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泉州中考及各县区质检试卷分类汇编(含参考答案):文言文比较阅读 德化五中语文备课组整理htt:/ww. dhzw, net/bk 【2014泉州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 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 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去后乃至乃不知有汉 B.下车引之肉食者谋之 C.惟长堤一痕惟吾德馨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①尊君在不不 ②元方入门不顾顾: ③客此客: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8.友人、“亭中二人”都具有直率诚恳的性格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分别简析。(4 分) 参考答案(一)(16分) 5.(3分)C 6.(3分)同“否”,吗回头看客居(寓居) 7.(6分)(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期”、“委”、“去” 各0.5分) (2)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雪”、“绝”各0.5分) 8.(4分)示例:友人因太丘“舍去”,当即生气怒骂,心直口快:但经元方辩驳后,他 惭愧并“引之”示好,个性率真,态度诚恳。(2分)“亭中二人”与“我”萍水相逢, 当即视同知己,“大喜”,拉余“同饮”,率真恳切,溢于言表。(2分)(答题要点:结 合文本,解说合理,紧扣“直率诚恳”。若只答友人“知错能改”得1分。) 【2014泉州质检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6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敦 德化五中语文备课组(www.dhzw.net/bk)
德化五中语文备课组(www.dhzw.net/bk) 2014 年泉州中考及各县区质检试卷分类汇编(含参考答案):文言文比较阅读 德化五中语文备课组整理 http://www.dhzw.net/bk/ 【2014 泉州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 5~8 题。(16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 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 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去后乃.至 乃.不知有汉 B.下车引之. 肉食者谋之. C.惟.长堤一痕 惟.吾德馨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解释下列加点词。(3 分) ①尊君在不. 不: ②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③客.此 客: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8.友人、“亭中二人”都具有直率诚恳的性格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分别简析 ....。(4 分) 参考答案(一)(16 分) 5.(3 分) C 6.(3 分)同“否”,吗 回头看 客居(寓居) 7.(6 分)(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期”、“委”、“去” 各 0.5 分) (2)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雪”、“绝”各 0.5 分) 8.(4 分)示例:友人因太丘“舍去”,当即生气怒骂,心直口快;但经元方辩驳后,他 惭愧并“引之”示好,个性率真,态度诚恳。(2 分) “亭中二人”与“我”萍水相逢, 当即视同知己,“大喜”,拉余“同饮”,率真恳切,溢于言表。(2 分)(答题要点:结 合文本,解说合理,紧扣“直率诚恳”。若只答友人“知错能改”得 1 分。) 【2014 泉州质检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5—9 题。(16 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 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 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 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 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 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节选)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①朝服衣冠②今齐地方千里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臣之妻私臣()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下面加点词词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吾妻之美我者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B.暮寝而思之人不知而不愠 皆以美于徐公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德化五中语文备课组(www.dhzw.net/bk)
德化五中语文备课组(www.dhzw.net/bk)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 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 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 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 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 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节选)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 分) ①朝 服 衣 冠 ②今 齐 地 方 千 里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 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 ) ②臣之妻私臣( )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7.下面加点词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吾妻之美我者 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B.暮寝而思之 人不知而不愠 C.皆以美于徐公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D.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塞忠谏之路也 8.翻译句子。(5分) (1)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分) (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2分) 9.邹忌与诸葛亮向君主提出的相同建议是什么?劝谏方式有何不同?(3 分) 参考答案:5.(2分)①朝服衣冠②今齐地方千里(一处1分) 6.(3分)①长(指身高)②偏爱⑧时(时候) 7.(3分)A 8.(5分)(1)(3分)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补出 主语、“孰与”各0.5分)(2)(2分)这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待通,想要报答陛 下。(“追”、“殊遇”各0.5分) 9.(3分)开张圣听(答“广开言路”或“纳谏”也可)(1分)。劝谏方式上邹忌比较委 婉(答“讽谏”或“类比”也可)(1分),诸葛亮直谏(1分)。(若答“邹忌当面讽谏,诸 葛亮以书信劝谏”也可) 【2014丰泽区质检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6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 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 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节 选)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岀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 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 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 德化五中语文备课组(www.dhzw.net/bk)
德化五中语文备课组(www.dhzw.net/bk) D.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塞忠谏之路也 8.翻译句子。(5 分) (1)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 分) (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2 分) 9.邹忌与诸葛亮向君主提出的相同建议是什么?劝谏方式有何不同?(3 分) 参考答案:5.(2 分)①朝/服衣冠 ②今齐地/方千里 (一处 1 分) 6.(3 分)①长(指身高) ②偏爱 ③时(时候) 7.(3 分)A 8.(5 分)(1)(3 分)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补出 主语、“孰与”各 0.5 分) (2)(2 分)这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报答陛 下。(“追”、“殊遇”各 0.5 分) 9.(3 分)开张圣听(答“广开言路”或“纳谏”也可)(1 分)。 劝谏方式上邹忌比较委 婉(答“讽谏”或“类比”也可)(1 分),诸葛亮直谏(1 分)。(若答“邹忌当面讽谏,诸 葛亮以书信劝谏”也可) 【2014 丰泽区质检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5—9 题。(16 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 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 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节 选)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 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 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
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 选)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7.下面加点词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云归而岩穴暝 潭西南而望 B.酿泉为酒 山峦为晴雪所洗 C.属予作文以记之 醒能述以文者 D.日出而林霏开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翻译句子。(5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3分)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 9.请联系甲乙两篇全文,说说“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与欧阳修的“览物之情”有 什么不同?(3分) 参考答案:(-)(16分)5.(2分,每处1分)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②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6.(3分)①规模②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⑧情趣 7.(3分)D 8.(5分)(1)(3分)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则”、“备” 各0.5分) (2)(2分)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叶茂盛,形成浓密的绿阴。(“发” 秀”各0.5分) 9.(3分)“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己悲;(1分)而欧阳修的“览物之 情”是与民同乐。(1分)前者立足于个人的得失与荣辱,后者则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 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1分)(意思对即可) 【2014石狮市质检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8分) 德化五中语文备课组(www.dhzw.net/bk)
德化五中语文备课组(www.dhzw.net/bk) 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 选)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 分) ①刻 唐 贤 今 人 诗 赋 于 其 上 ②得 之 心 而 寓 之 酒 也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 分) 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 ) 7.下面加点词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云归而.岩穴暝 潭西南而.望 B. 酿泉为.酒 山峦为.晴雪所洗 C. 属予作文以.记之 醒能述以.文者 D. 日.出而林霏开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翻译句子。(5 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3 分)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 分) 9.请联系甲乙两篇全文,说说“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 与欧阳修的“览物之情”有 什么不同?(3 分) 参考答案:(一)(16 分)5.(2 分,每处 1 分)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得 之 心 / 而 寓 之 酒 也 6. (3 分)① 规模 ②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 ③ 情趣 7.(3 分)D 8.(5 分)(1)(3 分)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则”、“备” 各 0.5 分 ) (2)(2 分)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叶茂盛,形成浓密的绿阴。(“发”、 “秀”各 0.5 分) 9.(3 分)“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己悲;(1 分)而欧阳修的“览物之 情”是与民同乐。(1 分)前者立足于个人的得失与荣辱,后者则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 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1 分)(意思对即可) 【2014 石狮市质检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5—9 题。(18 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2分)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树林阴翳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3)月色入户( (4)念无与为乐者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水落而石出者而山不加增 B.禽鸟知山林之乐岂他人之过哉 C.醒能述以文者以其境过清 D.相与步于中庭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分)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分) 欧阳修与苏轼同是被贬之人,他们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细微 差别,请说出他们的异同点。(4分) 参考答案:(一)5、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分,每处1分)6、①遮盖、 遮蔽②以……为乐③门、门窗④想、想到7、(3分)B8、(5分)①要 说那太阳一出来,林中的雾气立即消散净尽,等到烟云回聚,山岩洞穴显得昏 暗阴沉。(3分,其中:若夫、开、归、暝,各0.5分,句子的通顺与否1分。) 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2分,其中:但、耳各0.5分, 句子通顺与否1分)9、共同点:都有旷达的胸襟,乐观的心态(2分,答出 点即可得分)不同点:欧阳修:抒发了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 情感。苏轼: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有自嘲、自解的心态。(2分, 意对即可) 【2014永春县质检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5-9题。(16分) 德化五中语文备课组(www.dhzw.net/bk)
德化五中语文备课组(www.dhzw.net/bk)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2 分)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 分) (1)树林阴翳.( )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 (3)月色入户.( ) (4)念.无与为乐者( )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水落而.石出者 而.山不加增 B.禽鸟知山林之.乐 岂他人之.过哉 C. 醒能述以.文者 以.其境过清 D. 相与步于.中庭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 分)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 分) 9.欧阳修与苏轼同是被贬之人,他们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细微 差别,请说出他们的异同点 ...。(4 分) 参考答案:(一)5、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 分,每处 1 分)6、①遮盖、 遮蔽 ②以……为乐 ③门、门窗 ④想、想到 7、(3 分)B 8、(5 分)①要 说那太阳一出来,林中的雾气立即消散净尽,等到烟云回聚,山岩洞穴显得昏 暗阴沉。(3 分,其中:若夫、开、归、暝,各 0.5 分,句子的通顺与否 1 分。) 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2 分,其中:但、耳 各 0.5 分, 句子通顺与否 1 分) 9、共同点:都有旷达的胸襟,乐观的心态(2 分,答出一 点即可得分)不同点:欧阳修:抒发了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 情感。 苏轼: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有自嘲、自解的心态。(2 分, 意对即可) 【2014 永春县质检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 5-9 题。(1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