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片剂 【导学】 1、掌握片剂的含义、特点、分类与制法:常用赋形剂的种类、性质和应用。 2、熟悉压片机的构造、性能及使用:压片时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包衣的目的、种类、要 求与工艺:片剂的质量检查。 3、了解片剂成型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概述 一、含义 片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或用其他 适宜方法制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剂型,分为提纯片、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 片剂始创于19世纪4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片剂生产技术、机械设备和质量控制 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发展。中药片剂的研究和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对汤剂、丸剂 等传统剂型的改进。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及现代工业药剂学的发展,己涌现出一些新剂型如 中药分散片、缓释片等。目前,中药片剂已成为品种多、产量大、用途广、服用和贮运方便、 质量稳定的主要剂型。《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片剂93种,多为普通压制片和包衣 片。 二、特点 片剂的优点:(1)片剂的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通常较丸剂好:(2)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 含量差异较小:(3)质量稳定,片剂为干燥固体,且某些易氧化变质及易潮解的药物可借包 衣加以保护,光线、空气、水分等对其影响较小:(4)服用、携带、运输等较方便:(⑤)机械 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卫生标准容易达到。 片剂的不足之处:(1)片剂中需加入若干赋形剂,并经过压缩成型,溶出速度较散剂及 胶囊剂慢,有时影响其生物利用度:(2)儿童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3)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 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二、片剂的分类 (一)按给药途径结合制备与作用分类 1.口服片剂 口服片剂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在胃肠道内崩解吸收而发挥疗效。 (1)普遍压制片又称为素片,是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台,经压制而成的片剂。一般不包
1 第十七章 片剂 【导学】 1、 掌握片剂的含义、特点、分类与制法;常用赋形剂的种类、性质和应用。 2、 熟悉压片机的构造、性能及使用;压片时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包衣的目的、种类、要 求与工艺;片剂的质量检查。 3、了解片剂成型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概述 一、含义 片剂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或用其他 适宜方法制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剂型,分为提纯片、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 片剂始创于 19 世纪 40 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片剂生产技术、机械设备和质量控制 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发展。中药片剂的研究和生产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它是对汤剂、丸剂 等传统剂型的改进。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及现代工业药剂学的发展,已涌现出一些新剂型如 中药分散片、缓释片等。目前,中药片剂已成为品种多、产量大、用途广、服用和贮运方便、 质量稳定的主要剂型。《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收载片剂 93 种,多为普通压制片和包衣 片。 二、特点 片剂的优点:(1)片剂的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通常较丸剂好;(2)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 含量差异较小;(3)质量稳定,片剂为干燥固体,且某些易氧化变质及易潮解的药物可借包 衣加以保护,光线、空气、水分等对其影响较小;(4)服用、携带、运输等较方便;(5)机械 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卫生标准容易达到。 片剂的不足之处:(1)片剂中需加入若干赋形剂,并经过压缩成型,溶出速度较散剂及 胶囊剂慢,有时影响其生物利用度;(2)儿童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3)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 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二、 片剂的分类 (一)按给药途径结合制备与作用分类 1.口服片剂 口服片剂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在胃肠道内崩解吸收而发挥疗效。 (l)普遍压制片 又称为素片,是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台,经压制而成的片剂。一般不包
衣的片剂即属此类,应用广泛。如葛根芩连片、暑症片等。 (2)包衣片是指在片心(压制片)外包有衣膜的片剂。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不同, 可分为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等。如元胡止痛片、盐酸黄连素片、痢速宁肠溶衣片等。 (3)咀嚼片是指在口腔内嚼碎后咽下的片剂。这类片剂较适用于小儿或吞咽困难的患 者。咀嚼片的生产一般用湿法制粒,但不需加入崩解剂,即使在缺水情况下也可按时用药。 药片嚼碎后可加速药物溶出,提高疗效。如干酵母片、乐得胃片等。 (4)泡腾片是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泡腾片遇水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使片剂迅 速崩解。多用于可溶性药物的片剂。这类片剂因可以溶液形式服用,药物奏效迅速,生物利 用度高,而与液体制剂相比携带更方便。如大山楂泡腾片、活血通脉泡腾片(内服)等。 (5)分散片是指遇水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分散片可口服或加水分散后吞服、 也可咀嚼或含吮服用。分散片中的药物主要是难溶性的,也可为易溶性的。这种片剂的处方 组成,除药物外尚含有崩解剂(如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和遇水形成 高黏度的溶胀辅料(如瓜耳树腔、苍耳胶、藻酸盐等)。分散片不需加入泡腾剂和水溶性 辅料,在21℃±1℃水中3分钟即能崩解分散并可通过180um孔径的筛网。分散片服用方便、 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如复方阿司匹林分散片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等。 (6)口腔崩解片是一种在口腔内不需水即能崩解或溶解的片剂。其特点是:吸收快、 生物利用度高、肠道残留少、副作用低、可产生局部治疗的靶向效应、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 应。口腔崩解片既可按普通片吞服,又可放于水中崩解后送服,还可以不需用水吞咽服药。 该类片剂现已成为片剂开发的重点,发展迅速。 (7)多层片是指由两层或多层组成的片剂。各层含不同药物或各层药物相同而辅料不 同。这类片剂有两种,一种分上下两层或多层:另一种是先将一种颗粒压成片芯,再将另一 种颗粒包压在片芯之外,形成片中有片的结构。制成多层片的目的是:①避免复方制剂中不 同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②制成缓释片剂,一层由速效颗粒制成,另一层由缓释颗粒制成, 如复方氨茶碱片:③通过将各层着不同的颜色可改善片剂的外观。 (8)缓释片是指能使药物缓慢释放而延长作用的片剂。 2.口腔用片剂 (1)口含片又称含片,是指含在颊腔内缓缓溶解而发挥治疗作用的压制片。口含片多 用于口腔及咽喉疾患,可在局部产生较久的疗效,如消炎、消毒等。口含片比一般内服片大 而硬,味道适口。如四季青消炎喉片、复方草珊瑚含片等。 (2)舌下片是指置于舌下使用的片剂。能在唾液中徐徐溶解,通过黏膜快速吸收后
2 衣的片剂即属此类,应用广泛。如葛根芩连片、暑症片等。 (2)包衣片 是指在片心 ( 压制片 ) 外包有衣膜的片剂。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不同, 可分为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等。如元胡止痛片、盐酸黄连素片、痢速宁肠溶衣片等。 (3)咀嚼片 是指在口腔内嚼碎后咽下的片剂。这类片剂较适用于小儿或吞咽困难的患 者。咀嚼片的生产一般用湿法制粒,但不需加入崩解剂,即使在缺水情况下也可按时用药。 药片嚼碎后可加速药物溶出,提高疗效。如干酵母片、乐得胃片等。 (4)泡腾片 是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泡腾片遇水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使片剂迅 速崩解。多用于可溶性药物的片剂。这类片剂因可以溶液形式服用,药物奏效迅速,生物利 用度高,而与液体制剂相比携带更方便。如大山楂泡腾片、活血通脉泡腾片(内服)等。 (5)分散片 是指遇水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分散片可口服或加水分散后吞服、 也可咀嚼或含吮服用。分散片中的药物主要是难溶性的,也可为易溶性的。这种片剂的处方 组成,除药物外尚含有崩解剂 ( 如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 ) ,和遇水形成 高黏度的溶胀辅料 ( 如瓜耳树腔、苍耳胶、藻酸盐等 ) 。分散片不需加入泡腾剂和水溶性 辅料,在 21℃±1℃水中 3 分钟即能崩解分散并可通过 180um 孔径的筛网。分散片服用方便、 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如复方阿司匹林分散片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等。 (6)口腔崩解片 是一种在口腔内不需水即能崩解或溶解的片剂。其特点是:吸收快、 生物利用度高、肠道残留少、副作用低、可产生局部治疗的靶向效应、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 应。口腔崩解片既可按普通片吞服,又可放于水中崩解后送服,还可以不需用水吞咽服药。 该类片剂现已成为片剂开发的重点,发展迅速。 (7)多层片 是指由两层或多层组成的片剂。各层含不同药物或各层药物相同而辅料不 同。这类片剂有两种,一种分上下两层或多层;另一种是先将一种颗粒压成片芯,再将另一 种颗粒包压在片芯之外,形成片中有片的结构。制成多层片的目的是:①避免复方制剂中不 同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②制成缓释片剂,一层由速效颗粒制成,另一层由缓释颗粒制成, 如复方氨茶碱片;③通过将各层着不同的颜色可改善片剂的外观。 (8)缓释片 是指能使药物缓慢释放而延长作用的片剂。 2.口腔用片剂 (1)口含片 又称含片,是指含在颊腔内缓缓溶解而发挥治疗作用的压制片。口含片多 用于口腔及咽喉疾患,可在局部产生较久的疗效,如消炎、消毒等。口含片比一般内服片大 而硬,味道适口。如四季青消炎喉片、复方草珊瑚含片等。 (2)舌下片 是指置于舌下使用的片剂。能在唾液中徐徐溶解,通过黏膜快速吸收后
呈现速效作用。可防止胃肠液H及酶对药物的不良影响,也可避免药物的肝脏首过效应。 舌下片不应含有刺激唾液分泌的成分,以免药物溶于大量唾液中而被咽下。如硝酸甘油片、 喘息定片等。 (3)口腔贴片是指贴于口腔黏膜或口腔内患处,有足够黏着力长时间固定在黏膜释 药的片剂。这类片剂含有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羧乙烯(CVP) 等较强黏着力的赋形剂,既对黏膜有较强的黏着力、无刺激性,又能控制药物的溶出。将其 贴于口腔黏膜吸收快、迅速达到治疗浓度,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用作局部治疗时剂量小, 维持药效时间长,副作用少,便于中止给药。如硝酸甘油贴片、冰硼贴片等。 3.外用片 (1)阴道用片是指直接用于阴道内产生局部作用的片剂。如鱼腥草素泡腾片、灭敌刚 片等。 (2)外用溶液片是指加一定量的缓冲溶液或水溶解后,使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供外用 的片剂。如供漱口用的复方硼砂漱口片等。若溶液片中药物口服有毒,应加鲜明标记或制成 异形片,以引起用者注意,如供消毒用的升汞片等。外用溶液片的组成成分必须均为可溶物。 4.其他片剂 微囊片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利用微囊化工艺制成干燥的粉粒,经压制而成的片剂。如 牡荆油微囊片、羚羊感冒微囊片等。 (二)按原料特性分类 1.提纯片是指将处方中药材经过提取,得到单体或有效部位,以此提纯物细粉为原料, 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如北豆根片、银黄片等。 2.全粉末片是指将处方中全部药材粉碎成细粉为原料,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 如参茸片、安胃片等。 3.全浸膏片是指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提取制得浸膏,以全量浸膏制成的片剂。 如通塞脉片、穿心莲片等。 4.半浸膏片是指将部分药材细粉与稠浸膏混合制成的片剂。如藿香正气片、银翘解毒 片等。此类型在中药片剂中占的比例最大。 第二节片剂的赋形剂 片剂药物若具备以下性质:(1)容易流动:(2)有一定的粘着性:(3)不粘贴冲头和模圈: (④)遇体液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应有的疗效:就能制得优良的片剂,但实际上很少 药物完全具备这些性能,因此,必须另加物料或适当处理使之达到上述要求。赋形剂系指除
3 呈现速效作用。可防止胃肠液 pH 及酶对药物的不良影响,也可避免药物的肝脏首过效应。 舌下片不应含有刺激唾液分泌的成分,以免药物溶于大量唾液中而被咽下。如硝酸甘油片、 喘息定片等。 (3)口腔贴片 是指贴于口腔黏膜或口腔内患处,有足够黏着力长时间固定在黏膜释 药的片剂。这类片剂含有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羧乙烯( CVP ) 等较强黏着力的赋形剂,既对黏膜有较强的黏着力、无刺激性,又能控制药物的溶出。将其 贴于口腔黏膜吸收快、迅速达到治疗浓度,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用作局部治疗时剂量小, 维持药效时间长,副作用少,便于中止给药。如硝酸甘油贴片、冰硼贴片等。 3.外用片 (1)阴道用片 是指直接用于阴道内产生局部作用的片剂。如鱼腥草素泡腾片、灭敌刚 片等。 (2)外用溶液片 是指加一定量的缓冲溶液或水溶解后,使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供外用 的片剂。如供漱口用的复方硼砂漱口片等。若溶液片中药物口服有毒,应加鲜明标记或制成 异形片,以引起用者注意,如供消毒用的升汞片等。外用溶液片的组成成分必须均为可溶物。 4.其他片剂 微囊片 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利用微囊化工艺制成干燥的粉粒,经压制而成的片剂。如 牡荆油微囊片、羚羊感冒微囊片等。 (二)按原料特性分类 1.提纯片 是指将处方中药材经过提取,得到单体或有效部位,以此提纯物细粉为原料, 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如北豆根片、银黄片等。 2.全粉末片 是指将处方中全部药材粉碎成细粉为原料,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 如参茸片、安胃片等。 3.全浸膏片 是指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提取制得浸膏,以全量浸膏制成的片剂。 如通塞脉片、穿心莲片等。 4.半浸膏片 是指将部分药材细粉与稠浸膏混合制成的片剂。如藿香正气片、银翘解毒 片等。此类型在中药片剂中占的比例最大。 第二节 片剂的赋形剂 片剂药物若具备以下性质:(1)容易流动;(2)有一定的粘着性;(3)不粘贴冲头和模圈; (4)遇体液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应有的疗效;就能制得优良的片剂,但实际上很少 药物完全具备这些性能,因此,必须另加物料或适当处理使之达到上述要求。赋形剂系指除
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亦称辅料。片剂赋形剂一般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 和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赋形剂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 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对人体无害,来源广,成本低。 一、稀释剂与吸收剂 稀释剂和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凡主药剂量小于0.1g制片困难者、中药片剂中含浸膏量 多或浸膏粘性太大时均需加稀释剂,便于制片。若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 液体时,则需预先加适量的吸收剂吸收,然后制片。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淀粉淀粉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其中常用的是玉米淀粉。淀粉的性质 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价格便宜,但可压性较差,因此常 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乳糖等混合使用。淀粉为最常用的稀释剂,亦可作为吸收剂及 崩解剂。 中药片剂常选用处方中含淀粉较多的药材如准山药、天花粉等,粉碎成细粉加入,既是起 治疗作用的药物,又起到稀释剂、吸收剂和崩解剂的作用。 2.糊精糊精是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在冷水中溶解较慢,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具有较强的黏结性,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及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如果在 含量测定时粉碎与提取不充分,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以常于糖粉、淀粉 配合使用。 3.糖粉系指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后磨成的粉末,色白,味甜,露于空气中易受潮结块。 糖粉是可溶性片剂的优良稀释剂,兼有矫味和黏合作用,多用于口含片和咀嚼片。中药中凡 质地疏松或纤维性较强的药物制片,应用糖粉作稀释剂。由于糖粉具有一定的黏性,可减少 片子的松散现象,并能使片剂表面光洁,增加片剂的硬度。糖粉常与淀粉、糊精配合使用, 三者选择适当比例配合,可作为乳糖的代用品,用作主药含量少的片剂稀释剂。糖粉有引湿 性,酸性及碱性较强的药物能导致蔗糖转化而增加其引湿性,故不宜用于酸、碱性药物。同 时,在一般片剂中的用量不宜过多,否则片剂在贮存过程中易逐渐变硬,影响片剂中药物的 溶出速率。 4.乳糖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由等分子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略带甜味,能溶于水, 难溶于醇,性质稳定,可与大多数药物配伍而不起化学反应。乳糖无吸湿性,有良好的可压 性,制成的片剂光洁美观,不影响药物的溶出,对主药的含量测定影响较小,是一种优良的 片剂稀释剂。乳糖有数种规格,如普通乳糖、喷雾干燥乳糖及无水乳糖等。普通乳糖是由结 晶法制成,结晶多呈楔形:喷雾干燥乳糖的粒子多呈球形,其流动性较好,但杂质含量较多
4 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亦称辅料。片剂赋形剂一般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 和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赋形剂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 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对人体无害,来源广,成本低。 一、稀释剂与吸收剂 稀释剂和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凡主药剂量小于 0.1g 制片困难者、中药片剂中含浸膏量 多或浸膏粘性太大时均需加稀释剂,便于制片。若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 液体时,则需预先加适量的吸收剂吸收,然后制片。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淀粉 淀粉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其中常用的是玉米淀粉。淀粉的性质 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价格便宜,但可压性较差,因此常 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乳糖等混合使用。淀粉为最常用的稀释剂,亦可作为吸收剂及 崩解剂。 中药片剂常选用处方中含淀粉较多的药材如淮山药、天花粉等,粉碎成细粉加入,既是起 治疗作用的药物,又起到稀释剂、吸收剂和崩解剂的作用。 2.糊精 糊精是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在冷水中溶解较慢,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具有较强的黏结性,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及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如果在 含量测定时粉碎与提取不充分,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以常于糖粉、淀粉 配合使用。 3.糖粉 系指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后磨成的粉末,色白,味甜,露于空气中易受潮结块。 糖粉是可溶性片剂的优良稀释剂,兼有矫味和黏合作用,多用于口含片和咀嚼片。中药中凡 质地疏松或纤维性较强的药物制片,应用糖粉作稀释剂。由于糖粉具有一定的黏性,可减少 片子的松散现象,并能使片剂表面光洁,增加片剂的硬度。糖粉常与淀粉、糊精配合使用, 三者选择适当比例配合,可作为乳糖的代用品,用作主药含量少的片剂稀释剂。糖粉有引湿 性,酸性及碱性较强的药物能导致蔗糖转化而增加其引湿性,故不宜用于酸、碱性药物。同 时,在一般片剂中的用量不宜过多,否则片剂在贮存过程中易逐渐变硬,影响片剂中药物的 溶出速率。 4.乳糖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由等分子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略带甜味,能溶于水, 难溶于醇,性质稳定,可与大多数药物配伍而不起化学反应。乳糖无吸湿性,有良好的可压 性,制成的片剂光洁美观,不影响药物的溶出,对主药的含量测定影响较小,是一种优良的 片剂稀释剂。乳糖有数种规格,如普通乳糖、喷雾干燥乳糖及无水乳糖等。普通乳糖是由结 晶法制成,结晶多呈楔形;喷雾干燥乳糖的粒子多呈球形,其流动性较好,但杂质含量较多
易变色。乳糖是自动物乳中提取制成的,国内乳糖产量较少,价格贵,因此,在片剂生产中 应用不多。国内多用淀粉、糊精、糖粉三者不同比例的混合物代替乳糖,其可压性尚好,但 片剂的外观、片剂中药物溶出性不及用乳糖的好。其混合比例则需结合主药性质、当地的温 度、湿度及设备条件而决定,一般用淀粉7份、糊精1份、糖粉1份的混合物,制成的片剂 有一定的硬度,表面光洁,并能很快崩解。 5.硫酸钙本品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无引湿性,性质稳定,并可与多数药物配伍,对 药物无吸附作用,防潮性能好,制成的片剂外观光洁,硬度、崩解度均好。对油类有较强的 吸收能力,常作为稀释剂和挥发油的吸收剂。硫酸钙有无水物、半水物和二水物三种形态, 作为片剂填充剂一般采用二水物。半水物遇水后易硬结,不适宜作片剂的填充剂,无水物亦 很少用。二水物若失去1分子以上的结晶水后,遇水能硬结,所以用本品作填充剂并用湿法 制粒时,应控制干燥温度在70℃以下。 6.磷酸氢钙本品为白色细微粉末或晶体,呈微碱性。磷酸氢钙(CHP0.2H0)、磷 酸钙[Ca(P0)2]物理性状相似,两者均无引湿性,且与易引湿药物同用有减低引湿作用。两 者均为中药浸出物、油类及含油浸膏类的良好吸收剂,压成的片剂较硬。 7.糖醇类甘露醇、山梨醇呈颗粒或粉末状,具有一定的甜味,在口中溶解时吸热,有 凉爽感。因此较适于咀嚼片,但价格稍贵,常与糖粉配合使用。 8.其他氧化镁、碳酸镁、碳酸钙、氢氧化铝凝胶粉及活性炭等,都可作为片剂的吸收 剂,用来吸收挥发油和脂肪油。中药片剂有些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脂肪油,不易压成片剂或 片剂的硬度很差,加入上述物质吸油后可制得合格的片剂。以上各吸收剂吸油能力不甚相同, 且稳定性、酸碱性亦不一样,应根据处方中组成药物特性试验选用。应用的方法:①吸收剂 先与含油类药物混合,使其先吸油,再与其他药物混合:②将吸收剂制成空白颗粒,干燥后 与挥发油混合,吸油后再与其他颗粒混匀。吸收剂的用量视药物中含油量而定,一般用量为 10%左右。 二、润湿剂与黏合剂 使用润湿剂与黏合剂的目的,是为了将药物细粉润湿、黏结制成颗粒以便于压片。若药物 本身具有黏性,如中药浸膏粉及含有黏性成分的药材细粉等,可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醇或水, 即能润湿,并诱发其本身的黏性,使聚结成软材,便于制粒、压片,乙醇或水称为润湿剂。 当药物本身没有黏性或黏性不足,需另加黏合剂制粒、压片。黏合剂可以是液体亦可以是固 体细粉,一般地说,液体的黏合作用较大,容易混匀,而固体黏合剂往往也兼有稀释剂和崩 解剂的作用。使用时应根据主药性质、用途和制片方法选用黏合剂。黏合剂的用量要恰当, 5
5 易变色。乳糖是自动物乳中提取制成的,国内乳糖产量较少,价格贵,因此,在片剂生产中 应用不多。国内多用淀粉、糊精、糖粉三者不同比例的混合物代替乳糖,其可压性尚好,但 片剂的外观、片剂中药物溶出性不及用乳糖的好。其混合比例则需结合主药性质、当地的温 度、湿度及设备条件而决定,一般用淀粉 7 份、糊精 1 份、糖粉 1 份的混合物,制成的片剂 有一定的硬度,表面光洁,并能很快崩解。 5.硫酸钙 本品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无引湿性,性质稳定,并可与多数药物配伍,对 药物无吸附作用,防潮性能好,制成的片剂外观光洁,硬度、崩解度均好。对油类有较强的 吸收能力,常作为稀释剂和挥发油的吸收剂。硫酸钙有无水物、半水物和二水物三种形态, 作为片剂填充剂一般采用二水物。半水物遇水后易硬结,不适宜作片剂的填充剂,无水物亦 很少用。二水物若失去 1 分子以上的结晶水后,遇水能硬结,所以用本品作填充剂并用湿法 制粒时,应控制干燥温度在 70℃以下。 6.磷酸氢钙 本品为白色细微粉末或晶体,呈微碱性。磷酸氢钙 ( CaHP04.2H20 )、磷 酸钙[Ca3(P04)2]物理性状相似,两者均无引湿性,且与易引湿药物同用有减低引湿作用。两 者均为中药浸出物、油类及含油浸膏类的良好吸收剂,压成的片剂较硬。 7.糖醇类 甘露醇、山梨醇呈颗粒或粉末状,具有一定的甜味,在口中溶解时吸热,有 凉爽感。因此较适于咀嚼片,但价格稍贵,常与糖粉配合使用。 8.其他 氧化镁、碳酸镁、碳酸钙、氢氧化铝凝胶粉及活性炭等,都可作为片剂的吸收 剂,用来吸收挥发油和脂肪油。中药片剂有些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脂肪油,不易压成片剂 或 片剂的硬度很差,加入上述物质吸油后可制得合格的片剂。以上各吸收剂吸油能力不甚相同, 且稳定性、酸碱性亦不一样,应根据处方中组成药物特性试验选用。应用的方法:①吸收剂 先与含油类药物混合,使其先吸油,再与其他药物混合;②将吸收剂制成空白颗粒,干燥后 与挥发油混合,吸油后再与其他颗粒混匀。吸收剂的用量视药物中含油量而定,一般用量为 10%左右。 二、润湿剂与黏合剂 使用润湿剂与黏合剂的目的,是为了将药物细粉润湿、黏结制成颗粒以便于压片。若药物 本身具有黏性,如中药浸膏粉及含有黏性成分的药材细粉等,可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醇或水, 即能润湿,并诱发其本身的黏性,使聚结成软材,便于制粒、压片,乙醇或水称为润湿剂。 当药物本身没有黏性或黏性不足,需另加黏合剂制粒、压片。黏合剂可以是液体亦可以是固 体细粉,一般地说,液体的黏合作用较大,容易混匀,而固体黏合剂往往也兼有稀释剂和崩 解剂的作用。使用时应根据主药性质、用途和制片方法选用黏合剂。黏合剂的用量要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