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县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卡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 案应写在答题卡上 一(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第⑨题任选两句作答)(10分) ①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②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 ⑤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⑥子曰: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⑨借用历史典故来表情达意,是古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中“ ”表现诗人对已故老友的思念,以及世 事变迁的慨叹:范仲淹《渔家傲》中“ 表现诗人对 故乡的思念,却因未能建功立业无法归去的痛苦心情:苏轼《江城子》中 ?”表现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 班级开展“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14分) 【气候大会议气候】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 kuang()架公约第17次 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A《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 首个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 会议开始前,各方关于气候变化的博弈日趋激烈。欧盟、美国、小海岛国家以及最贫 穷国家等虽然从不同的立场出发阐()述了各自观点,但是经过3次预备会议 后,各方分歧()依然严重,B尤其是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表示不准备续签《京 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我们不知道这会不会为德班气候会议蒙上了阴影?南非总统 祖马说:“德班会议显然不会像逛公园那样轻松,它将是一次艰难的会议,这条道路 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9页
九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9 页 溧水县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8 页,共 120 分,其中书写分 3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卡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 案应写在答题卡上。 一(24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第⑨题任选两句作答)(10 分 ) ①窈窕淑女, ▲ 。 (《诗经·关雎》) ②烽火连三月, ▲ 。 (杜甫《春望》)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马作的卢飞快, ▲ 。 (辛弃疾《破阵子》) ⑤峰峦如聚, ▲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⑥子曰: ▲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⑦ ▲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⑧ ▲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⑨借用历史典故来表情达意,是古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中“ ▲ , ▲ ”表现诗人对已故老友的思念,以及世 事变迁的慨叹;范仲淹《渔家傲》中“ ▲ , ▲ ”表现诗人对 故乡的思念,却因未能建功立业无法归去的痛苦心情;苏轼《江城子》中“ ▲ , ▲ ?”表现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 班 级开展“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14 分) 【 气候大会议气候】 2011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1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 kuànɡ( )架公约第 17 次 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A《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 首个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 会议开始前,各方关于气候变化的博弈日趋激烈。欧盟、美国、小海岛国家以及最贫 穷国家等虽然从不同的立场出发阐.( )述了各自观点,但是经过 3 次预备会议 后,各方分歧.( )依然严重,B 尤其是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表示不准备续签《京 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我们不知道这会不会为德班气候会议蒙上了阴影?南非总统 祖马说:“德班会议显然不会像逛公园那样轻松,它将是一次艰难的会议,这条道路
注定是漫长而wan )蜒的。”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 kuang(▲)架②wan(▲)蜒③阐(▲)述④分歧( 3.画线句A中有一处语病,请修改。(2分) 4.画线句B中一处标点运用有误,请修改。(2分) 【全球变暖共关注】 5.材料一:全球气候变暖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焚烧化石矿 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了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 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 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因而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 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材料二: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一的主要信息。(2分) (2)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读懂插图,达到提高宣传效果的目的,请你给材料二中的插 图配一句解说词。(2分) 【环保对联我来拟】 下面是一幅呼吁环保的对联,但下联欠缺。请你运用以下词语,使其与上联对仗 工整。(2分) 备选词语:烟尘、空气、日月、逐去、让、更明、滤清 上联)摒除秽物洁净污流教河水永碧 (下联) 九年级语文第2页共9页
九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9 页 注定是漫长而 wān( )蜒的。”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 ①kuànɡ( ▲ )架 ②wān( ▲ )蜒 ③ 阐.( ▲ )述 ④ 分歧.( ▲ ) 3.画线句 A 中有一处语病,请修改。(2 分) ▲ 4.画线句 B 中一处标点运用有误,请修改。(2 分) ▲ 【全球变暖共关注】 5.材料一:全球气候变暖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焚烧化石矿 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了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 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 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因而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 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材料二: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一的主要信息。(2 分) ▲ (2)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读懂插图,达到提高宣传效果的目的,请你给材料二中的插 图配一句解说词。(2 分) ▲ 【 环保对联我来拟】 6.下面是一幅呼吁环保的对联,但下联欠缺。请你运用以下词语,使其与上联对仗 工整。(2 分) 备选词语:烟尘、空气、日月、逐去、让、更明、滤清 (上联)摒除秽物洁净污流教河水永碧 (下联) ▲
二(4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2题。(16分) 【古诗阅读】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7.请写出该诗中体现诗人报国无门心情苦闷的句子。(2分 8.请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A.首联连用了三个“凤”字使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又一个“空”字为全篇定下了 悲怆苍凉的感情基调 B.颔联借吴宫的富丽如今被荒径埋没,东晋的名门留下的只是荒冢,来感慨时间的无情,叹 息人世的无常 C.颈联“三山”对“二水”,“半落”对“中分”,“青天外”对“白鹭洲”,气势磅 礴、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D.全诗格调高雅,语言华丽。把历史的典故,想像中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 起,寄托了忧国之思 【古文阅读】 游狼山记(张裕钊 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倚山为寺,寺错树间。最上为支云塔,危踞山颠,万景 毕内③。迤下若萃景楼及准提、福慧诸庵,亦绝幽迥。……时秋殷中②,海气正白,怒 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见。余与莼斋顾而乐之。 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登广武山,叹悼时之无人。今余与莼 斋幸值兹世,寇乱殄息③,区内亡事,蕃夷绝域…… 余又益槁枯朽钝,为时屏弃。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徜徉于兹山之上。荫茂树 而撷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干载之兴亡。在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 人世是非理乱,天地四时变移,眇若坠叶与飘风,于先生乎何有哉?归书而为之记。 注释①内:同“纳”。②殷:正,中:同“仲”。③寇乱:指太平天国革命。殄息:灭 九年级语文第3页共9页
九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9 页 二(43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7~12 题。(16 分) 【古诗阅读】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7.请写出该诗中体现诗人报国无门心情苦闷的句子。(2 分) ▲ 8.请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2 分) A.首联连用了三个“凤”字使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又一个“空”字为全篇定下了 悲怆苍凉的感情基调。 B.颔联借吴宫的富丽如今被荒径埋没,东晋的名门留下的只是荒冢,来感慨时间的无情,叹 息人世的无常。 C. 颈联“三山”对“二水”,“半落”对“中分”,“青天外”对“白鹭洲”, 气势磅 礴、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D.全诗格调高雅,语言华丽。把历史的典故,想像中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 一起,寄托了忧国之思。 【古文阅读】 游狼山记(张裕钊) 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倚山为寺,寺错树间。最上为支云塔,危踞山颠,万景 毕内①。迤下若萃景楼及准提、福慧诸庵,亦绝幽迥。……时秋殷中②,海气正白,怒 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见。余与莼斋顾而乐之。 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登广武山,叹悼时之无人。今余与莼 斋幸值兹世,寇乱殄息③,区内亡事,蕃夷绝域…… 余又益槁枯朽钝,为时屏弃。独思遗外身世④,捐去万事,徜徉于兹山之上。荫茂树 而撷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在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 人世是非理乱,天地四时变移,眇若坠叶与飘风,于先生乎何有哉?归书而为之记。 注释①内:同“纳” 。 ②殷:正,中:同“仲”。 ③寇乱:指太平天国革命。殄息:灭
绝,平息。殄,灭绝。④身世:此指所处的尘世。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危踞山颠( 区内亡事 顾而乐之( 为时屏弃 10.请选出下列加点虚词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3分) 荫茂树而撷涧芳 于先生乎何有哉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作《咏怀诗》以见志 叹悼时之无人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11.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2分) 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见 翻译 12.请根据要求填空。(3分) 同是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借小石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来 表达▲的心情;欧阳修则借“醉能同其乐”表达自己_▲的政 治理想:张裕钊在这篇游记中则借用“ ”表明自己藏身山水、 超然脱俗的理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1分) 酸甜苦辣之揭秘 ①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构成了各种食品的口味 ②人的味觉一般是物质刺激舌头上的味蕾而产生的感觉。味蕾的细胞很敏感,连 接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当物质刺激味蕾细胞产生兴奋,这种兴奋就会由味觉神经传递 到大脑味觉区域,从而产生了某种味觉,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大约只有1/1000秒。 ③当吃酸的食品时,我们往往感觉口腔内两腮部位都发酸,而吃到苦的东西时 则苦得舌根都苦。这种现象的本质竟然不是由物质酸的程度或苦的程度决定的,而是 由舌头上的味蕾对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舌尖部位对咸味最敏感,对酸味 最敏感的部位则是靠腮两边的舌头边缘,而对苦味最敏感的部位则正是舌根。造成这 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同部位的味蕾的结构有些不同。 ④还有些味道竟然不是味蕾产生的味觉。辣味一般是辣椒素等物质刺激口腔粘膜、 九年级语文第4页共9页
九年级语文 第 4 页 共 9 页 绝,平息。殄,灭绝。④身世:此指所处的尘世。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危.踞山颠( ▲ ) 区内亡.事( ▲ ) 顾.而乐之( ▲ ) 为.时屏弃( ▲ ) 10.请选出下列加点虚词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3 分) 荫茂树而.撷涧芳 于.先生乎何有哉 A B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作《咏怀诗》以.见志 叹悼时之.无人 C D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11.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2 分) 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见。 翻译: ▲ 12.请根据要求填空。(3 分) 同是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借小石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来 表达 ▲ 的心情;欧阳修则借“醉能同其乐”表达自己 ▲ 的政 治理想;张裕钊在这篇游记中则借用“ ▲ ”表明自己藏身山水、 超然脱俗的理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11 分) 酸甜苦辣之揭秘 ①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构成了各种食品的口味。 ②人的味觉一般是物质刺激舌头上的味蕾而产生的感觉。味蕾的细胞很敏感,连 接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当物质刺激味蕾细胞产生兴奋,这种兴奋就会由味觉神经传递 到大脑味觉区域,从而产生了某种味觉,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大约只有 1/1000 秒。 ③当吃酸的食品时,我们往往感觉口腔内两腮部位都发酸,而吃到苦的东西时, 则苦得舌根都苦。这种现象的本质竟然不是由物质酸的程度或苦的程度决定的,而是 由舌头上的味蕾对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舌尖部位对咸味最敏感,对酸味 最敏感的部位则是靠腮两边的舌头边缘,而对苦味最敏感的部位则正是舌根。造成这 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同部位的味蕾的结构有些不同。 ④还有些味道竟然不是味蕾产生的味觉。辣味一般是辣椒素等物质刺激口腔粘膜
鼻腔粘膜、舌头、甚至皮肤表面而引起的热、痛的感觉,是痛觉神经产生的感觉。 ⑤酸、甜、苦、咸是味蕾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物质让味蕾感受到酸、甜、苦、 咸呢? ⑥物质具有酸味的原因很简单。一般是物质含有氢离子,氢离子可以引起味蕾产生酸 的味觉,酸味的大小也与氢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 ⑦甜味物质的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很多个氢氧基或胺基,并且能够在分子内部形成 氢键的东西。例如葡萄糖、蔗糖、木糖醇等。一般情况下,物质分子内形成的氢键越 多,氢键的强度越强,物质的甜度就越大 产生苦味的物质比较丰富。通常生物碱具有苦味,钙盐、含氮的有机物等也具有苦 味。 ⑩咸味是中性盐的味道。一般的中性盐都有咸味,只是氯化钠的咸味最纯正,钾盐、 钙盐会有点苦涩味。盐之所以会产生咸味,主要是盐中的阳离子被味感细胞膜上蛋白质分 子吸附而呈现的,阳离子则会影响咸味的强弱,阳离子越大,舌头对咸味的感受越小 ⑩η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味道的物质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时,可以导致某一种味 感更突出,混合的滋味有时妙不可言。 ⑩功在蔗糖溶液中加入一点食盐,会让糖水感觉更甜。吃水果时在水果上撒上椒盐;在 油烹食物中洒上些许食盐,也会让人感到特香;一些食物中有少许苦味,也会衬托出食物 的风味。 〔3两种相同味道的物质混合时,也会岀现特殊的增加作用。例如-种核苷酸类的鲜味 物质与味精混合使用,可以使鲜味大大増强,用量只需原来的2%,就可以达到足够的鲜 味。两种甜味的物质混合也经常岀现甜味倍增的效果。 阗4当然,生活中也有味道抵消的现象。例如苦药中加入糖,可以大大削弱苦味;菜做 咸了,加些醋,可以让菜感觉上没有那么咸等等。这些现象与各味道的分子物质相互竞争 味蕾的原因有关 另外,舌头适应了刺激大的味道后,再吃一些清淡的东西时,却会感觉食物变味了。 例如刚吃过中药或酸菜,接着喝白开水,会感到水有些甜味;先吃甜食接着饮水或酒,会 感到酒水有苦味,难喝。所以,宴席在安排菜肴的顺序上,总是先清淡,再味道稍重,最 后安排甜食,这样可使人能充分感到佳肴的美味。 间6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食品的味道还与温度有关。根据食品味道与温度的关系,把 食品分为喜凉类和喜热类。例如凉开水在12-15℃时,既解渴,又爽口;西瓜则在8时 会感到又凉又甜。喜热类食品一般在60-65之间,味道最好。热牛奶在65°℃时,既卫生 九年级语文第5页共9页
九年级语文 第 5 页 共 9 页 鼻腔粘膜、舌头、甚至皮肤表面而引起的热、痛的感觉,是痛觉神经产生的感觉。 ⑤酸、甜、苦、咸是味蕾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物质让味蕾感受到酸、甜、苦、 咸呢? ⑥物质具有酸味的原因很简单。一般是物质含有氢离子,氢离子可以引起味蕾产生酸 的味觉,酸味的大小也与氢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 ⑦甜味物质的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很多个氢氧基或胺基,并且能够在分子内部形成 氢键的东西。例如葡萄糖、蔗糖、木糖醇等。一般情况下,物质分子内形成的氢键越 多,氢键的强度越强,物质的甜度就越大。 ⑧产生苦味的物质比较丰富。通常生物碱具有苦味,钙盐、含氮的有机物等也具有苦 味。 ⑩咸味是中性盐的味道。一般的中性盐都有咸味,只是氯化钠的咸味最纯正,钾盐、 钙盐会有点苦涩味。盐之所以会产生咸味,主要是盐中的阳离子被味感细胞膜上蛋白质分 子吸附而呈现的,阳离子则会影响咸味的强弱,阳离子越大,舌头对咸味的感受越小。 ⑾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味道的物质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时,可以导致某一种味 感更突出,混合的滋味有时妙不可言。 ⑿在蔗糖溶液中加入一点食盐,会让糖水感觉更甜。吃水果时在水果上撒上椒盐;在 油烹食物中洒上些许食盐,也会让人感到特香;一些食物中有少许苦味,也会衬托出食物 的风味。 ⒀两种相同味道的物质混合时,也会出现特殊的增加作用。例如一种核苷酸类的鲜味 物质与味精混合使用,可以使鲜味大大增强,用量只需原来的 2%,就可以达到足够的鲜 味。两种甜味的物质混合也经常出现甜味倍增的效果。 ⒁当然,生活中也有味道抵消的现象。例如苦药中加入糖,可以大大削弱苦味;菜做 咸了,加些醋,可以让菜感觉上没有那么咸等等。这些现象与各味道的分子物质相互竞争 味蕾的原因有关。 ⒂另外,舌头适应了刺激大的味道后,再吃一些清淡的东西时,却会感觉食物变味了。 例如刚吃过中药或酸菜,接着喝白开水,会感到水有些甜味;先吃甜食接着饮水或酒,会 感到酒水有苦味,难喝。所以,宴席在安排菜肴的顺序上,总是先清淡,再味道稍重,最 后安排甜食,这样可使人能充分感到佳肴的美味。 ⒃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食品的味道还与温度有关。根据食品味道与温度的关系,把 食品分为喜凉类和喜热类。例如凉开水在 12-15℃时,既解渴,又爽口;西瓜则在 8℃时 会感到又凉又甜。喜热类食品一般在 60-65 之间,味道最好。热牛奶在 65℃时,既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