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较低,四肢较长。分布于非洲中部和南部),并在地图上指出它们主要的分布地区 5、了解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中、英法俄、西班牙利阿拉伯语6种)。世界 三大宗教主要的分布地区,在图上识别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 6、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认识聚落的形态。举例说明聚落的形成、发 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等地方最容易形成聚落 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例如: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 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可以抵抗寒冷、保温。温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较 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如东南亚的高脚屋我国云南西 双版纳的竹楼等(便于通风散热和排水)。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民墙厚、窗户 小,屋顶多为平顶可以抵抗高温热浪和风沙的侵袭)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考点解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天气的突出特点是 多变,是某地短时间内大气的状态,可用晴雨,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例如,昨 日闷热,有阵雨,今日阴转多云。较凉爽等。气候是某地多年(长时间)天气的平均状 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中国北方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昆明四季如春等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举例说明气温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平 均降水量分布图,总结气温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基本情况。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最观和 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例如,由于气温的影响 冬季,我国北方可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而在南方的海南岛到处可见郁郁葱葱 婀娜多姿的椰树 阅读世界年(或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比较、区分不同地区气温的高低,并根据图 第6页/共34
· 第 6页 / 共 34页 下巴较低,四肢较长。分布于非洲中部和南部),并在地图上指出它们主要的分布地区。 5、了解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中、英、法、俄、西班牙和阿拉伯语 6 种)。世界 三大宗教主要的分布地区,在图上识别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 6、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认识聚落的形态。举例说明聚落的形成、发 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等地方最容易形成聚落。 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例如: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 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可以抵抗寒冷、保温)。温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较 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如东南亚的高脚屋,我国云南西 双版纳的竹楼等(便于通风散热和排水)。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民居墙厚、窗户 小,屋顶多为平顶(可以抵抗高温热浪和风沙的侵袭)。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考点解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天气的突出特点是 多变,是某地短时间内大气的状态,可用晴雨,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例如,昨 日闷热,有阵雨,今日阴转多云。较凉爽等。气候是某地多年(长时间)天气的平均状 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中国北方 1 月和 2 月多严寒天气,昆明四季如春等。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举例说明气温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平 均降水量分布图,总结气温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基本情况。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最观和 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例如,由于气温的影响。 冬季,我国北方可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而在南方的海南岛到处可见郁郁葱葱, 婀娜多姿的椰树。 阅读世界年(或 1 月 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比较、区分不同地区气温的高低,并根据图
中等温线的分布情况简单地归纳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能 比较、判断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多少并根据图中的信息大致归纳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差异, 例如,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地区降水多,大陆西岸地区降 水少,温带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等 4、运用气候资料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并能对气候图表或气温降水量数 据进行阅读分析,总结气温和降水的主要特点。(1)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气温曲线图有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两种。气温的日变化是以 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是连续不断的。尽管气温的日变化曲线是通过某几个时点的 气温绘制出来的。但它表示的是一天气温的连续变化。因而曲线上不用标出点。而气温的年 变化曲线是通过将表示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的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面绘制的。时间并不是 连续的,曲线上要将表示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的点醒目标出。图①是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可看出了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将7月的气温值减去1月的气温值就是气温年较 差。这是北半球大陆上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如果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则 它是北半球海洋上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反之,7月气温最低。1月气温最高,它就 是南半球大陆上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8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它就是南半球 海洋上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②是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可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午后2时(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旦出前后(时)。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就是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越大,气候的大陆性越强,气温日较差越小。,气候的 海洋性越强。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如图 3至图6,其横轴是月份,纵轴是降水量。根据降水柱高低的变化可判断出年内降水的 季节变化,各月降水柱相差不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这种情况有全年多雨 型、全年少雨型两种。如果降水柱都比较高,数值大,这是全年多雨型(图3)如果 降水柱都比较低、数值小。甚至有的月份为零。这是全年少雨型(图4),各月降水柱相 差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差异很大。要指出哪几个月降水较多、哪几个月降水较少,如果降 水多的月份集中在夏季,这是夏雨型图5)如果降水多的月份集中在冬季,这是冬雨型 (图6),如果降水多的月份集中在连续的某6个月。降水少的月份集中在连续的另外6个月, 这是干湿季型 第7页/共34页
· 第 7页 / 共 34页 中等温线的分布情况简单地归纳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能 比较、判断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多少并根据图中的信息大致归纳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差异, 例如,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地区降水多,大陆西岸地区降 水少,温带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等。 4、运用气候资料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并能对气候图表或气温降水量数 据进行阅读分析,总结气温和降水的主要特点。 (1)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气温曲线图有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两种。气温的日变化是以 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是连续不断的。尽管气温的日变化曲线是通过某几个时点的 气温绘制出来的。但它表示的是一天气温的连续变化。因而曲线上不用标出点。而气温的年 变化曲线是通过将表示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的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面绘制的。时间并不是 连续的,曲线上要将表示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的点醒目标出。 图①是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可看出了 7 月气温最高,1 月气温最低。将 7 月的气温值减去 1 月的气温值就是气温年较 差。这是北半球大陆上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如果 8 月气温最高。2 月气温最低,则 它是北半球海洋上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反之,7 月气温最低。1 月气温最高,它就 是南半球大陆上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8 月气温最低,2 月气温最高。它就是南半球 海洋上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②是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可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午后 2 时(14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4 时)。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就是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越大,气候的大陆性越强,气温日较差越小。,气候的 海洋性越强。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如图 3 至图 6,其横轴是月份,纵轴是降水量。根据降水柱高低的变化可判断出年内降水的 季节变化,各月降水柱相差不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这种情况有全年多雨 型、全年少雨型两种。如果降水柱都比较高,数值大,这是全年多雨型(图 3)如果 降水柱都比较低、数值小。甚至有的月份为零。这是全年少雨型(图 4),各月降水柱相 差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差异很大。要指出哪几个月降水较多、哪几个月降水较少 ,如果降 水多的月份集中在夏季,这是夏雨型(图 5)如果降水多的月份集中在冬季,这是冬雨型 (图 6),如果降水多的月份集中在连续的某 6 个月。降水少的月份集中在连续的另外 6 个月, 这是干湿季型
(3)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如下图。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横坐标是一年12个月份,纵坐 标左边是气温数 1、根据气候资料。对照图左边的气温刻度。将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在图上。最好先就相 应的月份和气温值画一条十字交叉线,然后在交叉处标上点,最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12个 点。从而描出12个月的气温变化曲线 2、对照图右边的降水量刻度,将各月的降水量数据用短横线标在图中相应的月份上方,再 将每个月的降水量分别向下画出柱状。从而描出12个月的降水量柱状图。试一试:请同学 们在上图中画出未完成的部分 5、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知道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根据生活体验,大致了解当 地昼夜长短变化的情况。 读地球上的五带图。知道地球表面五带的范围和各带的特点。 6、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释一些相关地理现象的原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不同的纬度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一般情祝是低纬多,高纬少,因此,不 同的热量带气候特征差异明显。例如,热带终年炎热。寒带终年寒冷,温带四季变 化明显。受此影响,不同的热量带自然景观的差异也很明显 (2海陆分布,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冬季,陆 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温高些,在中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 份一般也不同,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的也比较明显,一般情況是沿海地区降水多,远离 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少。这种情况在中纬度地区尤为明显。 (3)地形地势。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有明显的阻挡、抬升作用。使山脉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例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西侧沿海平原是较湿润景观,东侧 高原是荒漠景观,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降低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际约0.60C,例如,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 顶积雪终年不化 (4)人类活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 升高,气候变化异常。例如,干旱,洪满、冰雪等灾害频繁,全球气温升高,还使极地的 冰雪快速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和海洋中的岛屿,使人类丧失生 第8页/共34
· 第 8页 / 共 34页 (3)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如下图。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横坐标是一年 12 个月份,纵坐 标左边是气温数。 1、根据气候资料。对照图左边的气温刻度。将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在图上。最好先就相 应的月份和气温值画一条十字交叉线,然后在交叉处标上点,最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12 个 点。从而描出 12 个月的气温变化曲线。 2、对照图右边的降水量刻度,将各月的降水量数据用短横线标在图中相应的月份上方,再 将每个月的降水量分别向下画出柱状。从而描出 12 个月的降水量柱状图。试一试:请同学 们在上图中画出未完成的部分。 5、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知道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根据生活体验,大致了解当 地昼夜长短变化的情况。 读地球上的五带图。知道地球表面五带的范围和各带的特点。 6、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释一些相关地理现象的原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不同的纬度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一般情祝是低纬多,高纬少,因此,不 同的热量带气候特征差异明显。 例如,热带终年炎热。寒带终年寒冷,温带四季变 化明显。受此影响,不同的热量带自然景观的差异也很明显。 (2)海陆分布,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冬季,陆 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温高些,在中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 份一般也不同,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的也比较明显,一般情況是沿海地区降水多,远离 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少。这种情况在中纬度地区尤为明显。 (3)地形地势。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有明显的阻挡、抬升作用。使山脉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例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西侧沿海平原是较湿润景观,东侧 高原是荒漠景观,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降低。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际约 0.60C,例如,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 顶积雪终年不化 (4)人类活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 升高,气候变化异常。例如,干旱,洪满、冰雪等灾害频繁,全球气温升高,还使极地的 冰雪快速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和海洋中的岛屿,使人类丧失生
存之地。 7、运用图表学习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一节内容多,难度大。学习时要抓住重点。掌握方法和技巧 重点是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区,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 气候、热带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 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同时,要知道根据图例说出主要气候区一些城市的气候类型。 (2)运用图片识别一些典型的自然景观与气候类型之间的关系,例如,热带雨林景观与热带 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景观与热带草原气候 (3)对气候特征的学习,着重点应放在对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的分析 上,不要去死记硬背气候特征,重点分析热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 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4)对各种气候类型特征的分析。尤其是区别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如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 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不能集中在本节一次性完成,可以适当分散进 行。在学习相关的区域地理内容时再加深理解。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1、运用地图,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 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 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1)从领土面积看,有面积大国(俄罗斯)和袖珍小 国(梵蒂冈)之分,(2)从人看,有的国家人口众多(中国,有的国家人口很少梵 蒂冈),有的国家人口密度很小(澳大利亚)。(3)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看,有 的是发达国家(美国),有的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发达国家主要分布于北美洲 欧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达国家经济发 达,市场繁荣,工业以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进口廉价原材料,出口技术含量高 的工业品,获取高额利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落后,工业以资源型和资源加工 型为主,出口原材料,利润低(被发达国家剥削) 发达国家占世界人口的16%,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72%,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84%, 只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2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也很大 2。以美国汽车生产国际合作的方式为案例,了解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第9页/共34
· 第 9页 / 共 34页 存之地。 7、运用图表学习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一节内容多,难度大。学习时要抓住重点。掌握方法和技巧 重点是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区,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 气候、热带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 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同时,要知道根据图例说出主要气候区一些城市的气候类型。 (2)运用图片识别一些典型的自然景观与气候类型之间的关系,例如,热带雨林景观与热带 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景观与热带草原气候 (3)对气候特征的学习,着重点应放在对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的分析 上,不要去死记硬背气候特征,重点分析热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 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4)对各种气候类型特征的分析。尤其是区别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如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 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不能集中在本节一次性完成,可以适当分散进 行。在学习相关的区域地理内容时再加深理解。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 1、运用地图,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 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 世界上有 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1)从领土面积看,有面积大国(俄罗斯)和袖珍小 国(梵蒂冈)之分,(2)从人看,有的国家人口众多(中国),有的国家人口很少(梵 蒂冈),有的国家人口密度很小(澳大利亚)。(3)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看,有 的是发达国家(美国),有的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发达国家主要分布于北美洲, 欧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达国家经济发 达,市场繁荣,工业以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进口廉价原材料,出口技术含量高 的工业品,获取高额利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落后,工业以资源型和资源加工 型为主,出口原材料,利润低(被发达国家剥削)。 发达国家占世界人口的 16%,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 72%,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 84%, 只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 2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也很大。 2。以美国汽车生产国际合作的方式为案例,了解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 享的财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产品生产的 分工与合作(如美国的汽车制造),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3。收集和阅读相关的图文资料,熟悉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 重要的国际组织 第六章认识大洲 1、亚洲及欧洲 (1)地理位置的判读:从经纬度位置、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北部深入北极圈。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 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与欧 洲大陆自然连成一体,合称“亚欧大陆”。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参照上述方法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 (2)地形特征的判读:从平均海拔、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 布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读“亚洲地形图”可看出 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中部多高原山地,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大陆东侧和东南侧多岛弧 参照上述方法描述“欧洲的地形特征” (3)气候特征的判读:根据大洲气候类型图可分析气候特征——有哪些气候类型(是否 复杂多样),它们大致分布在什么地方?哪些气候类型是特有的?哪些气候类型占有的面积大、 分布广?哪种气候类型最典型?据此可以进一步了解各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例如,读“亚洲 气候类型图”可看出,亚洲的气候受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位置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洋)、地形因素(地形复杂多样)等的 影响,具有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无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性特征 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典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 候、温带季风气候广)。 参照上述方法描述“欧洲的气候特征” 第10页/共34页
· 第 10页 / 共 34页 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 享的财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产品生产的 分工与合作(如美国的汽车制造),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3。收集和阅读相关的图文资料,熟悉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 重要的国际组织。 第六章 认识大洲 1、亚洲及欧洲 (1)地理位置的判读:从经纬度位置、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北部深入北极圈。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 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与欧 洲大陆自然连成一体,合称“亚欧大陆”。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参照上述方法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 (2)地形特征的判读:从平均海拔、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 布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读“亚洲地形图”可看出: 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中部多高原山地,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大陆东侧和东南侧多岛弧。 参照上述方法描述“欧洲的地形特征” (3)气候特征的判读:根据大洲气候类型图可分析气候特征------有哪些气候类型(是否 复杂多样),它们大致分布在什么地方?哪些气候类型是特有的?哪些气候类型占有的面积大、 分布广?哪种气候类型最典型?据此可以进一步了解各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例如,读“亚洲 气候类型图”可看出,亚洲的气候受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位置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洋)、地形因素(地形复杂多样)等的 影响,具有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无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性特征 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典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 候、温带季风气候广)。 参照上述方法描述“欧洲的气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