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止血检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施继敏
血栓与止血检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施继敏
正常止血机制 机体的正常止血功能是由血小板、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和血管内皮系统这四大系统共同 作用而完成的
正常止血机制 机体的正常止血功能是由血小板、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和血管内皮系统这四大系统共同 作用而完成的
(一)血管壁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的管壁的结构包括: 内膜层内皮细胞、基底膜 中层平滑肌、弹力纤维、胶原 外膜层结缔组织 内皮细胞层表面光滑、带有负电荷(血小板表面带有负电 荷),可防止血小板在其表面粘附、聚集。内皮细胞之间 有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起到使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完 全覆盖在带正电荷的基底膜上
(一)血管壁 ▪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的管壁的结构包括: 内膜层 内皮细胞、基底膜 中 层 平滑肌、弹力纤维、胶原 外膜层 结缔组织 ▪ 内皮细胞层表面光滑、带有负电荷(血小板表面带有负电 荷),可防止血小板在其表面粘附、聚集。内皮细胞之间 有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起到使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完 全覆盖在带正电荷的基底膜上
血管在正常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血管破损 反射性血管收缩 (短,仅15~30秒) 基底膜暴露 内、外源凝血系统 血流变慢、破裂口缩小 血小板粘附 血小板聚集、释放止血 血栓 5-TH 血管收缩 TXA2
血管在正常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血管破损 (短,仅15~30秒) 内、外源凝血系统 血 栓 反射性血管收缩 基底膜暴露 血流变慢、破裂口缩小 止血 血管收缩 血小板粘附 血小板聚集、释放 5-TH TXA2
(二)血小板 血小板呈圆盘状,直径约2-4um,在电镜下可分为三区: 1)外周区; 2)溶胶一凝胶区; 3)细胞器区;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释放功能。在血窅壁受损时 通过上述功能,在局部形成白色血栓,机械性地填塞血 管破损处,达到初步止血(一期止血)
(二)血小板 ▪ 血小板呈圆盘状,直径约2-4um,在电镜下可分为三区: 1)外周区; 2)溶胶 — 凝胶区; 3)细胞器区; ▪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释放功能。在血管壁受损时, 通过上述功能,在局部形成白色血栓,机械性地填塞血 管破损处,达到初步止血(一期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