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 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王雪芬
1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 王雪芬 急性呼吸衰竭
今之要点 ·呼吸衰竭及其发病机制和表现 AL和ARDS 诊断:动脉血气分析 治疗:方法不少但疗效不确切, 存在争议 预后:死亡率居高不下
今之要点 • 呼吸衰竭及其发病机制和表现 • ALI和ARDS • 诊断:动脉血气分析 • 治疗:方法不少但疗效不确切, 存在争议 • 预后:死亡率居高不下 2
定W( definition) ·呼吸衰竭一一是指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 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 伴或者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 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标准:缺氧PaO2<60mmHg; 氧化碳潴留PaCo2>50mmHg; (海平面,静息,呼吸空气)
3 一、定义(definition) • 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 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 伴或者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 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 标准:缺氧 PaO2<60mmHg; 二氧化碳潴留 PaCO2>50mmHg; ( 海平面,静息,呼吸空气)
复习:呼吸生理 大脑皮层 延髓呼吸中枢(脑干) 神经冲动→神经肌肉接头→肌肉收缩舒张 胸廓运动→气体进出肺泡(呼吸) 气体交换
大脑皮层 ↓ 延髓呼吸中枢(脑干) ↓ 神经冲动→神经-肌肉接头→肌肉收缩舒张→ 胸廓运动→气体进出肺泡(呼吸) ↓ 气体交换 复习:呼吸生理 4
复习: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1、肺适气功能障存: 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 2、通气血流比失源:正常通气/血流比=0.8 vQ>0.8无效腔通气;VQ<0.8动-静脉分流; 3、弥散功胎碍: 成人肺弥散量35mO2/mmHg·min; CO2的弥散速率是O2的21倍; 4、氧耗量增加
5 复习: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 1、肺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 • 2、通气/血流比失调:正常通气/血流比=0.8 V/Q>0.8无效腔通气; V/Q<0.8动-静脉分流; • 3、弥散功能障碍: 成人肺弥散量 35ml O2 / mmHg · min; CO2的弥散速率是O2的21倍; • 4、氧耗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