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人具布A“共出版发行 (北京沙滩后街55号邮编:100000 网址http://www.pepcomcn 人A*“属丝印刷厂印装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90毫米×1240毫米1/16印张:5.75字数:10000 2004年6月第1版2004年9月第1次印刷 BN7=107-17878-4定价:7,8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出版社联系调换。 (联系地址:北京市方庄小区芳城园三区13号楼邮编:100078)
总主编:樊杰、韦志榕 本册编制人员 主编:王静爱 编写人员(按汉语拼音排序): 史培军、苏筠、王静爱、解美林、于萍 地图编制:博涛、北京京河源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绘图:李宏庆、姜吉维 责任编辑:丁尧清 美术编辑:李宏庆 版式设计:李宏庆、张万红 排版:张万红 封面设计:林荣桓 审定:吴履平 学术咨询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目录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待点 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三章防灾与减灾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本书相关网站
第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探讨缓解自然 灾害的有效措施是全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心理影响、财产损失 以及资源破坏,是联合国将20世纪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灾十年的最终目的 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然灾害灾情的时空分布与演化过程,加上生态 环境破坏、全球变化等因素,地球上的自然灾害近年来呈现出在波动中加剧的趋势。探求自然灾害与人 类活动的关系,有助于提高人类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2.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成灾的地理背景 3.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点击】 自然灾害灾情热带气旋干早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 风暴潮病害虫害和鼠害灾情变化人类活动杜会发展
第节自然火反其影嘴 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 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 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資源与环境破坏等危害,阻碍人类社 会发展。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防抗灾能力,能有效减小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 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须 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 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 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当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无论其程度大 小,只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就形成自然灾害。例 如,洪水的发生属于自然异变,若它发生在荒无人烟的地方, 没有承受灾害的客体,就不成为自然灾害:而当洪水发生在有 人类活动的地方就形成了自然灾害。所以说,自然灾害灾情的 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 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 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但却成为阻 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 Q思考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 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噴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