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入
近体诗八首 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 制作者:吴江(Emaa575@3,m
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制作者:吴江(Email:wj5575@163.com)
金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 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1154年 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佼后,赐进士 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 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淳熙五年(178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 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坚持抗金 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闻多次遭到罢斥。 晚岁阏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 复失地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 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1154年 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 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 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淳熙五年(1178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 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坚持抗金 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 晚岁闲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 复失地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诗作于谆熙十三年(1186年),其时诗 人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 的投降派所阻,终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 这首诗是厘情经的艺术概括。前两联 回忆过去,写他的抗敌抱负 口 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铁马秋 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后 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 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这首诗的基调是悲 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其时诗 人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 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 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前两联 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 “气如山” 一 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铁马秋 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后 两联侧重写现在, “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 人的悲愤; “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 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 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 人之一。陆诗的突出特点是 多豪丽语,言征代恢复事” 这首诗就是一个鮮明的例子, 通篇都是围绕看“志”写的
陆游的诗今存9 300首。他 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 人之一。陆诗的突出特点是 “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 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通篇都是围绕着“志”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