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双链的稳定程度主要由Tm值决定, 影响Tm值的因素包括: 1.双链的碱基组成、长度、碱基错配程度 2.溶液离子强度 3.变性剂的影响 在无变性剂存在的情况下,最适杂交发生 在比DNA/ DNATm低20~25℃,比 DNA/RNATn低10~15℃
杂交双链的稳定程度主要由Tm值决定, 影响Tm值的因素包括: 1. 双链的碱基组成、长度、碱基错配程度 2. 溶液离子强度 3. 变性剂的影响 在无变性剂存在的情况下,最适杂交发生 在比DNA/DNA Tm低20~25℃,比 DNA/RNA Tm低10~15℃
O PCR 般与其它技术合用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检测 PCR-SSCP 由于检测点突变
㈡ PCR 一般与其它技术合用 ㈢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检测 PCR- SSCP 由于检测点突变
四限制酶酶谱分析 基因突变导致酶切位点的丢失或相对位 置发生改变 (五)DNA序列测定 DNA芯片技术
㈣ 限制酶酶谱分析 基因突变导致酶切位点的丢失或相对位 置发生改变 ㈤ DNA序列测定 ㈥ DNA芯片技术
二、基因诊断的基本方法 基因变异致病的类型: 1.内源基因的变异 基因结构的突变 点突变、插入、缺失、重排、异位 基因表达异常 mRNA剪接异常 2.外源基因的插入
二、基因诊断的基本方法 基因变异致病的类型: 1. 内源基因的变异 基因结构的突变 点突变、插入、缺失、重排、异位 基因表达异常 mRNA剪接异常 2. 外源基因的插入
()基因突交的诊断 1.点突变的诊断 ①诊断已知的点突变(PCR/ASO) 对探针 突变碱基置探针中央 控制杂交条件 结果分析: 反向杂交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可检测出新的突变类型
㈠基因突变的诊断 1. 点突变的诊断 ①诊断已知的点突变(PCR/ASO) 一对探针 突变碱基置探针中央 控制杂交条件 结果分析: 反向杂交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可检测出新的突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