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省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8题。(6分)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_(人名)。(1分) 7.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 答 8.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6分)6.(1分)龚自珍(有错不给分)7.(2分)用“浩荡”表现“离 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答出一点给1分, 意思对即可) 8.(3分)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 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 格调昂扬向上。(答出比喻修辞方法给1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1分,答出 总体评价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 2014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2分) 答 19.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 分) 20.“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分)气象雄伟, 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 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014年云南省 (一)10.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2014 年河北省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6-8 题。(6 分)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1 分) 7.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 分) 答: 8.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 分) 答: 一、(6 分)6.(1 分)龚自珍 (有错不给分)7.(2 分)用“浩荡”表现“离 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答出一点给 1 分, 意思对即可) 8.(3 分)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 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 格调昂扬向上。(答出比喻修辞方法给 1 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 1 分,答出 总体评价给 1 分,言之成理即可) 2014 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9—20 题。(共 4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2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o(2 分) 答: 19.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一点 1 分,共 2 分) 20.“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 分)气象雄伟, 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1 分)(意思对即可。共 2 分)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 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 之情。(1 分)(意思对即可。共 2 分) 2014 年云南省 (一) 10.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4 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2分) 答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分 10.(1)细雨濛濛,酥润清新,草色淡远,春回大地。(2分) (2)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2分)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9.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9.A)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髙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源:学科网ZXXK]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 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 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 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晢理具体 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13.(2012·四川省眉山市A卷)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 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分)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答案】(1)又恐何似(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 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 点即可) 3.(2012·四川省南充市)诗词鉴赏(3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2 分) 答: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答: (一)(4分) 10.(1)细雨濛濛,酥润清新,草色淡远,春回大地。(2 分) (2)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2 分) 2014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9.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9.A )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源:学科网 ZXXK]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 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 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 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 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13.(2012·四川省眉山市 A 卷)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 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 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2 分)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 分)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答案】(1)又恐 何似 (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 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 一点即可) 3.(2012·四川省南充市)诗词鉴赏(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