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 ·单一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实际上是国家所有制)为主、集体所 有制为辅 ·指令性计划经济:权力集中于国家部门(中央) ·管理方式: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运用行政手段,排斥市场调节 ·发展模式: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调整赶 超型经济发展战略 ·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来推行国家转型发展、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经 济模式,国家对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计划制定,到投资、采 购、生产、流通、消费以及人、财、物等实行直接控制
1.3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 • 单一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实际上是国家所有制)为主、集体所 有制为辅 • 指令性计划经济:权力集中于国家部门(中央) • 管理方式: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运用行政手段,排斥市场调节 • 发展模式: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调整赶 超型经济发展战略 • 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来推行国家转型发展、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经 济模式,国家对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计划制定,到投资、采 购、生产、流通、消费以及人、财、物等实行直接控制
1.4所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个社会形态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之分 ·八二宪法:“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位一体”模式)是社会主义的 基本制度或基本特征 ·公有制是基础,是计划经济的先决条件。八二宪法:“国家在社 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1.4所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 一个社会形态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之分 • 八二宪法:“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 “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位一体”模式)是社会主义的 基本制度或基本特征 • 公有制是基础,是计划经济的先决条件。八二宪法:“国家在社 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三个基本概念:计划经济、计划规律、计划调节 ·计划经济:不能仅理解为管理形式、管理方法,而应被视为社会主义 经济的基本制度、基本特征,与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经济相区别 ·计划规律:就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简称,被视为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共有的经济规律。社会主义计划制度下,发生作用的 经济规律不只是计划规律,同时起作用的还有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 律、按劳分配规律等,只有这些规律共同作用,计划经济的根本任务 才能实现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对的调节形式。社会主义计划调节以各种客 观经济规律为依据,其中也包括基本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表现为指 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为主导,计划经济以计 划调节为主导
三个基本概念:计划经济、计划规律、计划调节 • 计划经济:不能仅理解为管理形式、管理方法,而应被视为社会主义 经济的基本制度、基本特征,与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经济相区别 • 计划规律:就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简称,被视为社会 主义、共产主义共有的经济规律。社会主义计划制度下,发生作用的 经济规律不只是计划规律,同时起作用的还有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 律、按劳分配规律等,只有这些规律共同作用,计划经济的根本任务 才能实现 •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对的调节形式。社会主义计划调节以各种客 观经济规律为依据,其中也包括基本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表现为指 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为主导,计划经济以计 划调节为主导
计划与市场、私有制对立的观点 ·列宁:“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 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 的社会规约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土地、工厂、工具的所 有权交给工人阶级,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 一一《列 宁全集)第10卷,407页 ·列宁:“大机器工业和以前各个阶段不同,它坚决要求有计划地 调整生产和对生产实行社会监督。” 一一 《列宁全集) 第3卷,497页 ·斯大林:“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 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 一一《斯大林选集》 下,353页
计划与市场、私有制对立的观点 • 列宁:“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 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 的社会规约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土地、工厂、工具的所 有权交给工人阶级,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 ——《列 宁全集)第10卷,407页 • 列宁:“大机器工业和以前各个阶段不同,它坚决要求有计划地 调整生产和对生产实行社会监督。” ——《列宁全集) 第3卷,497页 • 斯大林:“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 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选集》 下,353页
实行计划经济的客观经济条件:社会化大生产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阶段,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社 会化程度极大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了分工,分工又促进了生 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分工程度愈细,专业化协作程度越高,生产 社会化的程度也就越高 ·生产社会化或社会化大生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生产 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不再是一个人单独使用,而是由大 批人共同使用;(2)劳动过程的社会化,整个生产过程的完成, 不再是一个全能的劳动者所能承担的,而是由许多不同工种、工 序的劳动者协作完成;(3)产品社会化,生产不是为了生产者 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交换,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
实行计划经济的客观经济条件:社会化大生产 •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阶段,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社 会化程度极大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了分工,分工又促进了生 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分工程度愈细,专业化协作程度越高,生产 社会化的程度也就越高 • 生产社会化或社会化大生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生产 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不再是一个人单独使用,而是由大 批人共同使用;(2)劳动过程的社会化,整个生产过程的完成, 不再是一个全能的劳动者所能承担的,而是由许多不同工种、工 序的劳动者协作完成;(3)产品社会化,生产不是为了生产者 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交换,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