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辅导教案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2008、12 年级:初三 课题:怎样才能写出优秀作文? 学员姓名 四、语言要优美 教员姓名:石文彬 在语言方面普遍存在的毛病——艰涩难懂或枯燥乏味。 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其实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有的阅卷教师对 这类语言很反感,就会对考生有害无利。高考大纲对于作文的要求是语言通顺、用词贴切,文句 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优美、有内涵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要用最规范、最传统的语言 来写作,最好不用或少用网络语言。 规避:平时写作时尽量不使用网络语言或少数人才知道意思的语言 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 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 张、通感等)。 具体方法如下: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流畅优美的语言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这种语言能力要靠平常的努力锻炼。无错字、病句, 词句洗练流利,语脉首尾贯通,文意开合自如,是做到语言美的第一关。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文句有意蕴是语言美的真正体现。作文的语言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练就:一是恰当引用古 今中外名人名言、诗词名句、谚语、典故等:二是综合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排比、比喻、反 问、设问、对偶、夸张等;三是综合使用各种句式,如多用短句,变式句,倒装句,双重否定句 等。四是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积累。因为“腹有诗书文自华”。五是锤词炼句,以铺陈、抑扬、 排比、反问等手法增强文章气势。总而言之,润饰好了语言,能寓繁于简,寓抽象于具体;能使 文句更形象生动,更含蓄幽默,更有意蕴;能使文意更鲜明突出,更富有哲理,更耐人寻味 请看下文对“母爱”的议论: 1、曾经以为享受母爱是天经地义的,那一刻,我才明白,母亲也需要关爱 2、曾经以为同学之间只充满自私的竞争,那一刻,我才明白,友谊是多么真诚! 3、曾经以为初三生活没有快乐,那一刻,我才明白,快乐就在身边,就在我的心里 4、曾经以为自然总是无情的,那一刻,我才明白大自然也充满灵性。 5、曾经以为城市的人情是冷漠的,那一刻,我才明白邻居也是热情的。 6、曾经以为老班总是严厉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老班也有温柔的一面。 (二) 1、母爱是温馨的,那一刻,我才明白,温馨的母爱永远是我情感天空中的一抹暧阳 2、母爱是芬芳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芬芳的母爱是我情感花园里的一缕幽香。 母爱是博大的,那一刻,我才明白,博大的母爱是我情感长河里的一片帆影 4、母爱是甜蜜的,那一刻,我才明白,甜蜜的母爱是我情感糖盒里的一颗蜜饯。(原野里 的一片蔗林) 语言美之技法 美酒总是要经过长时间的酿造才有独特的芳醇,作文的语言也要经过反复锤炼才会有无穷的 魅力。古人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品味名作佳句来寻找锤炼
1 个 性 化 辅 导 教 案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2008、12 、2 年级:初三 课题:怎样才能写出优秀作文? 四、语言要优美 学员姓名: 教员姓名: 石文彬 在语言方面普遍存在的毛病——艰涩难懂或枯燥乏味。 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其实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有的阅卷教师对 这类语言很反感,就会对考生有害无利。高考大纲对于作文的要求是语言通顺、用词贴切,文句 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优美、有内涵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要用最规范、最传统的语言 来写作,最好不用或少用网络语言。 规避:平时写作时尽量不使用网络语言或少数人才知道意思的语言。 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 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 张、通感等)。 具体方法如下: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 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流畅优美的语言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这种语言能力要靠平常的努力锻炼。无错字、病句, 词句洗练流利,语脉首尾贯通,文意开合自如,是做到语言美的第一关。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文句有意蕴是语言美的真正体现。作文的语言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练就:一是恰当引用古 今中外名人名言、诗词名句、谚语、典故等;二是综合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排比、比喻、反 问、设问、对偶、夸张等;三是综合使用各种句式,如多用短句,变式句,倒装句,双重否定句 等。四是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积累。因为“腹有诗书文自华”。五是锤词炼句,以铺陈、抑扬、 排比、反问等手法增强文章气势。总而言之,润饰好了语言,能寓繁于简,寓抽象于具体;能使 文句更形象生动,更含蓄幽默,更有意蕴;能使文意更鲜明突出,更富有哲理,更耐人寻味。 请看下文对“母爱”的议论: (一) 1、曾经以为享受母爱是天经地义的,那一刻,我才明白,母亲也需要关爱。 2、曾经以为同学之间只充满自私的竞争,那一刻,我才明白,友谊是多么真诚! 3、曾经以为初三生活没有快乐,那一刻,我才明白,快乐就在身边,就在我的心里。 4、曾经以为自然总是无情的,那一刻,我才明白大自然也充满灵性。 5、曾经以为城市的人情是冷漠的,那一刻,我才明白邻居也是热情的。 6、曾经以为老班总是严厉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老班也有温柔的一面。 (二) 1、母爱是温馨的,那一刻,我才明白,温馨的母爱永远是我情感天空中的一抹暧阳。 2、母爱是芬芳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芬芳的母爱是我情感花园里的一缕幽香。 3、 母爱是博大的,那一刻,我才明白,博大的母爱是我情感长河里的一片帆影。 4、母爱是甜蜜的,那一刻,我才明白,甜蜜的母爱是我情感糖盒里的一颗蜜饯。(原野里 的一片蔗林) 语言美之技法: 美酒总是要经过长时间的酿造才有独特的芳醇,作文的语言也要经过反复锤炼才会有无穷的 魅力。古人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品味名作佳句来寻找锤炼
语言的金钥匙吧。 技法之一:合理选用生动形象的文字 善于使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具有视角冲击力的动词、形容词和其它具有修饰性作用 的词及四字格词语 范例: (1)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2)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 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3)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 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潜滋暗长,只几天工夫就星 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感悟比较:填亮词 (1)天啊!快迟到啦。我急忙下床,穿上衣服和鞋子,刷了牙,洗了脸,上学去了。 (2)实战演练:描写起晚快要迟到的情景 天哪!要迟到了。我蹬开被子,翻下床来,慌慌张张地拽过衣服,套上鞋子,几步冲进 卫生间,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刷几下,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两把,火烧火 燎地跑出屋子去 技法之二:巧用修辞张扬个性 使用比喻、排比、引用、对偶、拟人等修辞使语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①展示:下列语句使用了什么手法描写景物?有什么表达效果? 张小小的红叶儿,听了狡猾的西风劝告,私下离开母枝出来玩耍,走到半路上,风偷偷 儿的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里 溪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迷路的小红叶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旋涡里,使他滴 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 溜烟的逃走了。(拟人) 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 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命运是 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比喻、排比)。(这段文字,巧妙 地将名人的事例从不同角度排比运用,构成了含意丰富、有文化意味的句子,构成了文章的 文采,有感染力。)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 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引用)(这 段文字直接引用古人诗词,阐释了生命的内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灿若星汉的古诗词, 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考试作文中我们应 该大力弘扬,善于引用或化用古代诗词,让诗词之花在作文中大放异彩!) 语言无味,往往是由于缺乏联想,不善于比喻、描写。其实,直陈的效果,不能引人联 想和想象,审美效果一定很差 ③实战演练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像,以“美”为对象写一段话,要注意恰当运用修辞 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 抹夕阳: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缠绕在青山脚下的绿水:美是春天小雨打湿了 的浅绿:美是秋天田野上的一片金黄。(这几个句子的铺排,由于有了比喻、描写、排比的 运用,将美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既点明了美“处处都有”,又表现了美的“多姿多彩”。十
2 语言的金钥匙吧。 技法之一:合理选用生动形象的文字 善于使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具有视角冲击力的动词、形容词和其它具有修饰性作用 的词及四字格词语。 范例: (1)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2)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 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3)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 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潜滋暗长,只几天工夫就星 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感悟比较:填亮词 (1)天啊!快迟到啦。我急忙下床,穿上衣服和鞋子,刷了牙,洗了脸,上学去了。 (2)实战演练:描写起晚快要迟到的情景。 天哪!要迟到了。我蹬开被子,翻下床来,慌慌张张地拽过衣服,套上鞋子,几步冲进 卫生间,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刷几下,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两把,火烧火 燎地跑出屋子去。 技法之二:巧用修辞张扬个性 使用比喻、排比、引用、对偶、拟人等修辞使语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①展示:下列语句使用了什么手法描写景物?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张小小的红叶儿,听了狡猾的西风劝告,私下离开母枝出来玩耍,走到半路上,风偷偷 儿的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里。 溪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迷路的小红叶,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旋涡里,使他滴 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 溜烟的逃走了。(拟人) 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 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命运是 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 (比喻、排比) 。(这段文字,巧妙 地将名人的事例从不同角度排比运用,构成了含意丰富、有文化意味的句子,构成了文章的 文采,有感染力。)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 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引用)(这 段文字直接引用古人诗词,阐释了生命的内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灿若星汉的古诗词, 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考试作文中我们应 该大力弘扬,善于引用或化用古代诗词,让诗词之花在作文中大放异彩!) 语言无味,往往是由于缺乏联想,不善于比喻、描写。其实,直陈的效果,不能引人联 想和想象,审美效果一定很差。 ③实战演练: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像,以“美”为对象写一段话,要注意恰当运用修辞。 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 抹夕阳;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缠绕在青山脚下的绿水;美是春天小雨打湿了 的浅绿;美是秋天田野上的一片金黄。(这几个句子的铺排,由于有了比喻、描写、排比的 运用,将美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既点明了美“处处都有”,又表现了美的“多姿多彩”。十
分形象,有感染力。)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不但能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可以 调节音节,增强语言音乐美,使语言更富感染力,从而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明确:引用、化用诗词名句 以“亲情”为话题,引用古诗,写一组句子 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 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牵挂,亲情是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技法之三:幽默诙谐中显现才情 借助诙谐幽默的语言使行文生动活泼、新颖别致,读起来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捧 腹大笑 范例:1.小明对小李、小张说:“我看见一个家伙穿着一条长裤,是用尿素袋制成的。” 小明还没说完便大笑起来,“他他裤脚那儿还印着净重50公斤。”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2因为遗传,她体检时努力踮起脚尖,身高也不足153米;由于变异,她长出了两颗小 虎牙,分别叫葡萄牙和西班牙;她的招牌表情便是笑,至于招牌动作,则是男生们都会做的 方法小结:今天我们总结了使语言美起来的方法。当然增强语言的魅力还有多种手段 而且要注意恰当地综合运用,才能使文章文采斐然。 进行写作训练:请你描写一下星期五下午放学时的场面。 提示:①写三五句话;②选好一个角度,仔细观察:③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尽量使自 己的语言生动 放学铃声刚响过,同学们如同被禁锢于鸟笼而得以放飞似箭一般冲出教室。顿时,整幢教学 楼都在颤抖,似乎天花板随时有被踏破、坠落的危险,此时,同学们共冋的目标:冲向车棚 百米跑的冠军们自然有优势,但别的同学并不甘示弱,竭尽全力。大家此时早已饥肠辘辘, 早一点回家,便可以早一点吃上晚饭。平日里的纤纤女生,此时完全成了巾帼英雄,脚下生风 欲与男儿试比快。由于自行车排得又挤又密,拿车自然遇上了不小的麻烦。他们可有办法呢:看 准自己的车,拼命往外拉,顾不得别人的车了;更有的人,竟用脚向自己坐骑两旁的车子踹去 请它靠边站 车棚的一幕,多么轰轰烈烈!此时充当斯文,发扬风格,那就大可不必了。你若在一边等着 很有可能“倒车事件”的受害者便是你。推车族的每人都抱定同一个目标:早推到车便是胜利。到 手者手推车把,飞速离开。于是推车族“一心只想往前飞”,不管自己的坐骑如何伤痕累累,踏车 的频率越来越快,归心似箭嘛 抬腕看表,共用5分钟时间,学校已人去校空,不能不佩服推车族的神速。此时,车棚里 静悄悄的,只留下那些残局。我由于在教室多做了几分钟作业,真苦了我的老车。待我来到车棚 正姿态丑陋地卧着迎接主人 忠告:作文的训练,语言是基础,而语言的出彩不可能一蹴而就。 建议: 1、广泛阅读,用心积累 2、善于模仿,勤于练笔 3、反复推敲,斟酌字句4、关注生活,留心妙语 考场作文语言如何才能出彩?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实现,孔子曰:“言之无文,行 而不远”,这就是说文章要有文采,要有趣味、要耐读。所以考场作文语言也要有文采,才 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获得高分 1、俗语的引用
3 分形象,有感染力。)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不但能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可以 调节音节,增强语言音乐美,使语言更富感染力,从而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明确:引用、化用诗词名句。 以“亲情”为话题,引用古诗,写一组句子 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 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牵挂,亲情是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技法之三:幽默诙谐中显现才情 借助诙谐幽默的语言使行文生动活泼、新颖别致,读起来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捧 腹大笑。 范例:1.小明对小李、小张说:“我看见一个家伙穿着一条长裤,是用尿素袋制成的。” 小明还没说完便大笑起来,“他……他裤脚那儿还印着净重 50 公斤。”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2.因为遗传,她体检时努力踮起脚尖,身高也不足 1.53 米;由于变异,她长出了两颗小 虎牙,分别叫葡萄牙和西班牙;她的招牌表情便是笑,至于招牌动作,则是男生们都会做的 “酷”…… 方法小结:今天我们总结了使语言美起来的方法。当然增强语言的魅力还有多种手段, 而且要注意恰当地综合运用,才能使文章文采斐然。 进行写作训练:请你描写一下星期五下午放学时的场面。 提示:①写三五句话;②选好一个角度,仔细观察;③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尽量使自 己的语言生动。 放学铃声刚响过,同学们如同被禁锢于鸟笼而得以放飞似箭一般冲出教室。顿时,整幢教学 楼都在颤抖,似乎天花板随时有被踏破、坠落的危险,此时,同学们共同的目标:冲向车棚。 百 米跑的冠军们自然有优势,但别的同学并不甘示弱,竭尽全力。大家此时早已饥肠辘辘, 早一点回家,便可以早一点吃上晚饭。平日里的纤纤女生,此时完全成了巾帼英雄,脚下生风, 欲与男儿试比快。由于自行车排得又挤又密,拿车自然遇上了不小的麻烦。他们可有办法呢:看 准自己的车,拼命往外拉,顾不得别人的车了;更有的人,竟用脚向自己坐骑两旁的车子踹去, 请它靠边站。 车棚的一幕,多么轰轰烈烈!此时充当斯文,发扬风格,那就大可不必了。你若在一边等着, 很有可能“倒车事件”的受害者便是你。推车族的每人都抱定同一个目标:早推到车便是胜利。到 手者手推车把,飞速离开。于是推车族“一心只想往前飞”,不管自己的坐骑如何伤痕累累,踏车 的频率越来越快,归心似箭嘛。 抬腕看表,共用 5 分钟时间,学校已人去校空,不能不佩服推车族的神速。此时,车棚里, 静悄悄的,只留下那些残局。我由于在教室多做了几分钟作业,真苦了我的老车。待我来到车棚, 正姿态丑陋地卧着迎接主人。 忠告:作文的训练,语言是基础,而语言的出彩不可能一蹴而就。 建议: 1、广泛阅读,用心积累 2、善于模仿,勤于练笔 3、反复推敲,斟酌字句 4、关注生活,留心妙语 考场作文语言如何才能出彩 ?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实现,孔子曰:“言之无文,行 而不远”,这就是说文章要有文采,要有趣味、要耐读。所以考场作文语言也要有文采,才 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获得高分。 1、 俗语的引用
俗语是人们在生活中流传着的定形的话语,它具有普遍流行又简练形象,使用它可以使我们 的语言既简洁形象又生动活泼。如: 处小院,隔墙住着两家。老刘是一位从事“爬格子”的,妻子、女儿一家三口。墙那边, 听说是什么局长。老刘家种着些豆角,而墙那边也长着些丝瓜。豆角藤顺墙蔓过去,瓜秧沿 墙爬过来。绿油油的豆角,长条长条的丝瓜,长得讨人喜欢。局长家三天两日,来客络绎不 绝。到晚上,局长家灯火辉煌,宾眀满座;而老刘家,冷冷清清,“一盏灯漂白了四璧”。初 作邻居时,见面也打打招呼,道个好。后来,局长便把招呼给免了。对老刘的招呼,只是很 高傲地点下头,再后来,这点动作也没有,如同一个面无表情的蜡像。老刘心里感叹着:‘我 曾尝试着接近别人,无奈别人看不起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啊!”于是两家都不去管那些爬过墙 头的豆瓜,一任它们长着。日子照过。(2005年山东淄博中考满分作文《邻居》) 这里的“爬格子”是指从事写作的俗语,“一盏灯漂白了四璧”多么简洁生动,形象地说明 了老刘家的冷清,没有宾朋来客,也不热闹。读了这些熟悉的俗语,就如同在他乡遇见了老 朋友,阅卷老师肯定会眼睛一亮,判给高分。再则引用这样的俗语,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 化底蕴,也应给高分。引用了俗语的文章,读起来还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2、修辞的运用。 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把读者引入到一个美妙的境界。巧 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反映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如: 篱笆修筑竖三桩,暖流涌动感心房。感恩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我们感恩是因为曾经 获得和索取——父母的爱,朋友的情,师长的教导曾经有一股清泉,润泽心田:曾经有 一阵和风,唤醒希望: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在你困苦时,把手伸向了你。这份帮助,也许是 送来千金,也许只是投来一个小小的眼神,但都足以让我们心生温暖,渡过难关。感动,就 么悄无声息地在心田里发芽。在心的指引下,我们感恩。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图报,也许在心灵接受到爱的讯息时只产生谢意,那么,何 不把它化为行动——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温暖的肩膀,都行。感恩于朋友,梁山好汉 两肋插刀:恩于他人,武子岳父结草衔环;感恩于人民,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 以行动感恩,青史留美名。一万次的空想都不及一次行动,再大的谢意也比不上实质性的帮 助。感恩是心头的一张邮票,惟有用行动去传递,才是真实而美丽的。(2005年武汉中考满 分作文《感恩的心》) 这里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使人感到生动形象,语言 优美。“感恩于朋友,梁山好汉两肋插刀:恩于他人,武子岳父结草衔环;感恩于人民,周 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组排比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感恩的不同形式,又使语气 自然流畅,很有气势。 3、专业术语的巧用。 科学发展到现在,形成了许多专业,许多人在不同的专业领域里工作,但人又是在丰富 多彩的世界里生活,不可避免地接触、使用跨学科知识。有时候,我们把不同专业领域里的 术语交叉使用,可以产生幽默的效果。作文也一样,使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可以增强 趣味性、可读感。如: 镜头对准我们的社会一一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着,无产阶级专政或称人民民主专 政“在”着,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在”着,人民当家作主“在”着全都完好 无损。稳定压倒一切,和平发展是两大主题,物质和文明两手都要硬,经济以8%左右的速 度递增着.祖国一片繁荣,形式一片大好。 (2005年山东淄博中考满分作文《国在山河破》) 读了这些语句,我们感到很有趣,因为它用了许多的专业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着,无产阶级专政或称人民民主专政在着,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在着
4 俗语是人们在生活中流传着的定形的话语,它具有普遍流行又简练形象,使用它可以使我们 的语言既简洁形象又生动活泼。如: 一处小院,隔墙住着两家。老刘是一位从事“爬格子”的,妻子、女儿一家三口。墙那边, 听说是什么局长。老刘家种着些豆角,而墙那边也长着些丝瓜。豆角藤顺墙蔓过去,瓜秧沿 墙爬过来。绿油油的豆角,长条长条的丝瓜,长得讨人喜欢。局长家三天两日,来客络绎不 绝。到晚上,局长家灯火辉煌,宾朋满座;而老刘家,冷冷清清,“一盏灯漂白了四璧”。初 作邻居时,见面也打打招呼,道个好。后来,局长便把招呼给免了。对老刘的招呼,只是很 高傲地点下头,再后来,这点动作也没有,如同一个面无表情的蜡像。老刘心里感叹着:“我 曾尝试着接近别人,无奈别人看不起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啊!”于是两家都不去管那些爬过墙 头的豆瓜,—任它们长着。日子照过。 (2005 年山东淄博中考满分作文《邻居》) 这里的“爬格子”是指从事写作的俗语,“一盏灯漂白了四璧”多么简洁生动,形象地说明 了老刘家的冷清,没有宾朋来客,也不热闹。读了这些熟悉的俗语,就如同在他乡遇见了老 朋友,阅卷老师肯定会眼睛一亮,判给高分。再则引用这样的俗语,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 化底蕴,也应给高分。引用了俗语的文章,读起来还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2、 修辞的运用。 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把读者引入到一个美妙的境界。巧 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反映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如: 篱笆修筑竖三桩,暖流涌动感心房。感恩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我们感恩是因为曾经 获得和索取——父母的爱,朋友的情,师长的教导……曾经有一股清泉,润泽心田;曾经有 一阵和风,唤醒希望;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在你困苦时,把手伸向了你。这份帮助,也许是 送来千金,也许只是投来一个小小的眼神,但都足以让我们心生温暖,渡过难关。感动,就 这么悄无声息地在心田里发芽。在心的指引下,我们感恩。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图报,也许在心灵接受到爱的讯息时只产生谢意,那么,何 不把它化为行动——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温暖的肩膀,都行。感恩于朋友,梁山好汉 两肋插刀;恩于他人,武子岳父结草衔环;感恩于人民,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 以行动感恩,青史留美名。一万次的空想都不及一次行动,再大的谢意也比不上实质性的帮 助。感恩是心头的一张邮票,惟有用行动去传递,才是真实而美丽的。 (2005 年武汉中考满 分作文《感恩的心》) 这里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使人感到生动形象,语言 优美。“感恩于朋友,梁山好汉两肋插刀;恩于他人,武子岳父结草衔环;感恩于人民,周 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组排比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感恩的不同形式,又使语气 自然流畅,很有气势。 3、专业术语的巧用。 科学发展到现在,形成了许多专业,许多人在不同的专业领域里工作,但人又是在丰富 多彩的世界里生活,不可避免地接触、使用跨学科知识。有时候,我们把不同专业领域里的 术语交叉使用,可以产生幽默的效果。作文也一样,使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可以增强 趣味性、可读感。如: 镜头对准我们的社会——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着,无产阶级专政或称人民民主专 政“在”着,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在”着,人民当家作主“在”着……全都完好 无损。稳定压倒一切,和平发展是两大主题,物质和文明两手都要硬,经济以 8%左右的速 度递增着……祖国一片繁荣,形式一片大好。 (2005 年山东淄博中考满分作文《国在山河破》) 读了这些语句,我们感到很有趣,因为它用了许多的专业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着,无产阶级专政或称人民民主专政‘在’着,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在’着
稳定压倒一切,和平发展是两大主题这些政治术语的运用,给人一种新奇的感受 4、诗词语句的化用 古典诗文从形式上看句子简练,节奏感强,有很强的音乐性,从内容上看蕴涵着深刻的 意义,在作文中运用它就像用了成语一样,不但使作文表达的意思深刻、言简意赅,还会为 作文的语言增色不少,使作文语言高雅而有韵味。 然而,月有圆缺阴晴,又怎能总是完美无缺?人有离合悲欢,又岂能奢求永久的团圆?婉 转悠扬的笛声伴水飘来,圆月清风中的大地显得格外清宁冷静。“闭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大观园的两位女儿啊,虽是锦衣玉食,无奈寄人篱下,父母双亡,中秋之夜孤单的身影,更 显感伤。面对万家团圆,湘云、黛玉的联诗又显得如此凄美悲凉。 “明月几时有?”苏轼把酒问月。中秋良宵,弟兄分离,杳无音讯,唯有皓月孤影相伴, 起舞弄清影”,一夜难成眠。罢,罢,罢!无法相见又何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在圆月之下,即使远隔千里,也算是另一种相聚吧! 载载中秋月,记录下欢声笑语,记录下离愁别绪,而无论古月今月,人心千变,月总 是月,于中秋展现完美 中秋赏月,月亦可读,可思,可品 中秋思月,让我们像月一般清宁冷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秋思月,让我们像月一样晶莹坦荡,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中秋思月,让我们像月一样,释然阴晴圆缺,笑对悲欢离合 (2006年淄博中考满分作文《中秋思月》) 这篇文章的文化底蕴很深厚,主要是它化用、引用了许多诗词名句。“月有圆缺阴晴, 又怎能总是完美无缺?人有离合悲欢,又岂能奢求永久的团圆?”这是苏轼“月有阴晴圆缺,人 有悲欢离合”的化用。“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则是对《菜根谈》“宠辱不惊,闲看厅前花开花 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的化用。文中“闭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诗句是从《红 楼梦》中引来的,这一切,都符合文章的意境而使文章增色 5、幽默语言的妙用。 作文中的幽默的语言,会给人一种新鲜感,令读者忍俊不禁。考场作文让阅卷老师在理 解内容的时候,感到轻松愉悦,从而获得高分。 “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 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暑假前的一次考试,我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名次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遥远的岭南 啊,顿时成了我的“后花园”,可我却没有苏东坡的豪放洒脱,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 长做岭南人”的妙句。当老师宣布这消息时,顿时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两眼昏花, 头晕耳鸣,真的快要支撑不住了。(2006年上海中考满分作文《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 的人》) 这是一篇散发着灵气、诙谐、幽默的考场佳作,选材巧妙,语言有文采。如:“最后 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向往之”, 本来“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等词语是用来写自然、气候的:“避而远之、心向往之”是 文言语句,这样反常使用增加了幽默感 我们在应试作文中怎样做到“有文采”呢? 方法一:讲究用词 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用于描述客观事物的语言也应该如此。写文章首先 要选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那一个词语,使用词精当,鲜明生动,富于变化,增添文章 的文采 例:如果我们惶惶不可终日,始终感到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那麽周围的一切就会变
5 “ 稳定压倒一切,和平发展是两大主题”这些政治术语的运用,给人一种新奇的感受。 4、诗词语句的化用。 古典诗文从形式上看句子简练,节奏感强,有很强的音乐性,从内容上看蕴涵着深刻的 意义,在作文中运用它就像用了成语一样,不但使作文表达的意思深刻、言简意赅,还会为 作文的语言增色不少,使作文语言高雅而有韵味。 然而,月有圆缺阴晴,又怎能总是完美无缺?人有离合悲欢,又岂能奢求永久的团圆? 婉 转悠扬的笛声伴水飘来,圆月清风中的大地显得格外清宁冷静。“闭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大观园的两位女儿啊,虽是锦衣玉食,无奈寄人篱下,父母双亡,中秋之夜孤单的身影,更 显感伤。面对万家团圆,湘云、黛玉的联诗又显得如此凄美悲凉。 “明月几时有?”苏轼把酒问月。中秋良宵,弟兄分离,杳无音讯,唯有皓月孤影相伴, “起舞弄清影”,一夜难成眠。罢,罢,罢!无法相见又何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在圆月之下,即使远隔千里,也算是另一种相聚吧! 一载载中秋月,记录下欢声笑语,记录下离愁别绪,而无论古月今月,人心千变,月总 是月,于中秋展现完美。 中秋赏月,月亦可读,可思,可品。…… 中秋思月,让我们像月一般清宁冷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秋思月,让我们像月一样晶莹坦荡,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中秋思月,让我们像月一样,释然阴晴圆缺,笑对悲欢离合。 (2006 年淄博中考满分作文《中秋思月》) 这篇文章的文化底蕴很深厚,主要是它化用、引用了许多诗词名句。“月有圆缺阴晴, 又怎能总是完美无缺?人有离合悲欢,又岂能奢求永久的团圆?”这是苏轼“月有阴晴圆缺,人 有悲欢离合”的化用。 “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则是对《菜根谈》“宠辱不惊,闲看厅前花开花 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的化用。文中 “闭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诗句是从《红 楼梦》中引来的,这一切,都符合文章的意境而使文章增色。 5、 幽默语言的妙用。 作文中的幽默的语言,会给人一种新鲜感,令读者忍俊不禁。考场作文让阅卷老师在理 解内容的时候,感到轻松愉悦,从而获得高分。 “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 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暑假前的一次考试,我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名次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遥远的岭南 啊,顿时成了我的“后花园”,可我却没有苏东坡的豪放洒脱,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 长做岭南人”的妙句。当老师宣布这消息时,顿时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两眼昏花, 头晕耳鸣,真的快要支撑不住了。 (2006 年上海中考满分作文《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 的人》) 这是一篇散发着灵气、诙谐、幽默的考场佳作,选材巧妙,语言有文采。如:“‘最后一 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向往之”, 本来“ 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等词语是用来写自然、气候的;“避而远之、心向往之”是 文言语句,这样反常使用增加了幽默感。 我们在应试作文中怎样做到“有文采”呢? 方法一:讲究用词。 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用于描述客观事物的语言也应该如此。写文章首先 要选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那一个词语,使用词精当,鲜明生动,富于变化,增添文章 的文采。 例:如果我们惶惶不可终日,始终感到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那麽周围的一切就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