质力量由单纯走向丰富。 C.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使人的精神世界从物质世界中分离出来,使想象和美 感获得了审美的属性,使文艺活动形成了自身的独立地位。 D.人类艺术感觉能力的不断丰富和展开,为以审美为目的的文艺活动在以功利 为目的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把获得生存的劳动当作第一需要, 所以早期的文艺活动成为人类抵御和战胜自然的必要手段。 B.史前艺术始终把反映实际生产活动作为目的,追求的是实用功利性,这种情 况下的史前艺术还不具备独立的审美观照和创造的性质。 C.人类不断地从野蛮人向文明人演化,劳动范围不断地扩展,生产技术不断地 进步,在这同时,史前艺术完成了向真正的艺术时代的过渡。 D.生产工具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具的改进是 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标志,有力地推动了文艺的产生和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杨惟中,字彦诚,弘州人。金末,以孤童子事太宗,知读书,有胆略,太宗器之。 年二十,奉命使西域三十余国,宣畅国威,敷布政条,俾皆籍户口属吏,乃归, 帝于是有大用意。皇子阔出伐宋,命惟中于军前行中书省事。克宋枣阳、光化等 军,光、随、郢、复等州,及襄阳、德安府,凡得名士数十人,收伊、洛诸书送 燕都,立宋大儒周悖颐祠,建太极书院,延儒士赵复、王粹等讲授其间,遂通圣 贤学,慨然欲以道济天下。拜中书令,太宗崩,太后称制,惟中以一相负任天下。 定宗即位,平阳道断事官斜彻横恣不法,诏惟中宣慰,惟中按诛之。金亡,其将 武仙溃于邓州,余党散入太原、真定间,据大明川,用金开兴年号,众至数万, 剽掠数千里。诏会诸道兵讨之,不克。惟中仗节开谕,降其渠帅,余党悉平。宪 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 中等为使,俾屯田唐、邓、申、裕、嵩、汝、蔡、息、毫、颍诸州。初灭金时, 以监河桥万户刘福为河南道总管,福贪鄙残酷,虐害遗民二十余年。惟中至,召 福听约束,福称疾不至。惟中设大梃于坐,复召之,福不得已,以数千人拥卫见 惟中,惟中即握大梃击仆之。数日福死,河南大治。迁陕右四川宣抚使。时诸军 帅横侈病民,郭千户者尤甚,杀人之夫而夺其妻,惟中戮之以徇,关中肃然。语
人曰:“吾非好杀,国家纲纪不立,致此辈贼害良民,无所控告,虽欲不去,可 乎?”岁己未,世祖总统东师,奏惟中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俾建行台,以 先启行,宣布恩信,蒙古、汉军诸帅并听节制。师还,卒于蔡州,年五十五, (节选自《元史·杨惟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阳道断事官斜彻横恣不法横恣:专横放肆, B.剽掠数千里剽掠:抢劫掠夺 C.惟中至,召福听约束约束:制定规矩。 D.以先启行,宜布恩信宣布:广为宣传。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 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B.“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 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C.“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D.“遗民”有亡国之民、沦陷区的百姓、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劫后余留 的人民等义,文中指金亡后不愿归顺元的百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惟中保护文脉,重视文化建没。元军占领宋朝枣阳等地后,他搜罗当地名 土和儒学著作,为宋代大儒周悖颐立祠,建立太极书院,弘扬儒学 B.杨惟中有胆有才,深受朝廷器重。他二十一岁即被派往西域,圆满完成使命; 晚年担任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蒙、汉军队将帅都归他指挥管辖, C.杨惟中惩恶保民,决不姑息迁就。他虽然不喜欢杀人,但还是先后果断处死 了祸害百姓的河南道总管刘福和军帅郭千户,震慑住了邪恶势力。 D.杨惟中大智大勇,善于招降安抚。金朝余党大肆作乱,朝廷会集各道的兵力征 讨却没能取胜,他前往劝谕,劝降了他们的首领,余党都被平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延儒士赵复、王粹等讲授其间,遂通圣贤学,慨然欲以道济天下 (2)国家纲纪不立,致此辈贼害良民,无所控告,虽欲不去,可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上方寺松 归庄 上方寺下有孤松,旧锡嘉名曰卧龙。 幽谷难施霖雨泽,名材空具蜿蜓容。 婆娑绿荫听流水,跨踞苍柯见远峰。 僻壤谅无巡幸事,知君能免大夫封。 【注】归庄:明末清初书画家、文学家。清兵南下,参加抗清斗争,后来回乡隐 居。②大夫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嬴政封禅泰山遇雨, 避雨于一棵松树下。此树因护驾有功,被封为“五大夫”爵位 8.诗的颔联中“难”“空”二字颇具表现力,请简要赏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人曰:“吾非好杀,国家纲纪不立,致此辈贼害良民,无所控告,虽欲不去,可 乎?”岁己未,世祖总统东师,奏惟中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俾建行台,以 先启行,宣布恩信,蒙古、汉军诸帅并听节制。师还,卒于蔡州,年五十五。 (节选自《元史·杨惟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平阳道断事官斜彻横恣不法 横恣:专横放肆。 B.剽掠数千里 剽掠:抢劫掠夺。 C.惟中至,召福听约束 约束:制定规矩。 D.以先启行,宜布恩信 宣布:广为宣传。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 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B.“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 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C.“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D.“遗民”有亡国之民、沦陷区的百姓、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劫后余留 的人民等义,文中指金亡后不愿归顺元的百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杨惟中保护文脉,重视文化建没。元军占领宋朝枣阳等地后,他搜罗当地名 土和儒学著作,为宋代大儒周悖颐立祠,建立太极书院,弘扬儒学。 B.杨惟中有胆有才,深受朝廷器重。他二十一岁即被派往西域,圆满完成使命; 晚年担任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蒙、汉军队将帅都归他指挥管辖。 C.杨惟中惩恶保民,决不姑息迁就。他虽然不喜欢杀人,但还是先后果断处死 了祸害百姓的河南道总管刘福和军帅郭千户,震慑住了邪恶势力。 D.杨惟中大智大勇,善于招降安抚。金朝余党大肆作乱,朝廷会集各道的兵力征 讨却没能取胜,他前往劝谕,劝降了他们的首领,余党都被平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延儒士赵复、王粹等讲授其间,遂通圣贤学,慨然欲以道济天下。 (2)国家纲纪不立,致此辈贼害良民,无所控告,虽欲不去,可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上方寺松 归庄 上方寺下有孤松,旧锡嘉名曰卧龙。 幽谷难施霖雨泽,名材空具蜿蜓容。 婆娑绿荫听流水,跨踞苍柯见远峰。 僻壤谅无巡幸事,知君能免大夫封。 【注】归庄:明末清初书画家、文学家。清兵南下,参加抗清斗争,后来回乡隐 居。②大夫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嬴政封禅泰山遇雨, 避雨于一棵松树下。此树因护驾有功,被封为“五大夫”爵位。 8.诗的颔联中“难”“空”二字颇具表现力,请简要赏析。(5 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以此反衬男子变化无常的 名句是“ (2)杜牧《阿房宫赋》写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句子是“_”。 (3)《岳阳楼记》中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样描写景物早晚明暗变化特点的名句是“,”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浪子回头 【印度】鲁斯金·邦德 认识安尼尔那阵儿,我是个小偷。尽管我才15岁,但已经是个偷窃高手了。 趁安尼尔看摔跤比赛的工夫,我接近了他。他大约25岁,是个身材瘦高、性格 随和的小伙子,这正合我意。我近来运气不佳,心想,要取得这个年轻人的信任 才是。 “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摔跤运动员。”我说。想搭上话,先吹捧一下对方是再好 不过的。 “你叫什么名字啊?” “哈瑞·西恩。”我骗他说。每个月我都换一个新名字,为的是以前的雇主和警 察都没法抓到我。 安尼尔离开时,我尾随其后。 “再次见到你很高兴。”他说。我用最讨人喜欢的表情朝他笑笑,“我愿意为您 工作。”我说。 “可我付不起工钱啊。”他说 我想了一下,又说:“在您那儿吃住可以吗?” “你会做饭吗?” “会。”我又说谎了。 “你要是会做饭,就来我这儿吧。” 他把我带到一个房子里,并告诉我可以睡在阳台上。那天晚上我做的饭一定很难 吃,因为安尼尔让我离开。可我偏偏不走,我那最讨好别人的笑容把安尼尔逗乐 了 后来,他拍了拍我的脑袋说没关系,他会教我的。他真的教我写我的名字,并说 很快就要教我写完整的句子。我很感激他,我知道,一旦像受教育的人那样写字, 我就大有希望了。 为安尼尔干活很开心。早上为他准备好茶点,然后去买一天的东西,每天还能从 中得到1个卢比。我意识到他发现我在这么干了,可他似乎并不计较。安尼尔不 定期地挣钱。他的钱可以在这周借给别人,下周又向别人借。他好像在为一家杂 志写稿,一种在我当时看来很古怪的挣钱方式 天傍晚,安尼尔回家时带了一小沓钞票,并说,他刚刚把书稿卖给了出版商。 我看见他把那些钱塞到了床垫底下。 我为安尼尔干活儿快一个月了,我没干过原来的行当。要是干,我有的是机会: 安尼尔把房门的钥匙给了我,我来去自如。他是我遇见过的最信任别人的人,这 也成了难偷的理由。但是,我心想,我再不偷,手都生了。毕竟,他还没给我工 钱呢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氓》中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以此反衬男子变化无常的 名句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写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句子是“ , ”。 (3)《岳阳楼记》中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一样描写景物早晚明暗变化特点的名句是“ , ”。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浪子回头 【印度】鲁斯金·邦德 认识安尼尔那阵儿,我是个小偷。尽管我才 15 岁,但已经是个偷窃高手了。 趁安尼尔看摔跤比赛的工夫,我接近了他。他大约 25 岁,是个身材瘦高、性格 随和的小伙子,这正合我意。我近来运气不佳,心想,要取得这个年轻人的信任 才是。 “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摔跤运动员。”我说。想搭上话,先吹捧一下对方是再好 不过的。 “你叫什么名字啊?” “哈瑞·西恩。”我骗他说。每个月我都换一个新名字,为的是以前的雇主和警 察都没法抓到我。 安尼尔离开时,我尾随其后。 “再次见到你很高兴。”他说。我用最讨人喜欢的表情朝他笑笑,“我愿意为您 工作。”我说。 “可我付不起工钱啊。”他说 我想了一下,又说:“在您那儿吃住可以吗?” “你会做饭吗?” “会。”我又说谎了。 “你要是会做饭,就来我这儿吧。” 他把我带到一个房子里,并告诉我可以睡在阳台上。那天晚上我做的饭一定很难 吃,因为安尼尔让我离开。可我偏偏不走,我那最讨好别人的笑容把安尼尔逗乐 了。 后来,他拍了拍我的脑袋说没关系,他会教我的。他真的教我写我的名字,并说 很快就要教我写完整的句子。我很感激他,我知道,一旦像受教育的人那样写字, 我就大有希望了。 为安尼尔干活很开心。早上为他准备好茶点,然后去买一天的东西,每天还能从 中得到 1 个卢比。我意识到他发现我在这么干了,可他似乎并不计较。安尼尔不 定期地挣钱。他的钱可以在这周借给别人,下周又向别人借。他好像在为一家杂 志写稿,一种在我当时看来很古怪的挣钱方式. 一天傍晚,安尼尔回家时带了一小沓钞票,并说,他刚刚把书稿卖给了出版商。 我看见他把那些钱塞到了床垫底下。 我为安尼尔干活儿快一个月了,我没干过原来的行当。要是干,我有的是机会: 安尼尔把房门的钥匙给了我,我来去自如。他是我遇见过的最信任别人的人,这 也成了难偷的理由。但是,我心想,我再不偷,手都生了。毕竟,他还没给我工 钱呢
安尼尔睡着了,一束月光照到他的床上。我起身想,如果我拿了钱,就会赶上去 纳克劳城的特快列车。我爬到安尼尔的床边。安尼尔睡姿平稳,他的面容光滑无 纹,我的脸上却是疤痕累累。我的手溜到床下去寻找那些钞票,安尼尔睡梦中呓 语一句,我吓了一大跳,拿到钱后赶紧跑了出来。 跑远一点儿后,我由跑变走,用手点着钞票:正好600卢比。 到了火车站,我没去买票(我那时还从没买过票)直接向站台冲去。去纳克劳城 的特快列车就要发车了。列车启动时,我本该跳上一节车厢,可我又犹豫了,因 为有一种我无法解释的原因一一我最终还是放弃了逃走的念头。列车开走了,我 个人站在空旷的站台上。在哪儿过夜还说不准,我不想独自待在某个小客店中 引人注目。我唯一熟悉的人就是我刚刚偷了他钱的那位。离开火车站,我漫步走 过集市 我来到广场,坐在凳子上。那晚有些冷,阵阵细雨加剧了我不安的心绪。很快, 雨下大了。我的衣裤都粘在身上,我摸了摸那些钞票,它们也让雨淋湿了 那是安尼尔的。如果我没有偷他的钱,到了早上,他很可能给我几个卢比让我去 看电影,可卢比都在我这儿了。我也不用做饭,也不用跑市场或写完整的句子了。 还是学写完整的句子吧!我把偷窃成功的兴奋放在一边。我深知学会写完整的句 子,使我拥有的不止几百卢比。偷是那样的容易,就像被抓住一样简单。要想成 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就不该这样做了。 我匆匆赶回安尼尔家,感到非常紧张,因为要把偷来的东西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 原处,比偷东西还难。我悄悄打开房门,安尼尔还在熟睡。朦胧的夜色下,我摸 到床沿,把钞票悄悄放回了原处 早上我起得很晚,我看见安尼尔做了茶点。他朝我伸出的手里放了50个卢比。 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我想他一定发现了我的秘密。 昨天赚了些钱,”他解释道,“从现在起,你会定期拿到工钱。” 我立刻来了精神。但我觉得,钞票上好像还有昨晚的雨水 “你今天开始学写句子。”安尼尔说 他什么都知道,但从话语和眼神儿中却都看不出来。我又向安尼尔投去那最讨人 喜欢的笑,不过,这次我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实的。 (选自2013年第8期《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非常狡黠,为了与安尼尔搭上话,吹捧他像一个摔跤运动员,为了不 让以前的雇主和警察找到,对安尼尔谎称自己名叫哈瑞·西恩。 B.“我”在安尼尔家干了将近一个月活儿,没干过偷窃的事,当见到安尼尔拿 同的一沓钱时,决定故伎重演,因为“我”担心再不偷,手都生了 C.“我”偷走安尼尔的600个卢比,来到火车站,面对启动的列车,“我”却 放弃了逃走的念头,最终又回到安尼尔家里,其中的原因没有办法解释。 D.安尼尔早上做了茶点,给“我”手里放了50个卢比,还明确表示从现在起 “我”会定期拿到工钱,种种迹象表明,他对“我”偷走又放回钱没有察觉。 E.小说多次写到“我”露出讨人喜欢的笑,但只有最后一次的笑是发自内心的, 这一次的笑标志着“我”这个原本不走正道的孩子已经走上了正道。 (2)小说中的安尼尔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我”这个“浪子”为什么能够“回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分
安尼尔睡着了,一束月光照到他的床上。我起身想,如果我拿了钱,就会赶上去 纳克劳城的特快列车。我爬到安尼尔的床边。安尼尔睡姿平稳,他的面容光滑无 纹,我的脸上却是疤痕累累。我的手溜到床下去寻找那些钞票,安尼尔睡梦中呓 语一句,我吓了一大跳,拿到钱后赶紧跑了出来。 跑远一点儿后,我由跑变走,用手点着钞票:正好 600 卢比。 到了火车站,我没去买票(我那时还从没买过票)直接向站台冲去。去纳克劳城 的特快列车就要发车了。列车启动时,我本该跳上一节车厢,可我又犹豫了,因 为有一种我无法解释的原因——我最终还是放弃了逃走的念头。列车开走了,我 一个人站在空旷的站台上。在哪儿过夜还说不准,我不想独自待在某个小客店中 引人注目。我唯一熟悉的人就是我刚刚偷了他钱的那位。离开火车站,我漫步走 过集市。 我来到广场,坐在凳子上。那晚有些冷,阵阵细雨加剧了我不安的心绪。很快, 雨下大了。我的衣裤都粘在身上,我摸了摸那些钞票,它们也让雨淋湿了。 那是安尼尔的。如果我没有偷他的钱,到了早上,他很可能给我几个卢比让我去 看电影,可卢比都在我这儿了。我也不用做饭,也不用跑市场或写完整的句子了。 还是学写完整的句子吧!我把偷窃成功的兴奋放在一边。我深知学会写完整的句 子,使我拥有的不止几百卢比。偷是那样的容易,就像被抓住一样简单。要想成 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就不该这样做了。 我匆匆赶回安尼尔家,感到非常紧张,因为要把偷来的东西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 原处,比偷东西还难。我悄悄打开房门,安尼尔还在熟睡。朦胧的夜色下,我摸 到床沿,把钞票悄悄放回了原处。 早上我起得很晚,我看见安尼尔做了茶点。他朝我伸出的手里放了 50 个卢比。 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我想他一定发现了我的秘密。 “昨天赚了些钱,”他解释道,“从现在起,你会定期拿到工钱。” 我立刻来了精神。但我觉得,钞票上好像还有昨晚的雨水。 “你今天开始学写句子。”安尼尔说。 他什么都知道,但从话语和眼神儿中却都看不出来。我又向安尼尔投去那最讨人 喜欢的笑,不过,这次我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实的。 (选自 2013 年第 8 期《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我”非常狡黠,为了与安尼尔搭上话,吹捧他像一个摔跤运动员,为了不 让以前的雇主和警察找到,对安尼尔谎称自己名叫哈瑞·西恩。 B.“我”在安尼尔家干了将近一个月活儿,没干过偷窃的事,当见到安尼尔拿 同的一沓钱时,决定故伎重演,因为“我”担心再不偷,手都生了。 C.“我”偷走安尼尔的 600 个卢比,来到火车站,面对启动的列车,“我”却 放弃了逃走的念头,最终又回到安尼尔家里,其中的原因没有办法解释。 D.安尼尔早上做了茶点,给“我”手里放了 50 个卢比,还明确表示从现在起 “我”会定期拿到工钱,种种迹象表明,他对“我”偷走又放回钱没有察觉。 E.小说多次写到“我”露出讨人喜欢的笑,但只有最后一次的笑是发自内心的, 这一次的笑标志着“我”这个原本不走正道的孩子已经走上了正道。 (2)小说中的安尼尔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3)“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我”这个“浪子”为什么能够“回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