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流体pPVT关系式的比较.23 (2-43a) A-会 (2-43b) 【例2-9】将某刚性容器抽空,充以正常沸点下的液氯至容器的一半体积,然后将该容器 关闭,并加热至294.4K,计算加热后的压力。已知液氮的正常沸点为Tb=77.36K,正常沸 点下液氨的摩尔体积为V=34.7X10-6m3·mol-1。氨的临界参数及偏心因子分别为:T。= 126.1K,p=33.94×10Pa,Ve=90.1×10-6m3·mol-1,w=0.04. 解:客器的体积可以任意假设。设总体积为V=2X34.7X10-6=69.4X10-6m3,则容器 内含有饱和液氨1mol,此外,尚有34.7×10-6m3的饱和蒸气,其压力为1.013×105Pa,温 度为77.36K。 常压下旅气可以按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为 故客器内共有N2的量为 #=1+0.0055=1.0055mol 由于考虑到压力可能会比较高,因此采用RK方程计算。 T=无-器2.35 由[例2-8]所得的普遍化RK方程式(2-43a)和式(243b)得 2-2(年)。器(年) (A) 0.08664×8.314×126.1 h=2%是-0.08664R69.4×1061.005×33,g4×105=0.3878 (B) Vp。 将h=0.3878代入式(A)中,得 z-1-d8丽(14)-1.241 p-2ZnRT_247X1005X8314X294.4=44.2×10Pa 69.4×10-6 当然,也可以直接使用RK方程的一般形式进行计算。将T:、:值代入式(2-14a)和式 (2-14b)得 a=0.42748×8.31492×126.1)25=1.5546Pa·m6·K5.m0l 3.394×105 代入式(2-13)得 8.314×294.4 1.5546 p=(6.94/1.0055-2.6763)X105一(294.4)05×(6.94/1.0055)X(6.94/1.0055+2.6763)×10-币 =44.2X105Pa 2.5流体pV-T关系式的比较 定量地描述真实流体及混合物的VT关系一直以来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尽管该工作已经 持续了130多年,也已开发出数百个状态方程,但是企图用一个完美的状态方程来同时适应各
2.5 流体 p- V-T 关系式的比较 .23. - 12L/h} -h bT~ 5 \l+h) (2-43a) bP (2-43b) ZTr 【例 2-9 将某刚性容器抽空,充以正常沸点下的液氮至容器的一半体和、,然后将该容器 关闭,并加热至 294.4K ,计算加热后的压力。已知液氮的正常沸点为 Tb = 77. 36K 正常沸 点下液 的摩尔体积为 = 34.7 X 10- 6 m3 • mol- 1 。氮 的临界参数及偏心因子分别为 T c = 126.1K, pc=33.94 X 105Pa , V c=90.1 X 10- 6 m3 • mol ω=0 04 解:容器的体和、可以任 意假设。设总体和、为 V=2 34 7 X 10- 6=69. 10 则容器 内含有饱和 液氮 1mol ,此外,尚有 34 7 X 10 - 6 的饱和蒸气,其压力为 1. 013 X 10 ,温 度为 77.36K 常压下蒸气可以按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为 一旦旦旦 一一 1.013 X 105 X 34.7 X 10- 6 RT 8.3 14 X 77. 36 0.0055mol 故容器内共有 的量为 =1 0.0055 = 1. 0055mol 由于考虑到压力可能会比较高,因此采用 RK 方程计 算。 T 294. 4 Tr =_;' =~~; . :=2.335 T c 126.1 由[例 2-8J 所得的普遍化 RK 方程式 (2 43a) 和式 (2-43b) 1 Oa / h \ 1 4. 934/ h \ Z= 一一一 一一二-c 一一'7'\=一一一一一一-: " 一一'7' \ (A) 1-h Ob T~' l+h! 1-h T~. h! _ObPr _ 0.08664RTc 0. 08664 X 8. 314 X 126. 1 一一一一 ~~ T~- - ~^ .~ ::::_:. :::: ::v ^~ ^o =0.3878 (B) ZTr Vp c (69.4 X 10- 6/ 1. 0055) X 33. 94 X 105 h=0.3878 代入式 (A) 中,得 Z= 1_ _- _ 4.934 / o. 3878 \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1. 247 1- 0. 3878 (2 335)]. 3878 ! pznRT1.247 × 1.005 × 8. 314 × 294.4 a 一一一一=_ -"' _~: VV' ::-~ V;" , _v. "=44. 2 X 106Pa 69.4 X 10 - 6 当然,也可以直接使用 RK 方程的一般形式进行计算。将 值代入式( 14a) 和式 (2-14b) 0. 42748 X (8. 314) 2 X (126.1) 2. 5 α=v ~~ ,-r /"' .L-r .~: .J.L.l V. .L / =1.5546Pa.m6 • KO. 5 .mol- 2 3. 394 X 106 0. 08664 X 8.314 X 126. 1 ^ ~_~ _ _ . -=2. 6763 X 10 - 5m3 • mol- 1 3. 394 X 10b 代入式 (2-13 )得 户= 8. 314 X 294. 4 1. 5546 (6. 94/ 1. 0055-2. 6763) X 10- 5 (294 X (6.94/ 1. 0055) X (6. 94/ 1. 0055+2. 6763) X 10 =44. 2 X 106Pa 2.5 流体 p- V-T 关系式的比较 定量地描述真实流体及海合物的 jrV-T 关系一直以来是备受关注的 问题,尽管该工作已经 持续了 130 多年,也己开发出数百个状态方程,但是企图用一个完美的状态方程来同时适应各
,24·第2章流体的PT关系 种不同物质一不同的分子形状、大小、极性,满足不同温度、压力范围,同时形式简单,计 算方便,可以用于计算多种热力学性质,还是很困难的。作为化工工程师和设计人员的主要任 务就是根据研究体系、设计任务、对精度的要求等来选择状态方程,因此,在选择方程时一定 要注意每一个方程的特点和使用情况,详细情况见表2-1。 表21各类pVT关系式的使用范围和优缺点 状态方 使用范围 优 点 缺 点 理想气体方程 仅适用于压力很低的气体 菲常简单,用 赫度要求不高、 不适合带压的真实气体 二阶合项的维里方 气用于压力不高于15m。 筒单在理论上有重 不能同时用于汽液两相:对强据 价值 性物质误差较大:压力高于5OMP 三阶舍项的维里方 时有 林不大复杂在理论上有重时天用相理合 的物质也很 van der Waals方程 弱压不不 方程的起源,已开始能用于计算可能很大 特别是对液相计算误 汽,液两相 RK方程 ·般用于非极性和极性气体 RKS方程 可同时计算气体和液体 PR方程 可同时计算气体和液体 计算液相,V,T还不够精 精度高于SRK,能计算液相体 多参数状态方程 可用于液体和气体 用能用性大芳整于数过多 贡甚至量子气体:精度高 致用不物系的混合物 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法 适用于压力不高于1.5MPa的 计算非常简单对非极性物 能后 过田王汽请两相:对强极 比较精璃:维里系数可以估算性物质误差较大,压为高于 两参数压缩因子图 适用于简单流体 计算非常简单,需要参数少 流体及非极性 物质,计算精度不高 三参数压箔因子法 假用于极性不强的气体 工程计算简便:适用于手算,对 对强极性物质及液相误差在 非极性,翔板性物质误差不大 体计方不于电外 要对所有状态方程的计算精度作准确的排序是很困难的,我们给出的只是一个比较粗略 的、大致的评价,其计算精度和方程的复杂程度是有关系的,方程计算简单,其计算精度和适 用范围则会受到限制, 般对于纯物质而言,精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多参数状态方程>立方 型状态方程>两项舍项维里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而立方型状态方程的计算精度排序是: PR-SRKRK>dW 从工程角度,可以遵循以下原则:因为实验数据最为可靠,所以如果有实验数据,就用实 验数据;若没有,则根据求解精度的要求和方程计算的难易程度选用状态方程,在计算的精度 与复杂性上找一个平衡 2.6真实流体混合物的pV-T关系 在化工生产和计算中,处理的物系大都是多组分的真实流体混合物。目前虽然有一些纯物 质的pVT数据,但混合物的实验数据更少,为了满足工程设计计算的需要,必须求助于计
.24. 体的 关系 种不同物质 不同的分子形状、大小、极性,满足不同温度、压力范围,同时形式简单,计 算方便,可以用于计算多种热力学性质,还是很困难的。作为 工工程师和设计人员的主要任 务就是根据研究体系、设计任务、对精度的要求等来选择状态方程,因 ,在选择方程时一定 要注意每一个方程的特点和使用情况,详细情况见表 2-10 2-1 备类 -T 关系式的使用范围和优缺点 状态方程 使用范围 ,点 理想气体方程 仅适用于压力很低的气体 非常简单,用于精度要求不高、 不适合带压的真实气体 半定量的近似估算 阶舍项的维里方程 适用于压力不高于1. MPa 计算简单;在理论上有重要 不能同时用于汽液两相;对强极 价值 性物质误差较大;压力高于 MP 会有较大误差 阶舍项的维里方程 阶舍项维里方程相比,适 计算不太复杂;在理论上有重 不能同时用于液相;用于混合物 用压力至少可提高至 5MPa 要价值 时太复杂,具有第二维里系数 (C) 的物质也很少 van der Waa 方程 般用于压力不高的非极性和 形式比较简单,是立方型状态 精度低,特别是对液相计算误差 弱极性气体,实用意义己不高 方程 的起源,已开始能用于计算 可能很大 汽、液两相 RK 般用于非极性和弱极性气体 计算气相体积准确性高,很实 计算强极性物质及含有氢键 用,对非极性、弱极性物质误差小 的物质偏差较大,液相误差在 10 ,% -20 ,% RKS 方程 可同时计算气体和液体 精度高于 RK. 工程上广泛应 计算蒸气压误差还比较大,整体 用。能计算饱和液相体积 来说计算液相户、 精度还不够 PR 方程 可同时计算气体和液体 工程上广泛应用,大多数情况 计算液相户、 还不够精确 精度高于 SRK 。能计算液相体 积;能同时用于汽液两相平衡 多参数状态方程 可用于液体和气体 、户适用范围广,能同时用于 形式复杂 ,计算难度和 汽、液两相;有 的能用 于强极性 某些状态方程由于参数过多, 质甚至量子气体;精度高 导致无法用于不同物系的混合物, 适合使用物系有限 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法 适用于压力不高于1. 5MPa 计算非常简单;对非极性物质 不能同时用于汽液两相;对强极 气体 比较精确;维里系数可以估算 性物质误差较大;压力高于 得到 5.0 MP 会有较大误差 两参数压缩因子图 适用于简单流体 计算非常简单,需要参数少 仅用于计算简单流体及非极性 物质,计算精度不高 参数压缩因子法 一般用于极性不强的气体 工程计算简便;适用 于手算 对强极性物质及液相误差在 非极性、弱极性物质误差不大 5,% -10 ,% ;对氢 、氮、 氛等量子气 体计算方法要修改,不便于电算 要对所有状态方程的计算精度作准确的排序是很困难的 给出的只是一个 较粗略 的、大致的评价,其计算精度和方程的复杂程度是有关系的,方程计算简单,其计算精度和适 用范围 会受到限制,一般对于纯物质而言,精度从高到低的 序是 多参数状态方程〉立方 型状态方程〉两项舍项维里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而立方型状态方程的计算精度 序是 PR> SRK> vdW 从工程角度,可以遵循以下原 :因为实验数据最为可靠,所以如果有实验数据,就用实 验数据;若没有, 根据求解精度的要求和方程计算的难易程度选用状态方程 在计算的精度 与复杂性上找一个平衡。 2.6 真实流体混合物的 p- V-T 关系 工生产和计算中,处理的物系大都是多组分的真实流体混合 。目前虽然有一些纯物 质的 p- 数据,但混合物的实验数据更少,为了满足工程设 计算的需要, 须求 于计
2.6真实流体混合物的pVT关系·25 算、关联甚至估算的方法,用纯物质的pVT关系预测或推算混合物的性质 前已叙述,对于纯流体的pV-T关系可以概括为 f(p,V,T)=0 (2-3) 的形式,若要将这些方程扩展到混合物,必须增加组成x这个变量,即表示为 (b.V,T.r)=0 (2-44) 的形式,如何反映组成x对混合物VT性质的影响,成为研究混合物状态方程pVT关系 的关键之处。 2.6.1混合规则 对于理想气体的混合物,其压力和体积与组成的关系分别表示成Dalton分压定律和Amagat 分体积定律: pi=pyi (2-45 Vi=(nV)y (2-46) 对于真实气体,由于气体纯组分的非理想性及由于混合引起的非理想性,使得分压定律和 分体积定律无法准确地描述气体混合物的VT关系。那么,如何将适用于纯物质的状态方 程扩展到真实流体混合物是化工热力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将状态方程 中的常数项,表示成组成x以及纯物质参数项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称作为混合规则。 对于不同的状态方程,有不同的混合规则。寻找适当的混合规则,计算状态方程中的常数 项,使其能准确地描述真实流体混合物的pVT关系,常常是计算混合流体热力学性质的关键。 2.6.2流体混合物的虚拟临界参数 在2.3节中讲述了对比态原理,许多pVT关系可以用对比态原理表述和计算,例如 Pitzer的三参数压缩因子图。 如果用对比态原理处理气体混合物的DVT关系,如计算其压缩因子时,就需要确定对 比参数T:、P,就涉及到如何解决混合物临界性质的问题。可以将混合物视为假想的纯物质 将虚拟纯物质的临界参数称作虚拟临界参数。这样便可以把适用于纯物质的对比态方法应用到 混合物上。为此,不同人提出了许多混合规则,其中最简单的是Ky规则。该规则将混合物 的虚拟临界参数表示成 Te=∑yTa,pre=∑ype (2-47) 式中,Tc、p分别称为虚拟临界温度与虚拟临界压力:T、p。分别表示混合物中i组元的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y为组元在混合物中的摩尔分数 需要说明的是:虚拟临界温度与虚拟临界压力并不是混合物真实的临界参数,它们仅仅是 数学上的参数,为了使用纯物质的pVT关系进行计算时采用的参数,没有任何物理意义 用这些虚拟临界参数计算混合物pVT关系时,所得结果一般较好。实践证明,若混合物中 所有组分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之比在以下范围内: 0.5<Ta/Tg<2 0.5<pa/p<2 Ky规则与其他较复杂的规则相比,所得数值的差别不到2%。但是,对于p,除非所有组 元的p、V。都比较接近,否则式(2-4?)这种简单加和方法的计算结果均不能令人满意 Prausnitz-Gunn提出一个简单的改进规则,将Te仍用Kay规则,pe表示为 R(∑y:Z:)Tr Ppe= (2-48) ∑yVe 混合物的偏心因子M一般可表示为
2.6 真实流体混合物的 ~V-T 关系 .25. 算、关联甚至估算的方法,用纯物质的 p- V- 丁关系预测或推算混合物的性质 前已叙述,对于纯流体的 p- 关系可以概括为 f( T) O (2-3) 的形式,若要将这些方程扩展到混合物,必须增加组成立这个变量,即表示为 ,T, )=O (2-44) 的形式,如何反映组成 对混合物 p-V 性质的影响,成为研究混合物状态方程户 关系 的关键之处。 2.6.1 混合规则 对于理想气体的混合物,其压力和体积与组成的关系分别表示成 Dalton 分压定律和 Amagat 分体积定律: p, = PYi (2-45) V i =(nV) Y i (2-46) 对于真实气体,由于气体纯组分的非理想性及由于混合引起的非理想性,使得分压定律和 分体积定律无法准确地描述气体混合物的 p- 关系 那么 如何将适用于纯物质的状态方 程扩展到真实流体混合物是化工热力学中的 个热点问题 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将状态方程 中的常数项,表示成组成 以及纯物质参数项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称作为混合规则 对于不同的状态方程,有不同的混合规则 寻找适当的泪合规则,计算状态方程中的常数 项,使其能准确地描述真实流体混合物的 p- 二丁关系,常常是计算温合流体热力学性质的关键 2.6.2 流体混合物的虚拟临界参数 2. 节中讲述了对比态原理,许多 p- 关系可以用对比态原理表述和计算,例如 Pitzer 参数压缩因子图 如果用对比态原理处理气体混合物的 p- 关系,如计算其压缩因子时,就需要确定对 比参数 、扣,就涉及到如何解决混合物临界性质的问题 可以将?昆合物视为假想的纯物质, 将虚拟纯物质的临界参数称作虚拟临界参数 这样便可以把适用于纯物质的对比态方法应用到 棍合物上 为此,不同人提出了许多混合规则,其中最简单的是 Kay 规则。该规则将 昆合物 的虚拟临界参数表示成 T pc = Yi ρpc = (2-47) 式中, Pp 分别称为虚拟临界温度与虚拟临界压力 ci ci 分别表示混合物中 组元的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组元在混合物中的摩尔分数 需要说明的是:虚拟临界温度与虚拟临界压力并不是混合物真实的临界参数,它们仅仅是 数学上的参数,为了使用纯物质的 p- V-T 关系进行计算时采用的参数,没有任何物理意义 用这些虚拟临界参数计算混合物 p- 关系时,所得结果 般较好 实践证明,若混合物中 所有组分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之比在以下范围内: < 2 , 0.5 Kay 规则与其他较复杂的规则相比,所得数值的差别不到 但是,对于 Pp 除非所有组 元的岛、 都比较接近,否则式 (2 47) 这种简单加和方法的计算结果均不能令人满意 Prausnitz-Gunn 提出一个简单的改进规则,将 仍用 Kay 规则, ρp 表示为 R(~y ι P pc = ~y ,vCi (2-48) ?昆合物的偏心因子 ωM 一般可表示为
,26·第2章流体的pT关系 =∑y, (2-49) 式中,仙:为混合物中i组元的偏心因子。 以上几个式子表示的混合规则都没有涉及组元间的相互作用参数。因此,这些混合规则均 不能真正反映混合物的性质。对于组分差别很大的混合物,尤其对于具有极性组元的系统以及 可以缔合为二聚物的系统均不适用。并且在发表这些混合规则时所用的数据全是气体的,因此 这样的混合规则只能适用于气体。 2.6.3气体混合物的第二维里系数 在2.2.2节中已讲述,维里方程是一个理论型方程,其中维里系数反映分子间的交互作 用,如第二维里系数B反映两个分子间的交互作用。对于纯气体,仅有同一种分子间的交互 作用,但对于混合物而言,第二维里系数B不仅要反映相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还要 反映不同类型的两个分子交互作用的影响。 由统计力学可以导出气体混合物的第二维里系数为 BM=∑∑yyB (2-50) 式中,y为混合物各组元的摩尔分数Bg为组元i和j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i和j相同, 表示同类分子作用,否则,表示异类分子作用,且B=B:。对于二元混合物,式(2-50)的 据开式为 BM=yi B11+2y1 y2 B12+y Baz (2-51) 显然,式中B11、B22分别为纯物质1和2的第二维里系数;B12代表混合物性质,称为交叉第 二维里系数,用以下经验式计算: Bi _RTei[B(0)+@g B()] (2-52) 式中,Bo)和B的计算用式(2-37a)和式(2-37b),它们仍然是对比温度T,的函数 Prausnitz对计算各临界参数提出如下的混合规则: T=(1-k)√TaT (2-53a) Vw=(+ (2-53b) Zey -Ze+Zo (2-53d) 2 (253c)pw-ZRT立 Veii (2-53e) 式中,k称为二元交互作用参数。不同分子的交互作用很自然地会影响混合物的性质,若存 在极性分子时,影响更大。以上计算式的特点是:①引入交互作用系数k可,k值一般不大, 在0~0.2之间,但对于计算可能有较大的影响;②,引入于T的校正项中;③p更难求 得,本法所用的是按Z的定义式求得:④至今尚未得到到一个k:值的理论式或经验式,一般 通过实验的pVT数据或相平衡数据拟合得到;⑤在近似计算中,可以取作为零,虽然误 差可能大大增加。 用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计算气体混合物压缩因子的步骤是:计算纯物质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 (如B1、B),再用式(2-53a)~式(2-53e)计算各个交互临界参数,代人式(2-52)计算交叉第 二维里系数,然后使用式(2-50)计算混合物的BM,最后用下式计算混合物的压缩因子: 2-1+器 (2-54) 可见,气体混合物压缩因子的计算包括许多步骤,但每个步骤都可以非常方便地编成计算机程
.26. 章流体的 关系 ωM - Yiωz (2-49) 式中,均为 昆合物中 组元的偏心因子 以上几个式子表示的混合规则都没有涉及组元间的相互作用参数。因此,这些棍合规则均 不能真正反映混合物的性质。对于组分差别很大的混合物,尤其对于具有极性组元的系统以及 可以缔合为二聚物的系统均不适用。并且在发表这些混合规则时所用的数据全是气体的,因此 这样的混合规则只能适用于气体 2.6.3 气体混合物的第二维里系数 2.2.2 节中已讲述,维里方程是一个理论型方程,其中维里系数反映分子间的交互作 用,如第二维里系数 反映两个分子间的交互作用 对于纯气体,仅有同一种分子间的交互 作用,但对于 昆合物而言,第 维里系数 不仅要反映相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还要 反映不同类型的两个分子交互作用的影响 由统计力学可以导出气体混合物的第 维里系数为 BM = ~ ~Y iYj Bij (2-50) 1 } 式中 为混合物各组元的摩尔分数 为组元 之间的相互作用 显然 相同, 表示同类分子作用,否则,表示异类分子作用,且 ij =Bji 对于二元棍合物,式 (2-50) 展开式为 BM = yfBll 2Yl y 2B l 2 +AB22 (2 - 51) 显然,式中 Bll 22 分别为纯物质 的第二维里系数 代表混合物性质,称为交叉第 二维里系数,用以下经验式计算 RT Bη= 对立[B (O) ij (2-52) 式中 (O) (l)的计算用式 (2-3 7a) 和式 (2-37b) ,它们仍然是对比温度 的函数 Prausnitz 对计算各临界参数提出如下的混合规则: T cij = (1- k ij )汀3τ(2-53a) +-2 V (2-53b) P-v ?U +-2 Z J R T- J -1 c - Z- c 1 1 hy (2-53d) ωυ= 74(253e) 式中 ij 称为 元交互作用参数 不同分子的交互作用很自然地会影响混合物的性质,若存 在极性分子时,影响更大 以上计算式的特点是:①引人交互作用系数 ij ij 值一般不大, o~o. 间,但对于计算可能有较 大的影响;②问引人于 cij 的校正项中;③Pcij 更难求 得,本法所用的是按 的定义式求得;④至今尚未得到一个句值的理论式或经验式,一般 通过实验的 jrV-T 数据或相平衡数据拟合得到; 在近似计算中,的可以取作为零,虽然误 差可能大大增加。 用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计算气体棍合物压缩因子的步骤是:计算纯物质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 (如 Bll' 22 再用式 (2 -53 a) (2-53e) 计算各个交互临界参数,代入式 (2-5 2) 计算交叉第 维里系数,然后使用式 (2-50) 计算?昆合物的 BM' 最后用下式计算棍合物的压缩因子: Z=l 十旦旦主 (2-54) RT 可见,气体混合物压缩因子的计算包括许多步骤,但每个步骤都可以非常方便地编成计算机程
2.6真实流体混合物的T关系·27 序完成。 【例210】诚求C02(1)-C3Hg(2)体系在311K和1.5MPa的条件下的混合物摩尔体积, 两组元的摩尔比为3:7(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近似取为0)。 解:首先查得两种纯组元的临界参数,并依据式(2-53a)~式(2-53)计算混合物的交互 临界参数,有关的临界数据列表如下: Tw/K Pa/MPa Va/m,kmol- Z 11 304.2 7.382 0.0940 0.274 0.228 22 369.8 4248 0.200 0.277 0.152 12 335.4 5.472 0.1404 0.2755 0.190 采用二阶舍项的维里方程计算混合物的性质,需要计算混合物的交互第二维里系数,计算 结果见下表。 ) B Bo/m kmol-1 -0.324 -0.0178 -0.1125 22 -0.474 -0.217 -0.3667 2 -0.393 -0.0972 -0.2098 由式(2-51)得 BM=37B1+2y2B12+B2=0.32×(-0.1125)+2X0.3×0.7×(-0.2098)+0.72×(-0.3667) -0.2779m3·kmol-1 z-器-1+等=1+0270X03-50x10=0.89 8.314×311 v=ZRT-0.839×8.314X3l=.45×10-1m,m0l- b 1.50×105 2.6.4混合物的立方型状态方程 若将气体混合物虚拟为一种纯物质,就可以将纯物质的状态方程应用于气体混合物的 力VT计算中。但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所以不同的状态方程当用于混合物力T 计算时应采用不同的混合规则,一个状态方程也可使用不同的混合规则。除维里方程的混合规 则由统计力学给出了严密的组成关系外,大多数状态方程均采用经验的混合规则。混合规则的 优劣只能由实践来检验,检验的内容不单是VT关系,还应包括其他一系列热力学性质 特别是汽液平衡计算。 立方型状本方程(van der Waals、RK、RKS、PR方程用于混合物时,方程中参数a 和b常采用以下的混合规则: aw=∑∑ya (2-55a) bN=∑yb, (2-55b) 同样,对于二元混合物,应写为 (2-56a) 6y=v161+262 (2-56b) 可见,aM中包括交叉项a,而bM的计算中只有纯组元参数,没有交叉项。交叉项a可 以用下式计算: ag=(aaj)0.5(1-k时) (2-57)
2.6 真实流体混合 物的 ~V-T 关系 .27. 序完成。 10 试求 CO (1 )-C3 H8 (2) 体系在 311K 和1. 5MPa 的条件下的混合物摩尔体积, 两组元的摩尔比为 : 7 (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是 近似取为 0) 解: 首先查得两种纯组元的临界参数,并依据式 (2-53a) ~式 (2-53e) 计算混合物的交互 临界参数,有关的临界数据列表如下: !) K MPa • kmo!-l ZClj α)îj 11 304.2 7.382 0.0940 0.274 0. 228 22 369. 8 4. 248 O. 2000 0. 277 O. 152 12 335. 4 5.472 O. 1404 O. 2755 0.190 采用二阶舍项的维里方程计算混合物的性质,需妥计算混合物的交互第 维里系数,计算 结果见下表。 !) B(Ol B(]) Bij 1m3 • kmo!-l 11 -0.324 0.0 17 O. 1125 22 0.474 -0. 217 -0. 3667 12 -0.393 -0. 097 2 -0.2098 由式( 2-5 1)得 BM =yiBll +2YlY2Bi2 +y 22 =0. 32 X (一 O. 1125)+2XO. 3X O. 7X O. 2098) +0. 72 X (一 3667) = -0. 2779m3 • kmol- 1 z= 主主 =1+ 主主 =l+i 2779 X 10- 3) X 1. 50 X 106=0.839 RT RT ~, 8. 314 X3 11 ZRT 0. 839 X 8. 314 X 311 V= 一-一 vvv n v. v~~: ~~= 1. 45 X 10 -3 m3 • mol- 1 1. 50 X 106 2. 6. 4 混合物的立方型状 方程 若将气体混合物虚拟为 种纯物质,就可以将纯物质的状态方程应用于气体混合物的 jF V-T 计算中。但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所以不同的状态方程当用于混合物 jF 计算时应采用不同的混合规则, 一个状态方程也可使用不同的棍合规则 除维里方程的 昆合规 则由统计力学给出了严密的组成关系外,大多数状态方程均采用经验的混合规则。混合规则的 优劣只能由实践来检验,检验的内容不单是 jF V-T 关系,还应包括其他一系列热力学性质, 特别是汽液平衡计算 立方型状态方程 (van der Waals RK RKS PR 方程)用于混合物时,方程中参数 常采用以下的混合规则: aM = ~~Y iY 1 ) 同样,对于二元 昆合物,应写为 (2-55a) bM = ~川 aM=yiall +2YlY2a12+y~a2 2 bM = Yl b1 + Y2 b2 (2-55b) (2-56a) (2-56b) 可见 aM 中包括交叉项句,而 bM 的计算中只有纯组元参数,没有交叉项 交叉项 。可 以用下式计算: aij = (aiaj ) 0. 5 (1走。)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