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预测】2020高考地理必考人口问题专题: 人口迁移、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市化 (1)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 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2)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 (3)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 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 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4)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5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 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 (6)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利: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 弊: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⑦)人口迁往边疆和工矿区的影响 利: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综合环境。 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8)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 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 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 ③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
【考向预测】 2020 高考地理必考人口问题专题: 人口迁移、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市化 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 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⑵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 ⑶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 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 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⑷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⑹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利: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 弊: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⑺人口迁往边疆和工矿区的影响: 利: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综合环境。 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8)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 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 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 ③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
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 收入高,就业机会多)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 (1)有利影响一 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 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 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2)不利影响: 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 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 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 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人口金字塔的判读方法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Japan: 2010 05m 05n Population Male Female
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 收入高,就业机会多)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 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 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2)不利影响: 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 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 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 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人口金字塔的判读方法
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直观地反映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直观地表示了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人口金字塔的每 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左半部分代表 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各在总人 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 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而可以分析该地 区未来的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判读方法】 ①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可能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 低,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人口的大量外迁等。 ②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③男女比例明显失调: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 致的;也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年龄 80-84 70-74 60-64 50~54 40-44 30-34 20-24 2017年世界整体及主要国家的横向比较:
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直观地反映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直观地表示了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人口金字塔的每一 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左半部分代表 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各在总人 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 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而可以分析该地 区未来的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判读方法】 ①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可能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 低,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人口的大量外迁等。 ②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③男女比例明显失调: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 致的;也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017 年世界整体及主要国家的横向比较:
1、世界整体:世界整体处于典型的扩张性态势,各种数据看起来都很美好 2、中国:40~55岁人口规模最大,其次是2545年龄段,25岁以下开始出现断 崖式下降,就问问怕不怕 3、美国:美国的是典型的稳定性状态,其中20~30岁段和40~50岁段稍微多 三、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趋势 1980年:那年我一岁,难怪国家要搞计划生育,确实是被吓住了 1990年:强制计划生育十年之后,情况已经开始变化 2000年:变化很大了,关于放开计划生育,学界的声音已经很大 2010年:已经很明显了,但一孩政策依然没改 下面是未来的预测 2020年:延迟退休不搞不行了 2030年:你能抢到一个养老院的床位么? 2040年:好像一把火炬,不出意外这一年我已经退休 2050年:最后一波老龄化人口来袭,那年我70,希望我还在 2060年:再忍忍,老家伙就死个差不多了 2070年:估计已经没我啥事了
1、世界整体:世界整体处于典型的扩张性态势,各种数据看起来都很美好。 2、中国:40~55 岁人口规模最大,其次是 25~45 年龄段,25 岁以下开始出现断 崖式下降,就问问怕不怕。 3、美国:美国的是典型的稳定性状态,其中 20~30 岁段和 40~50 岁段稍微多一 些。 三、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趋势 1980 年:那年我一岁,难怪国家要搞计划生育,确实是被吓住了。 1990 年:强制计划生育十年之后,情况已经开始变化。 2000 年:变化很大了,关于放开计划生育,学界的声音已经很大 2010 年:已经很明显了,但一孩政策依然没改 下面是未来的预测 2020 年:延迟退休不搞不行了 2030 年:你能抢到一个养老院的床位么? 2040 年:好像一把火炬,不出意外这一年我已经退休。 2050 年:最后一波老龄化人口来袭,那年我 70,希望我还在。 2060 年:再忍忍,老家伙就死个差不多了 2070 年:估计已经没我啥事了
再等50年,中国的人口结构将基本稳定,但依然是上高下低。 人口数量及分布专题 (1)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 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 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 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措施:鼓励生 育,接纳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再等 50 年,中国的人口结构将基本稳定,但依然是上高下低。 人口数量及分布专题 ⑴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 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 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 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措施:鼓励生 育,接纳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