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08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2页。有5大题,27小题。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 答题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钢笔(或囻珠笔),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的 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将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写在指定位置上 相信自己一定行,加油! 书写:(4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从你笔尖的一点一画做起。本题从整张卷面的书写情 况综合评分,请你务必将你的字写得规范、端正、清晰、美观 二、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语境中的汉字(2分) 真正的阅读,可以发生在喧xi )的人海,也可以坐落在冷峻的沙漠。可以在 灯红酒绿的闹市,也可以在月影婆suo()的海岛。无论周围有多少双眼睛,无论分 贝达到怎样的cao()杂,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 chu()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为你讲的故事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将它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 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B、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戴望舒在《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里最鲜明的创作手法, 全诗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光明未来的安之若素 C、“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中“老水车”的形象,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仍保 持着茁壮成长的生命力,让后人永远感怀。 D、莱蒙托夫是俄罗斯和苏维埃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被经典作家誉为“民族诗人”的天 才作家之一,他与普希金、叶赛宁一样著称于世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改善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B、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 C、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发展
浙江省宁波市 2008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 6 页,答题卷共 2 页。有 5 大题,27 小题。 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 2、答题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钢笔(或圆珠笔),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的 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将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写在指定位置上。 相信自己一定行,加油! 一、书写:(4 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从你笔尖的一点一画做起。本题从整张卷面的书写情 况综合评分,请你务必将你的字写得规范、端正、清晰、美观) 二、积累与运用:(20 分) 1、根据拼音写出语境中的汉字(2 分) 真正的阅读,可以发生在喧 xiāo( )的人海,也可以坐落在冷峻的沙漠。可以在 灯红酒绿的闹市,也可以在月影婆 suō( )的海岛。无论周围有多少双眼睛,无论分 贝达到怎样的 cáo( )杂,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 chuí( )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为你讲的故事。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将它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 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 B、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戴望舒在《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里最鲜明的创作手法, 全诗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光明未来的安之若素 ....。 C、“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中“老水车”的形象,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仍保 持着茁壮成长 ....的生命力,让后人永远感怀。 D、莱蒙托夫是俄罗斯和苏维埃文学史上独一无二 ....的被经典作家誉为“民族诗人”的天 才作家之一,他与普希金、叶赛宁一样著称于世。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 ( )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改善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B、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 C、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发展
D、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调査研究了沙尘来源,制定出防沙措施 4、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2分)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 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 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5、诗文填空(6分)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不亦君子乎?(孔子语录) (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一词中用 两句写出了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和战歌声 的悲壮场面 6、综合性学习(6分)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名著竞读”专栏,请你根据要求 完成以下各小题。(每小题2分) (1)“名著竞读”专栏开头有一个口号,其中上半句是:“走进文学天地”,请你给它补出 下半句,使之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2)“名著人物”形象窗。(请你写出人名并简介人物性格特点) (3)“精彩情节”浓缩。(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两个精彩情节)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4分)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 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 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 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 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 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
D、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制定出防沙措施。 4、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2 分)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 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 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5、诗文填空(6 分) (1) _▲_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_▲_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_▲_ ,不亦君子乎?(孔子语录) (5)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 _▲_ , _▲_ 。 (6)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一词中用“ _▲_ , _▲_ ”两句写出了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和战歌声 的悲壮场面。 6、综合性学习(6 分)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名著竞读”专栏,请你根据要求 完成以下各小题。(每小题 2 分) ⑴“名著竞读”专栏开头有一个口号,其中上半句是:“走进文学天地”,请你给它补出 下半句,使之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 ⑵“名著人物”形象窗。(请你写出人名并简介人物性格特点) ⑶“精彩情节”浓缩。(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两个精彩情节)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㈠ ▲ (14 分)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 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 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 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 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 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
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 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奋斗的执著, 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 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 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 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 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 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 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 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 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 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7、读完全文,请你给这篇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8、文章第①段的结尾说“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结合上下文, 谈谈文中“精神的不平等”具体指的是哪些内容。(2分) 9、文章第③段作者为了阐明“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 学得他们的人格”这一观点,举了大量例子,请你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再举出两个这样 的例子。(4分) 10、文章的结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从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读书”“幸福”表现在哪 些方面?(2分) ll、读了全文,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联系文中雨果的话,试举一实例谈谈“谈书使人避恶” 的问题。(4分) 白永远的蝴蝶(16分) 陈启佑 ①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而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 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 部的母亲的信 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 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奋斗的执著, 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 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 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 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 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 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 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 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 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 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7、读完全文,请你给这篇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2 分) 8、文章第①段的结尾说“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结合上下文, 谈谈文中“精神的不平等”具体指的是哪些内容。(2 分) 9、文章第③段作者为了阐明“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 学得他们的人格”这一观点,举了大量例子,请你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再举出两个这样 的例子。(4 分) 10、文章的结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从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读书”“幸福”表现在哪 些方面?(2 分) 11、读了全文,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联系文中雨果的话,试举一实例谈谈“谈书使人避恶” 的问题。(4 分) ㈡永远的蝴蝶(16 分) 陈启佑 ①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而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 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 部的母亲的信。 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③“谁教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④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 好像一只夜晩的蝴蝶。 ⑤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⑥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 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 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 溅在我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⑦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⑧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 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 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 呢? ⑨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2、读完这篇小说,你认为对小说线索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信 C、蝴蝶 13、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2分) 14、“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此句是否在交代时令?请说明你的理由。(2分) 15、对第⑥段的划线句,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16、“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连用了两个“问号”,这有何表达作用?(2分) 17、细读全文,谈谈小说以“永远的蝴蝶”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8、小说的细节描写突岀,构思精巧,语言生动,情感真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 选择其中的一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加以简要的赏析。(3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8分)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③“谁教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④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 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⑤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⑥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 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 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 溅在我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⑦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⑧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 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 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 呢? ⑨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2、读完这篇小说,你认为对小说线索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A、信 B、雨 C、蝴蝶 D、伞 13、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2 分) 14、“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此句是否在交代时令?请说明你的理由。(2 分) 15、对第⑥段的划线句,你是如何理解的?(2 分) 16、“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连用了两个“问号”,这有何表达作用?(2 分) 17、细读全文,谈谈小说以“永远的蝴蝶”为题有什么好处?(3 分) 18、小说的细节描写突出,构思精巧,语言生动,情感真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 选择其中的一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加以简要的赏析。(3 分) 四、文言文阅读:(16 分) ㈠(8 分)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 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子墨子九距之(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3)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4)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公输盘之攻械尽 B、已持臣守圉之器 C、呼尔而与之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1、文中写墨子与公输盘“以牒为械”演练攻守,结果是“公输盘诎”。结合文章上下文, 请你想象一下并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公输盘“诎”时的神态表情。(2分) 22、用简洁的语言点评墨子(或公输盘或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白(8分)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i,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 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 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2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段文字的观点(2分) 25、对于文中指出的“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现象,其实当今社会也有类 似现象,如知名学者于丹讲述“《论语》人生”,就有不少人指出她的错误,并有人为此 专门撰写了一本书稿。对此现象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五、作文:(50分,任选一题) 26、青少年渴望长大,尤其是即将或已经迈入青春门槛的少男少女们,总想竭力摆脱自己身 上在别人看来是幼稚的东西,但是“长大”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 请以“长大”为话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7、有人说:初三是黑色的,尝到的是枯燥,得到的是失望;有人说:初三是金色的,经历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 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⑴子.墨子九距之( ) ⑵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⑶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 ⑷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公输盘之.攻械尽 B、已持臣守圉之.器 C、呼尔而与之.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1、文中写墨子与公输盘“以牒为械”演练攻守,结果是“公输盘诎”。结合文章上下文, 请你想象一下并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公输盘“诎”时的神态表情。(2 分) 22、用简洁的语言点评墨子(或公输盘或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㈡(8 分)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 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 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2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2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段文字的观点(2 分) 25、对于文中指出的“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现象,其实当今社会也有类 似现象,如知名学者于丹讲述“《论语》人生”,就有不少人指出她的错误,并有人为此 专门撰写了一本书稿。对此现象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 分) 五、作文:(50 分,任选一题) 26、青少年渴望长大,尤其是即将或已经迈入青春门槛的少男少女们,总想竭力摆脱自己身 上在别人看来是幼稚的东西,但是“长大”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 请以“长大”为话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 字。 27、有人说:初三是黑色的,尝到的是枯燥,得到的是失望;有人说:初三是金色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