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泉州市安溪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简称《舌尖2》)在全国吃货们的翘首以待下终于被端上央 视的餐桌,泉州美食润饼口萝卜饭 《舌尖2》首集《脚步》。润饼,俗称“春卷”, 是泉州清明食俗,是衔接精神世界与世俗生活的_:萝卜饭,有着家乡的古早味, 尽解离乡游子相思苦。隔着屏幕我们仿佛能尝到润饼的醇美,能闻到萝卜饭的清香。咱厝美 食肯定引得国人都流口水。《舌尖2》将出场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高度融合中国美 食和传统文化,令人回味无穷 (1)请用正楷字体把词语“回味无穷”抄写在“田”字格里。(2分) (2)在拼音格中写出“咱厝”中“厝”字的拼音。(1分) (3)正确填写文段口处的标点符号。(1分) (4)文段中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2分) A.亮相载体B.出席载体C.亮相媒体 (5)请把文段中划线句子改成反问句。(2分 注]划线句:咱厝美食苜定引得国人都流口水。 2.诗文默写。(12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②足蒸暑土气, (《观刈麦》) ③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烽火连三月, (《春望》) ,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⑥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家傲·秋思》) 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⑧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 ⑨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山间之朝暮也。(《醉翁 亭记》)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语文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艰苦的革命斗争生活让普希金明白了生活的哲理,他 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中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应该 1919年的故乡之行,让鲁迅目睹了江南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 凄苦生活,于是他借《故乡》一文表达了 的强烈愿望。《苏州园林》 让我们领略到苏州园林 的特点。 (《范进中举》中写道:“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
2014 年泉州市安溪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8 分)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简称《舌尖 2》)在全国吃货们的翘首以待下终于被端上央 视的餐桌,泉州美食润饼□萝卜饭___________《舌尖 2》首集《脚步》。润饼,俗称“春卷”, 是泉州清明食俗,是衔接精神世界与世俗生活的___________;萝卜饭,有着家乡的古早味, 尽解离乡游子相思苦。隔着屏幕我们仿佛能尝到润饼的醇美,能闻到萝卜饭的清香。咱厝美 食肯定引得国人都流口水。《舌尖 2》将出场 150 多个人物、300 余种美食,高度融合中国美 食和传统文化,令人回味无穷。 (1)请用正楷字体把词语“回味无穷”抄写在“田”字格里。(2 分) (2)在拼音格中写出“咱厝”中“厝”字的拼音。(1 分) (3)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1 分) (4)文段中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2 分) A.亮相 载体 B.出席 载体 C.亮相 媒体 (5)请把文段中划线句子改成反问句。(2 分) [注] 划线句:咱厝美食肯定引得国人都流口水。 2.诗文默写。(12 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②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 。(《观刈麦》) ③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春望》) ⑤_______________,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⑥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 ⑦_______________,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⑧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 ⑨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山间之朝暮也。(《醉翁 亭记》)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 分) 语文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艰苦的革命斗争生活让普希金明白了生活的哲理,他 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9 年的故乡之行,让鲁迅目睹了江南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 凄苦生活,于是他借《故乡》一文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苏州园林》 让我们领略到苏州园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范进中举》中写道:“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
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中举前后范进的状况发生的变化有 、人情冷暖的变化等等。(写出一个变化即可)) 4.综合性学习。(8分) 生态建设,关乎子孙后代。日前,大美安溪已通过国家生态县评估,将全力打造有活力、 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创美安溪,人人有责,赶快行动吧! 【析数据】某中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安溪县美丽乡村建设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统 计结果如下表: 安溪县美丽乡村建设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査人数:800人)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人数比24% 40.7%88% (1)根据表格内容,分析表中数据,写出研究结论。(2分) 研宄结论 【悟行动】某同学有感于这次行动写了一篇随笔,以下是部分内容: 马路换装了,市容变美了 人气变旺了… (2)请你根据语境,补充空缺的两句,并写在下面横线上。(要求句式一致)(2分) 【议现象】年初,安溪公交车站积极响应县政府建设“美丽安溪”的号召,决定3路公 交车率先采用普通话和闽南话双语报站,引发了全民热议: 小多:闽南话属于地方方言,跟普通话不同,而且腔调有点土,用闽南话报站,没必要 小影:我觉得闽南话不土,蛮好听的。但是用它报站,外地人听不懂,坐过了站怎么办? (3)请你针对以上两人的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阐明理由。(4分)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9题(16分)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 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中举前后范进的状况发生的变化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情冷暖的变化等等。(写出一个变化即可)) 4.综合性学习。(8 分) 生态建设,关乎子孙后代。日前,大美安溪已通过国家生态县评估,将全力打造有活力、 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创美安溪,人人有责,赶快行动吧! 【析数据】某中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安溪县美丽乡村建设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统 计结果如下表: 安溪县美丽乡村建设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800 人) 满意度 非常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人数比 24% 26.5% 40.7% 8.8% (1)根据表格内容,分析表中数据,写出研究结论。(2 分) 研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行动】某同学有感于这次行动写了一篇随笔,以下是部分内容: 马路换装了,市容变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气变旺了…… (2)请你根据语境,补充空缺的两句,并写在下面横线上。(要求句式一致)(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现象】年初,安溪公交车站积极响应县政府建设“美丽安溪”的号召,决定 3 路公 交车率先采用普通话和闽南话双语报站,引发了全民热议: 小多:闽南话属于地方方言,跟普通话不同,而且腔调有点土,用闽南话报站,没必要。 小影:我觉得闽南话不土,蛮好听的。但是用它报站,外地人听不懂,坐过了站怎么办? (3)请你针对以上两人的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阐明理由。(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5—9 题(16 分) (甲)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 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 分)
①或王命急宣 ②水皆缥碧 6.下列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互相轩邈 舍其文轩 B.春冬之时不能称前时之闻 C.其间千二百里其真不知马也 D.不以疾也不以物喜 7.解释加点词。(3分) ①夏水襄陵襄: ②属引凄异引: ③千转不穷转 8.翻译句子。(5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分)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3分) 9.甲乙两文都写了“猿鸣”,其用处有何异同?(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0-12题。(12分) 走进竹子的“私密生活” ①近年来世界森林面积正迅速减少,可竹林的面积却不降反升,被称作第二森林。竹产 业作为绿色黄金产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关于竹产业的一句话也十分有趣:“年产十 亿竹产品,不少竹海一根竹。 ②竹子究竟怀有怎样的绝技,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注目与期许?答案都藏身在这些青翠 植物少为人知的“私密生活”中。 ③超快的生长速度,便是竹子令人感兴趣的“私密”之一。一棵树长成10米高,可能 需要50年,而同样高的竹子却只需约50天 ④竹子虽然看起来很像树,但它的生长方式和树截然不同。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植 物生长比喻成修建大楼的话,那么普通的树木就只有顶层一个施工点,可竹子却有很多施工 点,每一个竹节都是一个生长基地,这些工地一起施工,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竹子这座 大厦建立起来。 ⑤不过,一个有趣的疑问是,同为禾本科的小麦、玉米也都有类似的生长方式,那么为 什么这些植物不能像竹子那样,最快时一昼夜长高2米呢?2012年,中国林业科学院的科 学研究者们找到了其中的重要秘密—一竹节间分生组织的细胞不仅分裂快,而且伸长的速度 也快。这意味着竹子要在短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能量,对植物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有趣的是, 竹子是天生的伟大战略家,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竹节间不仅云集了大量的 植物激素,还聚集着大量的糖以及分解糖的催化剂——酶,这些能量像是骆驼的驼峰,汽车 的油箱,为竹子的“狂飙生长期”提供了充足的后援。 ⑥竹子不仅生长迅速,还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其秘密“靠山”就埋藏在苍翠竹林的地 下,那就是少为人知的竹鞭(地下茎)。它们不仅为快速生长的竹林储存和提供大量养料, 也是扩张竹林领土的核心力量。 ⑦竹鞭是特别高产的“母亲”。据统计,在适宜条件下,种植一株竹子,通过其地下茎 的延伸及发笋成竹,不需要耕地播种,一二十年就能发展到数万根,这真是令人吃惊的数字 因此,在合适的经营和砍伐计划下,竹林不仅“砍不败”,甚至会越砍越兴盛。以井冈山地 区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里虽然砍伐了海量的竹子,但毛竹林仍以每年3%的速 度在递增。比起地上青翠挺拔的竹竿,盘根错节的竹鞭不容易被利用,因此很少被人关注, 如深藏功与名的隐士,默默支撑起伐不败的竹产业。 ⑧竹子的这些小小“隐私”,展示了它的巨大潜力一一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木材稀缺 的今天,“以竹代木”已被视为一条光明坦途。竹林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①或 王 命 急 宣 ② 水 皆 缥 碧 6.下列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互相轩邈 舍其文轩 B.春冬之时 不能称前时之闻 C.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不知马也 D.不以疾也 不以物喜 7.解释加点词。(3 分) ①夏水襄陵 襄: ②属引凄异 引: ③千转不穷 转: 8.翻译句子。(5 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 分)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3 分) 9.甲乙两文都写了“猿鸣”,其用处有何异同?(3 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 10—12 题。(12 分) 走进竹子的“私密生活” ①近年来世界森林面积正迅速减少,可竹林的面积却不降反升,被称作第二森林。竹产 业作为绿色黄金产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关于竹产业的一句话也十分有趣:“年产十 亿竹产品,不少竹海一根竹。” ②竹子究竟怀有怎样的绝技,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注目与期许?答案都藏身在这些青翠 植物少为人知的“私密生活”中。 ③超快的生长速度,便是竹子令人感兴趣的“私密”之一。一棵树长成 10 米高,可能 需要 50 年,而同样高的竹子却只需约 50 天。 ④竹子虽然看起来很像树,但它的生长方式和树截然不同。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植 物生长比喻成修建大楼的话,那么普通的树木就只有顶层一个施工点,可竹子却有很多施工 点,每一个竹节都是一个生长基地,这些工地一起施工,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竹子这座 大厦建立起来。 ⑤不过,一个有趣的疑问是,同为禾本科的小麦、玉米也都有类似的生长方式,那么为 什么这些植物不能像竹子那样,最快时一昼夜长高 2 米呢?2012 年,中国林业科学院的科 学研究者们找到了其中的重要秘密——竹节间分生组织的细胞不仅分裂快,而且伸长的速度 也快。这意味着竹子要在短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能量,对植物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有趣的是, 竹子是天生的伟大战略家,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竹节间不仅云集了大量的 植物激素,还聚集着大量的糖以及分解糖的催化剂——酶,这些能量像是骆驼的驼峰,汽车 的油箱,为竹子的“狂飙生长期”提供了充足的后援。 ⑥竹子不仅生长迅速,还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其秘密“靠山”就埋藏在苍翠竹林的地 下,那就是少为人知的竹 鞭(地下茎)。它们不仅为快速生长的竹林储存和提供大量养料, 也是扩张竹林领土的核心力量。 ⑦竹鞭是特别高产的“母亲”。据统计,在适宜条件下,种植一株竹子,通过其地下茎 的延伸及发笋成竹,不需要耕地播种,一二十年就能发展到数万根,这真是令人吃惊的数字。 因此,在合适的经营和砍伐计划下,竹林不仅“砍不败”,甚至会越砍越兴盛。以井冈山地 区为例,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这里虽然砍伐了海量的竹子,但毛竹林仍以每年 3%的速 度在递增。比起地上青翠挺拔的竹竿,盘根错节的竹鞭不容易被利用,因此很少被人关注, 如深藏功与名的隐士,默默支撑起伐不败的竹产业。 ⑧竹子的这些小小“隐私”,展示了它的巨大潜力——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木材稀缺 的今天,“以竹代木”已被视为一条光明坦途。竹林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10.通览全文,概述竹子具有哪些“私密生活”?(2分) 11.比之树,竹子的生长优势在哪里?比之禾科植物,竹子的生长方式具有哪些特点 (6分) 优势: 特点: 12.“竹林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作者看来,竹林之所以 被誉为“第二森林”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24分) 盼你回家 ①我曾陪一个父亲,去800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②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 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 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③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 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 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房子吸没了,媳妇吸跑了……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 掏空了。 ④“我真想跟他同归于尽!”这位父亲说到激愤处,双眼通红地睁着,抛出这样一句狠 话来。若儿子在跟前,他是要把他撕成碎片才甘心的。 ⑤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地担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⑥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 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父亲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 愣地,不相信地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 因为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10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⑦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办完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 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地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这个个子高高的年轻 人,脸上既无欢喜也无悲伤,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一层玻璃隔着 他在里面,父亲在外头。从他进来起,父亲就一直盯着他,话筒拿在手上,却不说话。 ⑧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 举起的另一个手掌上画着什么。里头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 点头,含着泪笑。他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一从此,都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 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的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一张脸憔悴无比,却 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去。孩子不过 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后拿过话筒,隔着玻 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立即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流了下来。 ⑨“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⑩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才掉过头 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看 他黑了,也瘦了。” D他转身问我“你有纸笔吗?” ①D“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 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窗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 滚落下来
10.通览全文,概述竹子具有哪些“私密生活”?(2 分) 11.比之树,竹子的生长优势在哪里?比之禾科植物,竹子的生长方式具有哪些特点? (6 分) 优势: 特点: 12.“竹林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作者看来,竹林之所以 被誉为“第二森林”的原因有哪些?(4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3—17 题。(24 分) 盼你回家 ①我曾陪一个父亲,去 800 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②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 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 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③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 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 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房子吸没了,媳妇吸跑了……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 掏空了。 ④“我真想跟他同归于尽!”这位父亲说到激愤处,双眼通红地睁着,抛出这样一句狠 话来。若儿子在跟前,他是要把他撕成碎片才甘心的。 ⑤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地担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⑥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 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父亲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 愣地,不相信地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 10 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 因为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 10 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⑦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 15 分钟的时间。办完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 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地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这个个子高高的年轻 人,脸上既无欢喜也无悲伤,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一层玻璃隔着, 他在里面,父亲在外头。从他进来起,父亲就一直盯着他,话筒拿在手上,却不说话。 ⑧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 举起的另一个手掌上画着什么。里头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 点头,含着泪笑。他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从此,都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 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的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一张脸憔悴无比,却一 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去。孩子不过 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后拿过话筒,隔着玻 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立即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流了下来。 ⑨“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⑩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才掉过头 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看 他黑了,也瘦了。” ⑾他转身问我“你有纸笔吗?” ⑿“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 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窗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 滚落下来
③3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几个字是:儿子,盼你回家。 (摘自2011年《青年文摘》第2期,有删改) 3.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的内容。(4分) 去戒毒所路上,“父亲”痛述儿子的吸毒经历→戒毒所大门 →探视室里, 玻璃窗前,“父亲”一脸戚容,为儿子写下“儿子 盼你回家”的纸条 14.有人认为第⑤段与全文内容不协调,建议删去,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15.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1)第⑩段划线句子中,“儿子”流泪的原因是什么?(4分) 注]划线句: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2)探视前后,时间很短,“儿子”的神情态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从文中找出“儿 子”的神态变化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16.请结合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 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4分) 17.“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父亲”的两个特点。(4分) (四)文学名著。(8分) 18.下列名著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伊索寓言》的《老鼠和黄鼠狼》中,老鼠和黄鼠狼交战,一开始连连败北,后来 推选出将领领导战斗,并且将领们做了一些角绑在头上,最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B.格列佛乘船去拉格奈格王国,一下船就受到国王的热烈欢迎,并接受朝廷官职,任 职三年,后来转由法国回到英国 C.祥子和虎妞结婚后,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以高价给祥子买了亲戚二马子的车;后 来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洋车 D.宋江三打祝家庄,前两次都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攻打时,得到了吴用等的增援,采 纳了吴用的计策,安排孙立卧底,最后胜利攻破祝家庄。 19.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5分) 路旁早见一座大寺。行者看得是布金禅寺。……行者早已知识,见那公主头顶上微露出 点妖氛,却也不十分凶恶,即忙爬近耳朵叫道:“师父,公主是假的。”……那妖精见事不 谐,…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急转身来乱打行者。……这大圣用心力轮铁棒,仔细迎着 看时,见那短棍儿一头壮,一头细,却似舂碓臼的杵头模样,……那妖邪轮杵来迎,就于西 天门前,发狠相持 (《西游记》第九十三回,第九十四回,第九十五回) “这大圣”是谁?“那妖精”又是谁?这大圣斗那妖精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这大圣: 那妖精 原因: 结果 三、作文(60分) 20.作文。(60分)郑板桥老来得子,非常喜欢。他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说要吃 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儿子不敢违命,勉强答应,但他不会做。郑板桥命他去请教厨师。儿子 请教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馒头做成。满心高兴端来,郑已断气,儿子跪哭床边,发现 茶几上有张字条,上面写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 靠祖宗不算好汉!
⒀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几个字是:儿子,盼你回家。 (摘自 2011 年《青年文摘》第 2 期,有删改) 13.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的内容。(4 分) 去戒毒所路上,“父亲”痛述儿子的吸毒经历→戒毒所大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视室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窗前,“父亲”一脸戚容,为儿子写下“儿子, 盼你回家”的纸条。 14.有人认为第⑤段与全文内容不协调,建议删去,你同意吗?为什么?(4 分) 15.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1)第⑿段划线句子中,“儿子”流泪的原因是什么?(4 分) [注] 划线句: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2)探视前后,时间很短,“儿子”的神情态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从文中找出“儿 子”的神态变化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4 分) 16.请结合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 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4 分) 17.“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父亲”的两个特点。(4 分) (四)文学名著。(8 分) 18.下列名著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伊索寓言》的《老鼠和黄鼠狼》中,老鼠和黄鼠狼交战,一开始连连败北,后来 推选出将领领导战斗,并且将领们做了一些角绑在头上,最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B.格列佛乘船去拉格奈格王国,一下船就受到国王的热烈欢迎,并接受朝廷官职,任 职三年,后来转由法国回到英国。 C.祥子和虎妞结婚后,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以高价给祥子买了亲戚二马子的车;后 来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洋车。 D.宋江三打祝家庄,前两次都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攻打时,得到了吴用等的增援,采 纳了吴用的计策,安排孙立卧底,最后胜利攻破祝家庄。 19.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5 分) 路旁早见一座大寺。行者看得是布金禅寺。……行者早已知识,见那公主头顶上微露出 一点妖氛,却也不十分凶恶,即忙爬近耳朵叫道:“师父,公主是假的。”……那妖精见事不 谐,……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急转身来乱打行者。……这大圣用心力轮铁棒,仔细迎着 看时,见那短棍儿一头壮,一头细,却似舂碓臼的杵头模样,……那妖邪轮杵来迎,就于西 天门前,发狠相持…… (《西游记》第九十三回,第九十四回,第九十五回) “这大圣”是谁?“那妖精”又是谁?这大圣斗那妖精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这大圣: 那妖精: 原因: 结果: 三、作文(60 分) 20.作文。(60 分)郑板桥老来得子,非常喜欢。他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说要吃 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儿子不敢违命,勉强答应,但他不会做。郑板桥命他去请教厨师。儿子 请教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馒头做成。满心高兴端来,郑已断气,儿子跪哭床边,发现 茶几上有张字条,上面写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 靠祖宗不算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