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元码(续前 91数字信号的码型 g)传号反转码(CM码) 0″-固定地用“01”代码表示; “1”-交替地使用非归零的“00″和“11″代码表示 特点:负跳变一定是一个周期的起始点;可用于同步定时; 代码“10″不应出现,此特性可用于出错检测。 111010:0:1000110 颗∏「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16 3. 二元码(续前) 9.1 数字信号的码型 g)传号反转码(CMI码) “0” – 固定地用“01” 代码表示; “1” – 交替地使用非归零的 “00”和“11”代码表示。 特点:负跳变一定是一个周期的起始点;可用于同步定时; 代码“10”不应出现,此特性可用于出错检测。 1 1 1 0 1 0 0 1 0 0 0 1 1 0 时钟 传号反 转码
3.二元码(续前) 91数字信号的码型 h)密勒码 1”-在码元中点出现跳变 0-单个“0″时保持不变; 连“0″时在码元起始点出现电平跳变 特点:直流分量小,能量集中,有较好的频谱特性。 11101001000110 时几几几几 密勒码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17 3. 二元码(续前) 9.1 数字信号的码型 h)密勒码 “1” – 在码元中点出现跳变; “0” – 单个“0”时保持不变; 连“0”时在码元起始点出现电平跳变。 特点:直流分量小,能量集中,有较好的频谱特性。 1 1 1 0 1 0 0 1 0 0 0 1 1 0 时钟 密勒码
3.二元码(续前) 91数字信号的码型 i)5B6B码 在前述数字双相码/条件双相码/传号反转码/密勒码等码 中,每位信息码需用两位二进制代码表示,称为1B2B码。 1B2B码效率较低:50%。 5B6B码:对每5位二元信息码编码成选定的6位二元码组 在64种二元码组中(除去其中平衡性差、和连“0″连 1”较多的码组)选定32种组合。 5B6B码有“正”负”两种模式,编码时交替使用以保持输岀直 流 的平衡性。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18 3. 二元码(续前) 9.1 数字信号的码型 i)5B6B码 在前述 数字双相码/条件双相码/传号反转码/密勒码 等码 中,每位信息码需用两位二进制代码表示,称为1B2B码。 1B2B 码效率较低:50%。 5B6B码:对每5位二元信息码编码成选定的6位二元码组。 在64种二元码组中(除去其中平衡性差、和连“0”连 “1”较多的码组)选定32种组合。 5B6B码有“正”“负”两种模式,编码时交替使用以保持输出直 流 的平衡性
3.二元码(续前) 91数字信号的码型 5B6B码的特点: 码序列中最大连“0″和连“1”的长度为5 相邻码元状态转变的概率为:05915; 误码增值系数为5 累积数字和在-2和+2范围内变化,且不会出现-1和+1 具有分组同步检错功能)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19 3. 二元码(续前) 9.1 数字信号的码型 5B6B码的特点: 码序列中最大连“0”和连“1”的长度为5; 相邻码元状态转变的概率为:0.5915; 误码增值系数为5; 累积数字和在-2和+2范围内变化,且不会出现-1和+1 (具有分组同步检错功能)
91数字信号的码型 4.三元码 三元码:幅度取值只有“负”、“0″、“正”三种状态的浪形 编码 a)传号交替反转码(AM码); 传“0″时输出0电平; 传“1″时交替输出正负幅度的归零码/归零码。 特点:正负脉冲各占50%,无直流分量 具有一定检错能力(极性交替规律被破坏)。 与信源统计性能有一定关系,如出现多个连“0″时, 同步信号的提取有困难。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 9.1 数字信号的码型 4. 三元码 三元码:幅度取值只有“负” 、 “0” 、 “正”三种状态的波形 编码; a)传号交替反转码(AMI码); 传“0”时输出0电平; 传“1”时交替输出正负幅度的归零码/非归零码。 特点:正负脉冲各占50%,无直流分量; 具有一定检错能力(极性交替规律被破坏)。 与信源统计性能有一定关系,如出现多个连“0”时, 同步信号的提取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