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高三语文质量调研测评卷 (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一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 严春友 ①“-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不过是一句普通的格言,可是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②谁都承认,大自然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谁能想到,她竟是按照最简单的方法构成。构造一个事物 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B了,大自然所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看起来单调而简单,大自然 却用它创造出了种种奇迹,创造出了一个多姿多彩、充满了生机的世界。这正是大自然的聪慧之处。 ③用这种方法构造出的世界,呈现出许许多多神奇的现象。 ④滴水在宇宙中不过是—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已经被“压 缩”进一个水滴之中∶我们的眼睛不过几厘米大小,却能看到整个星空,只有整个星空的信息被浓缩进空 间的毎一个点上,这才有可能。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 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少女那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⑤科学家们用这个原理制造出了全息照片。通常的照片撕碎后不能复原,而且其成像是平面的。全息 照片则不同。它的成像是立体的,与真实的事物一般无二。假如照片上是一只狗的头像,那么,那只狗的 头看上去就伸到了照片之外。这种照片所摄取的图像与现实事物相同,假如从照片的正面看去有些景物被 前面的东西挡住了,那么,只要你侧一下身子,换个角度,就能看到后边的事物。这种照片每一部分都含 有这个图像的全部信息。把它的底片撕碎,每一碎片都能重现出原来的完整图像。当科学家们正在硏制的 全息电影和全息电视问世之时,我们在影院里就能真正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⑥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息的世界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全息的影子。我们之所
1 2011 年上海市高三语文质量调研测评卷 (测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学 校 姓 名 得 分 一、阅读 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 题(16 分) 一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 严春友 ①“一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不过是一句普通的格言,可是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A ②谁都承认,大自然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谁能想到,她竟是按照最简单的方法构成。构造一个事物, 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 B 了,大自然所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看起来单调而简单,大自然 却用它创造出了种种奇迹,创造出了一个多姿多彩、充满了生机的世界。这正是大自然的聪慧之处。 ③用这种方法构造出的世界,呈现出许许多多神奇的现象。 ④一滴水在宇宙中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已经被“压 缩”进一个水滴之中:我们的眼睛不过几厘米大小,却能看到整个星空,只有整个星空的信息被浓缩进空 间的每一个点上,这才有可能。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 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少女那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⑤科学家们用这个原理制造出了全息照片。通常的照片撕碎后不能复原,而且其成像是平面的。全息 照片则不同。它的成像是立体的,与真实的事物一般无二。假如照片上是一只狗的头像,那么,那只狗的 头看上去就伸到了照片之外。这种照片所摄取的图像与现实事物相同,假如从照片的正面看去有些景物被 前面的东西挡住了,那么,只要你侧一下身子,换个角度,就能看到后边的事物。这种照片每一部分都含 有这个图像的全部信息。把它的底片撕碎,每一碎片都能重现出原来的完整图像。当科学家们正在研制的 全息电影和全息电视问世之时,我们在影院里就能真正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⑥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息的世界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全息的影子。我们之所
以能够看电视、听广播,就是由于电磁波的毎一点上都携带着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所发岀的全部信息,由此 我们才能够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完整的图像、听到完整的声音。实际上,在空间的每一个点上,都有来自全 世界以至全宇宙的信息,只是由于这些信息隐茂得比较深或者很微弱,我们无法感受到。但只要有相应的 信息显示器(比如天文望远镜、电视台等)就可以使这些信息展示出来。所以,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本来 是无须出门的,只要把我们身边空间中的信息翻译或显示出来,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就会展现在我们面 前。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出门而知天下,不窥牖而知天道”的境界吧。 ⑦不仅空间上是这样,而且时间上也是如此。每一个存在物在其自身中都浓缩着它自己的历史、它的 类的历史以至整个宇宙的历史。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作为一个层次沉淀在进化链条上在后的、较高级的 事物中。人是目前所知的最高的进化层次,在他之中包含了宇宙有史以来的所有进化阶段。宇宙最初产生 的中子、质子、原子等粒子是构成我们身体的最基本的材料;构成生命的基本单元是生命岀现初期所形成 的细胞;人的胚胎发育过程是生物整个进化史的缩影;我们的教育过程是人类教育史的重演,每一部教科 书都是本学科发展史的浓缩。人类的大脑也包含着它的进化史,由爬行动物脑、缘脑(哺乳动物脑)和新 皮层(尼人一智人进化阶段的产物)三个层次构成,它们对应着脑进化的三个阶段,分别负责本能、情感 和智力。可见,事物发展过程上的每一段落都是其进化史的缩影。从时间上说,宇宙的每一刹那都包含着 过去的一切,蕴藏着未来的一切,因为现在的一刹那是过去的全部时间孕育的一个结果,否则这-刹那是 无法存在的;而未来之所以能够存在,完全有赖于此刻这-刹那的存在,如果这-刹那消失了,时间的链 条就会完全断裂,未来就无法产生。因此,佛经上说一刹那就包含着干世万世、刹那即是干年,并非是宗 教的呓语 ⑧于是,每一个存在的物都是一个小宇宙,是整个宇宙的缩影。这也正是生物之所以能够克隆的根本 原因。由于生物的每个细胞中已经包含着整个生物体的全部遗传基因或者说全部信息,所以每个细胞才能 够重新成长为一个新的个体。克隆技术并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自然早已熟练运用的“技术”,因为所有 生命都是自然克隆出来的,她从一个细胞中克隆出另一个细胞,从一个生命克隆出另一个生命。宇宙的毎 部分也同样包含着宇宙的全部“基因”,每一块物质都包藏着宇宙的全部性质,就是说,它不仅包藏着 已经发现和还没有发现的一切物质特性,而且还包含着植物、动物、人类等切生命形式。只要达到定 条件,那么任何一块物质都会从自身中进化出各种生命形态。从这个角度说,一粒沙子并不比宇宙小,只 要条件具备,就能够从一粒沙子中克隆出一个宇宙,因为我们现在的宇宙只是大自然从一个比沙子还要小 无数倍的宇宙“奇点”中克隆出来
2 以能够看电视、听广播,就是由于电磁波的每一点上都携带着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所发出的全部信息,由此 我们才能够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完整的图像、听到完整的声音。实际上,在空间的每一个点上,都有来自全 世界以至全宇宙的信息,只是由于这些信息隐茂得比较深或者很微弱,我们无法感受到。但只要有相应的 信息显示器(比如天文望远镜、电视台等)就可以使这些信息展示出来。所以,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本来 是无须出门的,只要把我们身边空间中的信息翻译或显示出来,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就会展现在我们面 前。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出门而知天下,不窥牖而知天道”的境界吧。 ⑦不仅空间上是这样,而且时间上也是如此。每一个存在物在其自身中都浓缩着它自己的历史、它的 类的历史以至整个宇宙的历史。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作为一个层次沉淀在进化链条上在后的、较高级的 事物中。人是目前所知的最高的进化层次,在他之中包含了宇宙有史以来的所有进化阶段。宇宙最初产生 的中子、质子、原子等粒子是构成我们身体的最基本的材料;构成生命的基本单元是生命出现初期所形成 的细胞;人的胚胎发育过程是生物整个进化史的缩影;我们的教育过程是人类教育史的重演,每一部教科 书都是本学科发展史的浓缩。人类的大脑也包含着它的进化史,由爬行动物脑、缘脑(哺乳动物脑)和新 皮层(尼人—智人进化阶段的产物)三个层次构成,它们对应着脑进化的三个阶段,分别负责本能、情感 和智力。可见,事物发展过程上的每一段落都是其进化史的缩影。从时间上说,宇宙的每一刹那都包含着 过去的一切,蕴藏着未来的一切,因为现在的一刹那是过去的全部时间孕育的一个结果,否则这一刹那是 无法存在的;而未来之所以能够存在,完全有赖于此刻这一刹那的存在,如果这一刹那消失了,时间的链 条就会完全断裂,未来就无法产生。因此,佛经上说一刹那就包含着千世万世、刹那即是千年,并非是宗 教的呓语。 ⑧于是,每一个存在的物都是一个小宇宙,是整个宇宙的缩影。这也正是生物之所以能够克隆的根本 原因。由于生物的每个细胞中已经包含着整个生物体的全部遗传基因或者说全部信息,所以每个细胞才能 够重新成长为一个新的个体。克隆技术并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自然早已熟练运用的“技术”,因为所有 生命都是自然克隆出来的,她从一个细胞中克隆出另一个细胞,从一个生命克隆出另一个生命。宇宙的每 一部分也同样包含着宇宙的全部“基因”,每一块物质都包藏着宇宙的全部性质,就是说,它不仅包藏着 已经发现和还没有发现的一切物质特性,而且还包含着植物、动物、人类等一切生命形式。只要达到一定 条件,那么任何一块物质都会从自身中进化出各种生命形态。从这个角度说,一粒沙子并不比宇宙小,只 要条件具备,就能够从一粒沙子中克隆出一个宇宙,因为我们现在的宇宙只是大自然从一个比沙子还要小 无数倍的宇宙“奇点”中克隆出来
⑨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一种奇妙的结构:宇宙的每一层次都和另一个层次相似。例如,海马的眼睛 是由一个个小海马组成的,而这小海马又由更小的海马构成。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也是这样构造的。星系的 结构与太阳系以及原子的结构相似,人类社会的结构也与太阳系相仿。星系也有年轮,不同年龄的星系有 着不同的结构和形态,而相同年龄的星系则其结构和形态类似。那些年轻的星系显示岀蓬勃的朝气,而那 些年老的星系好像是在悲哀地喘息 ⑩宇宙万物就是这样既各自独立,又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当我的脑中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的时候,我 仿佛看到宇宙万物相应相和、翩翩起舞,共同奏出一曲宇宙大合唱。这宇宙的歌声响彻无尽的太空,传遍 古往今来,这宇宙的音符也同样跳跃在我们的心中 n我们人类从很遥远的古代起就有了进行星际飞行的梦想,嫦娥奔月就是其中的一个。尽管目前已经 实现了这个梦想,但是看来要飞出银河系是几乎没有可能的,因为宇宙是太广阔了,广阔得令我们难以想 象,广阔得令我们不寒而栗:即使以光的速度飞行,要飞出银河系距我们最近的地方,也要上万年的时间; 而要飞到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最远的地方,则需要二百亿年!况且,就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来看,要达到 以光速飞行是绝对不可能的。那浩瀚无垠的宇宙之海,对于我们来说,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呀。 n面对人类,我不仅要发问:那扯起了帆,准备远航的漂泊者,你要到哪里去呢?是要去宇宙深处熬 游吗?我们心中也有一个同样辽阔的宇宙啊! rs既然我们注定永远不能实现在星系之间飞行的梦想,那么,就让我们用赤诚的心灵来谛听萦绕于我 们身边的宇宙之声吧,谛听来自遥远宇宙的呼唤,倾听来自远古的喘息,倾听大自然无声的喃喃细语。 (节选自《大自然的智慧》) 1.在第1第2段的A、B两处,填入恰当的句子或短语。(2分) A:可是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B: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 了 2.把第5段中的第二句句子“通常的照片撕碎后不能复原,而且其成像是平面的”改为“通常的照 片,其成像是平面的,而且撕碎后不能复原”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3分) 3.第3段文字承上起下,那么,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说明世界的“神奇现象”的?请概括每一角度的 要点。(4分)
3 ⑨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一种奇妙的结构:宇宙的每一层次都和另一个层次相似。例如,海马的眼睛 是由一个个小海马组成的,而这小海马又由更小的海马构成。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也是这样构造的。星系的 结构与太阳系以及原子的结构相似,人类社会的结构也与太阳系相仿。星系也有年轮,不同年龄的星系有 着不同的结构和形态,而相同年龄的星系则其结构和形态类似。那些年轻的星系显示出蓬勃的朝气,而那 些年老的星系好像是在悲哀地喘息。 ⑩宇宙万物就是这样既各自独立,又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当我的脑中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的时候,我 仿佛看到宇宙万物相应相和、翩翩起舞,共同奏出一曲宇宙大合唱。这宇宙的歌声响彻无尽的太空,传遍 古往今来,这宇宙的音符也同样跳跃在我们的心中。 11○我们人类从很遥远的古代起就有了进行星际飞行的梦想,嫦娥奔月就是其中的一个。尽管目前已经 实现了这个梦想,但是看来要飞出银河系是几乎没有可能的,因为宇宙是太广阔了,广阔得令我们难以想 象,广阔得令我们不寒而栗:即使以光的速度飞行,要飞出银河系距我们最近的地方,也要上万年的时间; 而要飞到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最远的地方,则需要二百亿年!况且,就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来看,要达到 以光速飞行是绝对不可能的。那浩瀚无垠的宇宙之海,对于我们来说,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呀。 12○面对人类,我不仅要发问:那扯起了帆,准备远航的漂泊者,你要到哪里去呢?是要去宇宙深处熬 游吗?我们心中也有一个同样辽阔的宇宙啊! 13○既然我们注定永远不能实现在星系之间飞行的梦想,那么,就让我们用赤诚的心灵来谛听萦绕于我 们身边的宇宙之声吧,谛听来自遥远宇宙的呼唤,倾听来自远古的喘息,倾听大自然无声的喃喃细语。 (节选自《大自然的智慧》) 1. 在第 1 第 2 段的 A、B 两处,填入恰当的句子或短语。(2 分) A:可是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B: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 了…… 2. 把第 5 段中的第二句句子“通常的照片撕碎后不能复原,而且其成像是平面的”改为“通常的照 片,其成像是平面的,而且撕碎后不能复原”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3 分) 3. 第 3 段文字承上起下,那么,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说明世界的“神奇现象”的?请概括每一角度的 要点。(4 分)
4.第8段画线句中的“技术”一词为什么要加上引号?(2分) 5.对第10段表述的重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万物既各自独立,又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B.宇宙万物相应相和,翩翩起舞,共同奏出一曲宇宙大合唱。 C.宇宙的歌声响彻无尽的太空,传遍古往今来。 D.宇宙的音符跳跃在我们心中。 6.一般地说,文章写到第10段结束已完全可以,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11-13段呢?请依据自 己理解作具体分析。(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0分) 目光 李汉荣 ①据说目光是有重量、有质量的 ②我经常体会着目光落在身上或者心上的那种灼烫感、尖锐感、潮湿感、温暖感、压迫感。 ③当我们记起某种感情时,回忆的筛子就在意识的深海里打捞起一缕缕目光,于是我们忆起了目 光后面的某一双眼睛,温柔的、潮湿的,或热烈的 ④当我们记起某些往事时,未必能摸索到具体的场景和情节,事件已经淡成云雾,但是,隐约在事 件上空的那些目光,往往如同闪电,已经扎根在过去的夜幕上 ⑤当我们记起某个思想时,总是在一个眨眼的瞬间。一眨眼,突然眼前亮了起来,心中的某个角落 亮了,精神的某个房间亮了,于是我们重新进入这个思想,并被这个思想照亮。为什么一眨眼间,就重逢 某个思想?那是因为,一眨眼间,我们的眼睛记起了某种目光,沉思的、焦虑的、顿悟的、狂喜的、澄明 的。而那思想,正是由这样的目光涛铸而成。目光的重量,远远大于我们的体重。其实,我们的身体,我
4 4. 第 8 段画线句中的“技术”一词为什么要加上引号?(2 分) 5. 对第 10 段表述的重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宇宙万物既各自独立,又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B. 宇宙万物相应相和,翩翩起舞,共同奏出一曲宇宙大合唱。 C. 宇宙的歌声响彻无尽的太空,传遍古往今来。 D. 宇宙的音符跳跃在我们心中。 6. 一般地说,文章写到第 10 段结束已完全可以,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 11-13 段呢?请依据自 己理解作具体分析。(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7—12 题(20 分) 目 光 李汉荣 ① 据说目光是有重量、有质量的。 ② 我经常体会着目光落在身上或者心上的那种灼烫感、尖锐感、潮湿感、温暖感、压迫感。 ③ 当我们记起某种感情时,回忆的筛子就在意识的深海里打捞起一缕一缕目光,于是我们忆起了目 光后面的某一双眼睛,温柔的、潮湿的,或热烈的。 ④ 当我们记起某些往事时,未必能摸索到具体的场景和情节,事件已经淡成云雾,但是,隐约在事 件上空的那些目光,往往如同闪电,已经扎根在过去的夜幕上。 ⑤ 当我们记起某个思想时,总是在一个眨眼的瞬间。一眨眼,突然眼前亮了起来,心中的某个角落 亮了,精神的某个房间亮了,于是我们重新进入这个思想,并被这个思想照亮。为什么一眨眼间,就重逢 某个思想?那是因为,一眨眼间,我们的眼睛记起了某种目光,沉思的、焦虑的、顿悟的、狂喜的、澄明 的。而那思想,正是由这样的目光涛铸而成。目光的重量,远远大于我们的体重。其实,我们的身体,我
们身体里面的那颗心,正是收藏和贮存目光的库房。 ⑥所以,当我们老了,越来越轻的身体里,却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沉重。那些好的目光,如宝石珍珠, 存放在内心最重要的房间,我们经常于静夜抚摸它们,被它们再次照拂,同时又为无法再次回到那些眼睛 面前表达谢意和敬意,而感到遗憾和痛心;而那些不好的目光,阿谀的、冷漠的,虽说时间已经稀释了他 们的分量,然而这记忆还是时常被他们袭击。假如你能勘探你身体内部的江河湖海和崇山峻岭,你将惊异 于浩瀚的沉积和收藏,而藏得最深,保鲜保得最好的,正是那-脉脉、一東束、一道道目光。 ⑦我们的体重之外,更多的,也更重的,是身体内部储藏的目光的重量。 ⑧人生的质量,除了身体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身体内部储存的目光的质量 圣人体内,一定存放着高质量的目光。这样的目光,如水,如雪,如虹,如星,如月,如雨,如纯 棉,如黑夜的灯,如冬日的炉火,如妩媚的青山,如雨后的草叶,如月光里展开的大海那深邃的沉思和悲 悯,如闪电穿透长夜又谦卑地消融于长夜……我读《论语》,读《庄子》,读佛经,读列夫托尔斯泰,都读 到了一束束目光,他们眼睛里的目光,以及他们内心里储存的目光。圣人从目光的丛林中走过,从生灵的 泪雨血河里趟过,他们的眼睛望见了苦海的深处,望见了生存莽原上伤痛的背影。同时,他们的眼睛又与 长夜远处、星空高处某个神圣的目光对接,于是,一种深达海底又接星辰的伟大心胸展开于他们体内,发 自于人的内心却蕴藏了宇宙般深广思想和爱意的目光,终于降临世间。 ⑩于是,我经常问自己 n你的体内该存放怎样的目光?你渴望收藏的那些好的目光是在陆续凋零,还是在陆续生长?你如何 在紫外线等有害射线频频伤害的大地上,捕捉并珍藏那些美好的光线?穿过日渐破败的森林,你怎样寻找 种子那暗淡的目光,在长久地与它对视之后,你是否播种它,并祈祷在雨过天晴的早晨,看见—株嫩芽 噙着泪珠,表达着胆怯的希望? ⅳ我又该向生活,向历史,向覆盖着坟墓、陨石和青草的土地,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那瘦瘦的溪 流、细细的泉眼投去怎样的目光?你看,那朵小小的芨芨草花就要开了,仿佛一点粗暴的声音都会让它熄 灭,我该怎样以温柔的目光注视它仅有的几分钟的童年?无家可归的燕子,怯怯地降落在我的阳台,怯怯 地,以公元前的方言,试探我的心思,试探我对春天的态度,我该用怎样的目光问候它或者冷落它?欢迎 它或者拒绝它?我该向那山路上跋涉的身影,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雨夜里的灯火,投去怎样的目光? 我该向一直在深夜里最高处凝视我的那些神圣的星星,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那一天次大出血,每一 天都怀抱爱的火焰而死去的壮美的夕阳,投去怎样的目光?我看见我的不远处安静地站立着的那棵柳树
5 们身体里面的那颗心,正是收藏和贮存目光的库房。 ⑥ 所以,当我们老了,越来越轻的身体里,却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沉重。那些好的目光,如宝石珍珠, 存放在内心最重要的房间,我们经常于静夜抚摸它们,被它们再次照拂,同时又为无法再次回到那些眼睛 面前表达谢意和敬意,而感到遗憾和痛心;而那些不好的目光,阿谀的、冷漠的,虽说时间已经稀释了他 们的分量,然而这记忆还是时常被他们袭击。假如你能勘探你身体内部的江河湖海和崇山峻岭,你将惊异 于浩瀚的沉积和收藏,而藏得最深,保鲜保得最好的,正是那一脉脉、一束束、一道道目光。 ⑦ 我们的体重之外,更多的,也更重的,是身体内部储藏的目光的重量。 ⑧ 人生的质量,除了身体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身体内部储存的目光的质量。 ⑨圣人体内,一定存放着高质量的目光。这样的目光,如水,如雪,如虹,如星,如月,如雨,如纯 棉,如黑夜的灯,如冬日的炉火,如妩媚的青山,如雨后的草叶,如月光里展开的大海那深邃的沉思和悲 悯,如闪电穿透长夜又谦卑地消融于长夜……我读《论语》,读《庄子》,读佛经,读列夫·托尔斯泰,都读 到了一束束目光,他们眼睛里的目光,以及他们内心里储存的目光。圣人从目光的丛林中走过,从生灵的 泪雨血河里趟过,他们的眼睛望见了苦海的深处,望见了生存莽原上伤痛的背影。同时,他们的眼睛又与 长夜远处、星空高处某个神圣的目光对接,于是,一种深达海底又接星辰的伟大心胸展开于他们体内,发 自于人的内心却蕴藏了宇宙般深广思想和爱意的目光,终于降临世间。 ⑩ 于是,我经常问自己: 11○ 你的体内该存放怎样的目光?你渴望收藏的那些好的目光是在陆续凋零,还是在陆续生长?你如何 在紫外线等有害射线频频伤害的大地上,捕捉并珍藏那些美好的光线?穿过日渐破败的森林,你怎样寻找 种子那暗淡的目光,在长久地与它对视之后,你是否播种它,并祈祷在雨过天晴的早晨,看见一株嫩芽, 噙着泪珠,表达着胆怯的希望? 12○ 我又该向生活,向历史,向覆盖着坟墓、陨石和青草的土地,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那瘦瘦的溪 流、细细的泉眼投去怎样的目光?你看,那朵小小的芨芨草花就要开了,仿佛一点粗暴的声音都会让它熄 灭,我该怎样以温柔的目光注视它仅有的几分钟的童年?无家可归的燕子,怯怯地降落在我的阳台,怯怯 地,以公元前的方言,试探我的心思,试探我对春天的态度,我该用怎样的目光问候它或者冷落它?欢迎 它或者拒绝它?我该向那山路上跋涉的身影,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雨夜里的灯火,投去怎样的目光? 我该向一直在深夜里最高处凝视我的那些神圣的星星,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那一天一次大出血,每一 天都怀抱爱的火焰而死去的壮美的夕阳,投去怎样的目光?我看见我的不远处安静地站立着的那棵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