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河流特征的判读:可以依据大洲地形图,从河流密度(主要河流)、总体流向、内外 流区域面积对比等方面来分析。河流的水系特征深受地形、气候的影响。例如,读“亚洲地 形图”可看出,亚洲大江大河很多(亚洲面积大),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 顺地势呈辐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内流区面积广大(内 陆地区面积大)。 (5)亚洲和欧洲的人口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东部、南部人口稠密,西部、北部和大陆内部地区 人口稀疏,亚洲人口增长过快。欧洲除北部寒冷地区外,大部分工区人口稠密,欧洲人 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 2、非洲 (1)高原为主的地形。 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非洲东部有世 界地上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 漠 (2)炎热的气候。 通过读图和阅读有关资料可知,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 平均气温在20度以上,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炎热干燥 有“热带大陆”之称。降水分布极不均衡,赤道附近和几内亚湾沿岸降水丰富,南 北回归线两侧的热带沙漠地区则降水稀少,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广的大洲。气候带(类 型)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3)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系特征,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刚果河的水量比尼罗河 大的原因 3、美洲 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 部是低缓的山地。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地区在温带),气候类型复 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很大:(1)山脉呈南北走 向,中部是纵贯南北的广阔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寒冷空气 可长驱南下,直抵墨西哥湾沿岸,造成大范围的寒冷天气,夏季,丛墨 第11页/共34页
· 第 11页 / 共 34页 (4)河流特征的判读:可以依据大洲地形图,从河流密度(主要河流)、总体流向、内外 流区域面积对比等方面来分析。河流的水系特征深受地形、气候的影响。例如,读“亚洲地 形图”可看出,亚洲大江大河很多(亚洲面积大),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 顺地势呈辐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内流区面积广大(内 陆地区面积大)。 (5)亚洲和欧洲的人口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东部、南部人口稠密,西部、北部和大陆内部地区 人口稀疏,亚洲人口增长过快。欧洲除北部寒冷地区外,大部分工区人口稠密,欧洲人 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 2、非洲 (1)高原为主的地形。 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非洲东部有世 界地上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 漠。 (2)炎热的气候。 通过读图和阅读有关资料可知,非洲 3/4 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 平均气温在 20 度以上,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炎热干燥, 有“热带大陆”之称。降水分布极不均衡,赤道附近和几内亚湾沿岸降水丰富,南 北回归线两侧的热带沙漠地区则降水稀少,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广的大洲。气候带(类 型)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3)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系特征,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刚果河的水量比尼罗河 大的原因。 3、美洲 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 部是低缓的山地。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地区在温带),气候类型复 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很大:(1)山脉呈南北走 向,中部是纵贯南北的广阔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寒冷空气 可长驱南下,直抵墨西哥湾沿岸,造成大范围的寒冷天气,夏季,从墨
西哥湾沿岸北上的大西洋暖湿空气可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多雨天气(2) 西部高耸的山脉阻挡了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大陆内部,使温湿的温带 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状”分布于西海岸的沿海地区。 南美洲西部分布着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域广阔,平 原与高原相间分布。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毫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第七章了解地区 1.东南亚 重点是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特征,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士 字路口”,交通位置非常重要。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扼“十字路口”的咽喉,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 线的必经之地。 (2)地形与河流:中南半岛的地势北高南低,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 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各大河流的上游蕴藏着丰 富的水能资源,下游的冲积平原和河囗三角洲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大城市 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马来群岛山岭众多,地形崎岖,河流 湍急。这里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有”火山国”之称 (3)气候: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明显,一年分为早季和雨季 11月至次年5月为早季,降水少6—10月为雨季,降水多),马来群岛大 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这种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 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和稻米产区 第12页/共34页
· 第 12页 / 共 34页 西哥湾沿岸北上的大西洋暖湿空气可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多雨天气。(2) 西部高耸的山脉阻挡了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大陆内部,使温湿的温带 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状”分布于西海岸的沿海地区。 南美洲西部分布着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域广阔,平 原与高原相间分布。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第七章 了解地区 1.东南亚 重点是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特征,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 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 字路口”,交通位置非常重要。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扼“十字路口”的咽喉,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 线的必经之地。 (2) 地形与河流:中南半岛的地势北高南低,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 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各大河流的上游蕴藏着丰 富的水能资源,下游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大城市 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马来群岛山岭众多,地形崎岖,河流 湍急。这里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有”火山国”之称。 (3) 气候: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明显,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 (11 月至次年 5 月为旱季,降水少 6——10 月为雨季,降水多),马来群岛大 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这种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 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和稻米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