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勒紧止血法: ■在伤口上部用绷带或三角巾叠成带状或用手头有的布料等勒紧止血, 第一道绕扎为衬垫,第二道压在第一道上面,并适当勒紧。 (2)绞紧止血法: 尾歌木数老行失贤惠镜 ■将三角巾叠成带状,绕肢体一圈, 棒绞紧,再将木棒一头插入小套内,并把小套拉紧固定即可。 (3)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抬高患肢,将软布料、棉花等软织物衬垫于止血部位皮肤上。取止血 带中间一段,适当拉紧拉长,绕肢体2~3圈,使橡皮带末端压在紧缠 的橡皮带下面即可
(1)勒紧止血法: 在伤口上部用绷带或三角巾叠成带状或用手头有的布料等勒紧止血, 第一道绕扎为衬垫,第二道压在第一道上面,并适当勒紧。 (2)绞紧止血法: 将三角巾叠成带状,绕肢体一圈,两端向前拉紧打一活结,并在一头 留出一小套。取小木棒、笔杆、筷子等做绞棒,插在带圈内,提起绞 棒绞紧,再将木棒一头插入小套内,并把小套拉紧固定即可。 (3)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抬高患肢,将软布料、棉花等软织物衬垫于止血部位皮肤上。取止血 带中间一段,适当拉紧拉长,绕肢体2~3圈,使橡皮带末端压在紧缠 的橡皮带下面即可
(4)注意事项 上止血带部位要准确,应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应尽量 靠近伤口。前臂和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因其有两骨, 动脉常走行于两骨之间,所以止血效果差。上臂扎止血 带时,不可扎在下1/3处,以防损伤桡神经。 使用止血带压力要适当,以刚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 适能止血为度。 止血带下加衬垫,切忌用绳索或铁丝直接加压。 ■应有明显标记,记上使用止血带时间并迅速转送。 上止血带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并应每30分钟至1小时 松止血带1次。 松解止血带前,要先补充血容量,做好纠正休克和止血 用器材的准备
(4)注意事项 上止血带部位要准确,应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应尽量 靠近伤口。前臂和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因其有两骨, 动脉常走行于两骨之间,所以止血效果差。上臂扎止血 带时,不可扎在下1/3处,以防损伤桡神经。 使用止血带压力要适当,以刚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 适能止血为度。 止血带下加衬垫,切忌用绳索或铁丝直接加压。 应有明显标记,记上使用止血带时间并迅速转送。 上止血带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并应每30分钟至1小时 松止血带1次。 松解止血带前,要先补充血容量,做好纠正休克和止血 用器材的准备
4.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肘、膝关节远端肢体受伤出血时,先 确定局部有无骨关节损伤再根据情况 选用。 在肘腘窝垫以棉垫卷或绷带卷,将肘 关节或膝关节尽力屈曲,借衬垫物压 住动脉,并用绷带或三角巾将肢体固 定于屈曲位。 此方法虽能止血,但可能压迫血管、 神经等组织,如伤肢合并有骨关节损 伤时则可能加重损伤,且不便于伤员 搬运,故尽量不用
4.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肘、膝关节远端肢体受伤出血时,先 确定局部有无骨关节损伤再根据情况 选用。 在肘腘窝垫以棉垫卷或绷带卷,将肘 关节或膝关节尽力屈曲,借衬垫物压 住动脉,并用绷带或三角巾将肢体固 定于屈曲位。 此方法虽能止血,但可能压迫血管、 神经等组织,如伤肢合并有骨关节损 伤时则可能加重损伤,且不便于伤员 搬运,故尽量不用
5.填塞止血法 ■一般界用于大腿根、腋宽、肩部等处难以一般加 压包扎的较大出血,或清创时丢除填塞的敷料时 可能发生再次大出血。 用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外加大块敷料加压包扎。 ■清创后所填塞敷料一般在术后4~6天开始慢慢取出。 6.结扎止血法 适用于能清楚地见到喷血血管断端的止血。 ■对于损伤组织辨认丕清的,不宜采用,否则易造 成重要的神经血管损伤。 伤员到医院后,活动性出血于清创的同时结扎止 血
5.填塞止血法 一般只用于大腿根、腋窝、肩部等处难以一般加 压包扎的较大出血,或清创时去除填塞的敷料时 可能发生再次大出血。 用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外加大块敷料加压包扎。 清创后所填塞敷料一般在术后4~6天开始慢慢取出。 6.结扎止血法 适用于能清楚地见到喷血血管断端的止血。 对于损伤组织辨认不清的,不宜采用,否则易造 成重要的神经血管损伤。 伤员到医院后,活动性出血于清创的同时结扎止 血
包扎 (一)适应证 体表各部位的伤口除采用暴露疗法者,一般均需 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药品 和骨折位置,压迫止血及减轻疼痛等。 (二)用物 卷轴绷带或三角巾(某些特殊部位可用多头绷带 或丁字带)、无菌纱布。在急救情况下,如无绷 带或纱布,可用洁净的毛巾、衣服、被单等代替
二、包扎 (一)适应证 体表各部位的伤口除采用暴露疗法者,一般均需 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药品 和骨折位置,压迫止血及减轻疼痛等。 (二)用物 卷轴绷带或三角巾(某些特殊部位可用多头绷带 或丁字带)、无菌纱布。在急救情况下,如无绷 带或纱布,可用洁净的毛巾、衣服、被单等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