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200.1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积累与运用(10分) 按要求填空。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2.莫道不消魂 。(李清照《醉花阴》) 3.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忧国忧民的诗句,如 (人名)说的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日前,总高度为610米的广州新电视塔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建成后 将成为世界最高的电视塔,并将承担2010年的亚运会转播任务。据了解,广州新电视塔 工程总投资约22亿元,总高度610米,其中塔体高450米,天线桅杆160米,总建筑面 积114054平方米,塔体建筑面积44275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69779平方米。根据建 筑设计,新电视塔有观光旅游、电视广播发射、文化娱乐三大功能,建成后将是目前世界上 最高、最美、功能最齐全的电视塔。 十口 5.读中外名著其实是在跟大师对话,能使我们获得很多的启示,充实自己的生活。读《鲁滨 逊漂流记》,我们能懂得实干比信念更重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领悟到 读《傅雷家书》,我们感受到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辛弃疾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可以感受到,由此,我们不禁联想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中的两句诗 有异 曲同工之妙。(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2分)
1 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2006.1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0 分) 按要求填空。 1.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2.莫道不消魂, , 。(李清照《醉花阴》) 3. 古 诗 文 中 有 许 多 表 现 忧 国 忧 民 的 诗 句 , 如 ( 人 名 ) 说 的 : “ 。” 4.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个字) 日前,总高度为 610 米的广州新电视塔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 22 亿元,建成后 将成为世界最高的电视塔,并将承担 2010 年的亚运会转播任务。 据了解,广州新电视塔 工程总投资约 22 亿元,总高度 610 米,其中塔体高 450 米,天线桅杆 160 米,总建筑面 积 114054 平方米,塔体建筑面积 44275 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 69779 平方米。根据建 筑设计,新电视塔有观光旅游、电视广播发射、文化娱乐三大功能,建成后将是目前世界上 最高、最美、功能最齐全的电视塔。 5.读中外名著其实是在跟大师对话,能使我们获得很多的启示,充实自己的生活。读《鲁滨 逊漂流记》,我们能懂得实干比信念更重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领悟到 ;读《傅雷家书》,我们感受到 。 二、古诗文阅读(20 分) (一)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辛弃疾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 ”可以感受到,由此,我们不禁联想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中的两句诗“ , ”有异 曲同工之妙。(2 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8.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2 分)
(二)隆中对(节选)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 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 安出? ②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 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孑而 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 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 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干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 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土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 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9找出加点词语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组()(2分) 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贤能为之用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去国怀乡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1.在第①段“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在《出师表》中,诸葛亮 分析概括“汉室倾颓”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出师表》原句回答)(2分) 12.联系《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
2 (二)隆中对 (节选)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 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 安出?” ②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 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 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 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 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 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 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9.找出加点词语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2 分) A 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 贤能为.之用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C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去国.怀乡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1.在第①段“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在《出师表》中,诸葛亮 分析概括“汉室倾颓”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出师表》原句回答)(2 分) 12.联系《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回答下面的问题。(2 分)
①“操遂能克绍”决定性战役是指 之战 ②《三国演义》中“ 的故事,就体现“南抚夷越”指导思想 13.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出的战略方针中,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分析刘备的有 利条件,请作具体分析。(2分) (三)陆资论人才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 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①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②,贤如墨、杨③,求诸物议 ④,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⑤之,何如?”子曰:“未可⑥也。”“乡 人皆恶之,何如?”子日:“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 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基听,听君子则小人道 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注释:①趣:志趣。②伊、周:指伊尹、周文王。③墨杨:指墨翟、杨朱。 ④物议: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⑤好:赞扬。⑥可:肯定 1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 15.请你说说孔子认为哪种人是可用之人。(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6.你同意陆贽选用人才的观点吗?请简要说说理由。(2分)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绝境是一种醒悟和升华 吕叔春 ①如果你认为你一生中也不会陷入绝境,那么只能证明你正在走向绝境的路上。 ②如果你已经陷入了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 的机会。如果你已经走出了绝境,回首再看看,你会说你从未发现过,自己要比自己想像的 要伟大,要坚强,要聪明
3 ①“操遂能克绍”决定性战役是指 之战。 ②《三国演义》中“ ”的故事,就体现“南抚夷越”指导思想。 13.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出的战略方针中,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分析刘备的有 利条件,请作具体分析。(2 分) (三)陆贽论人才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 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①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②,贤如墨、杨③,求诸物议 ④,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⑤之,何如?”子曰:“未可⑥也。”“乡 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 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基听,听君子则小人道 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注释:①趣:志趣。 ②伊、周;指伊尹、周文王。 ③墨杨:指墨翟、杨朱。 ④物议: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 ⑤好:赞扬。 ⑥可:肯定。 1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2 分) 录 长 补 短 则 天 下 无 不 用 之 人 ,责 短 舍 长 则 天 下 无 不 弃 之 士。 15.请你说说孔子认为哪种人是可用之人。(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16.你同意陆贽选用人才的观点吗?请简要说说理由。(2 分)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绝境是一种醒悟和升华 吕叔春 ①如果你认为你一生中也不会陷入绝境,那么只能证明你正在走向绝境的路上。 ②如果你已经陷入了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 的机会。如果你已经走出了绝境,回首再看看,你会说你从未发现过,自己要比自己想像的 要伟大,要坚强,要聪明
③如果你已经成功了,你要由衷感谢的不是你的顺境,而是你的绝境。 ④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 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腐蚀剂和麻醉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 之王到懒猫的蜕变,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奴隶的转化。 ⑤绝境仅仅是一段距离、一个门槛和一次洗礼,同样也是一次转折、一次醒悟和升华。 在绝境中你往往会突破骨髓与血液中的樊篱,超越与俗人甚至包括你自己所见不同的常规, 书写连你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所以,绝境才是你的资本、你的证明。 ⑥—个人只要不甘心平庸哪怕是有一点点想法在把想法通过办法变成现实的过程中, 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阻力和麻烦。人为制造的、客观存在的和偶然发生的,会让你感 到英雄气短的无奈,会让你有求救无门的 gan ga ⑦人生之所以有绝境,是因为你要突破要挑战。身陷绝境,就不要诅咒。上帝把一辆车 交给你时,他首先会让你学习驾驶,或者是让你扮演一个死于车祸的角色。只有这样,你才 会学会控制,学会珍惜和理解。如果你在得到这辆车之前,你诅咒了或者放弃了,上帝会把 那辆车收回,让你用永远不停地诅咒或者永远一无所有 ⑧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 的无底之渊。” ⑨我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你不在绝境中发迹 就在绝境中沦落。 ⑩自古英雄多磨难。一个平凡人成为一个领域的英雄或者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是挫折 和磨难使然,因为英雄和平凡人的区别就在于,英雄在逆境中抓住了逆境背后的机遇,在绝 境中创造了奇迹。而平凡人在逆境中选择了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 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
4 ③如果你已经成功了,你要由衷感谢的不是你的顺境,而是你的绝境。 ④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 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腐蚀剂和麻醉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 之王到懒猫的蜕变,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奴隶的转化。 ⑤绝境仅仅是一段距离、一个门槛和一次洗礼,同样也是一次转折、一次醒悟和升华。 在绝境中你往往会突破骨髓与血液中的樊.篱,超越与俗人甚至包括你自己所见不同的常规, 书写连你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所以,绝境才是你的资本、你的证明。 ⑥一个人只要不甘心平庸,哪怕是有一点点想法,在把想法通过办法变成现实的过程中, 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阻力和麻烦。人为制造的、客观存在的和偶然发生的,会让你感 到英雄气短的无奈,会让你有求救无门的ɡān ɡà 。 ⑦人生之所以有绝境,是因为你要突破要挑战。身陷绝境,就不要诅咒。上帝把一辆车 交给你时,他首先会让你学习驾驶,或者是让你扮演一个死于车祸的角色。只有这样,你才 会学会控制,学会珍惜和理解。如果你在得到这辆车之前,你诅咒了或者放弃了,上帝会把 那辆车收回,让你用永远不停地诅咒或者永远一无所有。 ⑧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 的无底之渊。” ⑨我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你不在绝境中发迹, 就在绝境中沦落。 ⑩自古英雄多磨难。一个平凡人成为一个领域的英雄或者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是挫折 和磨难使然,因为英雄和平凡人的区别就在于,英雄在逆境中抓住了逆境背后的机遇,在绝 境中创造了奇迹。而平凡人在逆境中选择了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 11○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
或者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分钟,多走一步路,多思考了一个问题。 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师。看别人的脚,我们至少少走弯路,少 跌跟头,多一个想法,多一道门。 栘切记,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 17结合全文,请你说说为什么说“绝境是一种醒悟和升华”?(4分) 18结合文章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樊()篱 求救无门的 gan ga 19请你说说你对“如果你认为你一生中也不会陷入绝境,那么只能证明你正在走向绝境的 路上”这句话的理解。(4分) 20.揣摩第⑧段划线句子的特点,仿写句子,要适合文章的语言环境。(3分) 绝境,是 21.文中说“自古英雄多磨难”,孟子曾经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精辟地论述其中的道 理,请你将孟子的论述写在下面。(2分) 22请你谈谈对“顺境、绝境与成才的关系”看法,并举事例证明你的看法。(观点可以与文 章相同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4分)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马里奥·伊·莫利纳 ①雪白、草绿、柠檬黄、天蓝。我们形容一种颜色,总喜欢在前面加上那种颜色的事物 形容蓝色时候,也自然加上了“天”字。那么,天为什么是蓝的,而不是绿的或红的呢? ②首先你得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周围的事物之所以显现出颜色来,仅仅是因为阳光照射 着它们。 阳光看上去是白色的,所有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
5 或者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一分钟,多走一步路,多思考了一个问题。 1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师。看别人的脚,我们至少少走弯路,少 跌跟头,多一个想法,多一道门。 13○切记,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 17.结合全文,请你说说为什么说“绝境是一种醒悟和升华”?(4 分) 18.结合文章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樊.( )篱 求救无门的ɡān ɡà 19.请你说说你对 “如果你认为你一生中也不会陷入绝境,那么只能证明你正在走向绝境的 路上”这句话的理解。(4 分) 20.揣摩第⑧段划线句子的特点,仿写句子,要适合文章的语言环境。(3 分) 绝境,是 ; ; ; 。 21.文中说“自古英雄多磨难”,孟子曾经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精辟地论述其中的道 理,请你将孟子的论述写在下面。(2 分) 22.请你谈谈对“顺境、绝境与成才的关系”看法,并举事例证明你的看法。(观点可以与文 章相同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4 分)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马里奥·伊·莫利纳 ①雪白、草绿、柠檬黄、天蓝。我们形容一种颜色,总喜欢在前面加上那种颜色的事物, 形容蓝色时候,也自然加上了“天”字。 那么,天为什么是蓝的,而不是绿的或红的呢? ②首先你得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周围的事物之所以显现出颜色来,仅仅是因为阳光照射 着它们。 阳光看上去是白色的, 所有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