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19世纪末期以来,从国外引入的猪种有十多个,其中对我国猪种改良影 响较大的有中约克夏猪、巴克夏猪、大白猪、苏白猪、克米洛夫猪、长白猪 等;20世纪80年代,又引进了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和皮特兰猪。 目前,在我国影响大的瘦肉型猪种有大约克夏猪、长白猪、杜洛克猪、 皮特兰猪及PIC配套系猪、斯格配套系猪。 一)、国外引入品种的种质特性 1.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 体格大,体型均匀,背腰微弓,后躯丰满,呈长方形体型。成年猪体重 300kg左右。生长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在700-800g以上,料重比2.8以下。 2.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 100kg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0%以上,胴体背膘薄18mm以下,眼肌面积33cm2 以上,后腿比例30%以上,胴体瘦肉率62%以上。 3.肉质较差 肉色、肌内脂肪含量和风味都不及我国地方猪种,尤其是肌内脂肪含量 在2%以下。出现PSE肉(肉色苍白、质地松软和渗水肉) 和暗黑肉(DFD)的 比例高,尤其皮特兰猪的PSE肉的发生率高。 4.繁殖性能差 母猪通常发情不太明显,配种难,产仔数较少。长白和大白猪经产仔数 为11~12.5头,杜洛克、皮特兰一般不超过10头。 5.抗逆性较差 二)、主要引入品种 1.大约克夏猪(Yorkshire,large White)原产于英国。体型大、被色 全白,又名大白猪。大约克夏猪具有增重快、繁殖力高、适应性好等特点。 窝产仔数 11.8 头,日增重 930g,饲料转化率 2.30,胴体瘦肉率 61.9%。在 我国猪杂交繁育体系中一般作为父本,或在引入品种三元杂交中常用作母本, 或第一父本。 2.长白猪(Landrace,兰德瑞斯) 原产于丹麦,体躯长,被毛全白, 在我国都称它为长白猪。长白猪具有增重快、繁殖力高、瘦肉率高等特点。 窝产仔数 12.7 头,日增重 947g,饲料转化率 2.36,胴体瘦肉率 60.6%。在 我国猪杂交繁育体系中一般作为父本,或在引入品种三元杂交中常用作母本, 或第一父本
6 19世纪末期以来,从国外引入的猪种有十多个,其中对我国猪种改良影 响较大的有中约克夏猪、巴克夏猪、大白猪、苏白猪、克米洛夫猪、长白猪 等;20世纪80年代,又引进了杜洛克猪、汉普夏猪和皮特兰猪。 目前,在我国影响大的瘦肉型猪种有大约克夏猪、长白猪、杜洛克猪、 皮特兰猪及PIC配套系猪、斯格配套系猪。 一)、国外引入品种的种质特性 1.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 体格大,体型均匀,背腰微弓,后躯丰满,呈长方形体型。成年猪体重 300kg左右。生长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在700-800g以上,料重比2.8以下。 2.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 100kg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0%以上,胴体背膘薄18mm以下,眼肌面积33cm2 以上,后腿比例30%以上,胴体瘦肉率62%以上。 3.肉质较差 肉色、肌内脂肪含量和风味都不及我国地方猪种,尤其是肌内脂肪含量 在2%以下。出现PSE肉(肉色苍白、质地松软和渗水肉) 和暗黑肉(DFD)的 比例高,尤其皮特兰猪的PSE肉的发生率高。 4.繁殖性能差 母猪通常发情不太明显,配种难,产仔数较少。长白和大白猪经产仔数 为11~12.5头,杜洛克、皮特兰一般不超过10头。 5.抗逆性较差 二)、主要引入品种 1.大约克夏猪(Yorkshire,large White)原产于英国。体型大、被色 全白,又名大白猪。大约克夏猪具有增重快、繁殖力高、适应性好等特点。 窝产仔数 11.8 头,日增重 930g,饲料转化率 2.30,胴体瘦肉率 61.9%。在 我国猪杂交繁育体系中一般作为父本,或在引入品种三元杂交中常用作母本, 或第一父本。 2.长白猪(Landrace,兰德瑞斯) 原产于丹麦,体躯长,被毛全白, 在我国都称它为长白猪。长白猪具有增重快、繁殖力高、瘦肉率高等特点。 窝产仔数 12.7 头,日增重 947g,饲料转化率 2.36,胴体瘦肉率 60.6%。在 我国猪杂交繁育体系中一般作为父本,或在引入品种三元杂交中常用作母本, 或第一父本
7 3. 杜洛克猪(Duroc)原产于美国,全身被毛棕色。杜洛克猪具有增重 快、瘦肉率高、适应性好等特点。在生产商品猪的杂交中多用作终端父本。 4. 皮特兰猪(Pietrain) 原产于比利时。被毛灰白,夹有黑色斑块, 还杂有部分红毛。皮特兰猪具有体躯宽短、背膘薄、后躯丰满、肌肉特别发 达等特点,目前世界瘦肉率最高的一个猪种。但该品种的肌纤维较粗,肉质 肉味较差。日增重800g以上,饲料转化率2.4,胴体瘦肉率64%。在生产商品 猪的杂交中多用作终端父本。 四、我国培育品种 从1949年到1990年的41年间,我国广大养猪工作者和育种专家通力协作, 在23个省、市、自治区共育成新品种、新品系38个。 近年来又有一些新品种 或配套系育成,并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猪品种审定专门委员会的审 定。这些猪的新品种和新品系既保留了我国地方品种的优良特性,又兼备了 引入品种的特点,大大丰富了我国猪种资源基因库,推动了猪育种科学的进 步,并且普遍应用于商品瘦肉猪生产。 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的目的,是保留我国地方品种猪母性强、发情明显、 繁殖力高、肉质好、适应本地条件、抗逆性强、耐粗饲等优点,改进其增重 慢、体型结构不良、屠宰率低、胴体瘦肉率低等缺点。 培育品种与引入品种比较:外形整齐度差,体躯结构还不够理想,腹围 较引入品种大;生长发育、增重速度(日增重500~700g)、饲料报酬(3.0~3.7) 和胴体瘦肉率(52%~62%)还不及引入品种。在猪的杂交繁育体系中,一般 作为母系品种。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主要培育品种。 1、哈尔滨白猪 哈尔滨白猪简称哈白猪,产于黑龙江省南部和中部,以 哈尔滨市及周围各县较为集中。哈尔滨白猪是当地猪种同约克夏、巴克夏和 俄国不同地区的杂种猪进行无计划的杂交,形成了适应当地条件的白色类群。 自1953年以来,通过系统选育,扩大核心群,加速繁殖与推广,1975年被认 定为新品种。 哈白猪具有较强的抗寒和的耐粗饲能力,肥育期生长快耗料少,母猪产 仔和哺乳性能好等特点。 2、上海白猪 上海白猪的中心产区位于上海市近郊的上海县和宝山县。 1963年前很长一个时期,上海市及近郊已形成相当数量的白色杂种猪群,这 些杂种猪具有本地猪和中约克夏猪、苏白猪、德国白猪等血液。1965年以后
7 3. 杜洛克猪(Duroc)原产于美国,全身被毛棕色。杜洛克猪具有增重 快、瘦肉率高、适应性好等特点。在生产商品猪的杂交中多用作终端父本。 4. 皮特兰猪(Pietrain) 原产于比利时。被毛灰白,夹有黑色斑块, 还杂有部分红毛。皮特兰猪具有体躯宽短、背膘薄、后躯丰满、肌肉特别发 达等特点,目前世界瘦肉率最高的一个猪种。但该品种的肌纤维较粗,肉质 肉味较差。日增重800g以上,饲料转化率2.4,胴体瘦肉率64%。在生产商品 猪的杂交中多用作终端父本。 四、我国培育品种 从1949年到1990年的41年间,我国广大养猪工作者和育种专家通力协作, 在23个省、市、自治区共育成新品种、新品系38个。 近年来又有一些新品种 或配套系育成,并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猪品种审定专门委员会的审 定。这些猪的新品种和新品系既保留了我国地方品种的优良特性,又兼备了 引入品种的特点,大大丰富了我国猪种资源基因库,推动了猪育种科学的进 步,并且普遍应用于商品瘦肉猪生产。 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的目的,是保留我国地方品种猪母性强、发情明显、 繁殖力高、肉质好、适应本地条件、抗逆性强、耐粗饲等优点,改进其增重 慢、体型结构不良、屠宰率低、胴体瘦肉率低等缺点。 培育品种与引入品种比较:外形整齐度差,体躯结构还不够理想,腹围 较引入品种大;生长发育、增重速度(日增重500~700g)、饲料报酬(3.0~3.7) 和胴体瘦肉率(52%~62%)还不及引入品种。在猪的杂交繁育体系中,一般 作为母系品种。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主要培育品种。 1、哈尔滨白猪 哈尔滨白猪简称哈白猪,产于黑龙江省南部和中部,以 哈尔滨市及周围各县较为集中。哈尔滨白猪是当地猪种同约克夏、巴克夏和 俄国不同地区的杂种猪进行无计划的杂交,形成了适应当地条件的白色类群。 自1953年以来,通过系统选育,扩大核心群,加速繁殖与推广,1975年被认 定为新品种。 哈白猪具有较强的抗寒和的耐粗饲能力,肥育期生长快耗料少,母猪产 仔和哺乳性能好等特点。 2、上海白猪 上海白猪的中心产区位于上海市近郊的上海县和宝山县。 1963年前很长一个时期,上海市及近郊已形成相当数量的白色杂种猪群,这 些杂种猪具有本地猪和中约克夏猪、苏白猪、德国白猪等血液。1965年以后
8 广泛开展育种工作。1979年被认定为一个新品种。 上海白猪体型中等,全身被毛白色,属肉脂兼用型猪,具有产仔较多, 生长快,屠宰率和瘦肉率较高,特别是猪皮优质,适应性强,既能耐寒又能 耐热等特性。 3、湖北白猪 湖北白猪主产于湖北武昌地区。1973~1978年展开大规模 杂交组合实验,确定以通城猪、荣昌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作为杂交亲本,并 以“大白猪×(长白猪×本地猪)”组合组建基础群,1986年育成的瘦肉型猪 新品种。 湖北白猪体格较大,被毛白色,能很好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和 冬季湿冷的气候条件,并能较好地利用青粗饲料,兼有地方品种猪耐粗饲特 性,并且在繁殖性状、肉质性状等方面均超过国外著名的母本品种。 4、三江白猪 三江白猪主产于黑龙江省东部合江地区。以长白猪和东北民 猪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再用长白猪回交,经6个世代定向选育10余年培育 成的瘦肉型猪新品种,于1983年通过鉴定,正式命名为三江白猪。三江白猪 全身被毛白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不仅抗寒,而且对高温、高湿的亚热带 气候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农场生产条件下,表现出生产快、耗料少、瘦 肉率高,肉质良好,繁殖力较高等优点。 5、北京黑猪 北京黑猪中心产区为北京市国营北部农场和双桥农场。基础群来源于由 华北型本地黑猪与巴克夏猪、中约克夏猪、苏白猪等国外优良猪种进行杂交, 产生的毛色、外貌和生产性能颇不一致的杂种猪群。1960年以来,选择优秀 的黑猪组成基础猪群,通过长期选育,于1982年通过鉴定,确定为肉脂兼用 型新品种。 北京黑猪被毛全黑,具有肉质优良、适应性强等特性,是北京地区的当 家品种,与国外瘦肉型良种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杂交,均有较好的配合力。 6、南昌白猪 南昌白猪中心产区是江西省南昌市及其近郊。1987~1997 年通过滨湖黑猪、大约克夏猪等品种杂交培育而成的,并经国家猪品种审定 专业委员会审定通过。 南昌白猪毛色全白,背长而平直,后躯丰满,四肢结实,具有适应性强、 肌内脂肪丰富、肉质优良等特性。 五、我国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一)、我国猪种资源的保护 现代猪种的遗传改良集中在少数瘦肉型良种猪,世界各国都以很大的比
8 广泛开展育种工作。1979年被认定为一个新品种。 上海白猪体型中等,全身被毛白色,属肉脂兼用型猪,具有产仔较多, 生长快,屠宰率和瘦肉率较高,特别是猪皮优质,适应性强,既能耐寒又能 耐热等特性。 3、湖北白猪 湖北白猪主产于湖北武昌地区。1973~1978年展开大规模 杂交组合实验,确定以通城猪、荣昌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作为杂交亲本,并 以“大白猪×(长白猪×本地猪)”组合组建基础群,1986年育成的瘦肉型猪 新品种。 湖北白猪体格较大,被毛白色,能很好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和 冬季湿冷的气候条件,并能较好地利用青粗饲料,兼有地方品种猪耐粗饲特 性,并且在繁殖性状、肉质性状等方面均超过国外著名的母本品种。 4、三江白猪 三江白猪主产于黑龙江省东部合江地区。以长白猪和东北民 猪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再用长白猪回交,经6个世代定向选育10余年培育 成的瘦肉型猪新品种,于1983年通过鉴定,正式命名为三江白猪。三江白猪 全身被毛白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不仅抗寒,而且对高温、高湿的亚热带 气候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农场生产条件下,表现出生产快、耗料少、瘦 肉率高,肉质良好,繁殖力较高等优点。 5、北京黑猪 北京黑猪中心产区为北京市国营北部农场和双桥农场。基础群来源于由 华北型本地黑猪与巴克夏猪、中约克夏猪、苏白猪等国外优良猪种进行杂交, 产生的毛色、外貌和生产性能颇不一致的杂种猪群。1960年以来,选择优秀 的黑猪组成基础猪群,通过长期选育,于1982年通过鉴定,确定为肉脂兼用 型新品种。 北京黑猪被毛全黑,具有肉质优良、适应性强等特性,是北京地区的当 家品种,与国外瘦肉型良种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杂交,均有较好的配合力。 6、南昌白猪 南昌白猪中心产区是江西省南昌市及其近郊。1987~1997 年通过滨湖黑猪、大约克夏猪等品种杂交培育而成的,并经国家猪品种审定 专业委员会审定通过。 南昌白猪毛色全白,背长而平直,后躯丰满,四肢结实,具有适应性强、 肌内脂肪丰富、肉质优良等特性。 五、我国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一)、我国猪种资源的保护 现代猪种的遗传改良集中在少数瘦肉型良种猪,世界各国都以很大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