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古诗词赏析 2014年山东省淄博市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答案示例: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 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 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 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 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 了诗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3分,分析1分,情感2分)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2分)下面对《饮酒(其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饮酒(其五) 陶渊明 7.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 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 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10.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的一项是(D)(2分)
八下古诗词赏析 2014 年山东省淄博市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3 分)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9.答案示例: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 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 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 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 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 了诗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3 分,分析 1 分,情感 2 分) 2014 年湖北省荆州市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2 分)下面对《饮酒(其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饮酒(其五) 陶渊明 7.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 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 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10.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2 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 作者心灵自由和惬意。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 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2014年湖南省郴州市 (一)诗歌鉴赏(4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本诗的诗眼是哪一句?(2分) 答 10.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 (2分) 答 28.(2012·湖北省随州市)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6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1分) 15.“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16.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 【谷案】 14.心远地自偏(1分) 15.“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2分) 16.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 帘的状态。(3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 作者心灵自由和惬意。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 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2014 年湖南省郴州市 (一)诗歌鉴赏(4 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本诗的诗眼是哪一句?(2 分) 答: 10.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 (2 分) 答: 28.(2012·湖北省随州市)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6 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1 分) 15.“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 分) 16.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 分) 【答案】 14.心远地自偏(1 分) 15.“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2 分) 16.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 帘的状态。(3 分)
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 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 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死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 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倚仗”与诗中哪个词相照应?“我”叹息什么?(3 分) 答②答 )“自经丧乱少睡眠”变现了“我”怎么样的情感?(2分) 2.【参考答案】:(1)老无力。叹息的内容: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 人们带来的痛苦。(2)作者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 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 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思路解析】杜甫这位诗人和他的生活背景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首诗只要把 握住了作者推己及人,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感,难度也就不大了。 2014年甘肃省白银市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23-24题。(5分) 山坡羊·潼关怀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3.这首曲的作者是。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 峦的包围之中,以“”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 “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 慨内容。(3分) 2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2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23-24题。(5分) 23.(3分)张养浩聚怒 24.(2分)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 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意思对即可 2014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一)古诗赏析,完成13-15题(8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题目占的“山坡羊”是,“潼关怀古”是。(2分) 14.中国古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 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
2014 年广东省广州市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 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 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死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 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倚仗”与诗中哪个词相照应?“我”叹息什么?(3 分) 答: (2)“自经丧乱少睡眠”变现了“我”怎么样的情感?(2 分) 答: 12.【参考答案】:(1)老无力。叹息的内容: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 人们带来的痛苦。(2)作者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 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 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思路解析】杜甫这位诗人和他的生活背景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首诗只要把 握住了作者推己及人,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感,难度也就不大了。 2014 年甘肃省白银市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 23-24 题。(5 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3.这首曲的作者是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 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 “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 慨内容。(3 分) 2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2 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 23—24 题。(5 分) 23. (3 分) 张养浩 聚 怒 24. (2 分)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 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意思对即可) 2014 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一)古诗赏析,完成 13-15 题(8 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题目占的“山坡羊”是 ,“潼关怀古”是 。(2 分) 14.中国古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 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 分)
答 1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3分) 答 2014年山西省 (一)6.对下面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相见欢【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 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岀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 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 杂的内心感受。 6.B解析:首先看清题目,要求选择的是赏析有误的一项,再看B选项中所: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岀了梧桐深院的清况秋景。很明显这个“只 是”有错误。这句不只是这满院清秋冷景,更有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 亡国的恨 2014年四川省广安市 12.诗词赏析,完成(1)-2)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答 (2)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答 2014年湖南省衡阳市 (一)阅读《过零丁洋》,完成6-7题。(4分)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 1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3 分) 答: 2014 年山西省 (一)6.对下面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 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 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 杂的内心感受。 6.B 解析:首先看清题目,要求选择的是赏析有误的一项,再看 B 选项中所: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况秋景。很明显这个“只 是”有错误。这句不只是这满院清秋冷景,更有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 亡国的恨。 2014 年四川省广安市 12.诗词赏析,完成(1)-2)题。(4 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2 分) 答: (2)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 分) 答: 2014 年湖南省衡阳市 (一)阅读《过零丁洋》,完成 6-7 题。(4 分)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 简要的赏析。(2分) 答 7.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一)6.参考答案:示例:颔联: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写了 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颈: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 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 评分标准:2分,写法、作用各1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7.参考答案:示例:表达了作者合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评分标准:2分,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36.(2012·河南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分) 【答案】 21.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1分) 22.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 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 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意思对即可。 修辞方法,1分;分析,1分:作用,1分。共3分) 60.(2012·云南省昆明市)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的两句诗。(2分) 【答案】7.(2分)画线的两句诗用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用“风飘絮”来 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 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意近即可。修辞方法、构成1分,内 容感情1分。只答“对偶”并分析给1分,另答对偶不加分)
6.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 简要的赏析。(2 分) 答: 7.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一)6.参考答案:示例:颔联: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写了 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颈: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 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 评分标准:2 分,写法、作用各 1 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7.参考答案:示例:表达了作者合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评分标准:2 分,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36.(2012·河南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21—22 题。(共 4 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 分) 2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 分) 【答案】 21.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1 分) 22.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 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 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意思对即可。 修辞方法,1 分;分析,1 分;作用,1 分。共 3 分) 60.(2012·云南省昆明市)诗歌赏析。(第 7 题,共 2 分) 品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的两句诗。(2 分) 【答案】7.(2 分)画线的两句诗用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用“风飘絮”来 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 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意近即可。修辞方法、构成 1 分,内 容感情 1 分。只答“对偶”并分析给 1 分,另答对偶不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