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动摇、不折腾、坚持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得我们的前进道路更加曲折艰险,山穷水复时我们不会丧失信心,柳暗花明中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希望。内容三、有限与无限、连续与间断、直线与曲线、近似与精确、微分和积分、收敛与发散、未知与已知、相等与不等、常量与变量。恩格斯曾经指出:“现实世界的辩证法在数学概念和公式中能得到自己的反映,学生到处都能遇到辩证法这些规律的表现。”例如,有限与无限、连续与间断、直线与曲线、近似与精确微分和积分、收敛与发散、未知与已知、相等与不等、常量与变量等。如我们在解某些系数中含有字母的方程时,可视未知数为已知数,已知数为未知数;在处理含有参变数的问题时,参变数既是变数,又是常数。刘徽在割圆术中指出:随着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它的周长和面积越来越接近圆周长和圆面积。采用这种“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思想,通过观察“有限分割”,想象“无限细分”,根据图形分割拼合的变化趋势想象它们的终极状态,不仅求出了圆的周长,而且渗透了“变与不变”、“曲与直”、“近似与精确”、“有限与无限”、“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四、数学符号化、数形结合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数学美的主要特点是有序性、简明性、对称性和统一性。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喜悦。如符号化思想体现了简洁美,综合法与分析法体现了有序美,数与形结合法体现了统一美,儿何图形体现了对称美。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内容五、数学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数学应用的厂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已遂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年来,高等数学的应用突破了过去狭隘的范畴,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互渗透,在工农业生产、管理科学、医药卫生、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此外,高等数学与艺术也联系密切,如透视画与射影几何有关,音乐之声与傅立叶分析有关等。因此,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来源于实际、寓于实际、用于实际的数学观,要树立构建数学的学习观、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的教学观,逐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撰写人:王晓明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教学院长:袁红春日期:2018-11-233
3 国务院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动摇、不折腾、坚持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 意谋发展。我们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得我们的前进道路更加曲折艰险,山穷水 复时我们不会丧失信心,柳暗花明中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希望。 内容三、有限与无限、连续与间断、直线与曲线、近似与精确、微分和积分、收敛与发散、 未知与已知、相等与不等、常量与变量。 恩格斯曾经指出:“现实世界的辩证法在数学概念和公式中能得到自己的反映,学生到处都 能遇到辩证法这些规律的表现。”例如,有限与无限、连续与间断、直线与曲线、近似与精确、 微分和积分、收敛与发散、未知与已知、相等与不等、常量与变量等。如我们在解某些系数中含 有字母的方程时,可视未知数为已知数,已知数为未知数;在处理含有参变数的问题时,参变数 既是变数,又是常数。刘徽在割圆术中指出:随着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它的周长和面积 越来越接近圆周长和圆面积。采用这种“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思想,通过观察“有限 分割”,想象“无限细分”,根据图形分割拼合的变化趋势想象它们的终极状态,不仅求出了圆的 周长,而且渗透了“变与不变”、“曲与直”、“近似与精确”、“有限与无限”、“量变与质变”等辩 证唯物主义思想。 内容四、数学符号化、数形结合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数学美的主要特点是有序性、简明性、对称性和统一性。数学 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喜悦。如符号化思想体现了简洁美,综合法与 分析法体现了有序美,数与形结合法体现了统一美,几何图形体现了对称美。在数学教学中,学 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内容五、数学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已逐渐成为人们 的共识。近年来,高等数学的应用突破了过去狭隘的范畴,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相互渗透,在工农业生产、管理科学、医药卫生、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此外, 高等数学与艺术也联系密切,如透视画与射影几何有关,音乐之声与傅立叶分析有关等。因此, 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来源于实际、寓于实际、用于实际的数学观,要树立构建数 学的学习观、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的教学观,逐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撰写人:王晓明 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 教学院长:袁红春 日期:2018-11-23
1101452《高等数学A(1)》课程思政素材课程名称:高等数学A(1)课程编号:1101452课程负责人:朱红鲜序号对应章节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素材支撑课程目标三次数学危机,牛顿对无穷小的处理,1.1,1.3讲授,6,7,8论,极限概念的完善过程学科名人祖冲之,刘徽,(割圆术):2.1业余数学家费马的事迹:讲授23.16,7,8洛必达法则的产生3.2符号大师莱布尼兹:4.1,讲授3牛顿莱布尼兹关于微积分发明权的争论以及带来的学科7,85.1,5.3影响撰写人:朱红鲜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教学院长:袁红春日期:2018-12-291101453《高等数学A(2)》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等数学A(2)课程编号:1101453课程负责人:朱红鲜序号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素材对应章节支撑课程目标学科名人笛卡尔等,要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灵感的产生,与积累和思考的密切联系。6, 7讲授,8.1,8.2策卡尔的坐标法,阿基米德的皇冠含金量的测量。讲授微分方程在人口预测,破案等的经典案例7.26., 7211.6,6, 7讲授、高斯的事迹,斯托克斯等对数学的贡献11.7数学名人祖冲之,刘徽,欧拉。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讲12.1,三角的发现比法国数学家早400多年,祖冲之6, 7授对圆周率的计算、负数以及方程组的解法都12.4比欧洲早1000多年。欧拉公式的美学介绍撰稿人:朱红鲜
4 1101452《高等数学 A(1)》课程思政素材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A(1) 课程编号:1101452 课程负责人:朱红鲜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支撑课程目标 1 三次数学危机, 牛顿对无穷小的处理, 悖论,极限概念的完善过程 1.1,1.3 讲授, 6,7,8 2 学科名人祖冲之,刘徽,(割圆术); 业余数学家费马的事迹; 洛必达法则的产生 2.1 3.1 3.2 讲授 6,7,8 3 符号大师莱布尼兹; 牛顿莱布尼兹关于微积分发明权的争论以及带来的学科 影响 4.1, 5.1,5.3 讲授 7,8 撰写人:朱红鲜 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 教学院长:袁红春 日期:2018-12-29 1101453《高等数学 A(2)》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A(2) 课程编号:1101453 课程负责人:朱红鲜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支撑课程目标 1 1 学科名人笛卡尔等,要学会辩证的看待问 题。灵感的产生,与积累和思考的密切联系。 笛卡尔的坐标法,阿基米德的皇冠含金量的测 量。 8.1,8.2 讲授, 6,7 2 微分方程在人口预测,破案等的经典案例 7.2 讲授 6.,7 2 3 高斯的事迹,斯托克斯等对数学的贡献 11.6, 11.7 讲授、 6,7 3 4 数学名人 祖冲之,刘徽,欧拉。祖氏公 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 1100 多年,杨辉 三角的发现比法国数学家早 400 多年,祖冲之 对圆周率 的计算、负数以及方程组的解法都 比欧洲早 1000 多年。 欧拉公式的美学介绍 12.1, 12.4 讲 授 6,7 撰稿人:朱红鲜
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教学院长:袁红春2018年12月29日1101454《高等数学B(1)》课程思政素材课程名称:高等数学B(1)课程编号:1101454课程负责人:李英杰序号对应章节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素材支撑课程目标34数学思想,数学素质和素养,极限、逼第一章第二、三节V1讲授,课堂讨论近,变换、优化思想第五章第三节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庄周VV2的《庄子天下篇》一尺之锤,日取其半,讲授第一章第二节万事不竭脚踏实地、诚信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讲授3拉格朗日定理满足条件的演绎推理过第三章第一节V程的严密性和精确性第一章第八节辩证思维,连续性与间断性,可导与不第二章第一节4课堂讨论J可导,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第四章第一节第五章第一节社会责任感,民族凝聚力,微积分的发第二章第一节5讨论V展史,近代中国数学史第四章第一节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激发第三章第一节6学习动力,数学名人欧拉、牛顿、莱布第七章第九节讲授、讨论第五章第二节尼茨、柯西、拉格朗日人生观、价值观,人文关怀,极值,最7讲授第三章第五节V值,人生的遍峰和低谷撰写人:李英杰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教学院长:袁红春日期:2018年12月29日
5 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 教学院长:袁红春 2018 年 12 月 29 日 1101454《高等数学 B(1)》课程思政素材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B(1) 课程编号:1101454 课程负责人:李英杰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支撑课程目标 3 4 1 数学思想,数学素质和素养,极限、逼 近,变换、优化思想 第一章第二、三节 第五章 第三节 讲授,课堂讨论 √ 2 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庄周 的《庄子天下篇》一尺之锤,日取其半, 万事不竭 第一章第二节 讲授 √ √ 3 脚踏实地、诚信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拉格朗日定理满足条件的演绎推理过 程的严密性和精确性 第三章第一节 讲授 √ 4 辩证思维,连续性与间断性,可导与不 可导,不定积分与定积分 第一章第八节 第二章第一节 第四章第一节 第五章第一节 课堂讨论 √ 5 社会责任感,民族凝聚力,微积分的发 展史,近代中国数学史 第二章第一节 第四章第一节 讨论 √ 6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激发 学习动力,数学名人欧拉、牛顿、莱布 尼茨、柯西、拉格朗日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七章第九节 第五章第二节 讲授、讨论 √ 7 人生观、价值观,人文关怀,极值,最 值,人生的巅峰和低谷 第三章第五节 讲授 √ 撰写人:李英杰 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 教学院长:袁红春 日 期:2018 年 12 月 29 日
1101455《高等数学B(2)》课程思政素材课程名称:高等数学B(2)课程编号:1101455课程负责人:李英杰序号对应章节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素材支撑课程目标43数学思想,数学素质和素养,数形结合、第八章第一节V1讲授,课堂讨论极限、逼近,变换思想第十章第一节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华罗第九章第二节2庚、陈景润、苏步青在数学领域的巨大讲授V第十章第一节成就脚踏实地、诚信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3讲授V曲顶柱体的体积的演绎推理过程的严第十章第一节密性和精确性第八章第三、五节辩证思想,量变与质变,微分与积分,第九章第三节4课堂讨论V第十章第一节发散与收敛、平面与曲面第十二章第一节社会责任感,民族凝聚力,微积分的发第九章第二节5讨论V第十章第一节展史,近代中国数学史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激发6讲授、讨论学习动力,数学名人格林、高斯、斯托第十一章第三节克斯、莱布尼茨人生观、价值观,人文关怀,,二元函数7V第九章第七节讲授极值,最值,人生的巅峰和低谷撰写人:李英杰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教学院长:袁红春日期:2018年12月29日1101456《高等数学C(1)》课程思政素材课程名称:高等数学C课程编号:1101456课程负责人:王春华(女)支撑课序号课程思政素材对应章节教学方法程目标我国数学家对微积分发展做出的贡献。庄子《天下篇》中的极限思想,刘徽的“割圆术”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讲授、课程短文沈括《梦溪笔谈》中知识开创了对高阶等差级续数的求和的研究等等。近代数学家陈景润、华罗庚,现代数学家丘声桐等都对数学的发展做6
6 1101455《高等数学 B(2)》课程思政素材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B(2) 课程编号:1101455 课程负责人:李英杰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支撑课程目标 3 4 1 数学思想,数学素质和素养,数形结合、 极限、逼近,变换思想 第八章第一节 第十章 第一节 讲授,课堂讨论 √ 2 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华罗 庚、陈景润、苏步青在数学领域的巨大 成就 第九章第二节 第十章第一节 讲授 √ 3 脚踏实地、诚信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曲顶柱体的体积的演绎推理过程的严 密性和精确性 第十章第一节 讲授 √ 4 辩证思想,量变与质变,微分与积分, 发散与收敛、平面与曲面 第八章第三、五节 第九章第三节 第十章第一节 第十二章第一节 课堂讨论 √ 5 社会责任感,民族凝聚力,微积分的发 展史,近代中国数学史 第九章第二节 第十章第一节 讨论 √ 6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激发 学习动力,数学名人格林、高斯、斯托 克斯、莱布尼茨 第十一章第三节 讲授、讨论 √ 7 人生观、价值观,人文关怀,二元函数 极值,最值,人生的巅峰和低谷 第九章第七节 讲授 √ 撰写人:李英杰 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 教学院长:袁红春 日 期:2018 年 12 月 29 日 1101456《高等数学 C(1)》课程思政素材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C 课程编号:1101456 课程负责人:王春华(女)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支 撑 课 程目标 1 我国数学家对微积分发展做出的贡献。庄子 《天下篇》中的极限思想,刘徽的“割圆术”, 沈括《梦溪笔谈》中知识开创了对高阶等差级 数的求和的研究等等。近代数学家陈景润、华 罗庚,现代数学家丘声桐等都对数学的发展做 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 续 讲授、课程短文 4
出了突出的贡献。微积分发展史。讲述学科名人坚持创新的进取2讲授4第二章导数与微分精神(牛顿、莱布尼兹等)数学之美。数学美体现在:统一性、对称性、简单性。数学中的美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如美的形式符号、美的公式、美的曲线、美的曲面、美的证明、美的方法、美的理论等。从第五章定积分以及应课程短文3内容来说.数学美可分为结构美、语言美与方法A美;就形式而论,数学美可分为外在的形态美和内在的理性美。把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考察,数学美的特征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和谐性,一个是奇异性。经济应用专题:微积分数学应用、理论联系实际。讲授、课程短文9.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主撰人:王春华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教学院长:袁红春日期:2018-12-121101457《高等数学C(2)》课程思政素材课程名称:高等数学C课程编号:1101457课程负责人:王春华(女)课程思政素材序号对应章节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素材支撑课程目标数学发展的三次危机。危机并没有使数第6章多元函数微讲授、课程学消广,而是把数学推向更高的台阶1X数学已经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短文积分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继续讲述学科名人坚持创新的进取精神2课程短文第8章微分方程4(欧拉、高斯等)唯物辩证思想在高等数学中的体现。思格斯说:变数的数学,其中最重要的部分A第7章无穷级数课程短文3是微积分,本质上不外是辩证法在数学方面的运用。主撰人:王春华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教学院长:袁红春日期:2018-12-297
7 出了突出的贡献。 2 微积分发展史。讲述学科名人坚持创新的进取 精神(牛顿、莱布尼兹等)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讲授 4 3 数学之美。数学美体现在:统一性、对称性、 简单性。数学中的美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 如美的形式符号、美的公式、美的曲线、美的 曲面、美的证明、美的方法、美的理论等。从 内容来说,数学美可分为结构美、语言美与方法 美;就形式而论,数学美可分为外在的形态美和 内在的理性美。把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考察, 数学美的特征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和谐性,一个 是奇异性。 第五章定积分以及应 用 课程短文 4 4 数学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经济应用专题:微积分 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讲授、课程短文 4 主撰人:王春华 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 教学院长:袁红春 日期:2018-12-12 1101457《高等数学 C(2)》课程思政素材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C 课程编号:1101457 课程负责人:王春华(女) 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支撑课程目标 1 数学发展的三次危机。危机并没有使数 学消亡,而是把数学推向更高的台阶, 数学已经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 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 6 章 多元函数微 积分 讲授、课程 短文 4 2 继续讲述学科名人坚持创新的进取精神 (欧拉、高斯等) 第 8 章 微分方程 课程短文 4 3 唯物辩证思想在高等数学中的体现。恩 格斯说:变数的数学,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微积分,本质上不外是辩证法在数学方 面的运用。 第 7 章 无穷级数 课程短文 4 主撰人:王春华 审核人:陈海杰,袁红春 教学院长:袁红春 日期:201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