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程思政内容(说明: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入手优化课程思政设计,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教育。)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将紧密结合翻译专业实践,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通过分析翻译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文化自信。课程中将重点讨论如何在翻译工作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尊重原作同时传递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在翻译行业的应用,如版权保护、语言规范等,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实际翻译项目,让学生体会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培育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说明:本课程支撑的知识获得、科研实践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学自标达成与评价方式)1.知识获得目标:学生通过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掌握大语言模型、机器翻译技术和翻译项目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达成情况通过课堂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同时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情况。2.科研实践能力提升目标:学生通过实操演练和翻译项目实践,提升使用翻译工具的技能和翻译项目管理的能力。达成情况通过学生在实验报告、项自规划文档和项自执行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重点考察实操技能的熟练度和项目管理的有效性。3.创新能力提升目标:学生在综合项目实操中展现创新思维,通过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翻译流程、优化翻译策略来提升创新能力。达成情况通过项目汇报、同行评审和教师评价来综合评定,注重创新思维的展现和问题解决的创造性。六、课程成绩评定(说明:成绩组成部分,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等。)成绩组成及评定方法:1.课堂参与度(30%):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讨论的积极度以及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进行评定。2.作业与实操项目(40%):涵盖学生在翻译实操实验中的作业提交、实验报告的质量和项目实操的表现。由教师根据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创新性,以及实验报告的深度和实操项目的表现进行评定。3.课程论文/项目汇报(30%):鼓励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一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论文或进行项目汇报,展示其研究和创新能力。由教师和各个小组根据论文的独创性、深度和汇报的表现进行评定。具体要求1.学生需按时参加所有课程和实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2.作业和实验报告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截止日期提交,内容需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24
24 四、课程思政内容 (说明: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 为主线,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入手优化课程思政设计,系统开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教育。) 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将紧密结合翻译专业实践,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通过分析翻译在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文化自信。课程中将重点讨论如 何在翻译工作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尊重原作同时传递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引导 学生认识到法治在翻译行业的应用,如版权保护、语言规范等,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通 过实际翻译项目,让学生体会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培育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 (说明:本课程支撑的知识获得、科研实践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 式) 1.知识获得目标:学生通过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掌握大语言模型、机器翻译技术和翻译项目管理的 基础理论知识。达成情况通过课堂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同时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 论情况。 2.科研实践能力提升目标:学生通过实操演练和翻译项目实践,提升使用翻译工具的技能和翻译项目 管理的能力。达成情况通过学生在实验报告、项目规划文档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重点考察实 操技能的熟练度和项目管理的有效性。 3.创新能力提升目标:学生在综合项目实操中展现创新思维,通过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翻译流程、优化 翻译策略来提升创新能力。达成情况通过项目汇报、同行评审和教师评价来综合评定,注重创新思维的展 现和问题解决的创造性。 六、课程成绩评定 (说明:成绩组成部分,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等。) 成绩组成及评定方法: 1.课堂参与度(30%):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讨论的积极度以及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由教师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进行评定。 2.作业与实操项目(40%):涵盖学生在翻译实操实验中的作业提交、实验报告的质量和项目实操的表 现。由教师根据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创新性,以及实验报告的深度和实操项目的表现进行评定。 3.课程论文/项目汇报(30%):鼓励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一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论文或进行项目汇 报,展示其研究和创新能力。由教师和各个小组根据论文的独创性、深度和汇报的表现进行评定。 具体要求 1.学生需按时参加所有课程和实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2.作业和实验报告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截止日期提交,内容需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3.课程论文或项目汇报应具有独创性,能够展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翻译项目管理:实操、案例与研究》岳峰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书:1.《大语言模型应用指南:以ChatGPT为起点,从入门到精通的AI实践教程(全彩)》万俊电子工业出版社2.《翻译项目管理》崔启亮,罗慧芳外文出版社3.《如何高效向GPT提问》任康磊人民邮电出版社4.《翻译项目管理实务》王华伟,王华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八、编制与审核工作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杨晓华编制(任课教师)2024年6月10日审核(学科、专业负朱安博2024年6月14日责人)郑美玲批准(主管院长)2024年6月14日25
25 3.课程论文或项目汇报应具有独创性,能够展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翻译项目管理:实操、案例与研究》 岳峰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大语言模型应用指南:以 ChatGPT 为起点,从入门到精通的 AI 实践教程(全彩)》万俊 电子工 业出版社 2. 《翻译项目管理》崔启亮,罗慧芳 外文出版社 3. 《如何高效向 GPT 提问》 任康磊 人民邮电出版社 4. 《翻译项目管理实务》王华伟,王华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八、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杨晓华 2024 年 6 月 10 日 审核(学科、专业负 责人) 朱安博 2024 年 6 月 14 日 批准(主管院长) 郑美玲 2024 年 6 月 14 日
《技术传播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技术传播与写作课程编码TRL507Technical英文名称考核方式口考试口考查Communication andWriting口公共必修课学分2凸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课程性质口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2口补修课口其他口本研一体化课程口特色课程乙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口全英文授课课程课程特点实验学时16口双语授课课程口案例课程口校企联合课程口其他先修课程(已具翻译概论备知识能力)适用学科/专业翻译专业硕士学位学位类别(领域)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技术传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技术传播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要作用。(2)熟悉技术传播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前沿趋势,了解技术传播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3)掌握技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和传播技能,包括文字、图表、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表达。2.科研实践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技术传播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估的能力,包括项目选题、研究方案制定、数据采集与处理、结果分析与解释等。26
26 《技术传播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技术传播与写作 课程编码 TRL507 英文名称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and Writing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补修课 □其他_ 学分 2 总学时 32 课程特点 ☑本研一体化课程 □特色课程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 □全英文授课课程 □双语授课课程 □案例课程 □校企联合课程 □其他_ 实验学时 16 先修课程(已具 备知识能力) 翻译概论 适用学科/专业 学位类别(领域) 翻译专业硕士学位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技术传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技术传播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2)熟悉技术传播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前沿趋势,了解技术传播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3)掌握技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和传播技能,包括文字、图表、视频等多种形式的 信息表达。 2.科研实践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技术传播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估的能力,包括项目选题、研究方案制定、数据 采集与处理、结果分析与解释等
(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学会在科研项目中与他人协作,共同解决间题,达成目标。(3)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对技术传播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3.创新能力目标(1)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在技术传播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2)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融合的能力,将技术传播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行业需求,将技术传播应用于解决实际间题。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理论部分学时序号教学内容提要基本要求掌握:技术传播与写作基本概念和理论;技术传播历史与技术写作基本原2理解:技术文档的质量标准。理重难点说明:技术写作的基本原理。掌握:技术文档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方法2技术文档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理解:用户需求和任务分析的原理及方法。重难点说明:如何进行用户任务分析。掌:技术文档的信息架构原则。理解:基于金字塔原理的技术写作;23技术文档的信息架构与设计产品手册中的风格指南。重难点说明:理解信息架构的基本原则。掌握:任务型、概念性以及参考型主题文档的写作。4基于主题的结构化写作2理解:基于主题的结构化写作。重难点说明:三类主题的概念和应用范围掌握:安全手册、安装手册、维护手册、API文档等技术信息产品的开发概述。52技术信息产品的开发理解:技术信息产品的开发流程。重难点说明:技术信息产品的质量控制。掌握:技术信息产品的质量控制的环节和方法。6技术信息产品的质量控制理解:技术信息产品的质量控制与技术沟通之间的关系。重难点说明:技术信息产品测试。27
27 (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学会在科研项目中与他人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3)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对技术传播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创 新性的解决方案。 3. 创新能力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在技术传播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 (2)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融合的能力,将技术传播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行业需求,将技术传播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技术传播历史与技术写作基本原 理 掌握:技术传播与写作基本概念和理论; 理解:技术文档的质量标准。 重难点说明:技术写作的基本原理。 2 2 技术文档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掌握:技术文档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方法 理解:用户需求和任务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重难点说明:如何进行用户任务分析。 2 3 技术文档的信息架构与设计 掌握:技术文档的信息架构原则。 理解:基于金字塔原理的技术写作; 产品手册中的风格指南。 重难点说明:理解信息架构的基本原则。 2 4 基于主题的结构化写作 掌握:任务型、概念性以及参考型主题文 档的写作。 理解:基于主题的结构化写作。 重难点说明:三类主题的概念和应用范围。 2 5 技术信息产品的开发 掌握:安全手册、安装手册、维护手册、 API 文档等技术信息产品的开发概述。 理解:技术信息产品的开发流程。 重难点说明:技术信息产品的质量控制。 2 6 技术信息产品的质量控制 掌握:技术信息产品的质量控制的环节和 方法。 理解:技术信息产品的质量控制与技术沟 通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说明:技术信息产品测试。 2
掌握:结构化写作工具、文档代码化工具、技术内容管理工具概述。技术内容开发与管理工具21理解:技术内容生命周期的工具链。重难点说明:技术内容管理的基本原则。掌握:技术传播行业发展的趋势。理解:技术赋能之下的技术传播。82技术传播行业前沿重难点说明:技术传播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验部分实验必开/学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求选开类型实验内容及要求:如何编辑写作1、任务型主题文档;必开综合1DITA主题的写作2、概念性主题文档;3、参考型主题文档。仪器要求:机房及结构化写作软件实验内容及要求:DITAMap文档的架2构综合DITAMap文档的架构必开仪器要求:机房及结构化写作软件实验内容及要求:如何编辑写作并生必开2产品说明书的写作成PDF格式的产品说明书仪器要求:机房及结构化写作软件实验内容及要求:如何编辑写作并生4成HMTL格式的技术帮助网页必开技术帮助网页的写作仪器要求:机房及结构化写作软件三、教学方法技术传播与写作的教学方法应当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行业需求开展教学。1.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提供技术传播与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实验教学则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讲授、PPT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技术传播与写作的基本原理、方法、技巧和策略。设计具体的写作任务,如撰写技术文档、产品说明书、技术博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提供实际项目案例或模拟情境,让学生模拟真实的技术传播与写作过程。2.教师讲授与学生汇报相结合。教师讲授提供基础知识和框架,学生汇报则促进知识内化、反思和深28
28 7 技术内容开发与管理工具 掌握:结构化写作工具、文档代码化工具、 技术内容管理工具概述。 理解:技术内容生命周期的工具链。 重难点说明:技术内容管理的基本原则。 2 8 技术传播行业前沿 掌握:技术传播行业发展的趋势。 理解:技术赋能之下的技术传播。 重难点说明:技术传播与人工智能技术发 展之间的关系。 2 实验部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 时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 求 必开/ 选开 实验 类型 1 DITA 主题的写作 4 实验内容及要求:如何编辑写作 1、 任务型主题文档; 2、 概念性主题文档; 3、 参考型主题文档。 仪器要求:机房及结构化写作软件 必开 综合 2 DITA Map 文档的架构 4 实验内容及要求:DITA Map 文档的架 构 仪器要求:机房及结构化写作软件 必开 综合 3 产品说明书的写作 4 实验内容及要求: 如何编辑写作并生 成 PDF 格式的产品说明书 仪器要求:机房及结构化写作软件 必开 4 技术帮助网页的写作 4 实验内容及要求: 如何编辑写作并生 成 HMTL 格式的技术帮助网页 仪器要求:机房及结构化写作软件 必开 三、教学方法 技术传播与写作的教学方法应当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行业需求 开展教学。 1.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提供技术传播与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实验教学则通过实 际操作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讲授、PPT 展示、案例分析等 方式,向学生介绍技术传播与写作的基本原理、方法、技巧和策略。设计具体的写作任务,如撰写技术文 档、产品说明书、技术博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提供实际项目案例或模拟情境, 让学生模拟真实的技术传播与写作过程。 2.教师讲授与学生汇报相结合。教师讲授提供基础知识和框架,学生汇报则促进知识内化、反思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