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四)古运河支流口门水质管理目标表 54 附表(五)古运河管理保护整治任务淸单…… 附图(一)古运河位置及水系示意图… 附图(二)古运河水功能区划及水质监测断面示意图 附件 古运河保护规划图册0109
— 6 — 附表(四)古运河支流口门水质管理目标表.............................................................54 附表(五)古运河管理保护整治任务清单.................................................................55 附图(一)古运河位置及水系示意图.........................................................................58 附图(二)古运河水功能区划及水质监测断面示意图................................................. 59 附件: 古运河保护规划图册 01~09
镇江市古运河保护规划 1.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情况 l11地理位置 镇江市是江苏省省辖市,位于东经118°58′-119°58′,北纬31° 37′~32°19′,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西端、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 南岸。镇江西邻南京,东南接常州,北滨长江,与扬州、泰州隔江相望, 西部与南京市栖霞、江宁、溧水区相邻,南和东南与常州市的溧阳、金坛、 武进等市(区)接壤。同时受到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的影响。镇江 市地理位置示意见图11-1。 镇江市 京 ◎ 图例 镇江市 镇江市辖县市 其它城市 都市圈 7
镇江市古运河保护规划 ————————————————————————————————————————————— ————— — 7 —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情况 1.1.1 地理位置 镇江市是江苏省省辖市,位于东经 118°58′~119°58′,北纬 31° 37′~32°19′,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西端、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 南岸。镇江西邻南京,东南接常州,北滨长江,与扬州、泰州隔江相望, 西部与南京市栖霞、江宁、溧水区相邻,南和东南与常州市的溧阳、金坛、 武进等市(区)接壤。同时受到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的影响。镇江 市地理位置示意见图 1.1-1
图11-1镇江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镇江市国土总面积3840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2186平方 千米。镇江市下辖三市五区,即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及京口、润州、 丹徒、镇江新区、镇江髙新区(详见图1.1-2)。根据《镇江统计年鉴2018》, 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31个镇25个街道,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70.90 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863万人。 镇江市政区图 扬中市 海州 镇江新区 丹徒 向容市 图11-2镇江市行政区划图 古运河主河道横穿镇江市京口、润州、镇江新区三区,是镇江市城区 重要排涝河道。2017年末,镇江市区常住人口123.32万人,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44951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787亿元,人均生产总 值15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28亿元;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
— 8 — 图 1.1-1 镇江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镇江市国土总面积 3840 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 218.6 平方 千米。镇江市下辖三市五区,即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及京口、润州、 丹徒、镇江新区、镇江高新区(详见图 1.1-2)。根据《镇江统计年鉴 2018》, 至 2017 年底,全市共有 31 个镇 25 个街道,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 270.90 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318.63 万人。 图 1.1-2 镇江市行政区划图 古运河主河道横穿镇江市京口、润州、镇江新区三区,是镇江市城区 重要排涝河道。2017 年末,镇江市区常住人口 123.32 万人,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44951 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78.7 亿元,人均生产总 值 15.2 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7.28 亿元;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
镇江市古运河保护规划 43%。 城区地形地貌见下图11-3。 图1.1-3镇江市城区地形地貌图 12河道概况 主河道概况 古运河原是京杭大运河中江南运河的起点,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该河 道成为漕运时代的咽喉要地。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谏壁闸的建设,江南运 河直接由谏壁镇沟通长江,城区段的古运河随之丧失了主通航功能。 现古运河是镇江市主城区重要的防洪排涝河道之一,北起平政桥,东 至京杭大运河,由城区西北向东南蜿蜒穿过,贯穿主城区,其中:古运河 干河为平政桥~京杭大运河,长1692千米,丹徒闸外引河长0.81千米, 总长17.73千米。古运河干河分为三段,其中:平政桥至周家河口段长563 千米,为上段;周家河口至丹徒闸段长6.87千米,为中段;丹徒闸至京 9
镇江市古运河保护规划 ————————————————————————————————————————————— ————— — 9 — 43%。 城区地形地貌见下图 1.1-3。 图 1.1-3 镇江市城区地形地貌图 1.2 河道概况 1.2.1 主河道概况 古运河原是京杭大运河中江南运河的起点,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该河 道成为漕运时代的咽喉要地。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谏壁闸的建设,江南运 河直接由谏壁镇沟通长江,城区段的古运河随之丧失了主通航功能。 现古运河是镇江市主城区重要的防洪排涝河道之一,北起平政桥,东 至京杭大运河,由城区西北向东南蜿蜒穿过,贯穿主城区,其中:古运河 干河为平政桥~京杭大运河,长 16.92 千米,丹徒闸外引河长 0.81 千米, 总长 17.73 千米。古运河干河分为三段,其中:平政桥至周家河口段长 5.63 千米,为上段;周家河口至丹徒闸段长 6.87 千米,为中段;丹徒闸至京
杭大运河段长442千米,为下段。河道集水面积8081平方千米,在平 政桥及原丹徒镇设有节制闸,属水位受控水系。古运河汇集镇江老城区、 官塘、丁卯、谏壁地面径流和南部山丘洪水,分别自丹徒闸和京口闸排入 长江、金山湖,或经丹徒南闸汇入京杭大运河入长江。 古运河兼具防洪、排涝、供水、生态、景观、旅游等多种功能。上段 平政桥至周家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进行了整治,现河道为复式断 面,大部分均为两级挡墙,在高程60米左右设5米左右宽平台,其中 级挡墙较小,高度不大于2.0米,二级挡墙至现状堤顶,高度在4.0米左 右。古运河中段(周家河至丹徒南闸)于2010~2016年按20年一遇标准 进行综合整治,河道整治与两岸景观风光带、生态环境建设与污水截流工 程一并实施。整治断面为:河底高程1.0米,底宽8米,两侧按1:3放坡。 目前除瑞泰新城段、玉带河口~丹徒南闸段未整治完成外,其余段已基本 完成。古运河下段(丹徒南闸~京杭大运河口)除镇大公路至上隍桥段800 米进行了整治,其余段均未整治。 根据《河道等级划分办法(水利部水管[1994]106号)》、《镇江市水系 规划》,古运河为5级河道。 122支河概况 古运河的主要支流包括黎明沟、周家河、四明河、团结河、玉带河等。 黎明沟始于沪宁铁路,主要是暗涵、管道,自西南向东北穿过黄山路 和沪宁铁路汇入古运河。黎明沟集水面积3.69平方千米,千流长约1.1 千米,是黄山地区城市和生活污水的排水通道。 周家河发源于南山风景区的低山地带,始于南山八公洞水库,沿线穿 10
— 10 — 杭大运河段长 4.42 千米,为下段。河道集水面积 80.81 平方千米,在平 政桥及原丹徒镇设有节制闸,属水位受控水系。古运河汇集镇江老城区、 官塘、丁卯、谏壁地面径流和南部山丘洪水,分别自丹徒闸和京口闸排入 长江、金山湖,或经丹徒南闸汇入京杭大运河入长江。 古运河兼具防洪、排涝、供水、生态、景观、旅游等多种功能。上段 (平政桥至周家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进行了整治,现河道为复式断 面,大部分均为两级挡墙,在高程 6.0 米左右设 5 米左右宽平台,其中一 级挡墙较小,高度不大于 2.0 米,二级挡墙至现状堤顶,高度在 4.0 米左 右。古运河中段(周家河至丹徒南闸)于 2010~2016 年按 20 年一遇标准 进行综合整治,河道整治与两岸景观风光带、生态环境建设与污水截流工 程一并实施。整治断面为:河底高程 1.0 米,底宽 8 米,两侧按 1:3 放坡。 目前除瑞泰新城段、玉带河口~丹徒南闸段未整治完成外,其余段已基本 完成。古运河下段(丹徒南闸~京杭大运河口)除镇大公路至上隍桥段 800 米进行了整治,其余段均未整治。 根据《河道等级划分办法(水利部水管[1994]106 号)》、《镇江市水系 规划》,古运河为 5 级河道。 1.2.2 支河概况 古运河的主要支流包括黎明沟、周家河、四明河、团结河、玉带河等。 黎明沟始于沪宁铁路,主要是暗涵、管道,自西南向东北穿过黄山路 和沪宁铁路汇入古运河。黎明沟集水面积 3.69 平方千米,干流长约 1.1 千米,是黄山地区城市和生活污水的排水通道。 周家河发源于南山风景区的低山地带,始于南山八公洞水库,沿线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