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 1.01为保证喷灌工程建设质量,及时反映和吸收喷灌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和 经验,促进节水灌溉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农业、林业、牧业及园林绿地喷灌工 程的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 1.03喷灌工程建设应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 有水利设施, 节省能源,开展综合利用,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 运行可靠。 1.0.4承担喷灌工程的设计单位应具有水利工程设计资质。承担工程的施工、 安装单位应具有水利工程施工、安装资质。 1.0.5喷灌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 1.0.6 喷灌工程应明晰产权并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 1.0.7本规范主要引用以下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 机共技术期节》256-2000 1.0.8 喷灌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总 则 1.0.1 为保证喷灌工程建设质量,及时反映和吸收喷灌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和 经验,促进节水灌溉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农业、林业、牧业及园林绿地喷灌工 程的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 1.0.3 喷灌工程建设应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 有水利设施,节省能源,开展综合利用,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 运行可靠。 1.0.4 承担喷灌工程的设计单位应具有水利工程设计资质。承担工程的施工、 安装单位应具有水利工程施工、安装资质。 1.0.5 喷灌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 1.0.6 喷灌工程应明晰产权并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 1.0.7 本规范主要引用以下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 《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 1.0.8 喷灌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喷灌 sprinkler irrigation 喷洒灌溉的简称。是利用专门灌溉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以均匀喷洒 方式进行灌溉的方法。 2.1.2喷灌系纺 sprinkler irriga tion system 自水源取水并加压后输送、分配到田间而实行喷洒灌溉的灌溉系统。 2.1.3机压喷灌系统 mechanical pressure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由动力机和水泵为喷头提供工作压力的喷灌系统。 2.1.4自压喷灌系统 gravity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利用自然水头获得喷头工作压力的喷灌系统。 2.1.5 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 er system with permanent pipe 在灌溉季节,全部管道都固定不动的喷灌系统。 2.1.6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 sprinkler system with semi-permanent pipe 在灌溉季节,动力机、水泵和干管固定不动而支管、喷头可移动的喷灌系统。 2.1.7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 with traveling pipe 2.1.8机组式喷灌系统 unit sprinkler system 以移动式喷灌机组为主体的喷灌系统。 2.1.9定喷 sprinkler fixed in place during watering 喷水时喷头位置不移动的喷灌形式。 2.1.10行喷 头移动边的 2.1.11喷灌均匀度 uniformity of water distribution 喷灌面积上喷洒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2.1.l2喷灌强度Sprinkler intensity 单位时间内喷酒在地面上的水深。 2.1.13雾化程度 gre of mist 以水滴平均直径或以喷头工作压力与喷嘴直径的比值表示的喷射水流的碎 裂程度。 2.1.14喷洒水利用系数 water efficiency of sprinkle 喷酒范围内地面和作物的受水量与喷头出水量的比值 2.1.15喷头工作压力 ing pre 喷头运行时,在距其进口下方20cm处的实测压力值 2.1.16喷头流量 sprinkler flow rate 单位时间内喷头喷出的水量。 2.1.17喷点 sprinkler site 喷头的工作位置。 2.1.18喷头射程 Sprinkler pattem radu 喷头正常工作时,喷洒有效湿润范围的半径。 2.1.19喷洒方式spray pattern 喷头工作时,所采用的全圆喷洒、扇形喷洒或带状喷洒等的作业方式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喷灌 sprinkler irrigation 喷洒灌溉的简称。是利用专门灌溉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以均匀喷洒 方式进行灌溉的方法。 2.1.2 喷灌系统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自水源取水并加压后输送、分配到田间而实行喷洒灌溉的灌溉系统。 2.1.3 机压喷灌系统 mechanical pressure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由动力机和水泵为喷头提供工作压力的喷灌系统。 2.1.4 自压喷灌系统 gravity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利用自然水头获得喷头工作压力的喷灌系统。 2.1.5 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 sprinkler system with permanent pipe 在灌溉季节,全部管道都固定不动的喷灌系统。 2.1.6 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 sprinkler system with semi-permanent pipe 在灌溉季节,动力机、水泵和干管固定不动而支管、喷头可移动的喷灌系统。 2.1.7 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 sprinkler system with traveling pipe 在灌溉季节,全部管道可移动进行轮灌的喷灌系统。 2.1.8 机组式喷灌系统 unit sprinkler system 以移动式喷灌机组为主体的喷灌系统。 2.1.9 定喷 sprinkler fixed in place during watering 喷水时喷头位置不移动的喷灌形式。 2.1.10 行喷 traveling sprinkler irrigation 喷头边移动边喷洒的喷灌形式。 2.1.11 喷灌均匀度 uniformity of water distribution 喷灌面积上喷洒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 2.1.12 喷灌强度 Sprinkler intensity 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地面上的水深。 2.1.13 雾化程度 degree of mist 以水滴平均直径或以喷头工作压力与喷嘴直径的比值表示的喷射水流的碎 裂程度。 2.1.14 喷洒水利用系数 water efficiency of sprinkle 喷洒范围内地面和作物的受水量与喷头出水量的比值。 2.1.15 喷头工作压力 sprinkler operating pressure 喷头运行时,在距其进口下方 20cm 处的实测压力值。 2.1.16 喷头流量 sprinkler flow rate 单位时间内喷头喷出的水量。 2.1.17 喷点 sprinkler site 喷头的工作位置。 2.1.18 喷头射程 Sprinkler pattern radius 喷头正常工作时,喷洒有效湿润范围的半径。 2.1.19 喷洒方式 spray pattern 喷头工作时,所采用的全圆喷洒、扇形喷洒或带状喷洒等的作业方式。 7
2.1.20竖管riser pipe 连接支管与喷头,并将喷头安置在适当高度的竖直短管。 2.2主要符号 设计灌水定额 T 设计灌水周期 土壤容重 计划湿润层深度 PI- 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重量百分比) 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重量百分比) F 一作物日耗水量 “个工作位置的灌水时间 一喷头布置间距 -支管布置间 喷头设计流量 n ·天工作位置数 一日灌水时间 一喷的匀系 喷头工作压力水头 喷头射程 Q-一喷灌系统设计流量 一同时工作喷头数 一管道输水利用系数 喷灌系统设计水头 一一沿程水头损失 。一一多喷头(孔)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一一名口系 喷头或孔口数 多孔支管首孔位置系数,即支管入口至第一个喷头(或孔口)的距离与喷 头(或孔口)间距之比 一关润历时 一水锤波传播速度 一水的体积弹性模数 F一管材的纵向弹性系数 D-管径 e一管壁厚度
2.1.20 竖管 riser pipe 连接支管与喷头,并将喷头安置在适当高度的竖直短管。 2.2 主要符号 m—— 设计灌水定额 T —— 设计灌水周期 γ—— 土壤容重 h—— 计划湿润层深度 β1—— 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重量百分比) β2—— 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重量百分比) E——作物日耗水量 t——一个工作位置的灌水时间 a——喷头布置间距 b——支管布置间距 qp——喷头设计流量 nd——一天工作位置数 td——日灌水时间 Cu——喷灌均匀系数 hp——喷头工作压力水头 R——喷头射程 Q——喷灌系统设计流量 n——同时工作喷头数 ηc——管道输水利用系数 H——喷灌系统设计水头 hf——沿程水头损失 fz h′ ——多喷头(孔)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F——多口系数 N——喷头或孔口数 X——多孔支管首孔位置系数,即支管入口至第一个喷头(或孔口)的距离与喷 头(或孔口)间距之比 Ts——关阀历时 a——水锤波传播速度 K—水的体积弹性模数 E—管材的纵向弹性系数 D—管径 e—管壁厚度 8
3喷灌工程总体设计 3.1 一般规定 3.1.1喷灌工程的总体设计应符合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农村水利规划及 农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并与灌排设施、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建设和土地整理 规划、农业结构调整规划相结合。 3.12喷灌工程的总体设计应根据灌区地形、土壤、气象、水文与水文地质、 作物种植以及社会经济条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及环境评价确定。 3.1.3优先发展喷灌工程应符合以下条件: 1经济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高附加值的作物。 2灌溉水源缺乏的地区、高扬程提水灌区、受土壤或地形限制难以实施地 面灌溉的地区和有自压喷灌条件的地区。 力较强,农民技术水平较高,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统一种植 统一管理的地区 3.2水源分析计算 3.2.1喷灌工程总体设计必须对水源水量进行分析计算,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基 础上确定设 三供水流量。对于由已建成的水利 工程供水的喷灌系统, 供水 应根据工程原设计和运用情况确定:对于新建水源工程,供水流量应根据水源类 型和勘测资料计算确定。 3.2.2当水源为河川径流时,应通过频率计算推求符合设计频率的年径流量及 其年内分配、灌水临界期平均流量。资料较少或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相关分析 法插补延长或利用参证站推求径流资料」 3.2.3 当水源为 地面径 流时,可参照地区性水文手册或图集,结合调查资料 确定设计频率的年径流量 3.2.4当水源为地下水时,水源水量应根据已有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本区域地 下水源开采条件,并通过对邻近机井出水情况的调查确定。对于无水文地质资料 的地区,应打勘探井并经抽水试验确定水源水量。 3.2.5 喷灌工程总体设 以须 水量和喷灌用水量的平衡计算。当水源 的天然来水过程不能满足喷灌用水量要求时,应建蓄水工程。 3.2.6喷灌水质应符合现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的规定。 3.3系统洗型 3.3.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 水源类型及位置: 地形地貌,土壤类型、质地: 3作物生长期降水量,灌溉期间风速、风向: 4作物种类、耕作方式: 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及劳动者素质 喷灌系统运营方 3.3.2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2地形起伏较大的灌区;
3 喷灌工程总体设计 3.1 一般规定 3.1.1 喷灌工程的总体设计应符合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农村水利规划及 农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并与灌排设施、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建设和土地整理 规划、农业结构调整规划相结合。 3.1.2 喷灌工程的总体设计应根据灌区地形、土壤、气象、水文与水文地质、 作物种植以及社会经济条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及环境评价确定。 3.1.3 优先发展喷灌工程应符合以下条件: 1 经济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高附加值的作物。 2 灌溉水源缺乏的地区、高扬程提水灌区、受土壤或地形限制难以实施地 面灌溉的地区和有自压喷灌条件的地区。 3 经济实力较强,农民技术水平较高,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统一种植、 统一管理的地区。 3.2 水源分析计算 3.2.1 喷灌工程总体设计必须对水源水量进行分析计算,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基 础上确定设计年供水流量。对于由已建成的水利工程供水的喷灌系统,供水流量 应根据工程原设计和运用情况确定;对于新建水源工程,供水流量应根据水源类 型和勘测资料计算确定。 3.2.2 当水源为河川径流时,应通过频率计算推求符合设计频率的年径流量及 其年内分配、灌水临界期平均流量。资料较少或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相关分析 法插补延长或利用参证站推求径流资料。 3.2.3 当水源为地面径流时,可参照地区性水文手册或图集,结合调查资料, 确定设计频率的年径流量。 3.2.4 当水源为地下水时,水源水量应根据已有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本区域地 下水源开采条件,并通过对邻近机井出水情况的调查确定。对于无水文地质资料 的地区,应打勘探井并经抽水试验确定水源水量。 3.2.5 喷灌工程总体设计必须进行水源水量和喷灌用水量的平衡计算。当水源 的天然来水过程不能满足喷灌用水量要求时,应建蓄水工程。 3.2.6 喷灌水质应符合现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的规定。 3.3 系统选型 3.3.1 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 1 水源类型及位置; 2 地形地貌,土壤类型、质地; 3 作物生长期降水量,灌溉期间风速、风向; 4 作物种类、耕作方式; 5 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及劳动者素质; 6 喷灌系统运营方式。 3.3.2 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2 地形起伏较大的灌区; 9
3灌水次数频繁的地区: 4劳动力缺乏地区: 5灌溉对如为法党 、茶园、果树等经济作物及园林、花卉和绿地。 3.3.3 半固定管道式和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单井灌区: 2地面较为平坦的地区: 3灌溉对象为大田粮食作物: 4气候严寒、冻土层较深的地区 3.3.4 中型机组式喷灌系统应符合下列条件》 1土地开阔连片、地势平坦、田间障碍物少的地区 2经济条件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的地区: 3灌溉对象为大田作物、牧草等。 3.3.5轻、小型机组式喷灌系统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灌水次数较少或用于临时性抗早灌溉: 丘陵地区零星、分散耕地的灌溉: 子不宽数冈分服、父地糖提候毫深正率纹低的地区
3 灌水次数频繁的地区; 4 劳动力缺乏地区; 5 灌溉对象为蔬菜、茶园、果树等经济作物及园林、花卉和绿地。 3.3.3 半固定管道式和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单井灌区; 2 地面较为平坦的地区; 3 灌溉对象为大田粮食作物; 4 气候严寒、冻土层较深的地区。 3.3.4 大、中型机组式喷灌系统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土地开阔连片、地势平坦、田间障碍物少的地区; 2 经济条件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的地区; 3 灌溉对象为大田作物、牧草等。 3.3.5 轻、小型机组式喷灌系统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灌水次数较少或用于临时性抗旱灌溉; 2 丘陵地区零星、分散耕地的灌溉; 3 水源较为分散、无电源或供电保证率较低的地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