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临床》稿约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创刊于1980年,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 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临 床医学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办刊宗旨:面向临床,突出综合,讲究实用; 使临床医师了解医学各学科进展,解决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本刊 为双月刊,单月1日出版。欢迎投稿,欢迎订阅,邮发代号:6-292 本刊栏目设置包括:综述、论著、临床病例讨论、误诊误治、病例报告 等栏目。重点报道内、外、妇、儿科医学进展。论著类稿件一般不低于4500 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 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 具体要求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排规范》 投稿要求 本刊实行网络投稿,不再接收纸质投稿。投稿网址为 (htp/ zhIc cbpt cnki.net),点击“作者投稿系统”。使用过程中具体注意事 项如下:(1)第一次使用本系统进行投稿的作者,必须先注册(点击“注册”), 才能投稿。注册时各项信息请填写完整。作者自己设定用户名和密码,该用 户名和密码长期有效;(2)已注册过的作者,请不要重复注册,否则将导致 査询稿件时信息不完整。如果遗忘密码,可以从系统自动获取,系统将自 动把您的账号信息发送到您注册时填写的邮箱中;(3)点击“在线投稿” 投稿成功后,系统自动发送回执邮件。作者可随时点击“在线查稿”,获 知该稿件的审稿情况、处理进展、审稿意见、终审结论等;有关稿件处理 的相关结果编辑部不再另行纸质通知 2除网上投稿外,作者应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 授权书》(从本刊网站上下载)由作者亲笔签署原件寄至编辑部。 3研究伦理规范: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 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 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 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是否签署知情同意书 4.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及攻关项目
1 《中国综合临床》稿约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创刊于1980年,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 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临 床医学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办刊宗旨:面向临床,突出综合,讲究实用; 使临床医师了解医学各学科进展,解决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本刊 为双月刊,单月1日出版。欢迎投稿,欢迎订阅,邮发代号:6-292。 本刊栏目设置包括:综述、论著、临床病例讨论、误诊误治、病例报告 等栏目。重点报道内、外、妇、儿科医学进展。论著类稿件一般不低于4500 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 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 具体要求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排规范》。 一、投稿要求 1. 本 刊 实 行 网 络 投 稿 , 不 再 接 收 纸 质 投 稿 。 投 稿 网 址 为 (http://zhlc.cbpt.cnki.net),点击“作者投稿系统”。使用过程中具体注意事 项如下:(1)第一次使用本系统进行投稿的作者,必须先注册(点击“注册”), 才能投稿。注册时各项信息请填写完整。作者自己设定用户名和密码,该用 户名和密码长期有效;(2)已注册过的作者,请不要重复注册,否则将导致 查询稿件时信息不完整。如果遗忘密码,可以从系统自动获取,系统将自 动把您的账号信息发送到您注册时填写的邮箱中;(3)点击“在线投稿”, 投稿成功后,系统自动发送回执邮件。作者可随时点击“在线查稿”,获 知该稿件的审稿情况、处理进展、审稿意见、终审结论等;有关稿件处理 的相关结果编辑部不再另行纸质通知。 2.除网上投稿外,作者应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 授权书》(从本刊网站上下载)由作者亲笔签署原件寄至编辑部。 3.研究伦理规范: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 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 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 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是否签署知情同意书。 4.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及攻关项目
请用英文注于中英文关键词下方,并括注基金编号。如:“基金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59637050); Fund progra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9637050)”,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 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5来稿文责自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 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 者认可。修改稿逾1个月不返回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6来稿一经接受刊登,全体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 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后,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 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APP终端、微信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该 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7所有稿件均不收取作者版面费,也不付给作者稿酬。 8为加强文章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作者应在文章刊出后至少1年内保 留相关原始资料、试剂等,以备查询与复核。 撰稿要求 1.来稿应具备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科研设计合理、统计学 分析方法正确、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 个汉字以内为宣,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 语。涉及数字十以下使用汉子书写(如一、二…),大于十使用阿拉 伯数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3.作者 (1)作者署名: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①参与论文选题和设 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 内容;③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 同意论文发表;④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 诚信问题负责。 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
2 请用英文注于中英文关键词下方,并括注基金编号。如:“基金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59637050);Fund progra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9637050)”,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 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5.来稿文责自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 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 者认可。修改稿逾1个月不返回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6.来稿一经接受刊登,全体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 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后,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 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APP终端、微信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该 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7.所有稿件均不收取作者版面费,也不付给作者稿酬。 8.为加强文章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作者应在文章刊出后至少1年内保 留相关原始资料、试剂等,以备查询与复核。 二、撰稿要求 1.来稿应具备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科研设计合理、统计学 分析方法正确、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 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 语。涉及数字十以下使用汉子书写(如一、二……十),大于十使用阿拉 伯数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3.作者 (1)作者署名: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①参与论文选题和设 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 内容;③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 同意论文发表;④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 诚信问题负责。 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
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 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 (2)中文作者和作者单位: ①中文作者要求在作者名后用上角码编号,同时作者单位前均冠上 编号,作者与作者单位通过编号对应 示例 程金伟1严洁2赵亮3唐小平3周建英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300070;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300192;3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100029 通信作者:周建英,Email:zhoujianying@yahoo.com.cn ②中文作者单位:中文作者单位需著录全称,如作者为同一机构的不 同科室,要全部著录,不做缩略处理。作者单位名称不能体现单位所在地 者,在邮政编码前给出单位所在地。一个作者只能署名一个单位。 示例 赵云1李浩晴1李敏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重症医学科,珠海519000:中山大学附属第 五医院病理科,珠海519000 (3)英文作者和作者单位: ①英文作者不使用缩略名,一律采用全称,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 仅首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 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 应逐一列出。 Cheng Jinwei, Yan Jie2, Zhao Liang Tang Xiaoping, Zhou Jianying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0 China: 2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ianjin First Central Hospital Tianjin 300192, China;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Beijing 100029,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ZhouJianying,Email:zhoujianying@yahoo.com.cn
3 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 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 (2)中文作者和作者单位: ①中文作者要求在作者名后用上角码编号,同时作者单位前均冠上 编号,作者与作者单位通过编号对应。 示例: 程金伟1 严洁2 赵亮3 唐小平3 周建英1 1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300070;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300192;3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9 通信作者:周建英,Email:zhoujianying@yahoo.com.cn ②中文作者单位:中文作者单位需著录全称,如作者为同一机构的不 同科室,要全部著录,不做缩略处理。作者单位名称不能体现单位所在地 者,在邮政编码前给出单位所在地。一个作者只能署名一个单位。 示例: 赵云1 李浩晴1 李敏2 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重症医学科,珠海 519000;2中山大学附属第 五医院病理科,珠海 519000 (3)英文作者和作者单位: ①英文作者不使用缩略名,一律采用全称,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 仅首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 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 应逐一列出。 Cheng Jinwei1,Yan Jie 2,Zhao Liang 3,Tang Xiaoping 3,Zhou Jianying 1 1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 Tianjin 300070 , China;2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Tianjin First Central Hospital, Tianjin 300192,China;3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Beijing 10002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ou Jianying,Email:zhoujianying@yahoo.com.cn
②少数民族语姓名按民族语读音拼写,如: Ulanhu(鸟兰夫):姓仅 首字母大写,名字间不加分隔“-”,如 Wang minde(王敏德);双姓组合, 双姓间加分隔“-”,如: Zheng- Li Shufang(郑李淑芳):不能分出姓名, 首字母大写,如 Duyang Wen(欧阳文),复姓双字名, Yang Wen'an(欧 阳文安);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作者姓名的书写方式应尊重其传统 习惯: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4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包 括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案、对象来源、纳入和排除标准、分组、干预措施、 观察指标)、结果(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统计学分析应包括统计方 法及统计值,仅有P值是不够的)和主要结论,结论要与目的相呼应。应写 成冠以“目的( Objective)”、“方法( Methods)”、“结果( Results)” 和“结论( Conclusions)”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 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主标题、副标题 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基金项目、通信作者、DOI编号、作者同 等贡献说明、作者工作地址变更说明。为方便英文读者,结果项可适当扩 充。为避免提取数据丢失信息,建议英文摘要中不要出现虚造字的特殊字 符,建议用文字描述;(均值±标准差)建议用(Mean±SD),不再使用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3~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 数据库(htp:/www.ncbi.nim.nihgov/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 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 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 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 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 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 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 分隔。 6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 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需双语著录,排印在 中、英文摘要结束处,排在基金项目下面。以“临床试验注册”( Trial
4 ②少数民族语姓名按民族语读音拼写,如:Ulanhu(乌兰夫);姓仅 首字母大写,名字间不加分隔“-”,如Wang Minde(王敏德);双姓组合, 双姓间加分隔“-”,如:Zheng-Li Shufang(郑李淑芳);不能分出姓名, 首字母大写,如Ouyang Wen(欧阳文),复姓双字名,Oyang Wen’an(欧 阳文安);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作者姓名的书写方式应尊重其传统 习惯;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4.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包 括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案、对象来源、纳入和排除标准、分组、干预措施、 观察指标)、结果(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统计学分析应包括统计方 法及统计值,仅有P值是不够的)和主要结论,结论要与目的相呼应。应写 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 和“结论(Conclusions)”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 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主标题、副标题、 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基金项目、通信作者、DOI编号、作者同 等贡献说明、作者工作地址变更说明。为方便英文读者,结果项可适当扩 充。为避免提取数据丢失信息,建议英文摘要中不要出现虚造字的特殊字 符,建议用文字描述;(均值±标准差)建议用(Mean±SD),不再使用 ( ±s)。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3~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 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 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 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 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 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 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 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6.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 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需双语著录,排印在 中、英文摘要结束处,排在基金项目下面。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机构名称和注册号间 用“,”间隔。见样刊。 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 CONSORT( Consdidated StandardsofReportingTrials)fgh(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 列出的基本要素 7前言的撰写:对前言部分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简洁、吸引读者,目的 是清晰地告诉读者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引导读者阅读全文,书写时直接 叙述内容,不必出现“前言”二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作者提供足 够的背景信息。前言的内容包括:(1)问题是如何提出的:最好的问题是 直接来自于临床实践,但现有的资料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想通过研究来解 决或回答这个问题;(2)本研究想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3) 介绍以往的研究工作:对以往研究工作做简短的回顾并适当引用参考文献; (4)阐述你的研究工作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之处:如同样的临床研究,在 观察对象、随访时间、处理方法、对混杂因素的控制、观察指标等方面有 何不同;(5)解释专业名词或术语:对文内涉及的一些专业名词或术语, 需要作者给出明确的定义。这些名词包括新出现的,或以往出现过,但有 不同解释的专业名词;(6)交代研究的设计方案:不必给出研究结论 8方法的撰写:书写时将“资料与方法”居中,具体描述另起一段(见 样刊)。 明确说明观察或试验对象(患者,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对象的年龄、 性别和其他重要特征。年龄、性别和种群这类变数与研究目的相关性不是 非常清楚的,作者写入研究报告内要明确加以说明。怎样和为什么用特殊 的方式来研究,其指导原则要叙述清楚,譬如,作者要解释为什么使用某 个年龄对象或为什么要排除女性。作者要避免使用“种族(race)”这样 的术语,它缺乏明确的生物学意义。可以用“种群( ethnicity)”或“种 群组( ethnic group)”这样的变换说法代之。作者要认真界定这些词语的 含义,明确说明这些数据是如何收集的(如在普查表中使用什么术语,数 据是自填的还是他人确定的,等等)。 要详细说明方法、仪器设备(在括号内标明生产厂家名称和国籍)
5 registration)为标题,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机构名称和注册号间 用“,”间隔。见样刊。 前 瞻 性 临 床 试 验 研 究 的 论 著 摘 要 应 含 有 CONSORT( Consd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声明(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 列出的基本要素。 7.前言的撰写:对前言部分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简洁、吸引读者,目的 是清晰地告诉读者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引导读者阅读全文,书写时直接 叙述内容,不必出现“前言”二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作者提供足 够的背景信息。前言的内容包括:(1)问题是如何提出的:最好的问题是 直接来自于临床实践,但现有的资料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想通过研究来解 决或回答这个问题;(2)本研究想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3) 介绍以往的研究工作:对以往研究工作做简短的回顾并适当引用参考文献; (4)阐述你的研究工作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之处:如同样的临床研究,在 观察对象、随访时间、处理方法、对混杂因素的控制、观察指标等方面有 何不同;(5)解释专业名词或术语:对文内涉及的一些专业名词或术语, 需要作者给出明确的定义。这些名词包括新出现的,或以往出现过,但有 不同解释的专业名词;(6)交代研究的设计方案:不必给出研究结论。 8.方法的撰写:书写时将“资料与方法”居中,具体描述另起一段(见 样刊)。 明确说明观察或试验对象(患者,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对象的年龄、 性别和其他重要特征。年龄、性别和种群这类变数与研究目的相关性不是 非常清楚的,作者写入研究报告内要明确加以说明。怎样和为什么用特殊 的方式来研究,其指导原则要叙述清楚,譬如,作者要解释为什么使用某 个年龄对象或为什么要排除女性。作者要避免使用“种族(race)”这样 的术语,它缺乏明确的生物学意义。可以用“种群(ethnicity)”或“种 群组(ethnic group)”这样的变换说法代之。作者要认真界定这些词语的 含义,明确说明这些数据是如何收集的(如在普查表中使用什么术语,数 据是自填的还是他人确定的,等等)。 要详细说明方法、仪器设备(在括号内标明生产厂家名称和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