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桩的制作、运输、堆放 管桩及长度在10以内的方桩在预制厂制作,较长 的方桩在打桩现场制作。 模板可以保证桩的几何尺对准确,使桩面平整挺直; 桩顶面模板应与桩的轴线垂直;桩尖四棱锥面呈正 四棱锥体,且桩尖位于桩的轴线上;底模板、侧模 板及重叠法生产时,桩面间均应涂刷好隔离层,不 得粘结。 11
11 ▪ 管桩及长度在10m以内的方桩在预制厂制作,较长 的方桩在打桩现场制作。 ▪ 模板可以保证桩的几何尺寸准确,使桩面平整挺直; 桩顶面模板应与桩的轴线垂直;桩尖四棱锥面呈正 四棱锥体,且桩尖位于桩的轴线上;底模板、侧模 板及重叠法生产时,桩面间均应涂刷好隔离层,不 得粘结。 2.1.2 桩的制作、运输、堆放
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主筋接头配置在同 截面内数量不超过50%;同一根钢筋两个接头的距 离应大于30d,并不小于500mm。桩顶和桩尖直接受到 冲击力易产生很高的局部应力,桩顶和桩尖钢筋配置 (如图2.2所示)应作特殊处理。钢筋骨架制作允许偏 差应符合表2.1的规定。 12
12 ▪ 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主筋接头配置在同 一截面内数量不超过50%;同一根钢筋两个接头的距 离应大于30d0并不小于500mm。桩顶和桩尖直接受到 冲击力易产生很高的局部应力,桩顶和桩尖钢筋配置 (如图2.2所示)应作特殊处理。钢筋骨架制作允许偏 差应符合表2.1的规定
太0 钢筋网1 ,钢筋网2 /钢筋网3 3 1p28 500 回 桩尖 图2.2混凝土预制桩 K
13
表2.1 预制桩钢筋骨架质量检验标准 项 检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查方法 主 主筋距桩顶距离 ±5 用钢尺量 控 2 多节桩锚固钢筋位置 ±5 用钢尺量 项 3 多节桩预埋铁件 ±3 用钢尺量 目 4 主筋保护层厚度 ±5 用钢尺量 1 主筋间距 ±5 用钢尺量 2 桩尖中心线 10 用钢尺量 般 3 箍筋间距 ±20 用钢尺量 项 4 桩顶钢筋网片 ±10 用钢尺量 目 5 多节桩锚固钢筋长度 ±10 用钢尺量
14 表2.1 预制桩钢筋骨架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 检 查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查方法 主 控 项 目 1 主筋距桩顶距离 ±5 用钢尺量 2 多节桩锚固钢筋位置 ±5 用钢尺量 3 多节桩预埋铁件 ±3 用钢尺量 4 主筋保护层厚度 ±5 用钢尺量 一 般 项 目 1 主筋间距 ±5 用钢尺量 2 桩尖中心线 10 用钢尺量 3 箍筋间距 ±20 用钢尺量 4 桩顶钢筋网片 ±10 用钢尺量 5 多节桩锚固钢筋长度 ±10 用钢尺量
混凝土制作宜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浇筑混凝土过程 中应严格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桩尖应对准纵轴线,纵向 钢筋顶部保护层不宜过厚,钢筋网片的距离应正确,以 防锤击时桩顶破坏及桩身混凝土剥落破坏。采用叠层法 生产时,上层桩和邻桩浇筑,必须在下层和邻桩的混凝 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后才能进行。浇筑完毕后, 立即加强养护,防止由于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养护时 间不少于7d。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2.2的规定。 15
15 ▪ 混凝土制作宜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浇筑混凝土过程 中应严格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桩尖应对准纵轴线,纵向 钢筋顶部保护层不宜过厚,钢筋网片的距离应正确,以 防锤击时桩顶破坏及桩身混凝土剥落破坏。采用叠层法 生产时,上层桩和邻桩浇筑,必须在下层和邻桩的混凝 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后才能进行。浇筑完毕后, 立即加强养护,防止由于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养护时 间不少于7d。 ▪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2.2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